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傍晚時分,徐榮的心腹悄悄的進入了宛城都督府,送上了徐榮的秘密情報。
嶽飛迅速的拆開瀏覽了一遍,徐榮在書信中說楊玄感得知宛城的人馬大舉進攻荊州,已經由長安率兩萬騎兵向武關急行軍,預計明日傍晚或者深夜便可進入南陽境內,需要提前做好防範。
“果然不出你我所料,隻要我們向襄陽動兵,楊玄感就會出兵掣肘!”嶽飛看完書信與劉曄對視了一眼,說道。
劉曄從嶽飛手裏接過書信飛快的掃描了一眼,皺眉道:“襄陽兵力雄厚,城牆高厚天下第一!更兼黃忠有萬夫難當之勇,縱然我十萬大軍傾巢而出,隻怕要下襄陽也是不易!此番能夠拿下襄陽的北方門戶新野已經達成了戰略目標,以曄之見暫時專攻為守,待陛下平定了青、徐,再集中大軍圍攻襄陽方為上策!”
嶽飛頷首讚成:“武關中本來就有近三萬守軍,再加上楊玄感的兩萬西涼騎兵,的確不可小覷!傳我命令,留下高長恭、董襲、霍峻率三萬人守衛新野,其他人撤迴宛城待命!”
“等等……”
劉曄先阻止了傳令兵,又對嶽飛道:“入得寶山,豈能空手而歸?新野已下,襄陽已無門戶,襄陽城外的千裏沃野任我來去自如,可命諸位將軍連夜收割襄陽野外的莊稼,削弱荊州軍的糧草供給!”
“子揚之言甚善!”嶽飛撫須讚成。
傳令兵持將符領命而去,嶽飛又厚賞了徐榮的使者,命他秘密返迴武關,繼續來往於兩地,傳送情報。
從宛城到新野不過一百多裏,快馬加鞭一個半時辰就到,眾將得了嶽飛軍令,立即連夜出動,開始在襄陽境內大規模的收割莊稼。雖然現在才七月份,距離莊稼成熟還有一個月的時間,但收割一鬥就會讓劉表軍損失一鬥糧食,所以五六萬將士無論是生是熟,一律揮舞著鐮刀甚至是戰刀大肆收割。
收割到最後,所有的馬車幾乎全部裝滿,高長恭下令道:“給我放火把襄陽野外燒他個寸草不生!”
不大會功夫,襄陽的野外便開始燃燒起熊熊大火,又加上狂風驟起,風助火勢,大火更加肆虐。不僅燒毀了田地裏的莊稼,還把漫山遍野的樹木燒的一片漆黑,生機全無。
劉表在城中得了情報,拍案怒罵,命文聘、黃忠、王威三將率兵出擊,卻被漫山遍野的大火所阻,隻能眼看著漢軍收割了糧食揚長而去。
為了避免火勢向襄陽蔓延,文聘急忙命將士們在大火燒過來之前砍伐樹木,清理地上的柴草及易燃物,最終將大火控製在了襄陽以北三十裏的距離。但遭到破壞的範圍至少五六十裏,從新野到襄陽的這一段距離內莊稼樹木全部被焚燒,至少會讓襄陽地區損失數十萬石糧食。
漢軍退去後兵分兩路,輕傷的楊再興與呂蒙押送著收割的半生不熟的稻穀返迴了宛城,而高肅、董襲、霍峻三將則率領三萬人駐守新野,清查戶籍,搜捕奸細,建造防禦工事,防備著荊州軍的反撲。
楊玄感率兵到達武關之時獲悉嶽飛主力大軍已經退迴宛城,遂在關內屯兵,與嶽飛隔著武關遙相對峙,伺機而動。
這一場戰爭猶如夏天的暴雨一般來的猛烈,散去的也快,不過一兩天的時間,便歸於寧靜。
嶽飛修書一封,派遣使者前往襄陽,言明用劉磐的屍體換迴紀靈的屍體。劉磐乃是劉表的親侄,見信後自然不會拒絕,雙方各自派遣使者,在襄陽至新野的半途中換迴了屍體,劉磐被運迴了襄陽,而紀靈的遺軀也被送迴了宛城。
麵對著紀靈的軀體,嶽飛喟然長歎:“紀將軍之死,飛之錯也!”
“非都督之錯,乃是末將之錯,是我太輕敵,過於小覷黃忠了,請都督發落!”
楊再興隻是傷了肩膀,並無大礙,除了受傷的左臂用不上力氣之外已經能夠行動自如,聽了嶽飛的自責,心中慚愧不已,當即屈膝請罪。
嶽飛扶起楊再興安慰道:“若說有錯,也是本都督有錯在先,用人失察!陳慶之非將軍之才,充其量隻能做一謀士也,而我卻因為陛下的詔書讓他做了副先鋒,實乃不智也!”
“師父說的是,我就不明白了陛下為何讓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做將軍?做一個謀士多好,非要不自量力的上沙場,白白害死了紀靈將軍!”比去年足足長高了一頭的呂蒙雙手抱在胸前,跟著嶽飛的話一起吐槽抱怨。
此刻,紀靈的遺軀前圍滿了嶽飛手下的偏將、裨將,唯獨陳慶之不在。因為他此刻正躺在床上休養,黃忠這一箭差點要了他的命,能夠活著迴到宛城已經實屬僥幸。
嶽飛掃了眾將一眼,提高聲音道:“諸將給某記住,將乃兵膽,將乃軍魂,為將者不可無謀,但為將者更不可無勇!本都督的用人準則是文武雙全,若不能做到這一點,至少也不能……”
說道這裏突然又歎息一聲:“算了,紀靈之死由本都督承擔責任,與任何人無關,某自會向天子上書請罪!陳慶之受了重傷,還是派人把他送迴金陵,讓神醫華佗醫治更好一些!”
躺在床上的陳慶之明顯的感受到了自己不受嶽飛軍團的人歡迎,隻能鬱悶的躺在馬車裏,踏上了返迴金陵的旅途。
一路上不時的長籲短歎:“難道沒有匹夫之勇就不能建功立業嗎?我不服啊,我早晚要讓你們刮目相待!”
戰報傳到了金陵的時候,劉辯感到了強烈的震撼:“壯年的黃忠竟然如此強大?一場戰役射傷了我兩員大將,斬了一人,這表現簡直蓋過呂布!難道三國最強的武將竟然是黃忠?這科學嗎?看起來屬性才是王道啊!”
但木已成舟,事實已經擺在眼前,劉辯也隻能接受。這本來隻是一場試探性的交鋒,沒想到竟然打的如此慘烈,雙方均都付出了重大的傷亡代價!
更讓劉辯想不到的是,陳慶之竟然被嶽飛以養傷的名義送了迴來,這是赤果果的不受待見啊!
“係統係統我問你,陳慶之究竟要麽用?他的統率真的有98嗎?”
“本宿主問你話呢,你怎麽不迴答?”
“嗨……你不說話算什麽?陳慶之98的統率準不準?”
“我說係統大爺,陳慶之是不是需要說明書?”
“你妹的,你就裝死吧!”
劉辯問了半天,係統裝死不肯迴答一句話,這讓劉辯好不鬱悶:“唉……係統竟然不說話了!誰能告訴我,陳慶之到底是有真材實料還是一個大水貨?”
既然係統不肯給指明方向,劉辯隻好自己琢磨陳慶之的使用之道:“也許橘生淮南為梔吧,也許陳慶之本身就是一個大水貨,一路上沒有遇到有實力的對手,反正係統現在保持沉默了!連嶽飛都不待見他,估計送到別人那裏也夠嗆討人喜歡,迴頭等他養好了傷,給他七千人去打台灣或者日本吧,是水貨還是懷才不遇,自己去證明吧!《梁書》是替你吹大牛還是確有其事,一切隻能靠你自己證明了!”
陳慶之的事情暫時放到一邊,有華佗給他醫治,不會有性命之虞。迴頭再讓王越教他練習劍術,爭取把武力上升3點,劉辯覺得自己能夠為陳慶之做的也就這些了。
在嶽飛的攻勢受到楊玄感牽製的時候,盤踞在荊南的孫策也抓住韓世忠出兵的機會,從陸路向柴桑進軍,派遣張定邊、沙摩柯輕騎出長沙,進入豫章境內劫掠。
既然劉表與孫策成為了隱形聯盟,甚至是不用明說,彼此就心知肚明的唇亡齒寒關係,以目前嶽飛軍團加上韓世忠軍團的能力,在受到長安楊玄感的牽製下,還真的無法拿下荊襄。劉辯隻好命韓世忠退迴柴桑,暫時采取守勢,待青州戰場塵埃落定之後,再全力攻打荊襄不遲!
“還得繼續執行攻掠青州的戰略,這劉表比袁術難打多了!”劉辯在心底感慨道,看來三國諸侯也不是隨便讓人捏的軟柿子。
紀靈為救援陳慶之而死,寧肯自刎不肯被俘,讓人欽佩。劉辯傳下詔書,追封紀靈為“昭烈將軍”,賜爵泗水亭侯,派人將其靈柩送迴老家青州魯郡泗水亭安葬。
幾日之後,韓浩從汝南快馬加鞭的來到金陵求見天子,替其兄長韓玄求情。劉辯知道這韓玄雖然是個庸碌無能之輩,但是做個縣令、郡丞之類的地方官吏應該還能勝任,遂修書一封與嶽飛,命把韓玄從牢獄中放出,讓他到荀彧的幕府中聽後調遣。
江北四郡在荀彧的治理下日漸繁榮,而且手底下還有許靖、虞翻、華歆、王朗、步騭一幫能吏,劉辯決定把韓浩留在金陵,委任他為工部侍郎;另外再兼任農部侍郎協助徐光啟,共同發展全國的農業,爭取把治下各地的糧食產量再提高一個台階,讓自己的治下不再有人挨餓受饑荒!(未完待續。)
傍晚時分,徐榮的心腹悄悄的進入了宛城都督府,送上了徐榮的秘密情報。
嶽飛迅速的拆開瀏覽了一遍,徐榮在書信中說楊玄感得知宛城的人馬大舉進攻荊州,已經由長安率兩萬騎兵向武關急行軍,預計明日傍晚或者深夜便可進入南陽境內,需要提前做好防範。
“果然不出你我所料,隻要我們向襄陽動兵,楊玄感就會出兵掣肘!”嶽飛看完書信與劉曄對視了一眼,說道。
劉曄從嶽飛手裏接過書信飛快的掃描了一眼,皺眉道:“襄陽兵力雄厚,城牆高厚天下第一!更兼黃忠有萬夫難當之勇,縱然我十萬大軍傾巢而出,隻怕要下襄陽也是不易!此番能夠拿下襄陽的北方門戶新野已經達成了戰略目標,以曄之見暫時專攻為守,待陛下平定了青、徐,再集中大軍圍攻襄陽方為上策!”
嶽飛頷首讚成:“武關中本來就有近三萬守軍,再加上楊玄感的兩萬西涼騎兵,的確不可小覷!傳我命令,留下高長恭、董襲、霍峻率三萬人守衛新野,其他人撤迴宛城待命!”
“等等……”
劉曄先阻止了傳令兵,又對嶽飛道:“入得寶山,豈能空手而歸?新野已下,襄陽已無門戶,襄陽城外的千裏沃野任我來去自如,可命諸位將軍連夜收割襄陽野外的莊稼,削弱荊州軍的糧草供給!”
“子揚之言甚善!”嶽飛撫須讚成。
傳令兵持將符領命而去,嶽飛又厚賞了徐榮的使者,命他秘密返迴武關,繼續來往於兩地,傳送情報。
從宛城到新野不過一百多裏,快馬加鞭一個半時辰就到,眾將得了嶽飛軍令,立即連夜出動,開始在襄陽境內大規模的收割莊稼。雖然現在才七月份,距離莊稼成熟還有一個月的時間,但收割一鬥就會讓劉表軍損失一鬥糧食,所以五六萬將士無論是生是熟,一律揮舞著鐮刀甚至是戰刀大肆收割。
收割到最後,所有的馬車幾乎全部裝滿,高長恭下令道:“給我放火把襄陽野外燒他個寸草不生!”
不大會功夫,襄陽的野外便開始燃燒起熊熊大火,又加上狂風驟起,風助火勢,大火更加肆虐。不僅燒毀了田地裏的莊稼,還把漫山遍野的樹木燒的一片漆黑,生機全無。
劉表在城中得了情報,拍案怒罵,命文聘、黃忠、王威三將率兵出擊,卻被漫山遍野的大火所阻,隻能眼看著漢軍收割了糧食揚長而去。
為了避免火勢向襄陽蔓延,文聘急忙命將士們在大火燒過來之前砍伐樹木,清理地上的柴草及易燃物,最終將大火控製在了襄陽以北三十裏的距離。但遭到破壞的範圍至少五六十裏,從新野到襄陽的這一段距離內莊稼樹木全部被焚燒,至少會讓襄陽地區損失數十萬石糧食。
漢軍退去後兵分兩路,輕傷的楊再興與呂蒙押送著收割的半生不熟的稻穀返迴了宛城,而高肅、董襲、霍峻三將則率領三萬人駐守新野,清查戶籍,搜捕奸細,建造防禦工事,防備著荊州軍的反撲。
楊玄感率兵到達武關之時獲悉嶽飛主力大軍已經退迴宛城,遂在關內屯兵,與嶽飛隔著武關遙相對峙,伺機而動。
這一場戰爭猶如夏天的暴雨一般來的猛烈,散去的也快,不過一兩天的時間,便歸於寧靜。
嶽飛修書一封,派遣使者前往襄陽,言明用劉磐的屍體換迴紀靈的屍體。劉磐乃是劉表的親侄,見信後自然不會拒絕,雙方各自派遣使者,在襄陽至新野的半途中換迴了屍體,劉磐被運迴了襄陽,而紀靈的遺軀也被送迴了宛城。
麵對著紀靈的軀體,嶽飛喟然長歎:“紀將軍之死,飛之錯也!”
“非都督之錯,乃是末將之錯,是我太輕敵,過於小覷黃忠了,請都督發落!”
楊再興隻是傷了肩膀,並無大礙,除了受傷的左臂用不上力氣之外已經能夠行動自如,聽了嶽飛的自責,心中慚愧不已,當即屈膝請罪。
嶽飛扶起楊再興安慰道:“若說有錯,也是本都督有錯在先,用人失察!陳慶之非將軍之才,充其量隻能做一謀士也,而我卻因為陛下的詔書讓他做了副先鋒,實乃不智也!”
“師父說的是,我就不明白了陛下為何讓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做將軍?做一個謀士多好,非要不自量力的上沙場,白白害死了紀靈將軍!”比去年足足長高了一頭的呂蒙雙手抱在胸前,跟著嶽飛的話一起吐槽抱怨。
此刻,紀靈的遺軀前圍滿了嶽飛手下的偏將、裨將,唯獨陳慶之不在。因為他此刻正躺在床上休養,黃忠這一箭差點要了他的命,能夠活著迴到宛城已經實屬僥幸。
嶽飛掃了眾將一眼,提高聲音道:“諸將給某記住,將乃兵膽,將乃軍魂,為將者不可無謀,但為將者更不可無勇!本都督的用人準則是文武雙全,若不能做到這一點,至少也不能……”
說道這裏突然又歎息一聲:“算了,紀靈之死由本都督承擔責任,與任何人無關,某自會向天子上書請罪!陳慶之受了重傷,還是派人把他送迴金陵,讓神醫華佗醫治更好一些!”
躺在床上的陳慶之明顯的感受到了自己不受嶽飛軍團的人歡迎,隻能鬱悶的躺在馬車裏,踏上了返迴金陵的旅途。
一路上不時的長籲短歎:“難道沒有匹夫之勇就不能建功立業嗎?我不服啊,我早晚要讓你們刮目相待!”
戰報傳到了金陵的時候,劉辯感到了強烈的震撼:“壯年的黃忠竟然如此強大?一場戰役射傷了我兩員大將,斬了一人,這表現簡直蓋過呂布!難道三國最強的武將竟然是黃忠?這科學嗎?看起來屬性才是王道啊!”
但木已成舟,事實已經擺在眼前,劉辯也隻能接受。這本來隻是一場試探性的交鋒,沒想到竟然打的如此慘烈,雙方均都付出了重大的傷亡代價!
更讓劉辯想不到的是,陳慶之竟然被嶽飛以養傷的名義送了迴來,這是赤果果的不受待見啊!
“係統係統我問你,陳慶之究竟要麽用?他的統率真的有98嗎?”
“本宿主問你話呢,你怎麽不迴答?”
“嗨……你不說話算什麽?陳慶之98的統率準不準?”
“我說係統大爺,陳慶之是不是需要說明書?”
“你妹的,你就裝死吧!”
劉辯問了半天,係統裝死不肯迴答一句話,這讓劉辯好不鬱悶:“唉……係統竟然不說話了!誰能告訴我,陳慶之到底是有真材實料還是一個大水貨?”
既然係統不肯給指明方向,劉辯隻好自己琢磨陳慶之的使用之道:“也許橘生淮南為梔吧,也許陳慶之本身就是一個大水貨,一路上沒有遇到有實力的對手,反正係統現在保持沉默了!連嶽飛都不待見他,估計送到別人那裏也夠嗆討人喜歡,迴頭等他養好了傷,給他七千人去打台灣或者日本吧,是水貨還是懷才不遇,自己去證明吧!《梁書》是替你吹大牛還是確有其事,一切隻能靠你自己證明了!”
陳慶之的事情暫時放到一邊,有華佗給他醫治,不會有性命之虞。迴頭再讓王越教他練習劍術,爭取把武力上升3點,劉辯覺得自己能夠為陳慶之做的也就這些了。
在嶽飛的攻勢受到楊玄感牽製的時候,盤踞在荊南的孫策也抓住韓世忠出兵的機會,從陸路向柴桑進軍,派遣張定邊、沙摩柯輕騎出長沙,進入豫章境內劫掠。
既然劉表與孫策成為了隱形聯盟,甚至是不用明說,彼此就心知肚明的唇亡齒寒關係,以目前嶽飛軍團加上韓世忠軍團的能力,在受到長安楊玄感的牽製下,還真的無法拿下荊襄。劉辯隻好命韓世忠退迴柴桑,暫時采取守勢,待青州戰場塵埃落定之後,再全力攻打荊襄不遲!
“還得繼續執行攻掠青州的戰略,這劉表比袁術難打多了!”劉辯在心底感慨道,看來三國諸侯也不是隨便讓人捏的軟柿子。
紀靈為救援陳慶之而死,寧肯自刎不肯被俘,讓人欽佩。劉辯傳下詔書,追封紀靈為“昭烈將軍”,賜爵泗水亭侯,派人將其靈柩送迴老家青州魯郡泗水亭安葬。
幾日之後,韓浩從汝南快馬加鞭的來到金陵求見天子,替其兄長韓玄求情。劉辯知道這韓玄雖然是個庸碌無能之輩,但是做個縣令、郡丞之類的地方官吏應該還能勝任,遂修書一封與嶽飛,命把韓玄從牢獄中放出,讓他到荀彧的幕府中聽後調遣。
江北四郡在荀彧的治理下日漸繁榮,而且手底下還有許靖、虞翻、華歆、王朗、步騭一幫能吏,劉辯決定把韓浩留在金陵,委任他為工部侍郎;另外再兼任農部侍郎協助徐光啟,共同發展全國的農業,爭取把治下各地的糧食產量再提高一個台階,讓自己的治下不再有人挨餓受饑荒!(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