來到畫園的小池子上的亭閣,徽宗指著小池子裏的荷葉和水草,說道:“來看看朕的鯉魚。”
張擇端往池子裏瞧著,果然看見不時有一尾紅尾巴的鯉魚從池子底浮上水麵,有塊二尺見方的空水域,浮上來五六條鯉魚,在不快不慢的追逐。
“小德子,餌食拿來。”
小德子就端上來一個木質錦盒,裏麵俱是餌食。
徽宗接過來,拈起餌食,扔到那塊二尺見方的空水域,那幾條鯉魚也不驚慌逃跑,都爭搶著奪食。
“哈哈,這畜牲真有趣。”徽宗一邊逗引著,一邊樂的大笑。
見張擇端愣著,徽宗就將餌食盒子遞給他,“你也來試試,特好玩。”
張擇端接下盒子,扔出餌食,鯉魚就跳出水麵奪食,不一會就有好些鯉魚被引了來,水池裏便嘩嘩嘩的一片熱鬧。這讓他也覺著有趣。
逗過鯉魚,便在亭閣的石桌前坐下,品嚐了幾碟美食,隨意的聊了聊。到得晌午,徽宗便要小寢睡覺。張擇端隻好退出了畫園。
本想去皇家畫班上下午的課,想著徽宗交代要他畫一幅皇家畫園的畫品,便徑直離開了皇家畫班,出了大宋畫院。
“瞧吧,這個金榜畫師越來越放肆了,居然可以路過皇家畫班不進門。”幾位皇家畫班的學生正在小亭子裏品著午茶,見著張擇端繞道離去,想要叫他也來不及了,坐在其中的瞻佑就鬧開了。不把張擇端壓下去,他就不服。
九皇子目光中充滿了疑惑,張擇端一去便是半天,父皇還很少與一個臣子聊這麽久的,盡管張擇端現在還是大宋畫院學生,但遲早都是大宋朝的臣子。
趙無言扇著扇子,說道:“張公子與皇上多半在聊畫技,皇上的畫技在大宋朝可是第一,無人可比,而張公子作為優秀生,沒準可以從皇上那裏學到更高明的畫技。”
“皇上要教人學畫技,也輪不到他張擇端,而是咱們九皇子。”瞻佑看似無意而言,實則有意這樣說。
蔡攸白了瞻佑一眼,道:“瞻公子何以這樣說,九皇子的畫技難道不是龍飛天圖,讓我們自愧不如嗎。九皇子才德兼備,試問當朝,誰可以比。”
“噢,是是。”瞻佑隻好應承著,蔡攸也算一個狠角色,他惹不起,他背後的蔡丞相,可是大宋朝權蓋滿朝的人物。
“李公子如何看呢?”九皇子心頭好過了些,隨口問了句一直沒怎麽開口的李大誌。
李大誌雖在皇家畫班學習,可是輪到資質背景等等,都是最下等的,也隻有在去其他班的時候,才可以展眉心爽。因為皇家畫班裏的任何人都比他要高一籌。張擇端先不說他是金榜畫師,光是一個西京學寶的弟子這一身份,就足可讓人肅然起敬了。他隻有默默著,小心而謹慎行事,畢竟今日所得到的不容易。聽得九皇子問話,李大誌輕鬆的笑了笑,迴到:“張公子嘛,畫技一流,深的皇上器重。在大宋畫院,張公子與九皇子,可說是兩個讓人學習的榜樣。”
“李大誌,你這說的啥樣話。”瞻佑怒指著他。
“我看李公子所言極是。”蔡攸哈哈笑起。
趙無言也點頭,表示讚同。
九皇子就笑容滿麵了,在眾多皇子中,他是最傑出的一個,將來的繼承大宋皇位,也無可否認是他,但是據他的親信所得的消息稱,有人不滿於他。因此他必須走好每一步,一來籠絡人才,二來討好父皇。
李大誌可謂聰明人,張擇端也好,九皇子也好,都是他不敢得罪的,要是張擇端沒有得中金榜畫師,他還可以貶低打擊,現在隻能奉承捧著。
…………………………………………………………
迴到府中,仆人們大多都午睡了。張擇端沒看見幾個人,便徑直迴了書房。
“張大人。”一個好聽的女聲響在身後。
張擇端轉過身來,竟是小桃。“嗬嗬,不是準你好幾天假,怎麽這麽快就迴來了?”
小桃臉紅紅的迴到:“小桃已經見到爹爹了,可惜姥姥已經過世……”說到這裏,小桃表現的有幾分傷感。
“既然姥姥去了,你就好好生活著,姥姥看見你生活的好,她才安心。”張擇端手撫在小桃腦袋上。
“張公子。”小桃就撲在他懷裏哭了。
“好好,別傷心了。還有爹爹在的嗎。”
“爹爹……他已經娶了別的女人了……”
“呃?”張擇端無語。男人或者女人死了妻子或丈夫,再娶,不僅在古代,在現代都太正常了,而且合法。他還能指責誰呢。
“既然事情這樣了,小桃,你就安心在我府中幹下去吧,我不會虧待你。”
“恩……”小桃點了點頭。“那張大人,我先下去了。”
“慢著。”張擇端叫住她,“以後不要叫大人,那是其他仆人叫的。”
小桃愣了愣,當感覺到張擇端和善目光盯著自己,她的小臉蛋就紅了紅,“恩。”跑開了。
迴到書房,張擇端便關上了門,靜坐了片刻,便展開畫紙,調著顏料,開始作畫。徽宗既然要他作畫,這可是個好機會,趁此可以提提淩慕雲的事。所以他要將這幅畫品創作的令徽宗驚喜。
皇家畫園,他曾去過多次了,雖然沒有走遍,可是這作畫求的是神采。他管窺一角,就可以聯想整個畫園了。考慮到徽宗喜歡精致的工筆畫品。他就隻能一絲不苟的描畫。今日徽宗邀請他賞園遊池,本身便是一個好素材。
在畫技上,張擇端舍去傳統大眾的技巧,選擇了新近領悟到的畫色之道。這一初嚐此道,就讓他非常順利,幾乎沒有擱筆思索過,一氣而嗬成。
這幅畫品,他隻用了一個多時辰,用色上濃淡枯濕不定,鮮亮晦澀漾動,他隻畫了幽靜的小道,遠近的樓閣,重點則在水池,和水池上的樓閣。畫中隻有三人。一個是徽宗,一個是小德子,一個便是自己。徽宗與自己坐著閑話,小德子候在一旁,徽宗高昂著頭,一副談笑風生的儒雅,盡顯君王之氣象。
最末,他題上了畫名:
一夜微風拂畫園
張擇端往池子裏瞧著,果然看見不時有一尾紅尾巴的鯉魚從池子底浮上水麵,有塊二尺見方的空水域,浮上來五六條鯉魚,在不快不慢的追逐。
“小德子,餌食拿來。”
小德子就端上來一個木質錦盒,裏麵俱是餌食。
徽宗接過來,拈起餌食,扔到那塊二尺見方的空水域,那幾條鯉魚也不驚慌逃跑,都爭搶著奪食。
“哈哈,這畜牲真有趣。”徽宗一邊逗引著,一邊樂的大笑。
見張擇端愣著,徽宗就將餌食盒子遞給他,“你也來試試,特好玩。”
張擇端接下盒子,扔出餌食,鯉魚就跳出水麵奪食,不一會就有好些鯉魚被引了來,水池裏便嘩嘩嘩的一片熱鬧。這讓他也覺著有趣。
逗過鯉魚,便在亭閣的石桌前坐下,品嚐了幾碟美食,隨意的聊了聊。到得晌午,徽宗便要小寢睡覺。張擇端隻好退出了畫園。
本想去皇家畫班上下午的課,想著徽宗交代要他畫一幅皇家畫園的畫品,便徑直離開了皇家畫班,出了大宋畫院。
“瞧吧,這個金榜畫師越來越放肆了,居然可以路過皇家畫班不進門。”幾位皇家畫班的學生正在小亭子裏品著午茶,見著張擇端繞道離去,想要叫他也來不及了,坐在其中的瞻佑就鬧開了。不把張擇端壓下去,他就不服。
九皇子目光中充滿了疑惑,張擇端一去便是半天,父皇還很少與一個臣子聊這麽久的,盡管張擇端現在還是大宋畫院學生,但遲早都是大宋朝的臣子。
趙無言扇著扇子,說道:“張公子與皇上多半在聊畫技,皇上的畫技在大宋朝可是第一,無人可比,而張公子作為優秀生,沒準可以從皇上那裏學到更高明的畫技。”
“皇上要教人學畫技,也輪不到他張擇端,而是咱們九皇子。”瞻佑看似無意而言,實則有意這樣說。
蔡攸白了瞻佑一眼,道:“瞻公子何以這樣說,九皇子的畫技難道不是龍飛天圖,讓我們自愧不如嗎。九皇子才德兼備,試問當朝,誰可以比。”
“噢,是是。”瞻佑隻好應承著,蔡攸也算一個狠角色,他惹不起,他背後的蔡丞相,可是大宋朝權蓋滿朝的人物。
“李公子如何看呢?”九皇子心頭好過了些,隨口問了句一直沒怎麽開口的李大誌。
李大誌雖在皇家畫班學習,可是輪到資質背景等等,都是最下等的,也隻有在去其他班的時候,才可以展眉心爽。因為皇家畫班裏的任何人都比他要高一籌。張擇端先不說他是金榜畫師,光是一個西京學寶的弟子這一身份,就足可讓人肅然起敬了。他隻有默默著,小心而謹慎行事,畢竟今日所得到的不容易。聽得九皇子問話,李大誌輕鬆的笑了笑,迴到:“張公子嘛,畫技一流,深的皇上器重。在大宋畫院,張公子與九皇子,可說是兩個讓人學習的榜樣。”
“李大誌,你這說的啥樣話。”瞻佑怒指著他。
“我看李公子所言極是。”蔡攸哈哈笑起。
趙無言也點頭,表示讚同。
九皇子就笑容滿麵了,在眾多皇子中,他是最傑出的一個,將來的繼承大宋皇位,也無可否認是他,但是據他的親信所得的消息稱,有人不滿於他。因此他必須走好每一步,一來籠絡人才,二來討好父皇。
李大誌可謂聰明人,張擇端也好,九皇子也好,都是他不敢得罪的,要是張擇端沒有得中金榜畫師,他還可以貶低打擊,現在隻能奉承捧著。
…………………………………………………………
迴到府中,仆人們大多都午睡了。張擇端沒看見幾個人,便徑直迴了書房。
“張大人。”一個好聽的女聲響在身後。
張擇端轉過身來,竟是小桃。“嗬嗬,不是準你好幾天假,怎麽這麽快就迴來了?”
小桃臉紅紅的迴到:“小桃已經見到爹爹了,可惜姥姥已經過世……”說到這裏,小桃表現的有幾分傷感。
“既然姥姥去了,你就好好生活著,姥姥看見你生活的好,她才安心。”張擇端手撫在小桃腦袋上。
“張公子。”小桃就撲在他懷裏哭了。
“好好,別傷心了。還有爹爹在的嗎。”
“爹爹……他已經娶了別的女人了……”
“呃?”張擇端無語。男人或者女人死了妻子或丈夫,再娶,不僅在古代,在現代都太正常了,而且合法。他還能指責誰呢。
“既然事情這樣了,小桃,你就安心在我府中幹下去吧,我不會虧待你。”
“恩……”小桃點了點頭。“那張大人,我先下去了。”
“慢著。”張擇端叫住她,“以後不要叫大人,那是其他仆人叫的。”
小桃愣了愣,當感覺到張擇端和善目光盯著自己,她的小臉蛋就紅了紅,“恩。”跑開了。
迴到書房,張擇端便關上了門,靜坐了片刻,便展開畫紙,調著顏料,開始作畫。徽宗既然要他作畫,這可是個好機會,趁此可以提提淩慕雲的事。所以他要將這幅畫品創作的令徽宗驚喜。
皇家畫園,他曾去過多次了,雖然沒有走遍,可是這作畫求的是神采。他管窺一角,就可以聯想整個畫園了。考慮到徽宗喜歡精致的工筆畫品。他就隻能一絲不苟的描畫。今日徽宗邀請他賞園遊池,本身便是一個好素材。
在畫技上,張擇端舍去傳統大眾的技巧,選擇了新近領悟到的畫色之道。這一初嚐此道,就讓他非常順利,幾乎沒有擱筆思索過,一氣而嗬成。
這幅畫品,他隻用了一個多時辰,用色上濃淡枯濕不定,鮮亮晦澀漾動,他隻畫了幽靜的小道,遠近的樓閣,重點則在水池,和水池上的樓閣。畫中隻有三人。一個是徽宗,一個是小德子,一個便是自己。徽宗與自己坐著閑話,小德子候在一旁,徽宗高昂著頭,一副談笑風生的儒雅,盡顯君王之氣象。
最末,他題上了畫名:
一夜微風拂畫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