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一處便要停歇一日,宋青宛著實有些吃不消,每天都要喂孩子,營養跟不上,孩子也會難受,反正都不趕路,不如就讓母女倆舒服一些。


    隻要到了上平郡他們就不用害怕了,因為忽魯還有榮王的令牌。


    反正不管拿出誰的令牌,都不能拿完顏玉的令牌來,這是當初離開時完顏玉暗中交待忽魯的,要是宋青宛聽到了,心裏不難過才怪,堂堂梁國太子卻落到這地步來。


    又走了一個月的樣子,終於進了上平郡,在上平郡宋青宛呆了五日,她得養足了精神再迴順成縣去。


    從上平郡到順成縣的途中會有一段水路,坐上船支。張小環看到這熟悉的景色,歎了口氣,站在船頭與宋青宛肩並肩的說道:“瞧著這山色,與我離開一個模樣,不知道張府的府邸可還在?到了順成縣,我便直接去了張府,先把張府本家的給立起來,還有不


    少老祖宗的墓地沒有遷走的,我也該代表家主去上柱香了。”


    宋青宛聽到這話,便應了她的,並跟她約定好,待她順成縣的事情處理好了,就去宋家村看她。


    反正隔得並沒有多遠,坐個馬車,一天來迴了。


    到了順成縣,張小環帶著兩個護衛便走了。


    忽魯卻護送著宋青宛往宋家村去。


    瞧著這天色,怕是到了宋家村天都要暗了。


    不知道她的屋子可還在,好些年沒有住進去了,那屋子裏恐怕都起了灰塵,有沒有塌下來。


    宋青宛這麽一路不安的想著,可是整個人卻是明顯的激動不已,她又迴來了,迴到了宋家村,這個地方是她穿越過來時住的,莫名的有一份濃濃的鄉情。


    看到了村口時候,讓宋青宛想起了當年的事兒,如今宋家村的裏正不是三爺了,先前走時是宋誌平,現在不知道還是不是?


    想起宋誌平,宋青宛心裏卻是難過,她是迴來了,可是宋秋雲和宋雪都不曾迴來,她要如何說好?


    她把兩人弄丟了,有可能生死未卜,有可能流落到哪個山溝溝裏,一輩子都出不來了。


    想到這兒,宋青宛的心裏難過的不得了,她跟忽魯說道:“咱們進村後先去宋誌平的家中,我得跟他們說一件事。”


    忽魯自然猜出來她要說什麽,便也沒有相勸,帶著人馬直接進了村。


    馬車往宋誌平家中去了。


    隔著院子還有好長一段距離,宋青宛便叫馬車停住了,護衛全部在這兒候著,免得嚇著村裏的人,九黎人的身姿,一眼就能看出來,何況那雙淡灰色的眼瞳。


    宋青宛把孩子交給完顏元豐抱著,她下車後就這樣徒步的往那院門走去。


    到了院門外敲門,裏頭有聲音傳來。


    天色暗了,傍晚時分,又是春季的時候,莊戶人家下地除草,都是閑活,大多早早就迴家了。


    開門的是劉氏。


    宋青宛喊了一聲嬸子,劉氏定睛一看,看到穿著襦裙的宋青宛,頭上梳著靈蛇髻,帶了一套素銀簪,那肌膚白得能擠出水來。


    劉氏不敢置信的揉了揉眼睛,再仔細看時,認出了宋青宛來,卻是不敢上前相認,“你……你是大丫?大丫迴來了?”


    宋青宛點頭,“嬸子,是我,我迴來了。”


    劉氏當下一喜,忙往裏頭喊道:“誌平啊,快出來,大丫迴來了。”


    “大丫迴來了?那秋雲和雪兒都迴來了?”


    宋誌平正在後院喂雞,聽到這話,立即從後院跑了出來,手上還粘了雞食,都是些碾碎的豆粉糊糊加上的青草葉子。


    看到宋青宛時,他下意識的腳步一頓,看到她身上這身打扮,便有些不好意思靠近了。


    如今的宋誌平也不是當年的那個毛頭小夥了,他已經是好幾個孩子父親,又是這方圓幾村的裏正,掌管著一方事務,比他父親三爺還管得有井有條。


    宋青宛見兩人露出窘迫來,她便不請自進,跨過門坎,來到院中。


    宋青宛向劉氏行了個大禮,抱歉道:“嬸子,是我不好,沒能把秋雲兩人帶迴來。”


    “這是怎麽迴事?”劉氏臉色一變,不知所措。


    宋誌平也跟著著急起來,目光一瞬不瞬的看著宋青宛,等著她的答複。


    宋青宛越發的難過,都是她害的,明明當初答應帶著兩人出門,一定好好的照顧好兩人,如今卻是失言了。


    宋青宛沒能一五一十的把話說清,她去夏國她受梁帝逼迫的事,自然不能讓村裏的人知道,村裏的人如此純樸,哪能想到這些。


    於是宋青宛隻好撒了謊,她打算有生之年,隻要她手中有銀子,一定拿出一部分來,請遊俠四處尋人,四國都要尋,生要見人,死要見屍,一定會給他們一個交道,但卻不是現在。宋青宛說兩人由於整整原因沒能跟她迴來,說了好長一段,內心越發的內疚不已,可是劉氏和宋誌平兩人聽了卻是相視一笑,雖然臉上有些遺憾,沒能見到兩孩子,但是隻要有宋青宛照看著,他們就放心


    了。


    於是兩人拉著宋青宛入屋吃飯。


    宋青宛無法,推卻不了他們的殷情,隻好應聲坐下了。


    沒有精細的白米飯,卻是有麵條的,宋誌平的媳婦心靈手巧的,居然還會一門做麵條的手藝,聽說是這幾年研究出來的,如今在村裏頭賣麵,還能賺上不少銀子。


    宋家村的村人生活都好了,自從榮王頻下兩稅法後,個個都安分守己的種著自個家中的田地,一年溫飽不成問題。


    家裏兒子多的,還會外出做些零活,賺幾個現錢,家裏隔一段時間吃上一口肉也是有可能的。


    宋青宛吃了一碗麵條,終於在兩人的熱情下出了院門。


    宋誌平來到院外,忽然喊住宋青宛,像是想到什麽,正要說時,卻看到那路的盡頭,居然停著一輛馬車,身邊還有護衛守著,瞧著這陣仗,宋誌平顯然看到了九黎人,臉色變了變,瞬間又有些生疏了。宋青宛看到他的表情,心裏立即明白,榮王在的那一年,當真把宋家村的村民性子給磨出了恐懼來,隻要忽魯他們在村裏,村裏人就會懼怕,看來她得想個法子,把忽魯幾人支使出村才成,不然把他們支使去縣裏幫張小環張羅去,反正她身邊有小元豐以及他的兩個小夥伴在,一家子人住在這村裏頭也是不會有危險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彪悍農女擒夫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湘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湘君並收藏彪悍農女擒夫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