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清朗皺眉,此事他早有預料,卻沒想到發展的竟然這般快,甚至會如此離譜。
“司空翰呢?可查到了流言的源頭?”
唐喬正看了一眼蕭清朗,見他眉頭緊鎖,眸光深沉帶著幾分淩厲模樣,當即也不敢多看,趕忙低下頭迴話。
“司空大人已經去京兆府了,放出流言的人還未抓到,因為許多走街串巷的賣貨郎也在議論此事,所以流言已經遍布了現在整個京城各處。要想查到源頭,實在不容易。”
他說的聲音極小,唯恐會惹了蕭清朗的震怒。畢竟,早在昨日之時,王爺就對此情形有過預料,隻是他們竟依舊未能抓出散步流言的人。如此想來,實在汗顏。
蕭清朗眉心擰得越發緊了,“派人去打聽,京城那處不常出門的人都開始出門了,且也知曉煉丹的流言了。”
所謂流言不可能是憑空而來的,想要查找源頭,必然需要先找到流言最先興起的地方。雖然現在,京城各處的百姓都議論紛紛,可是最熱鬧的地方必然是那個散播謠言的人最先講述的地方。
就好像興起地一般,定然會比旁的地方議論的更廣更仔細。而別處的百姓雖然也會傳播此謠言,可是添油加醋的多,不解詳情的更多。
唐喬正聞言,瞬間就想通了其中的關節,他當真是一葉障目,竟然沒想到這一點。當即,他不在耽擱,行禮之後就精神抖擻的親自帶人出了衙門。
當然查探市井流言的事兒,用不到他親自去辦,他此番出衙門自然是要親自去請董瑞陽前來問話。
畢竟,看王爺的意思,這次傳人來,並無意動用他身邊的侍衛跟捕快。可若隻是小小的衙役,隻怕也壓不住董瑞陽。思來想去,唯有他親自去一趟,一則能打個圓場,二則也能探探虛實。
蕭清朗見他欲要帶人去尋董瑞陽,冷不丁開口道:“他不過是一介布衣商人,也值得大理寺卿親自前往?直接讓衙門的衙役前去,若有反抗,直接押迴便是。”
頓了頓,他就從袖中取出寧蘇白交給他的名冊,隨後丟盡唐喬正懷裏說道:“你去按著名冊尋人,凡是有關知道董瑞陽服用丹藥跟不能人道內情的人,皆帶迴衙門問話。另外,仔細盤問他們是否認識一名身長不足兩尺,年紀約為二十歲上下的女道姑!”
唐喬正手忙腳亂的接住了名冊,略微翻看之後,也不敢逗留,趕忙去辦。
相較於王爺的名號,董瑞陽當真算不上什麽上得了台麵之人。再者說,他也看出來了,王爺此舉當真是欲要拿董家開刀了。所謂胳膊擰不過大腿,董家縱然有先帝遺旨的庇護,可隻怕也敵不過王爺跟當今。
待到他離開之後,蕭清朗沉靜冷肅的臉上才有一抹憂色一閃而逝。他有些疲憊的揉了揉額頭,片刻後才側身行至馬匹前,說道:“入宮。”
言簡意賅,卻包含著雷霆之勢,看得出他對董家跟此案早已生了不滿。
第三百四十五章
在前去皇宮的路上,蕭清朗不由得想起了關於董家的過往。
看樣子,對董家懷有恨意的大有人在,而今日之事表麵上是針對的皇上跟皇室。
可是仔細想來,更多的卻是給皇帝施壓,讓皇帝徹查此事,隻要一徹查,莫說董瑞陽身上是否背負了見不得光的命案,隻說別院以人血煉丹,而後將人害死藏屍之事就足以讓他丟了性命。
董瑞陽雖然沒有董貴妃跟董家已經逝世的老太爺那份野心跟手段,可是該有的頭腦也是有的。這樣做,根本不可能兩敗俱傷,隻會讓董家徹底成為皇帝的眼中釘肉中刺。
當今能容忍他逍遙這麽多年,未嚐不是因為他隻一心享樂,而沒有費盡心思想要恢復董家往日的風光跟權勢。可是,一旦此時鬧到人前,他的好日子也就到了頭。
如此想來,此事應該不是他所為的。而放出流言的人,也絕不可能是他。
要真是這樣,那就真印證了蕭清朗曾經的猜想。恐怕董家,也不過是個遮掩罷了。董家這個障眼法之後,還有人在,而那人既是先皇忌憚之人,也是花相忌憚之人。
他心裏湧出各種猜測,最終就歸寂與茫然。
不是他們兄弟三人,不是董家,那還會有誰?那人目的何在?為何一次次的將矛頭指向先帝,甚至隱隱的有揭露先帝五十六年發生的事情的架勢。
這大周朝,除了他還會有誰,想要翻出那些陳年舊帳?
議政殿上,皇帝神情嚴肅,看著蕭清朗呈報的案情,心中翻騰著驚濤駭浪。
如今的情形,是他不得不嚴查此案。而若嚴查,那董瑞陽必然無法逃脫死罪,這般就與先帝遺旨有違。
他要是法外開恩,恐怕就會坐實了自己是為長生不死而殘害無辜女童的真兇的流言。可若是不赦免董瑞陽的死罪,那先帝甚至他的傳位聖旨都將成為一樁笑話。
在未查清先帝給那幕後之人留下什麽依仗,以至於他竟隱隱有顛覆大周的心思之時,皇室實在不能再添汙點。否則,被人藉機生事是小,失了民心才是朝廷的災難。
其實若非忌憚著先帝,如今穩坐皇位,且有手握天下兵權的齊王跟掌管天下刑獄的靖安王輔佐,皇帝根本無需生出擔憂來。畢竟經歷了與北疆大戰後,大周幾乎將北疆百年來積累的財富皆搜颳了個幹淨,國庫充實,無論是戰還是和,都不會影響他的帝王之路。
</br>
“司空翰呢?可查到了流言的源頭?”
唐喬正看了一眼蕭清朗,見他眉頭緊鎖,眸光深沉帶著幾分淩厲模樣,當即也不敢多看,趕忙低下頭迴話。
“司空大人已經去京兆府了,放出流言的人還未抓到,因為許多走街串巷的賣貨郎也在議論此事,所以流言已經遍布了現在整個京城各處。要想查到源頭,實在不容易。”
他說的聲音極小,唯恐會惹了蕭清朗的震怒。畢竟,早在昨日之時,王爺就對此情形有過預料,隻是他們竟依舊未能抓出散步流言的人。如此想來,實在汗顏。
蕭清朗眉心擰得越發緊了,“派人去打聽,京城那處不常出門的人都開始出門了,且也知曉煉丹的流言了。”
所謂流言不可能是憑空而來的,想要查找源頭,必然需要先找到流言最先興起的地方。雖然現在,京城各處的百姓都議論紛紛,可是最熱鬧的地方必然是那個散播謠言的人最先講述的地方。
就好像興起地一般,定然會比旁的地方議論的更廣更仔細。而別處的百姓雖然也會傳播此謠言,可是添油加醋的多,不解詳情的更多。
唐喬正聞言,瞬間就想通了其中的關節,他當真是一葉障目,竟然沒想到這一點。當即,他不在耽擱,行禮之後就精神抖擻的親自帶人出了衙門。
當然查探市井流言的事兒,用不到他親自去辦,他此番出衙門自然是要親自去請董瑞陽前來問話。
畢竟,看王爺的意思,這次傳人來,並無意動用他身邊的侍衛跟捕快。可若隻是小小的衙役,隻怕也壓不住董瑞陽。思來想去,唯有他親自去一趟,一則能打個圓場,二則也能探探虛實。
蕭清朗見他欲要帶人去尋董瑞陽,冷不丁開口道:“他不過是一介布衣商人,也值得大理寺卿親自前往?直接讓衙門的衙役前去,若有反抗,直接押迴便是。”
頓了頓,他就從袖中取出寧蘇白交給他的名冊,隨後丟盡唐喬正懷裏說道:“你去按著名冊尋人,凡是有關知道董瑞陽服用丹藥跟不能人道內情的人,皆帶迴衙門問話。另外,仔細盤問他們是否認識一名身長不足兩尺,年紀約為二十歲上下的女道姑!”
唐喬正手忙腳亂的接住了名冊,略微翻看之後,也不敢逗留,趕忙去辦。
相較於王爺的名號,董瑞陽當真算不上什麽上得了台麵之人。再者說,他也看出來了,王爺此舉當真是欲要拿董家開刀了。所謂胳膊擰不過大腿,董家縱然有先帝遺旨的庇護,可隻怕也敵不過王爺跟當今。
待到他離開之後,蕭清朗沉靜冷肅的臉上才有一抹憂色一閃而逝。他有些疲憊的揉了揉額頭,片刻後才側身行至馬匹前,說道:“入宮。”
言簡意賅,卻包含著雷霆之勢,看得出他對董家跟此案早已生了不滿。
第三百四十五章
在前去皇宮的路上,蕭清朗不由得想起了關於董家的過往。
看樣子,對董家懷有恨意的大有人在,而今日之事表麵上是針對的皇上跟皇室。
可是仔細想來,更多的卻是給皇帝施壓,讓皇帝徹查此事,隻要一徹查,莫說董瑞陽身上是否背負了見不得光的命案,隻說別院以人血煉丹,而後將人害死藏屍之事就足以讓他丟了性命。
董瑞陽雖然沒有董貴妃跟董家已經逝世的老太爺那份野心跟手段,可是該有的頭腦也是有的。這樣做,根本不可能兩敗俱傷,隻會讓董家徹底成為皇帝的眼中釘肉中刺。
當今能容忍他逍遙這麽多年,未嚐不是因為他隻一心享樂,而沒有費盡心思想要恢復董家往日的風光跟權勢。可是,一旦此時鬧到人前,他的好日子也就到了頭。
如此想來,此事應該不是他所為的。而放出流言的人,也絕不可能是他。
要真是這樣,那就真印證了蕭清朗曾經的猜想。恐怕董家,也不過是個遮掩罷了。董家這個障眼法之後,還有人在,而那人既是先皇忌憚之人,也是花相忌憚之人。
他心裏湧出各種猜測,最終就歸寂與茫然。
不是他們兄弟三人,不是董家,那還會有誰?那人目的何在?為何一次次的將矛頭指向先帝,甚至隱隱的有揭露先帝五十六年發生的事情的架勢。
這大周朝,除了他還會有誰,想要翻出那些陳年舊帳?
議政殿上,皇帝神情嚴肅,看著蕭清朗呈報的案情,心中翻騰著驚濤駭浪。
如今的情形,是他不得不嚴查此案。而若嚴查,那董瑞陽必然無法逃脫死罪,這般就與先帝遺旨有違。
他要是法外開恩,恐怕就會坐實了自己是為長生不死而殘害無辜女童的真兇的流言。可若是不赦免董瑞陽的死罪,那先帝甚至他的傳位聖旨都將成為一樁笑話。
在未查清先帝給那幕後之人留下什麽依仗,以至於他竟隱隱有顛覆大周的心思之時,皇室實在不能再添汙點。否則,被人藉機生事是小,失了民心才是朝廷的災難。
其實若非忌憚著先帝,如今穩坐皇位,且有手握天下兵權的齊王跟掌管天下刑獄的靖安王輔佐,皇帝根本無需生出擔憂來。畢竟經歷了與北疆大戰後,大周幾乎將北疆百年來積累的財富皆搜颳了個幹淨,國庫充實,無論是戰還是和,都不會影響他的帝王之路。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