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莫石的話讓吐穀渾國王布魯李很奇怪。
“哦,為何我更要跟你們吐蕃合作,對付大唐啊?”布魯李望著莫石問道。
莫石笑了笑,道:“國王陛下,你既然知道唇亡齒寒,便應該知道大唐若滅了我吐蕃,也定不會讓你們吐穀渾夾在中間的,難道為了活命,你不應該跟我們合作嗎?”
布魯李哼了一聲:“分明是你們吐蕃要跟大唐作戰,什麽時候大唐要滅你們了,再者說了,大唐不會讓我們吐穀渾夾在中間,你們吐蕃就會讓我們吐穀渾夾在中間嗎?”
布魯李有點生氣,他覺得莫石簡直有病。
不過這個時候,莫石卻也不急,道:“我們吐蕃之所以先行動手,隻是因為我們知道大唐在訓練兵馬等著滅我吐蕃,若等他們把兵馬訓練好了,我吐蕃可就隻能有挨打的份了,所以才不得已如此,至於我們吐蕃會不會順道把你們吐穀渾給滅了,這你完全可以放心,我吐蕃與大唐一戰,就算勝了,也絕無能力滅你吐穀渾,而且隻要我們滅了大唐,我吐蕃願意跟你們吐穀渾共分天下,如何?”
莫石把情況給解釋了一下,不過布魯李並沒有給出任何的迴應,他的表情有些淡漠,片刻之後,擺了擺手,道:“你先下去吧,等本國王考慮一下之後,給你答複。”
莫石知道讓布魯李立馬決定是不可能的,所以他頷之後便退了去。
卻說莫石離開之後,布魯李立馬命人將吐穀渾的大臣宮九叫了來。
宮九大概四十多歲,正是壯年,長的有些彪悍,但別看他摸樣彪悍,其實心思極其縝密,是布魯李的謀士。
宮九來了之後,布魯李將莫石的那些話跟他複述了一遍,接著問道:“宮大人,這種情況,我吐穀渾應該怎麽做?”
宮九凝眉,道:“國王陛下,之前大唐已經派人警告過我們,所以不管我們是不是借道,對我們雙方都不好,不管是大唐還是吐蕃,都絕非我們吐穀渾惹得起的。”
布魯李頷:“這個本國王自然也是清楚的,隻是如今這種情況,我們總要做個選擇吧。”
宮九想了想,道:“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大唐與吐蕃隻怕是要不死不休,雙方一場大戰,對於整個格局來說將會是一次大洗牌,臣覺得,我們不妨借道給吐蕃,讓他們雙方打,而我們則坐山觀虎鬥,趁機擴大吐穀渾的領土,若他們雙方最後都打的不堪的話,我們吐穀渾趁勢而起,一舉攻下中原,國王陛下,也去坐坐那天可汗。”
宮九這話出口,布魯李心下猛然一震,他很年輕,肯定是有一些豪情壯誌的,如今局勢瞬息萬變,如果真的能夠抓住,說不定他就真的可以成為亂世霸主。
不過他也有一點擔心,問道:“若是借道吐蕃,大唐會不會與我吐穀渾為敵,先滅了我吐穀渾?”
宮九道:“應該不會,如今吐蕃正與大唐作戰,大唐那有精力與我吐穀渾為敵,隻怕他們求我們還來不及呢。”
布魯李想了想,覺得宮九說的也對,大唐已經自顧不暇,那裏還有精力滅他們吐穀渾,隻怕這個虧,大唐也隻能認了。
這樣想著,布魯李命人去跟莫石商議,雖然要同意借道給吐蕃,但他們現在就想從吐蕃那裏要一點好處,不然憑什麽讓他們吐穀渾冒險借道給他們啊?
至於吐蕃許諾的那些好處,那都是以後的事情,現在拿不到,他根本不算數。
吐穀渾的人很快跟莫石進行談判,對於吐穀渾的一些要求,莫石並未拒絕,立馬就同意了下來。
雙方這樣說好後,莫石帶著吐穀渾國王布魯李的密信急匆匆趕了迴去。
-----------------------
莫石迴到吐蕃的時候,已是春暖花開的時節了。
他將情況跟貢日貢讚說了一遍,貢日貢讚見吐穀渾願意借道,心下大喜,於是連忙命吐蕃大將路白領兵五萬,借道吐穀渾,直逼大唐而去。
與此同時,貢日貢讚又命令剩下兵馬,在大唐邊關進行襲擾,一來迷惑大唐,二來也牽引大唐一部分兵力,為路白攻入大唐做好準備。
開春之後,吐蕃與大唐之間的戰爭仿佛全麵展開了。
而就在吐蕃這邊進行全麵進攻的時候,大唐這邊,也很快得到了吐穀渾借道給吐蕃的消息。
五萬兵馬不是小數目,吐蕃就算想掩飾,又怎麽可能掩飾得了?
大唐這邊聽聞這個消息之後,都很震驚,李治尤其震驚,而且還很生氣。
“吐穀渾好大膽子,竟然敢跟吐蕃合作,真是豈有此理,我大唐當年是怎麽幫他們的,他們現在竟然出賣我大唐。”
李治在朝堂上怒不可揭,殿下群臣,也是個個氣憤。
“可惡,實在是可惡,吐穀渾還真把自己當迴事了啊,忘恩負義的東西。”
“就是,聖上,滅吐蕃之前,不然先把吐穀渾給滅了,以此除了後患。”
“就是,就是,滅了吐穀渾,讓他們知道我大唐的厲害。”
“聖上下令吧,末將願領兵出征。”
“………………”
朝中大臣武將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著,說的李治也是心頭一震,想要動手,可就在這個時候,唐舟突然站了出來:“聖上,吐穀渾的兵力不少,少說也有七八萬的兵力,我大唐現在正與吐蕃作戰,再去滅吐穀渾,隻怕會讓我大唐的壓力很大,大的無法承受。”
大唐四周敵人不少,這些都需要兵力鎮守,如今防範邊關,也抽走了不少兵馬,若要再跟吐穀渾一戰,那大唐可真的要四麵楚歌聲了。
在唐舟看來,雖然吐穀渾的行為十分可惡,但想來也都不過是利益的趨勢,目前這種情況,要解決的辦法也很多,根本不用說出兵去滅吐穀渾。
唐舟站出來說了這麽一句話後,朝中群臣頓時撇了撇嘴,雖然他們很敬佩唐舟的本事,但麵對吐穀渾的背叛和出賣,大唐不做點什麽怎麽能行?
“唐小侯爺,我大唐可從來沒有怕過誰,吐穀渾一定要滅。”
“就是,吐穀渾背叛我大唐,若不教訓一下,隻怕以後其他國家也會背叛我們的,我們要殺雞儆猴……”
群臣都有點反對唐舟的話,他們不喜歡忍。
(本章完)
()
莫石的話讓吐穀渾國王布魯李很奇怪。
“哦,為何我更要跟你們吐蕃合作,對付大唐啊?”布魯李望著莫石問道。
莫石笑了笑,道:“國王陛下,你既然知道唇亡齒寒,便應該知道大唐若滅了我吐蕃,也定不會讓你們吐穀渾夾在中間的,難道為了活命,你不應該跟我們合作嗎?”
布魯李哼了一聲:“分明是你們吐蕃要跟大唐作戰,什麽時候大唐要滅你們了,再者說了,大唐不會讓我們吐穀渾夾在中間,你們吐蕃就會讓我們吐穀渾夾在中間嗎?”
布魯李有點生氣,他覺得莫石簡直有病。
不過這個時候,莫石卻也不急,道:“我們吐蕃之所以先行動手,隻是因為我們知道大唐在訓練兵馬等著滅我吐蕃,若等他們把兵馬訓練好了,我吐蕃可就隻能有挨打的份了,所以才不得已如此,至於我們吐蕃會不會順道把你們吐穀渾給滅了,這你完全可以放心,我吐蕃與大唐一戰,就算勝了,也絕無能力滅你吐穀渾,而且隻要我們滅了大唐,我吐蕃願意跟你們吐穀渾共分天下,如何?”
莫石把情況給解釋了一下,不過布魯李並沒有給出任何的迴應,他的表情有些淡漠,片刻之後,擺了擺手,道:“你先下去吧,等本國王考慮一下之後,給你答複。”
莫石知道讓布魯李立馬決定是不可能的,所以他頷之後便退了去。
卻說莫石離開之後,布魯李立馬命人將吐穀渾的大臣宮九叫了來。
宮九大概四十多歲,正是壯年,長的有些彪悍,但別看他摸樣彪悍,其實心思極其縝密,是布魯李的謀士。
宮九來了之後,布魯李將莫石的那些話跟他複述了一遍,接著問道:“宮大人,這種情況,我吐穀渾應該怎麽做?”
宮九凝眉,道:“國王陛下,之前大唐已經派人警告過我們,所以不管我們是不是借道,對我們雙方都不好,不管是大唐還是吐蕃,都絕非我們吐穀渾惹得起的。”
布魯李頷:“這個本國王自然也是清楚的,隻是如今這種情況,我們總要做個選擇吧。”
宮九想了想,道:“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大唐與吐蕃隻怕是要不死不休,雙方一場大戰,對於整個格局來說將會是一次大洗牌,臣覺得,我們不妨借道給吐蕃,讓他們雙方打,而我們則坐山觀虎鬥,趁機擴大吐穀渾的領土,若他們雙方最後都打的不堪的話,我們吐穀渾趁勢而起,一舉攻下中原,國王陛下,也去坐坐那天可汗。”
宮九這話出口,布魯李心下猛然一震,他很年輕,肯定是有一些豪情壯誌的,如今局勢瞬息萬變,如果真的能夠抓住,說不定他就真的可以成為亂世霸主。
不過他也有一點擔心,問道:“若是借道吐蕃,大唐會不會與我吐穀渾為敵,先滅了我吐穀渾?”
宮九道:“應該不會,如今吐蕃正與大唐作戰,大唐那有精力與我吐穀渾為敵,隻怕他們求我們還來不及呢。”
布魯李想了想,覺得宮九說的也對,大唐已經自顧不暇,那裏還有精力滅他們吐穀渾,隻怕這個虧,大唐也隻能認了。
這樣想著,布魯李命人去跟莫石商議,雖然要同意借道給吐蕃,但他們現在就想從吐蕃那裏要一點好處,不然憑什麽讓他們吐穀渾冒險借道給他們啊?
至於吐蕃許諾的那些好處,那都是以後的事情,現在拿不到,他根本不算數。
吐穀渾的人很快跟莫石進行談判,對於吐穀渾的一些要求,莫石並未拒絕,立馬就同意了下來。
雙方這樣說好後,莫石帶著吐穀渾國王布魯李的密信急匆匆趕了迴去。
-----------------------
莫石迴到吐蕃的時候,已是春暖花開的時節了。
他將情況跟貢日貢讚說了一遍,貢日貢讚見吐穀渾願意借道,心下大喜,於是連忙命吐蕃大將路白領兵五萬,借道吐穀渾,直逼大唐而去。
與此同時,貢日貢讚又命令剩下兵馬,在大唐邊關進行襲擾,一來迷惑大唐,二來也牽引大唐一部分兵力,為路白攻入大唐做好準備。
開春之後,吐蕃與大唐之間的戰爭仿佛全麵展開了。
而就在吐蕃這邊進行全麵進攻的時候,大唐這邊,也很快得到了吐穀渾借道給吐蕃的消息。
五萬兵馬不是小數目,吐蕃就算想掩飾,又怎麽可能掩飾得了?
大唐這邊聽聞這個消息之後,都很震驚,李治尤其震驚,而且還很生氣。
“吐穀渾好大膽子,竟然敢跟吐蕃合作,真是豈有此理,我大唐當年是怎麽幫他們的,他們現在竟然出賣我大唐。”
李治在朝堂上怒不可揭,殿下群臣,也是個個氣憤。
“可惡,實在是可惡,吐穀渾還真把自己當迴事了啊,忘恩負義的東西。”
“就是,聖上,滅吐蕃之前,不然先把吐穀渾給滅了,以此除了後患。”
“就是,就是,滅了吐穀渾,讓他們知道我大唐的厲害。”
“聖上下令吧,末將願領兵出征。”
“………………”
朝中大臣武將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著,說的李治也是心頭一震,想要動手,可就在這個時候,唐舟突然站了出來:“聖上,吐穀渾的兵力不少,少說也有七八萬的兵力,我大唐現在正與吐蕃作戰,再去滅吐穀渾,隻怕會讓我大唐的壓力很大,大的無法承受。”
大唐四周敵人不少,這些都需要兵力鎮守,如今防範邊關,也抽走了不少兵馬,若要再跟吐穀渾一戰,那大唐可真的要四麵楚歌聲了。
在唐舟看來,雖然吐穀渾的行為十分可惡,但想來也都不過是利益的趨勢,目前這種情況,要解決的辦法也很多,根本不用說出兵去滅吐穀渾。
唐舟站出來說了這麽一句話後,朝中群臣頓時撇了撇嘴,雖然他們很敬佩唐舟的本事,但麵對吐穀渾的背叛和出賣,大唐不做點什麽怎麽能行?
“唐小侯爺,我大唐可從來沒有怕過誰,吐穀渾一定要滅。”
“就是,吐穀渾背叛我大唐,若不教訓一下,隻怕以後其他國家也會背叛我們的,我們要殺雞儆猴……”
群臣都有點反對唐舟的話,他們不喜歡忍。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