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走過遊廊,拐彎處便遇上小彤彤,她穿著一條石榴紅裙,腳步輕快的來到宋青宛的身邊,剛才估計在花園裏遊玩,瞧著鼻尖上還有汗珠,這孩子。宋青宛拿出手帕給她擦汗。小彤彤今年八歲了,個子到了宋青宛的胸前,是個大孩子了,尤其來了興王府城後,成日在研究她師父教的蘇繡手藝,上次給完顏玉縫了個襖子,給宋青宛縫了條裙子,最近幾
月,又給她父王縫了衣裳,卻並沒有給宋青宛呢。
宋青宛有點吃味,這孩子從小是完顏玉帶大的,特別喜歡粘他。
拍了拍孩子的肩,交待她別老是呆在屋裏頭,這繡活最傷眼神,不能要久坐不動,小彤彤應了,又好奇起宋青宛去府中小側門處作什麽。
於是宋青宛借機叫她同自己一起去,這個時代八歲的女孩不算小了,再大點也得學會持家,正好今日也讓她去見識見識。
府中招買下人,心靈手巧的得有,還得心術正的、忠心為主的。
人還沒有來到門口,就聽到那裏的喧嘩聲了,門防管事的叫他們排好隊,一個一個填報自身來曆與家庭情況,這些以後都會派人下去查戶籍的,對上號的才招入府中。
可是這些人不但沒有聽門防管事的話,還有人為此大打出手,傷著人了,護院正在調解。
肖氏知道宋青宛愛護百姓,生怕府中護院都是行軍打仗的出身,戾氣太重傷了百姓,於是才來稟報宋青宛的。
宋青宛叫來管事的,把那兩個打架受傷的抬下去請大夫治療,其他人再按要求排隊,並吩咐護衛首領維護秩序,輕意不得傷著人。
開始一個一個的登記,在管事的挑挑選選下,有些人是不合格的,不免垂頭喪氣的。
其中有一位女子拿著手絹掩麵而去,腳步一個蹌踉,摔倒在地上,手絹被風一吹,脫了手,飄飄蕩蕩的掉在了宋青宛的腳下。
宋青宛彎身去撿,小彤彤卻先一步幫忙撿了起來,可是很快卻被上麵的刺繡給吸引,她雙眸大睜,驚歎道:“好精巧的繡功,跟師父教的不同,竟然與師父的不忍多讓。”
手絹上還有那女子的淚跡,站在小彤彤身後的素娘忙上前說道:“郡主,這手絹是那位女子的,由奴婢還給她。”
小彤彤卻是依依不舍的給了素娘還了迴去。
宋青宛把一切都看在眼中,於是在那些垂頭喪氣的人群裏掃了一眼,發現有些人的手絹上或是袖口上都有繡鳥獸花草,這些人在沒有戰亂前,可能生活過得不錯。
宋青宛靈機一動,對張小環說道:“不如咱們建個作坊如何?”
張小環來了興致,“什麽樣的作坊?”
“先前在桃花村的時候,我遇上一位蘇繡傳人,蘇繡入得洛陽由來已久,皇家也在用,綾羅綢緞尤其喜愛蘇繡,若是咱們嶺南也能在繡技上出名,豈不為一門好生意。”
宋青宛可是記得上世的粵繡稱為四大名繡,但這時代的人自然是不知的,要知道這嶺南還沒有被開發,不知比中原落後多少年,生活在這裏的百姓也尤其艱苦。
張小環卻是歎了口氣,“談何容易,若是當初還在京城的時候,或能扶持一二,不過我倒是可以試試的,認得幾位大家,遊走在四國,我不日便去信一封,為她們做一批戲服,大丫認為如何?”
宋青宛當然高興,連張小環都覺得難的事,顯然這事便是不容易了,正好現在開個作坊,等大庾嶺的梅嶺路段打通後,就可以與梁國通商了。
宋青宛於是上前拉起小彤彤的手,柔聲問道:“你喜歡繡活,你覺得這塊手絹的繡功如何?”
小彤彤激動的紅著臉答道:“我曾聽師父說起,在嶺南吳越國有一位大師,可與她相比,繡活風格與她不同,卻不比蘇繡差,今日我瞧見這塊手絹,方知師父所言不假。”
“那娘親給你開個作坊如何?今日還有這麽多的百姓無處可去,便借機開個作坊,但凡會繡活的便可招募進來,但娘親不會繡活,這作坊的運作得你來負責,你可敢接這個重擔?”
“娘,我敢,我敢,我願意。”小彤彤紅撲撲的臉蛋上是滿滿的笑意,接著撲宋青宛懷中撒起了驕,“娘,你說的,不準反悔,你說把作坊交給我打理的。”
“可是你才八歲,本該是好好玩耍的年紀。”宋青宛感歎小彤彤的早熟,這時代的孩子都早熟,真是令人心疼。
小彤彤聽了這話,立即從宋青宛的懷中竄出來,仰著頭認真的看著宋青宛,說道:“娘,我已經長大了,素娘說了,再過兩年我得跟著娘親學掌中饋,不能再像悠悠那樣玩耍。”
悠悠是宋秋雲的小女兒,才五歲的孩子,說是愛貪玩,但那孩子也跟著小彤彤學繡功,很是勤快。
宋青宛聽到這話,目光在素娘身上掃了一眼,素娘的臉白了白,低下頭去。
小彤彤是素娘帶大的,是她的奶娘,孩子跟她親近,素娘一直留在小彤彤身邊成了貼身嬤嬤。
“好,既然彤兒願意接了這個重擔,娘親高興還來不及呢,那麽現在招募的事務就由你來決定了。”
完顏彤得了令,高興的離開宋青宛,往側門管事走去,宋青宛和張小環在一旁看著,看著小彤彤一樣一樣的詢問,再決定人選,做事利落,哪是一個八歲孩子的表現。
張小環笑道:“看來素娘功不可沒。”在這個時代來說,素娘著實厲害,小彤彤沒有因為自身身份的原因而嬌縱,反而如此上進,就剛才撿下那女子擦淚的手絹,也半點不嫌棄,這孩子心地純樸善良,腦子靈活也懂得為人處事,才八歲的孩子
,著實不易。隻是這麽小就是這麽懂事,反而童年時光太少,沒能享受到童年的快樂,再到十二歲,就該考慮孩子的親事,就算宋青宛不肯,可是梁國的律法便是這樣要求的,她若執意把小彤彤留在家中,小彤彤也會
遭來不少非議。就在小彤彤招募繡娘的時候,那邊忽然湧出一批百姓,都是男子,不知人群裏誰傳開來說王妃親臨,那些人便在人群裏大聲喊道:“王妃娘娘心地慈善,救救我們吧,我們自願去往梅嶺開道,望娘娘買下我
們吧。”聲音越發的大了,宋青宛不好不出麵,事實上去大庾嶺開道的人已經夠多了,再多還得管住這麽多張嘴,張府已經管了一個冬季的糧食,這個時候加人,糧食的供給上也會增加,何況工程又接近了尾聲,到夏季都能通行了,再招這些人去根本沒有必要。
月,又給她父王縫了衣裳,卻並沒有給宋青宛呢。
宋青宛有點吃味,這孩子從小是完顏玉帶大的,特別喜歡粘他。
拍了拍孩子的肩,交待她別老是呆在屋裏頭,這繡活最傷眼神,不能要久坐不動,小彤彤應了,又好奇起宋青宛去府中小側門處作什麽。
於是宋青宛借機叫她同自己一起去,這個時代八歲的女孩不算小了,再大點也得學會持家,正好今日也讓她去見識見識。
府中招買下人,心靈手巧的得有,還得心術正的、忠心為主的。
人還沒有來到門口,就聽到那裏的喧嘩聲了,門防管事的叫他們排好隊,一個一個填報自身來曆與家庭情況,這些以後都會派人下去查戶籍的,對上號的才招入府中。
可是這些人不但沒有聽門防管事的話,還有人為此大打出手,傷著人了,護院正在調解。
肖氏知道宋青宛愛護百姓,生怕府中護院都是行軍打仗的出身,戾氣太重傷了百姓,於是才來稟報宋青宛的。
宋青宛叫來管事的,把那兩個打架受傷的抬下去請大夫治療,其他人再按要求排隊,並吩咐護衛首領維護秩序,輕意不得傷著人。
開始一個一個的登記,在管事的挑挑選選下,有些人是不合格的,不免垂頭喪氣的。
其中有一位女子拿著手絹掩麵而去,腳步一個蹌踉,摔倒在地上,手絹被風一吹,脫了手,飄飄蕩蕩的掉在了宋青宛的腳下。
宋青宛彎身去撿,小彤彤卻先一步幫忙撿了起來,可是很快卻被上麵的刺繡給吸引,她雙眸大睜,驚歎道:“好精巧的繡功,跟師父教的不同,竟然與師父的不忍多讓。”
手絹上還有那女子的淚跡,站在小彤彤身後的素娘忙上前說道:“郡主,這手絹是那位女子的,由奴婢還給她。”
小彤彤卻是依依不舍的給了素娘還了迴去。
宋青宛把一切都看在眼中,於是在那些垂頭喪氣的人群裏掃了一眼,發現有些人的手絹上或是袖口上都有繡鳥獸花草,這些人在沒有戰亂前,可能生活過得不錯。
宋青宛靈機一動,對張小環說道:“不如咱們建個作坊如何?”
張小環來了興致,“什麽樣的作坊?”
“先前在桃花村的時候,我遇上一位蘇繡傳人,蘇繡入得洛陽由來已久,皇家也在用,綾羅綢緞尤其喜愛蘇繡,若是咱們嶺南也能在繡技上出名,豈不為一門好生意。”
宋青宛可是記得上世的粵繡稱為四大名繡,但這時代的人自然是不知的,要知道這嶺南還沒有被開發,不知比中原落後多少年,生活在這裏的百姓也尤其艱苦。
張小環卻是歎了口氣,“談何容易,若是當初還在京城的時候,或能扶持一二,不過我倒是可以試試的,認得幾位大家,遊走在四國,我不日便去信一封,為她們做一批戲服,大丫認為如何?”
宋青宛當然高興,連張小環都覺得難的事,顯然這事便是不容易了,正好現在開個作坊,等大庾嶺的梅嶺路段打通後,就可以與梁國通商了。
宋青宛於是上前拉起小彤彤的手,柔聲問道:“你喜歡繡活,你覺得這塊手絹的繡功如何?”
小彤彤激動的紅著臉答道:“我曾聽師父說起,在嶺南吳越國有一位大師,可與她相比,繡活風格與她不同,卻不比蘇繡差,今日我瞧見這塊手絹,方知師父所言不假。”
“那娘親給你開個作坊如何?今日還有這麽多的百姓無處可去,便借機開個作坊,但凡會繡活的便可招募進來,但娘親不會繡活,這作坊的運作得你來負責,你可敢接這個重擔?”
“娘,我敢,我敢,我願意。”小彤彤紅撲撲的臉蛋上是滿滿的笑意,接著撲宋青宛懷中撒起了驕,“娘,你說的,不準反悔,你說把作坊交給我打理的。”
“可是你才八歲,本該是好好玩耍的年紀。”宋青宛感歎小彤彤的早熟,這時代的孩子都早熟,真是令人心疼。
小彤彤聽了這話,立即從宋青宛的懷中竄出來,仰著頭認真的看著宋青宛,說道:“娘,我已經長大了,素娘說了,再過兩年我得跟著娘親學掌中饋,不能再像悠悠那樣玩耍。”
悠悠是宋秋雲的小女兒,才五歲的孩子,說是愛貪玩,但那孩子也跟著小彤彤學繡功,很是勤快。
宋青宛聽到這話,目光在素娘身上掃了一眼,素娘的臉白了白,低下頭去。
小彤彤是素娘帶大的,是她的奶娘,孩子跟她親近,素娘一直留在小彤彤身邊成了貼身嬤嬤。
“好,既然彤兒願意接了這個重擔,娘親高興還來不及呢,那麽現在招募的事務就由你來決定了。”
完顏彤得了令,高興的離開宋青宛,往側門管事走去,宋青宛和張小環在一旁看著,看著小彤彤一樣一樣的詢問,再決定人選,做事利落,哪是一個八歲孩子的表現。
張小環笑道:“看來素娘功不可沒。”在這個時代來說,素娘著實厲害,小彤彤沒有因為自身身份的原因而嬌縱,反而如此上進,就剛才撿下那女子擦淚的手絹,也半點不嫌棄,這孩子心地純樸善良,腦子靈活也懂得為人處事,才八歲的孩子
,著實不易。隻是這麽小就是這麽懂事,反而童年時光太少,沒能享受到童年的快樂,再到十二歲,就該考慮孩子的親事,就算宋青宛不肯,可是梁國的律法便是這樣要求的,她若執意把小彤彤留在家中,小彤彤也會
遭來不少非議。就在小彤彤招募繡娘的時候,那邊忽然湧出一批百姓,都是男子,不知人群裏誰傳開來說王妃親臨,那些人便在人群裏大聲喊道:“王妃娘娘心地慈善,救救我們吧,我們自願去往梅嶺開道,望娘娘買下我
們吧。”聲音越發的大了,宋青宛不好不出麵,事實上去大庾嶺開道的人已經夠多了,再多還得管住這麽多張嘴,張府已經管了一個冬季的糧食,這個時候加人,糧食的供給上也會增加,何況工程又接近了尾聲,到夏季都能通行了,再招這些人去根本沒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