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早朝。


    群臣陸陸續續上得大殿,李治與群臣討論完一些家國大事後,這才終於提及唐舟等人。


    “唐愛卿與程愛卿、尉遲愛卿鎮守玉門關,功不可沒啊”


    談到這事後,李治嘀嘀咕咕說了一通,然後給程處默、尉遲寶琳兩人封了賞,說完他們兩個,才終於說唐舟。


    “唐愛卿是我大唐不可多得的功臣,如今從玉門關歸來,應該大賞。”李治頓了一下,接著說道:“封唐愛卿為翰林學士吧,明天開始入翰林院做事。”


    此話一出口,群臣皆是一驚。


    若是隋唐之前,皇帝讓有才學的人入翰林院倒是一點問題沒有的,隻是隋唐之後,科舉盛行,想入翰林,得是科舉進士出身才行,而且名次還不能低了。


    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對於大唐來說,這卻已經成為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


    現如今去翰林院看看,有幾個是沒中進士就當上了翰林院學士的?


    幾乎沒有。


    如今李治讓唐舟去翰林院,實在是有些說不通的。


    所以,李治話一出口,立馬就有人站出來反對。


    “聖上,這樣的安排恐怕不妥吧,翰林院乃我大唐才學淵博之士待的地方,唐小侯爺並無進士身份,如何去得?”


    “是啊,此例若開,對我大唐今後的規矩難以規範啊。”


    “聖上,此舉萬萬不可,還請再議。”


    “請聖上再議。”


    不少人都站了出來,李治卻是淡然一笑:“剛才你們也說了,翰林院乃是我大唐博學多才之人待的地方,試問整個大唐,誰能比得上唐愛卿博學多才,誰要是有這個自信說自己比唐愛卿厲害,並且還願意與唐愛卿比試一番的,朕就收迴剛才的命令。”


    此話一出,所有人皆是一愣,接著就沒有人再開口了。


    開什麽玩笑,跟唐舟比博學多才?那不是找死。


    雖然沒有人知道唐舟到底有多博學多才,但是從他鼓弄的這些東西來看,誰都不敢說比他厲害,萬一站出來輸了,那可就要貽笑大方了。


    李治見沒有人站出來,就把目光投向了唐舟,問道:“唐愛卿啊,你意下如何?”


    翰林院,在整個大唐的逼格都很高,但是入了翰林院,也就是整天跟各種學文打交道,國家大事基本上是不怎麽參與了。


    其實是算得上閑差的。


    不過雖是閑差,卻也是很多人成為宰相的必經之路。


    但唐舟已經當過宰相了,如今再去翰林院,實在沒有熬資曆的必要。


    所以,李治這樣安排,肯定是有打壓唐舟之意的。


    唐舟也是個聰明人,又豈會不明白這個,不過他還真不怎麽在意,在李治問完之後,道:“迴聖上話,臣覺得很合適。”


    這話說的大言不慚,但李治聽了卻是高興,道:“好,既然唐愛卿也有意去翰林院,那就這麽定了吧,希望唐愛卿能夠做出一些能夠傳世的好書籍來。”


    李治說了一番話後,時間已經不早,於是便宣布退朝。


    群臣陸陸續續退去,唐舟慢悠悠的走著,中午的秋風,還是挺不錯的。


    而就在唐舟這麽走著的時候,程咬金突然追上了他。


    程咬金的臉色有點不好,追上之後就問道:“你是不是傻。”


    唐舟一愣,已經很多年沒有人說過他傻了,他唐舟要是傻,整個大唐就沒有聰明人了。


    唐舟苦笑,道:“盧國公的意思是?”


    “去翰林院那種鳥地方有什麽意思,你怎麽就答應了?”


    唐舟道:“這不是盧國公您吩咐的嗎,別對聖上的安排不要不要的。”


    程咬金一愣,進宮之前,他好像的確這樣說過,如今想想,好像沒有問題。


    “可可我也沒說讓你什麽功勞都要啊,憑你的本事,再當宰相都沒有問題。”程咬金有點憤憤不平,這也不奇怪,在程咬金這個武將看來,翰林院那種地方簡直就是雞肋,去了也沒有什麽用,還不如在家休息呢。


    唐舟卻是心平氣和,道:“當今三位宰相都做的很不錯,他們沒有犯過錯,聖上自然沒有借口辭退他們,如此,我又如何去當這個宰相,去翰林院當個翰林學士也不錯,說必定有什麽佳作傳世,我唐舟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聽著唐舟這樣說,程咬金有一直爛泥扶不上牆的感覺,讓他忍不住想抽唐舟一頓,這麽多年了,沒見過這麽讓他生氣的人了。


    “好,好,你小子好,我倒要看看你能在翰林院做出什麽功業來,你小子早晚會後悔的。”程咬金恨鐵不成鋼,嘀嘀咕咕罵了一通後就走了。


    唐舟仍舊走的慢悠悠的,看著程咬金氣氛的摸樣,他很感動,隻是也發出了一聲輕歎。


    名利場,最是危險,一旦守不住本心,怕會釀成大禍,程咬金的這種性格,說不上不好,但也最容易出問題。


    他的未來,隻怕並不會一帆風順。


    想到程咬金,唐舟就忍不住又想起自己來,自己的處境也不妙,竟然還有心情去擔心別人,人之患在好為人師這句話,還真是不假。


    秋風在長安城肆虐,唐舟倒也沒有急著迴家,先去拜訪了幾個老朋友,看了看自己在京城長安的生意,然後才迴去。


    不過就在唐舟離開自己的店鋪迴去之後,這些店鋪立馬暗中進行了一些改變,這些改變極其細微,連店鋪裏的夥計都不一定能夠察覺。


    唐舟要屯錢,確切的說是囤積金銀。


    當然,說是囤積,隻是將這些東西分散開來,不要全部集中在唐舟的名下,而是分散到大唐的各個地方,讓大唐的各個地方都有唐舟的財產,而這些財產雖然都是唐舟的,但是其他人並不知道。


    之所以這麽做,隻是唐舟想為自己留一條後路罷了。


    也許這些都是多餘的,他一輩子都用不上,也許說不定那天,他突然就用上了。


    不管怎麽樣,像他這樣的富豪,還是很招人恨的,不將財產分散開來,以後很有可能血本無歸。


    這是一個十分龐大,十分繁瑣的工程,可能需要一年兩年,甚至是三年四年才能夠完成,但不管需要多少年,不管以後用不用得上,唐舟都覺得有必要做這些準備,在他看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品唐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古沐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古沐魚並收藏一品唐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