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長安城。


    夏末秋初的長安已是有著絲絲蕭瑟之感了。


    陳墨來到長安城後,並沒有急著去見跟唐舟有仇的人。


    他在途中已經打聽到了不少事情,與唐舟最是有仇的人是王仁祐,不過他沒有去找王仁祐,而是在進入長安城後,與長安城的一眾才子吟詩作賦。


    陳墨才情了得,一入長安,便聲名鵲起。


    一時間,成為了長安城的寵兒。


    但凡有一些文雅的活動,大家都會叫上他。


    陳墨在長安城混的如魚得水的時候,他才覺得是時候跟王仁祐見上一麵了。


    但怎麽見,卻也有講究。


    他讓自己在長安城聲名起,隻是為了提高自己的身價,若無身價,見了王仁祐他也不一定搭理自己。


    但如果自己成為了長安城新一代的翹楚,則又另當別論。


    不過成為了長安城新一代的翹楚,也不是說就可以這樣直接去見王仁祐的,這見麵必須合情合理,必須水到渠成。


    這天,王仁祐在府上設宴娛樂,請了一些長安城的名人。


    當然,所謂的名人,也就是最近名氣比較大的讀書人,請他們來的目的一為裝點門麵,二自然是借他們的才情,讓整個宴會看起來高雅一點,不俗一點。


    王仁祐請了不少人,這陳墨自然也在被請之列。


    宴會的時間是下午。


    陳墨與一眾新結交的好友來到魏國公府上後,便被領到了客廳。


    進得客廳,裏麵已經來了不少人,皆是長安城有頭有臉的人。


    大家來齊之後,王仁祐才終於出現。


    王仁祐出現後,與一眾人說了幾句,然後這宴會便開始了。


    宴會的情況都比較俗套,吃飯喝酒看跳舞。


    不過酒過三巡之後,就比較隨意了,大家坐在一起聊天,倒也相談甚歡,偶爾,也會有人站出來賦詩一首,贏得眾人陣陣喝彩之聲。


    作為長安城的新寵,陳墨自然是不例外的,在跳舞的舞姬離開之後,王仁祐就讓他站出來寫了一首詩。


    不得不說,他的才情很不錯,一首詩出來後,引得眾人紛紛稱讚。


    陳墨客氣了一番便坐了迴去,這個時候與其他人聊天,聊著聊著,就聊到邊關戰事上了。


    大唐這個時候,言論十分自由,沒有莫談國事的規矩,所以大家聊邊關戰事也沒有什麽問題。


    “如今大唐已是收服庭州,就等著攻下突厥啊,早晚,這突厥必亡。”


    一名書生說的激動,陳墨點頭道:“不錯,而且在我看來,這些功勞可都是唐小侯爺的,等他歸來,怕是要極盡聖寵了。”


    “是啊,小侯爺才情了得,又精通兵法,若是能滅掉突厥,當是我輩楷模。”陳墨將話題扯到唐舟身上後,其他人倒也跟著說了起來,在他們看來,唐舟簡直就是他們的偶像啊,談自己的偶像,有什麽錯嗎?


    一名書生說完,陳墨又道:“極是,像小侯爺這樣的人,就是再得聖寵,那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啊。”


    陳墨隻說唐舟極得聖寵的事情,在他看來,唐舟得聖寵,最看不下去的必定是王仁祐,而隻要王仁祐看不得唐舟得寵,就肯定會進宮向李治進讒言的。


    如此,他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隻有這般輕描淡寫,很是隨意的達到自己的目的,才能夠彰顯他的本事,也才不會引起別人的懷疑。


    而就在陳墨說了幾句唐舟得寵後,王仁祐的臉色立馬就變了變,變的很難看,他眉頭緊鎖,似有所思。


    他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麽了。


    次日早朝,天氣下著蒙蒙細雨。


    說不上涼,但也說不上舒服。


    早朝之上,群臣侃侃而談,從百姓建設說到了經濟文化,邊關戰事,整個朝堂一片欣欣向榮,可以說,大唐已經許久不曾像現在這個樣子了。


    而李治在經曆過娜妃的事情後,也勵精圖治,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國家的建設上來,如此群臣團結,整個大唐又怎麽可能不繁榮?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著,說到邊關事的時候,少不得有是唾沫橫飛,把整個大唐給誇的天下無敵,滅突厥不過爾爾,時間問題罷了等等。


    整個早朝,王仁祐都沒有說一句話,直到早朝結束都是如此。


    不過早朝結束後,其他人都急匆匆迴去吃飯,他卻是忍著餓來到了禦書房。


    李治見王仁祐來了,道:“魏國公還有什麽事情嗎?”


    王仁祐微微行禮,道:“聖上,有件事情,臣想說,但又怕說了聖上不高興。”


    最近幾天李治心情不錯,道:“什麽高興不高興的,你有什麽話就說,不然你來禦書房做什麽?”


    李治還是比較厭煩惺惺作態之人的,王仁祐麵露尷尬之色,接著說道:“是這樣的,聖上,唐舟唐小侯爺恐怕要滅突厥了。”


    李治凝眉,道:“滅了突厥,這是好事啊。”


    王仁祐苦笑,道:“聖上,好事是好事,但唐小侯爺若是滅了突厥,您是不是該獎賞他?這樣的功勞,怎麽著也得升為國公吧,這朝中事情,若是不讓他攙和一兩下,也說不過去,到那個時候,唐舟怕是要功高蓋主啊。”


    功高蓋主一詞從王仁祐嘴裏說出之後,李治神色猛然一變,作為一個皇帝,他最擔心的就是大臣功高蓋主。


    隋朝之前,但凡功高蓋主的,想要造反都很容易能夠成功,所以隋唐兩朝的皇帝對於功勞很大的武將都很忌憚,李世民如此,李治自然也不例外。


    再想到唐舟還掌握著火藥的秘方,如此讓李治不安也就顯得很正常了。


    李治看了一眼王仁祐,道:“魏國公什麽意思?”


    聽到這話,王仁祐知道有戲,於是繼續說道:“庭州已經收迴,唐小侯爺這個欽差的任務差不斷算完成了,而有梁建方和蘇定方兩位將軍,滅掉突厥也隻是時間問題,讓唐小侯爺繼續留在庭州,顯得有戲沒有必要,如今朝廷正是需要人才來建設的時候,不妨請小侯爺迴來。”


    “迴來?”李治輕聲說了一句,接著點了點頭:“來人,傳旨”


    李治下了一道命令,王仁祐見計劃得逞,心中淡笑,又說了幾句之後,便躬身退去。


    隻是王仁祐剛走,李治就忍不住呸了一聲,當初是王仁祐把唐舟弄到邊關的,現在又是他把唐舟給弄迴來,這都什麽玩意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品唐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古沐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古沐魚並收藏一品唐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