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兩軍交戰之際,誰都沒想到大漢天子竟然親自登門造訪,而且還是單槍赴會。眾將一臉的不可思議,但在關羽的壓製下,還是一起向劉辯施禮參拜。
“來人,給陛下準備座椅!”
關羽穩定了下心神,迴到帥案後麵坐了,命人給天子準備座椅,然後拱手問道:“請恕罪將鬥膽詢問,陛下以萬金之軀,孤身涉險,不知所為何來?”
劉辯在帥案旁邊正襟危坐,慨然道:“朕素知關將軍乃是忠義之輩,必然不會失禮於朕,特來化幹戈為玉帛!為表誠意,故此單騎到訪,一名隨從也未曾攜帶。”
“難道皇帝真的沒帶一名隨從?膽子真是夠大的啊!”
“聽營門外麵的將士說,好像的確是單槍匹馬一個人來的!”
“怕是在隱秘之處有伏兵吧?皇帝手下可是有不少智囊,天知道他在耍什麽陰謀詭計?這般有恃無恐的直闖我軍大營,定然是有備而來!”
就在劉辯與關羽交談之時,帥帳中的諸將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而杜如晦則不時的用眼神向魏文通示意,用手掌悄悄比劃了個斬首的手勢,而魏文通則臉色陰鶩,眼珠子不停的轉動,看起來還沒有拿定主意。
“諸將勿要喧嘩!”
關羽掃了麾下眾將一眼,厲聲叱責,轉向天子拱手道:“難得陛下光明磊落,羽又豈是奸詐小人?無論陛下今日所為何來,羽在此保證,陛下定然毫發無損的走出這座大營!”
劉辯微微頷首:“朕今日來此,非為自己,非為朝廷,實乃為千萬黎民而來!前番蒙關將軍迴書,說要從中斡旋,化幹戈為玉帛,朕甚感欣慰。然數日之前,張三將軍猛攻我公安大營。雙方連番苦戰,死傷無數,不知讓多少家庭支離破碎,老翁失兒。幼童喪父,豈不讓人痛心疾首?”
關羽手撫胡須,麵現愧疚之色,默然不語。
“哼……還不是你強搶漢中王妾氏惹起的爭端?”站在魏文通後麵的兄弟魏文升突然發出一陣冷哼,反唇相譏。“也虧你有膽量來我軍大營惺惺作態,莫非以為蜀軍刀劍不利?”
魏文通被張飛生擒,魏文升跟著一塊投降了劉備,因兄弟二人武藝過人,相貌雄偉,因此劉備相待甚厚,俱都加官進爵,派遣二人來上庸協助關羽。隻是因為他們兄弟並非關羽親自招募的嫡係,故此並不是很受器重,這讓魏文升一直心懷不滿。此刻為了展示自己對劉備的忠誠,故而第一個跳出來反駁劉辯。
魏文升名氣不大,但武藝卻不弱,在隋唐年間被人稱作“賽張飛”,又因為一口大刀使得虎虎生風,也被稱作“神刀將”,隻是一直被兄長的光芒所掩蓋,不為人知罷了。
劉辯掃了魏文升一眼,不慌不忙的道:“孫策乃背國逆賊,正與朝廷大軍作戰之際。漢中王卻要與孫氏聯姻,意欲何為?”
看到兄弟被天子問了個啞口無言,魏文通接過話茬反駁:“還不是陛下的大軍主動討伐,兵分三路攻打孫策。才引起了這場戰爭?陛下現在卻要抱怨死傷慘重,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劉辯大笑一聲,高聲駁斥:“這位將軍言之差矣,天不可有二日,民不可有二主,朕乃大漢皇帝。受命於天,便是正統。孫策公然與朕作對,便是逆賊!諸侯各自擁兵自重,公然與朝廷作對,豈不是要重演戰國一幕?朕作為天授之君,自然要討伐不臣……”
雖然劉備現在與劉辯撕破了臉皮,但還是得打著漢家的旗幟,宣稱劉辯是個無道昏君,卻是不敢明目張膽的叛漢。劉辯拿著大漢皇帝的身份壓人,讓魏文通也是無法辯駁,更不敢說出“漢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大逆不道之言,隻能被劉辯犀利的語言駁斥的無言以對。
頓了一頓,劉辯繼續施展自己的伶牙俐齒:“更何況朕與孫家的衝突乃是由孫堅引起,兩年之前,朕在青州與袁紹爭鋒。孫堅趁江東空虛之際,率大軍直搗金陵,意欲劫持朝廷公卿,擄掠太後,不臣之心,豈非昭然若揭?”
“後來孫堅戰死,朕也不再與孫氏計較,隻要孫策肯歸順朝廷,朕既往不咎。可是就在朕的主力大軍再次與袁紹爭奪青州之際,孫策勾結西漢叛黨與劉表偷襲宛城,威脅朝廷,若非關將軍率大軍解圍,隻怕後果不堪設想!關將軍的恩情,朕與大漢的將士沒齒不忘!”
劉辯在侃侃而談之際,不動聲色的把過往曆史搬了出來,籠絡關羽手下的將士與本方的情感。你們看啊,咱們本來是一個戰壕的人,現在卻被孫策搞得反目成仇,這是何苦呢?
“陛下說的極是,這麽看來,的確是孫策不對啊!每次都是孫家挑釁在先,趁人之危,要是朝廷再不討伐他,也實在太窩囊了。”
聽了劉辯的話,關羽手下的眾將紛紛附和,畢竟當初很多人都參加了救援宛城的戰役,總不能自己打自己臉,說孫策是對的皇帝是錯的吧?
“身為漢臣,理當為國解難,陛下言重了!”聽了劉辯的感謝,關羽躬身作揖,一臉坦蕩之色。
劉辯急忙起身還禮,掃視了一圈眾將,慨然道:“朕與皇叔的衝突,乃是孫策的挑撥離間之計,朕豈會為了一個區區女子,而與皇叔反目成仇?致使親者痛仇者快,讓漢家的列祖列宗在九泉之下難以瞑目?”
“可是你卻不顧長幼尊卑,做出了強擄皇嬸的勾當,還有何麵目在這裏誇誇其談?”
杜如晦突然暴起,手指劉辯的鼻梁厲聲叱責,就在眾將還沒反應過來之際,朝魏氏兄弟大喝一聲:“魏將軍還不動手?封侯拜將,就在今日!若斬下劉辯頭顱,定是漢中王麾下頭號功臣,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魏文通兄弟對視一眼,各自拔劍,喝一聲:“無恥昏君,引頸受戮!”
“嗆啷”一聲,關羽以迅雷不及掩耳勢拔出佩劍,一劍揮出,登時斬落桌案一角,怒視魏氏兄弟:“誰敢造肆,便如此案!休說爾等,便是兄長與翼德在此,關某也不容他們放肆!”
看著關羽一張紅臉不怒自威,丹鳳眼圓睜,臥蠶眉豎起,三尺長髯無風自動,魏文通兄弟恨恨的歸劍入鞘,退到了杜如晦身後。
對於關羽的表現,劉辯倍感欣慰,心中暗自道一聲:“關將軍啊關二爺,朕果然沒有看錯你!這般行事,才是為後人敬仰的武聖!”
杜如晦一臉的痛心疾首,向關羽長揖到地,苦苦哀求:“關將軍啊關二爺,這是天子的離間之計,他用自己做誘餌,挑撥你與漢中王的兄弟之情,你若不把他拿下,便中了劉辯詭計也!今日容他而去,將軍將來有何麵目見漢中王?請二爺聽我一言,這劉辯自己作死,將軍一聲令下,把他剁成肉泥,東漢朝廷必然土崩瓦解!天與不取,必受其咎,必受其咎啊!”
關羽收劍歸鞘,冷哼一聲:“如何定奪,本將心中自有計較,豈容你在此造肆?若不是念在你往日之功,今番定斬不赦,給我退下!”
“唉……坐失良機,必受其咎啊!”杜如晦搖頭歎息,差點當場暈倒。
看到關羽如此極力維護自己,劉辯朝關羽拱手一禮,朗聲道:“難得關將軍如此深明大義,朕銘感五內!朕自登基以來,夙興夜寐,無時無刻不牽掛天下蒼生,時常親冒矢石,討伐諸侯,何曾惜命?逆賊袁術稱帝,朕親手擒獲;袁紹勾結黃巾,為禍青州,朕跨海親征,不畏波浪。宛城瘟疫,天降橫禍,朕與百姓同甘共苦,抵禦瘟神。在朕的心中,大漢的百姓就是朕的子民,為了讓他們安享太平,朕何惜一命!”
又轉身對眾將道:“而如今,李唐番邦崛起於高麗,興兵攻遼東。鐵木真糾集匈奴各部,死灰複燃,犯我疆土,朕心中無時無刻不憂心如焚。而朕德不足以服眾,才不足以治國,惹得皇叔不滿……”
劉辯說著話從袖子裏掏出隨身印綬,放在了關羽的桌案上:“此乃朕的隨身印綬,留在關將軍此處為證,朕與皇叔同為高祖後裔,豈忍自相殘殺,禍起蕭牆?朕願意下詔書一封,將帝位禪讓於皇叔,心甘情願受其驅使,重振漢室!”
聽了劉辯的話,關羽及滿帳文武不由得心頭大震,臉色大變,一時間鴉雀無聲。
這年輕的皇帝出招實在匪夷所思,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總是劍走偏鋒,根本讓人無法接招。言行舉止弄得所有人都暈頭轉向,就像遊戲中被敵人一個大招,弄得滿頭星星一樣。
“陛下這是要折煞兄長麽?請快快收迴印綬,兄長安敢有此不臣之心!”關羽愣了片刻之後,離開帥案稽首頓拜,懇求劉辯收迴印綬。
“請陛下收迴印綬!”
看到關羽跪伏在地,嶽勝、周倉、關鈴、關平等關羽嫡係紛紛跪拜在地,跟著關羽懇求。唯有杜如晦、魏氏兄弟與閻行站在遠處,悻悻的看著天子的表演。(未完待續。)
兩軍交戰之際,誰都沒想到大漢天子竟然親自登門造訪,而且還是單槍赴會。眾將一臉的不可思議,但在關羽的壓製下,還是一起向劉辯施禮參拜。
“來人,給陛下準備座椅!”
關羽穩定了下心神,迴到帥案後麵坐了,命人給天子準備座椅,然後拱手問道:“請恕罪將鬥膽詢問,陛下以萬金之軀,孤身涉險,不知所為何來?”
劉辯在帥案旁邊正襟危坐,慨然道:“朕素知關將軍乃是忠義之輩,必然不會失禮於朕,特來化幹戈為玉帛!為表誠意,故此單騎到訪,一名隨從也未曾攜帶。”
“難道皇帝真的沒帶一名隨從?膽子真是夠大的啊!”
“聽營門外麵的將士說,好像的確是單槍匹馬一個人來的!”
“怕是在隱秘之處有伏兵吧?皇帝手下可是有不少智囊,天知道他在耍什麽陰謀詭計?這般有恃無恐的直闖我軍大營,定然是有備而來!”
就在劉辯與關羽交談之時,帥帳中的諸將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而杜如晦則不時的用眼神向魏文通示意,用手掌悄悄比劃了個斬首的手勢,而魏文通則臉色陰鶩,眼珠子不停的轉動,看起來還沒有拿定主意。
“諸將勿要喧嘩!”
關羽掃了麾下眾將一眼,厲聲叱責,轉向天子拱手道:“難得陛下光明磊落,羽又豈是奸詐小人?無論陛下今日所為何來,羽在此保證,陛下定然毫發無損的走出這座大營!”
劉辯微微頷首:“朕今日來此,非為自己,非為朝廷,實乃為千萬黎民而來!前番蒙關將軍迴書,說要從中斡旋,化幹戈為玉帛,朕甚感欣慰。然數日之前,張三將軍猛攻我公安大營。雙方連番苦戰,死傷無數,不知讓多少家庭支離破碎,老翁失兒。幼童喪父,豈不讓人痛心疾首?”
關羽手撫胡須,麵現愧疚之色,默然不語。
“哼……還不是你強搶漢中王妾氏惹起的爭端?”站在魏文通後麵的兄弟魏文升突然發出一陣冷哼,反唇相譏。“也虧你有膽量來我軍大營惺惺作態,莫非以為蜀軍刀劍不利?”
魏文通被張飛生擒,魏文升跟著一塊投降了劉備,因兄弟二人武藝過人,相貌雄偉,因此劉備相待甚厚,俱都加官進爵,派遣二人來上庸協助關羽。隻是因為他們兄弟並非關羽親自招募的嫡係,故此並不是很受器重,這讓魏文升一直心懷不滿。此刻為了展示自己對劉備的忠誠,故而第一個跳出來反駁劉辯。
魏文升名氣不大,但武藝卻不弱,在隋唐年間被人稱作“賽張飛”,又因為一口大刀使得虎虎生風,也被稱作“神刀將”,隻是一直被兄長的光芒所掩蓋,不為人知罷了。
劉辯掃了魏文升一眼,不慌不忙的道:“孫策乃背國逆賊,正與朝廷大軍作戰之際。漢中王卻要與孫氏聯姻,意欲何為?”
看到兄弟被天子問了個啞口無言,魏文通接過話茬反駁:“還不是陛下的大軍主動討伐,兵分三路攻打孫策。才引起了這場戰爭?陛下現在卻要抱怨死傷慘重,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劉辯大笑一聲,高聲駁斥:“這位將軍言之差矣,天不可有二日,民不可有二主,朕乃大漢皇帝。受命於天,便是正統。孫策公然與朕作對,便是逆賊!諸侯各自擁兵自重,公然與朝廷作對,豈不是要重演戰國一幕?朕作為天授之君,自然要討伐不臣……”
雖然劉備現在與劉辯撕破了臉皮,但還是得打著漢家的旗幟,宣稱劉辯是個無道昏君,卻是不敢明目張膽的叛漢。劉辯拿著大漢皇帝的身份壓人,讓魏文通也是無法辯駁,更不敢說出“漢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大逆不道之言,隻能被劉辯犀利的語言駁斥的無言以對。
頓了一頓,劉辯繼續施展自己的伶牙俐齒:“更何況朕與孫家的衝突乃是由孫堅引起,兩年之前,朕在青州與袁紹爭鋒。孫堅趁江東空虛之際,率大軍直搗金陵,意欲劫持朝廷公卿,擄掠太後,不臣之心,豈非昭然若揭?”
“後來孫堅戰死,朕也不再與孫氏計較,隻要孫策肯歸順朝廷,朕既往不咎。可是就在朕的主力大軍再次與袁紹爭奪青州之際,孫策勾結西漢叛黨與劉表偷襲宛城,威脅朝廷,若非關將軍率大軍解圍,隻怕後果不堪設想!關將軍的恩情,朕與大漢的將士沒齒不忘!”
劉辯在侃侃而談之際,不動聲色的把過往曆史搬了出來,籠絡關羽手下的將士與本方的情感。你們看啊,咱們本來是一個戰壕的人,現在卻被孫策搞得反目成仇,這是何苦呢?
“陛下說的極是,這麽看來,的確是孫策不對啊!每次都是孫家挑釁在先,趁人之危,要是朝廷再不討伐他,也實在太窩囊了。”
聽了劉辯的話,關羽手下的眾將紛紛附和,畢竟當初很多人都參加了救援宛城的戰役,總不能自己打自己臉,說孫策是對的皇帝是錯的吧?
“身為漢臣,理當為國解難,陛下言重了!”聽了劉辯的感謝,關羽躬身作揖,一臉坦蕩之色。
劉辯急忙起身還禮,掃視了一圈眾將,慨然道:“朕與皇叔的衝突,乃是孫策的挑撥離間之計,朕豈會為了一個區區女子,而與皇叔反目成仇?致使親者痛仇者快,讓漢家的列祖列宗在九泉之下難以瞑目?”
“可是你卻不顧長幼尊卑,做出了強擄皇嬸的勾當,還有何麵目在這裏誇誇其談?”
杜如晦突然暴起,手指劉辯的鼻梁厲聲叱責,就在眾將還沒反應過來之際,朝魏氏兄弟大喝一聲:“魏將軍還不動手?封侯拜將,就在今日!若斬下劉辯頭顱,定是漢中王麾下頭號功臣,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魏文通兄弟對視一眼,各自拔劍,喝一聲:“無恥昏君,引頸受戮!”
“嗆啷”一聲,關羽以迅雷不及掩耳勢拔出佩劍,一劍揮出,登時斬落桌案一角,怒視魏氏兄弟:“誰敢造肆,便如此案!休說爾等,便是兄長與翼德在此,關某也不容他們放肆!”
看著關羽一張紅臉不怒自威,丹鳳眼圓睜,臥蠶眉豎起,三尺長髯無風自動,魏文通兄弟恨恨的歸劍入鞘,退到了杜如晦身後。
對於關羽的表現,劉辯倍感欣慰,心中暗自道一聲:“關將軍啊關二爺,朕果然沒有看錯你!這般行事,才是為後人敬仰的武聖!”
杜如晦一臉的痛心疾首,向關羽長揖到地,苦苦哀求:“關將軍啊關二爺,這是天子的離間之計,他用自己做誘餌,挑撥你與漢中王的兄弟之情,你若不把他拿下,便中了劉辯詭計也!今日容他而去,將軍將來有何麵目見漢中王?請二爺聽我一言,這劉辯自己作死,將軍一聲令下,把他剁成肉泥,東漢朝廷必然土崩瓦解!天與不取,必受其咎,必受其咎啊!”
關羽收劍歸鞘,冷哼一聲:“如何定奪,本將心中自有計較,豈容你在此造肆?若不是念在你往日之功,今番定斬不赦,給我退下!”
“唉……坐失良機,必受其咎啊!”杜如晦搖頭歎息,差點當場暈倒。
看到關羽如此極力維護自己,劉辯朝關羽拱手一禮,朗聲道:“難得關將軍如此深明大義,朕銘感五內!朕自登基以來,夙興夜寐,無時無刻不牽掛天下蒼生,時常親冒矢石,討伐諸侯,何曾惜命?逆賊袁術稱帝,朕親手擒獲;袁紹勾結黃巾,為禍青州,朕跨海親征,不畏波浪。宛城瘟疫,天降橫禍,朕與百姓同甘共苦,抵禦瘟神。在朕的心中,大漢的百姓就是朕的子民,為了讓他們安享太平,朕何惜一命!”
又轉身對眾將道:“而如今,李唐番邦崛起於高麗,興兵攻遼東。鐵木真糾集匈奴各部,死灰複燃,犯我疆土,朕心中無時無刻不憂心如焚。而朕德不足以服眾,才不足以治國,惹得皇叔不滿……”
劉辯說著話從袖子裏掏出隨身印綬,放在了關羽的桌案上:“此乃朕的隨身印綬,留在關將軍此處為證,朕與皇叔同為高祖後裔,豈忍自相殘殺,禍起蕭牆?朕願意下詔書一封,將帝位禪讓於皇叔,心甘情願受其驅使,重振漢室!”
聽了劉辯的話,關羽及滿帳文武不由得心頭大震,臉色大變,一時間鴉雀無聲。
這年輕的皇帝出招實在匪夷所思,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總是劍走偏鋒,根本讓人無法接招。言行舉止弄得所有人都暈頭轉向,就像遊戲中被敵人一個大招,弄得滿頭星星一樣。
“陛下這是要折煞兄長麽?請快快收迴印綬,兄長安敢有此不臣之心!”關羽愣了片刻之後,離開帥案稽首頓拜,懇求劉辯收迴印綬。
“請陛下收迴印綬!”
看到關羽跪伏在地,嶽勝、周倉、關鈴、關平等關羽嫡係紛紛跪拜在地,跟著關羽懇求。唯有杜如晦、魏氏兄弟與閻行站在遠處,悻悻的看著天子的表演。(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