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一次,就連一向站在蕭清朗一方的花相,都上本說靖安王品行有瑕,不該再在三法司任職。
幾乎朝中的文臣武將,大半都在聲討著蕭清朗。也唯有齊王與幾名心腹,還有三法司諸位官員齊力認為蕭清朗是蒙受了不白之冤。
就在眾人吵得不可開交之際,許楚上前行禮說道:“臣以為三皇子之死,疑點甚多。所以臣懇請皇上準許臣親自驗屍......”
她的話音剛落,就見一直不曾開口的榮國侯上前說道:“世人皆知許大人有驗屍之能,可但凡許大人驗看過的屍身全無完好,所以臣不贊同許大人驗看三皇子屍身。”
榮國侯是德妃的父親,也是三皇子的外祖。他年輕的時候,是邊疆大吏,後掌兵權與蠻夷抗衡,直到齊王等帥才接連出世,他才將兵權歸還朝廷而後在京為官。可以說,他是在當今登基之初,最有力的擁護者。所以,他的話的確有些分量。
“況且三皇子不同於常人,若許大人能保證不損害三皇子的屍身且能尋到比三法司驗官更為有利的線索,那老臣自然也不會反對。怕隻怕許大人蔑視皇家威嚴,用有辱三皇子尊貴的手段......”
榮國侯一開口,就有不少老臣紛紛附和了。
更有甚者,在此時開始借許楚女子之身,跟靖安王準王妃的身份說事兒了。從牝雞司晨,到以權謀私,再到祖宗禮法,幾乎都說了個遍。甚至有人上本,言說因她與靖安王有婚約,所以為避嫌不該插手靖安王一案。
所謂眾口鑠金,許楚第一次感受到人言可畏之下的無力。
其實她心裏清楚,這事兒若是放在前世那般法製健全的社會,以她的身份是絕對不可能有機會插手案子的。可是現在,她還能將希望寄託於皇帝的決斷。
皇帝沉默良久,神情威嚴肅穆道:“昨日朕已經說過,此案交由許楚查,所謂天子一言九鼎,既然朕說了必然不會輕易更改。”
“隻是驗屍之事,有三法司驗官便可。許大人還是以查案為主,莫要本末倒置了。”
話及此處,許楚也清楚自己再爭辯也無用。可是現在,他們尋不到那宮婢的屍首,又無法從旁處得到更多線索,若是不能讓她驗屍,她還要從哪裏得到更多破綻?
身為仵作出身的許楚心裏清楚,所有的疑難案件,最根本的破綻都會留在屍體上。或許旁的線索會出錯,可屍體上的痕跡卻永遠不會有偏差。
而榮國侯等人見皇帝心意已定,也不再抓著許楚的身份不放,反倒繼續攻訐起蕭清朗來。
更有直諫之臣言說大周律法乃是立朝之本,靖安王既有嫌疑,就不該繼續關押在宮中。所謂皇子犯法與庶民,更何況是掌管刑獄的親王。既然他如今難證清白,自然該暫入天牢或是三法司之下的監牢之中。
對於這個奏本,朝中不少老臣都十分贊同。
皇帝目光寡淡的看著眾人,最後將目光落在花相身上問道:“花相以為如何?”
花相上前一步,神色不動道:“諸位大人所言極是,之前無論是三皇子還是護國公亦或是老臣的嫡子身負嫌疑,都未曾法外開恩,所以老臣以為此時當讓王爺移步天牢或是大理寺待查。”
他的話音落下,自然又引了不少人的附和。而這有理有據的建議,還真讓人挑不出錯處來。
皇帝見一向與靖安王交好的花家都如何表態,眉目不由稍蹙,他深深的看了一眼花相,意味不明的嗯了一聲。良久之後,皇帝才看向唐喬正說道:“此時涉及到皇族,且是在宮中發生的,當將案件移交內廷處理。”
退朝之後,許楚並未急著離開,而是在盤龍柱後徘徊良久,直到花相自朝堂踱步而出,她才上前拱手行禮。
“相爺。”
花相看了一眼許楚,對一旁的同僚客套幾句而後與她往一旁行去,待到周圍官員漸漸少了,他才抬頭看了一眼許楚。
“許大人有何事不妨直說。”
許楚抿唇,心裏也清楚,現在的她是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畢竟,就算三法司有唐喬正等人附和她,可也僅限於這幾人罷了。而朝中大員,就連一直十分推崇蕭清朗的花相,都字字句句欲要將蕭清朗打入深淵,這對蕭清朗來說太過不利。
想到這裏,她甚至不再猶豫,徑直說道:“不知相爺如何看待王爺與三皇子一案?”
花相睇了她一眼,渾濁的眸中閃過一道暗光,不過言語上依舊是滴水不漏,“自然是以證據說話,本相雖然相信王爺,可也不會拿大周律法開玩笑。”
頓了頓,他又說道:“許大人,有時候眼見都不一定為實,所查的又豈能全然相信?本相的夫人年輕時總愛聽話本子,也時常說些有趣的給本相聽,就像是隋朝帝後一生一世一雙人的話本,當時她還頗為感慨。可本相卻知道,史書之上曾有記載,隋帝在年長之後曾數次寵幸宮婢,甚至將宮婢之子交由中宮撫養,最後使得其皇後鬱鬱而終。後來朝代更迭,各種版本的傳說流傳開來,就連史書之上對隋帝夫妻二人的之間的事情也有諸多爭執,就更別說是傳聞了。”
許楚聽著他意有所指的話,心裏十分恍惚,算不上混沌的腦子也越發清亮起來。她拱手說道:“花相所言極是,隻是若要為了安穩而犧牲對天下立下過功勳的人,下官以為實在不妥。”
</br>
幾乎朝中的文臣武將,大半都在聲討著蕭清朗。也唯有齊王與幾名心腹,還有三法司諸位官員齊力認為蕭清朗是蒙受了不白之冤。
就在眾人吵得不可開交之際,許楚上前行禮說道:“臣以為三皇子之死,疑點甚多。所以臣懇請皇上準許臣親自驗屍......”
她的話音剛落,就見一直不曾開口的榮國侯上前說道:“世人皆知許大人有驗屍之能,可但凡許大人驗看過的屍身全無完好,所以臣不贊同許大人驗看三皇子屍身。”
榮國侯是德妃的父親,也是三皇子的外祖。他年輕的時候,是邊疆大吏,後掌兵權與蠻夷抗衡,直到齊王等帥才接連出世,他才將兵權歸還朝廷而後在京為官。可以說,他是在當今登基之初,最有力的擁護者。所以,他的話的確有些分量。
“況且三皇子不同於常人,若許大人能保證不損害三皇子的屍身且能尋到比三法司驗官更為有利的線索,那老臣自然也不會反對。怕隻怕許大人蔑視皇家威嚴,用有辱三皇子尊貴的手段......”
榮國侯一開口,就有不少老臣紛紛附和了。
更有甚者,在此時開始借許楚女子之身,跟靖安王準王妃的身份說事兒了。從牝雞司晨,到以權謀私,再到祖宗禮法,幾乎都說了個遍。甚至有人上本,言說因她與靖安王有婚約,所以為避嫌不該插手靖安王一案。
所謂眾口鑠金,許楚第一次感受到人言可畏之下的無力。
其實她心裏清楚,這事兒若是放在前世那般法製健全的社會,以她的身份是絕對不可能有機會插手案子的。可是現在,她還能將希望寄託於皇帝的決斷。
皇帝沉默良久,神情威嚴肅穆道:“昨日朕已經說過,此案交由許楚查,所謂天子一言九鼎,既然朕說了必然不會輕易更改。”
“隻是驗屍之事,有三法司驗官便可。許大人還是以查案為主,莫要本末倒置了。”
話及此處,許楚也清楚自己再爭辯也無用。可是現在,他們尋不到那宮婢的屍首,又無法從旁處得到更多線索,若是不能讓她驗屍,她還要從哪裏得到更多破綻?
身為仵作出身的許楚心裏清楚,所有的疑難案件,最根本的破綻都會留在屍體上。或許旁的線索會出錯,可屍體上的痕跡卻永遠不會有偏差。
而榮國侯等人見皇帝心意已定,也不再抓著許楚的身份不放,反倒繼續攻訐起蕭清朗來。
更有直諫之臣言說大周律法乃是立朝之本,靖安王既有嫌疑,就不該繼續關押在宮中。所謂皇子犯法與庶民,更何況是掌管刑獄的親王。既然他如今難證清白,自然該暫入天牢或是三法司之下的監牢之中。
對於這個奏本,朝中不少老臣都十分贊同。
皇帝目光寡淡的看著眾人,最後將目光落在花相身上問道:“花相以為如何?”
花相上前一步,神色不動道:“諸位大人所言極是,之前無論是三皇子還是護國公亦或是老臣的嫡子身負嫌疑,都未曾法外開恩,所以老臣以為此時當讓王爺移步天牢或是大理寺待查。”
他的話音落下,自然又引了不少人的附和。而這有理有據的建議,還真讓人挑不出錯處來。
皇帝見一向與靖安王交好的花家都如何表態,眉目不由稍蹙,他深深的看了一眼花相,意味不明的嗯了一聲。良久之後,皇帝才看向唐喬正說道:“此時涉及到皇族,且是在宮中發生的,當將案件移交內廷處理。”
退朝之後,許楚並未急著離開,而是在盤龍柱後徘徊良久,直到花相自朝堂踱步而出,她才上前拱手行禮。
“相爺。”
花相看了一眼許楚,對一旁的同僚客套幾句而後與她往一旁行去,待到周圍官員漸漸少了,他才抬頭看了一眼許楚。
“許大人有何事不妨直說。”
許楚抿唇,心裏也清楚,現在的她是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畢竟,就算三法司有唐喬正等人附和她,可也僅限於這幾人罷了。而朝中大員,就連一直十分推崇蕭清朗的花相,都字字句句欲要將蕭清朗打入深淵,這對蕭清朗來說太過不利。
想到這裏,她甚至不再猶豫,徑直說道:“不知相爺如何看待王爺與三皇子一案?”
花相睇了她一眼,渾濁的眸中閃過一道暗光,不過言語上依舊是滴水不漏,“自然是以證據說話,本相雖然相信王爺,可也不會拿大周律法開玩笑。”
頓了頓,他又說道:“許大人,有時候眼見都不一定為實,所查的又豈能全然相信?本相的夫人年輕時總愛聽話本子,也時常說些有趣的給本相聽,就像是隋朝帝後一生一世一雙人的話本,當時她還頗為感慨。可本相卻知道,史書之上曾有記載,隋帝在年長之後曾數次寵幸宮婢,甚至將宮婢之子交由中宮撫養,最後使得其皇後鬱鬱而終。後來朝代更迭,各種版本的傳說流傳開來,就連史書之上對隋帝夫妻二人的之間的事情也有諸多爭執,就更別說是傳聞了。”
許楚聽著他意有所指的話,心裏十分恍惚,算不上混沌的腦子也越發清亮起來。她拱手說道:“花相所言極是,隻是若要為了安穩而犧牲對天下立下過功勳的人,下官以為實在不妥。”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