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宮與王爺伉儷情深,莫非你們也人嫉妒不成?王爺準本宮進去,你們還敢以下犯上攔住本宮?連王爺的命令都不聽了麽?”
鄭賓有持無恐,這次是文先生下令,雖然他不在此處,他也不便出麵,正要爭辯,書房的門開了,裏頭站著身姿挺拔的完顏玉。
完顏玉的目光淡淡地在眾位大臣臉上掃過,“王妃要進來看我,你們還要阻攔麽?”
鄭賓以及眾位大臣不得不讓開,宋青宛進了書房。
宋青宛隨口說道:“以後進入你的書房還得你親自接我,多是麻煩,下次把公文搬我那邊去,咱倆也清靜。”
倒也不失為一個好主意,完顏玉暗自想著,小女人的心思他豈會不懂,在宋家村的時候她就已經與眾不同,處處威脅他不準他納妾,並異常的反感那些地方富紳納妾的。
後來去了京城,她成了歸義公主,她也曾寫信說,若是他再娶,她願意和離,不然不準他納妾。十足的妒婦,偏生完顏玉卻是生不起氣了,眼下她的所做所為他都看在眼中,在她那日枕邊語當中,他就猜測到今日的局麵,不知為何,他竟有些害怕小女人因此而生氣,是不是他大哥常說的,‘柔能克剛’
,這麽多年的夫妻,兩人之間的心性自然都熟了,越是熟悉對方的性子,完顏玉就越發有股無力之感。那種害怕她離去,害怕她生氣,害怕她移情的心思已經深入骨子裏,導致完顏玉在許多事情上是偏向於她的,何況她這些年一直幫著她,毫無私心,一向愛財的性子,卻還是把庫房裏統籌全部交到了他的
手中。她懂得大事小事的區分,從不插手他的軍營,也沒有借著他對她的寵愛而扶起身邊的勢力,便是宋洐君也是靠他自己的本事在他身邊任用,甚至她沒有家人在身邊,也沒有本族的人,她簡直就是沒有後援
的,若不是他向著她,她的所做所為都將是一場空談,全都是好了他。
所以他為何要製止?
完顏玉攬著她入座,“你不必為此煩惱,我明個兒就把公文搬去你的屋裏處理,也免得他們煩心。”
夫妻倆相視一笑,就像往常那樣自然而然的處理起公務來。
完顏玉的態度令家將們心情低落,誰也沒有想到王爺會支持王妃的計劃,好幾日的彈劾沒有半點效果,也不見王爺對這件事上心,更是同意了王妃幫著處理政務。這日鄭賓受文祥之意,退而求其次,拜見宋青宛,把想法說了出來,大意是王妃你既然不想呆在後院甘願做一個正經女人該做的事,那麽就把這個位置讓出來,給王爺納幾房側妃,開枝散葉也成,你要當
個男人似的打前陣那就去打好了。
反正文祥有的是法子冶她,如今沒動手,是因為看在王爺的麵子上。
同時也告訴宋青宛,若是不同意,這件事就沒完,這女子學堂甭想開下去。
宋青宛聽後沒有出聲。
待鄭賓走後,她召來了宋洐君,把這一番話說給了他聽,宋洐君聽後大怒,太欺負人了,居然敢危脅王妃。
宋洐君建議宋青宛不要同意,王爺不是貨物,豈能拿來買賣。宋青宛卻是搖了搖頭,“洐君,我打算同意,有些事我直接去拒絕,永遠不能滅了他們的心思,我得由王爺出麵,同時我也想好了,這一切事務都得運轉起來,這麽多年了,太累了,多少個日夜睡也睡不好
,是該休息的時候了。”
“什麽?你要休息?大丫你要上哪兒去?”
宋洐君有種不好的預感。
宋青宛卻是交待他:“我走後,這裏的一切全部停下來,無患子村的村民全部解散,所有一切由我主持的全部停轉運作,由他們一群武將來打理吧,不管理這個大家庭,不知柴米油鹽貴,我是管膩了。”
宋青宛說撒手就撒手,走時還帶走了張小環,以及肖氏、宋秋雲和宋雪,以及她們的孩子們。
男人們如此高傲就留在這兒勞累吧,如今來了嶺南了,她也沒有時間和機會去海邊遊玩,是該放鬆一下了。
先前宋青宛有了銀兩,沒事便與張小環動手設計了一座私島,那私島上一直沒有人,算是一個荒島,但四麵環水,地界還算寬,裏頭又有不少野味。
於是宋青宛就派人上島開發出來,建了不少海景房,還把沙灘給清理了,填了細沙。
這一次她給完顏玉和文祥都留了信,帶著兩孩子以及身邊一直跟著的人上了一艘大船,這船可是宋青宛私造的,是她的私有財產。
坐上大船,半日的功夫就到了島上。島上的海景房果然不負眾望,圖紙是宋青宛設計的,建築全是現代的風格,特別講究衛生,還有下水道,在屋裏幹淨的地板上席地而坐,一張團蒲一張矮幾,兩杯清茶,吹著帶著鹹味的海風,人與自然相
融,連一向喜奢的張小環都要留念起這裏的環境來。
帶來的人都有房子住,並沒有他們想像中會安營紮寨,房子建得多,很是夠用。
已經十歲的彤彤和六歲的元吉與宋秋雲和宋雪的孩子四處遊玩,動不動就下海遊水去了。
好在身邊的護衛都是會水的,隻要這幾個孩子出動,身邊就跟著一群護衛,有不少護衛也會下海飄在幾個孩子的身邊。
這次衛景成維不能跟著來,卻很是支持各自的夫人帶著孩子過來,不知何時這兩位守將也慢慢地向著了宋青宛,得知王妃受了這麽大的委屈,也想出口氣不可。
而府城的王府裏頭,完顏玉從軍營迴來的時候,才知道小女人帶著孩子就這樣悄悄地走了,氣不打一處來,二話不說便去了馬廄,打算直接上島把某人‘捉拿’迴來。文祥以及眾位家臣自是早就收到消息的,在完顏玉打馬出來的時候,他們便築成人牆擋住了去路,一番苦口婆心,並勸完顏玉,文祥已經收到梁國來信,不日便有使者前來嶺南,此時正是關鍵時候,聽說
梁帝身子一直不見好轉,躺在病床上也一直掛記著這個弟弟,所以才派使臣前來的探探。這次梁國使臣過來,若是看到他們七郡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還建了一支十萬大軍,又建造了這麽多的軍艦,一但把這事傳入梁國,恐怕所謂的四年之約也將化為虛無,很快就要起戰事,此事得慎重對待。
鄭賓有持無恐,這次是文先生下令,雖然他不在此處,他也不便出麵,正要爭辯,書房的門開了,裏頭站著身姿挺拔的完顏玉。
完顏玉的目光淡淡地在眾位大臣臉上掃過,“王妃要進來看我,你們還要阻攔麽?”
鄭賓以及眾位大臣不得不讓開,宋青宛進了書房。
宋青宛隨口說道:“以後進入你的書房還得你親自接我,多是麻煩,下次把公文搬我那邊去,咱倆也清靜。”
倒也不失為一個好主意,完顏玉暗自想著,小女人的心思他豈會不懂,在宋家村的時候她就已經與眾不同,處處威脅他不準他納妾,並異常的反感那些地方富紳納妾的。
後來去了京城,她成了歸義公主,她也曾寫信說,若是他再娶,她願意和離,不然不準他納妾。十足的妒婦,偏生完顏玉卻是生不起氣了,眼下她的所做所為他都看在眼中,在她那日枕邊語當中,他就猜測到今日的局麵,不知為何,他竟有些害怕小女人因此而生氣,是不是他大哥常說的,‘柔能克剛’
,這麽多年的夫妻,兩人之間的心性自然都熟了,越是熟悉對方的性子,完顏玉就越發有股無力之感。那種害怕她離去,害怕她生氣,害怕她移情的心思已經深入骨子裏,導致完顏玉在許多事情上是偏向於她的,何況她這些年一直幫著她,毫無私心,一向愛財的性子,卻還是把庫房裏統籌全部交到了他的
手中。她懂得大事小事的區分,從不插手他的軍營,也沒有借著他對她的寵愛而扶起身邊的勢力,便是宋洐君也是靠他自己的本事在他身邊任用,甚至她沒有家人在身邊,也沒有本族的人,她簡直就是沒有後援
的,若不是他向著她,她的所做所為都將是一場空談,全都是好了他。
所以他為何要製止?
完顏玉攬著她入座,“你不必為此煩惱,我明個兒就把公文搬去你的屋裏處理,也免得他們煩心。”
夫妻倆相視一笑,就像往常那樣自然而然的處理起公務來。
完顏玉的態度令家將們心情低落,誰也沒有想到王爺會支持王妃的計劃,好幾日的彈劾沒有半點效果,也不見王爺對這件事上心,更是同意了王妃幫著處理政務。這日鄭賓受文祥之意,退而求其次,拜見宋青宛,把想法說了出來,大意是王妃你既然不想呆在後院甘願做一個正經女人該做的事,那麽就把這個位置讓出來,給王爺納幾房側妃,開枝散葉也成,你要當
個男人似的打前陣那就去打好了。
反正文祥有的是法子冶她,如今沒動手,是因為看在王爺的麵子上。
同時也告訴宋青宛,若是不同意,這件事就沒完,這女子學堂甭想開下去。
宋青宛聽後沒有出聲。
待鄭賓走後,她召來了宋洐君,把這一番話說給了他聽,宋洐君聽後大怒,太欺負人了,居然敢危脅王妃。
宋洐君建議宋青宛不要同意,王爺不是貨物,豈能拿來買賣。宋青宛卻是搖了搖頭,“洐君,我打算同意,有些事我直接去拒絕,永遠不能滅了他們的心思,我得由王爺出麵,同時我也想好了,這一切事務都得運轉起來,這麽多年了,太累了,多少個日夜睡也睡不好
,是該休息的時候了。”
“什麽?你要休息?大丫你要上哪兒去?”
宋洐君有種不好的預感。
宋青宛卻是交待他:“我走後,這裏的一切全部停下來,無患子村的村民全部解散,所有一切由我主持的全部停轉運作,由他們一群武將來打理吧,不管理這個大家庭,不知柴米油鹽貴,我是管膩了。”
宋青宛說撒手就撒手,走時還帶走了張小環,以及肖氏、宋秋雲和宋雪,以及她們的孩子們。
男人們如此高傲就留在這兒勞累吧,如今來了嶺南了,她也沒有時間和機會去海邊遊玩,是該放鬆一下了。
先前宋青宛有了銀兩,沒事便與張小環動手設計了一座私島,那私島上一直沒有人,算是一個荒島,但四麵環水,地界還算寬,裏頭又有不少野味。
於是宋青宛就派人上島開發出來,建了不少海景房,還把沙灘給清理了,填了細沙。
這一次她給完顏玉和文祥都留了信,帶著兩孩子以及身邊一直跟著的人上了一艘大船,這船可是宋青宛私造的,是她的私有財產。
坐上大船,半日的功夫就到了島上。島上的海景房果然不負眾望,圖紙是宋青宛設計的,建築全是現代的風格,特別講究衛生,還有下水道,在屋裏幹淨的地板上席地而坐,一張團蒲一張矮幾,兩杯清茶,吹著帶著鹹味的海風,人與自然相
融,連一向喜奢的張小環都要留念起這裏的環境來。
帶來的人都有房子住,並沒有他們想像中會安營紮寨,房子建得多,很是夠用。
已經十歲的彤彤和六歲的元吉與宋秋雲和宋雪的孩子四處遊玩,動不動就下海遊水去了。
好在身邊的護衛都是會水的,隻要這幾個孩子出動,身邊就跟著一群護衛,有不少護衛也會下海飄在幾個孩子的身邊。
這次衛景成維不能跟著來,卻很是支持各自的夫人帶著孩子過來,不知何時這兩位守將也慢慢地向著了宋青宛,得知王妃受了這麽大的委屈,也想出口氣不可。
而府城的王府裏頭,完顏玉從軍營迴來的時候,才知道小女人帶著孩子就這樣悄悄地走了,氣不打一處來,二話不說便去了馬廄,打算直接上島把某人‘捉拿’迴來。文祥以及眾位家臣自是早就收到消息的,在完顏玉打馬出來的時候,他們便築成人牆擋住了去路,一番苦口婆心,並勸完顏玉,文祥已經收到梁國來信,不日便有使者前來嶺南,此時正是關鍵時候,聽說
梁帝身子一直不見好轉,躺在病床上也一直掛記著這個弟弟,所以才派使臣前來的探探。這次梁國使臣過來,若是看到他們七郡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還建了一支十萬大軍,又建造了這麽多的軍艦,一但把這事傳入梁國,恐怕所謂的四年之約也將化為虛無,很快就要起戰事,此事得慎重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