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狄禹祥說完迴來,就看到妻子摟著小兒子睡了,長生長息也縮著小身子靠在了他們娘的身邊,安安靜靜地閉著眼睛在睡著覺。
隻有長南握著書本,嘴巴微動,在念著課本。
見到他進來,坐在地毯上,睡榻前麵的長南挪了挪身,發現母親和弟弟們躺下後,小榻上坐不得人了,他就拍了拍身邊的位置。
狄禹祥微笑,坐了過去,自家的特製馬車雖比一般人家的要大上不少,但還沒大到一家人都能施展開身子,他把兒子抱到了腿中間,抱著他睡了起來。
狄長南念到一半,轉臉過去了看看父親沉睡的臉,他用臉頰碰了碰父親溫熱的臉龐,無聲地咧嘴一笑,迴過頭來看了眼書,又再努力背誦了起來。
**
剛進淮南,陳鹹就親自事字人馬過來相迎,狄禹祥連聲道哪敢當,在陳家親家欲要給他行禮的時候忙阻了他。
陳鹹與狄禹祥打過多次交道,知他是個不喜高調的,遂隻在一次邀請他去陳家做客遭拒後,就不再耽擱時間,帶著他們往碼頭走。
為他們的船已經準備好,一條貨船,一條客船,船工用的都是陳家船廠的老手。
在狄家人下了馬車,搬東西上船之際,陳鹹叫了女兒到了一邊,交給了她一個厚厚的麵袋,簡言說了一句,“你看著用,別舍不得,缺了就跟爹來個信。”
“爹……”陳芙蓉朝父親感激一笑。
“你這一去,那性子就要再收點,有些話我之前跟你說過多次了,你時不時拿出來想一下,想想爹跟你說的是不是對的。”陳鹹肅容道,“為你找的這個品德才能皆全的夫郎,家中是為你盡力了,往後你也要為家裏想一想,你還有兩個親哥哥一個親弟弟,你們出息了,該扶持他們的時候也別忘了。”
“女兒知道。”
見她乖巧地應了聲,陳鹹那張武夫粗獷的臉不禁柔和了一下,他頓了一下,伸手碰了碰女兒的頭發,低聲道,“不是你嫁出去了,爹就對你嚴厲了,咱們家現在確是比以前更好了,這幾年家裏也沒少掙錢,可家業越大,盯著咱們家的人就越多,沒個靠山,是走不了多遠的,你知道不知道?”
“我知道的,女兒心裏清楚,分得清輕重,您放心。”陳芙蓉這幾年也不是白過的,她自己看的也好,婆婆和夫君教她的也好,讓她懂得的比以前多得多了。
她不再是出嫁前那個不諳世
事的無知少女,懂得這世上的事,你得到多少,就得付出多少。
“你長大了。”陳鹹雖與狄家來往頗多,但跟女兒說過話的次數卻是屈指可數,見她鎮定自若,一派沉穩地迴著她的話,他當下也是有些發愣,心中感慨萬千。
他尤還記得她小時候,她胖胖的小手指緊緊地抓著他的大拇指,生怕他走丟的情形……
可一眨眼,歲月如梭,她已成為眾多孩子的母親,已能體諒家人,與他們分憂。
**
等上了船,二郎和三郎自然是跟著長兄的起居就寢而去,陳芙蓉與曾倩倩也著實是明了一下番兄嫂過日子的方法。
兄嫂起的都早,卯時必用早膳,用過早膳,侄兒們會一塊玩耍一會,緊接著,辰時就是習書識字的時候,巳時是長南練武,長生他們玩耍,就是如此,大伯也不忘抓緊教他們認字……
午時用過膳,午睡半時辰之後就讓他們兄弟再一塊玩耍一會,緊接著就是一整個下午的念書,直到酉時晚膳時分。
陳芙蓉看得汗顏,她有三子,一個四歲,兩個兩歲,先論不小雙胞,隻說他們這房的長子長文,隻比堂兄長生他們小不到一歲,她以為他能背出十幾首詩出來,已經是個小神童了,可長生他們,卻已經能默寫出一篇工整的論語出來了,而長文筆都拿不穩,這就是他們堂兄弟之間的差距。
遠的,如已經十天半月就能必背一書的大堂兄長南,那更是不能比了。
曾倩倩也是在旁看得炸舌,心想自己這頭一胎還好生的是女兒,且還不到一歲,用不著跟這些哥哥們比,若不然,誰受得了。
二嫂家的那個她認為也聰明得很的小侄兒,最近被他們堂兄問了許多次“這個字不認識嗎?”,就是看著比他還瘦小的長福堂兄都可教他認字寫字,弄得長文每天都不敢抬頭,跟做錯了事似的。
在船上要過很長一段時日,弟媳們頭幾天都有些生怯,每天來跟蕭玉珠請安的時候說話都要斟酌半天才會說出來,看得出來,她們都不想惹她不高興。
這眼下也隻有狄禹祥知道,妻子非常喜歡她們,頭先幾天什麽事話都不怎麽說,也不主動找她們說話,隻是在摸她們具體的性子。
等過了幾天,這天早上起來,她給在他係腰帶時悠悠地說了一句,“今個兒,上午我想找弟媳們喝喝茶,你看著孩子們,可好?”
狄禹祥一聽,就知她是打算出手了,不由笑道
,“別嚇著她們了。”
“隻是喝茶。”蕭玉珠微笑。
說是隻是喝茶,但陳芙蓉跟曾倩倩坐過一個時辰後,她們原本挺直的背都有些挺不起了,嫂子跪坐的坐姿還是優美得一如之前剛剛跪坐下來的情景,她嘴邊的淡笑未變,看著她們的眼睛還是溫和,可她們卻覺得自己脖子都僵了。
再過半時辰,她們輕聲示弱問的話,也隻得來嫂子的盈盈一笑後,兩人心中突然了然了什麽……
等下人過來說可以午膳後,陳芙蓉和曾倩倩得了她們大嫂的話,可以起身的時候,她們發現她們的腿麻得根本都已婚站不起來了,於是兩人淚眼汪汪地看著她們大嫂,那小模樣都別提有多可憐了。
曾倩倩覺得,她這個大嫂,比當初她爹請來教她禮儀的女先生恐怖多了,女先生覺得不滿還會暗地裏咬牙瞪眼,可她這個大嫂從頭到尾,一臉笑意吟吟,就跟於她來說是腰酸背痛脖子僵的事,於她就是全然的享受一樣。
陳芙蓉則心裏哀鳴當年她腹誹嫂子是個木美人的話真沒腹誹錯,這樣無異於受刑的姿勢,也就木頭能沒感覺了。
“練得多了,時間久了,就會無礙了,就從今日開始,你們每天隨我烹茶喝茶一個時辰如何?”蕭玉珠沒允許下人進來,看著弟媳們的苦臉,她饒有興趣地提議道。
“好,多謝大嫂。”陳芙蓉沒猶豫,隻是笑容有些勉強。
曾倩倩也苦著臉答了“好。”
蕭玉珠看她們臉上一個比一個賽一個苦的表情,心中好笑,但維持臉上淡笑不變,“明天開始,我就開始跟你們講一些京中的事,今兒迴去想想,有什麽想知道的,明天來問我,我要是知道,就與你們答,你們看可好?”
陳芙蓉與曾倩倩一聽,頓時精神為之一振,都亮著眼睛答了好,頓時覺得腳上的發麻也覺得不是那麽不可忍受了,沒一會就站了起來,還過來要扶一直跪坐著不動的蕭玉珠。
蕭玉珠不待她們扶,就自行自然而然地站了起來,朝她們一微笑,走到了門邊打開門,“走罷。”
陳芙蓉與曾倩倩頭先幾步腳步還有些不穩,等出了門,陳芙蓉沒忍住,朝長嫂沮喪地問,“大嫂,我們要練多久,才能練到腳不發麻的境界?京城裏的人喝茶不是這樣,一喝就是大半天不動罷?”
“不是。”蕭玉珠微笑搖頭。
陳芙蓉頓時一喜,“那我們就可以不用學了?”
“你要是一輩子當個九品小官的夫人,自然可以不用學……”蕭玉珠偏頭,一臉似笑非笑注視著她的弟媳婦,“要是有心往上當當,那還是學著點罷,晚學不如早學,早點備在身上有備無患,你看如何?”
陳芙蓉一臉訕訕地低下了頭。
曾倩倩一看老仗著手快腳快,就跟她在婆婆麵前搶活幹的二嫂得了大嫂的訓,低頭掩嘴,幸災樂禍地笑了起來。
該!可不是她什麽都爭了個快就能得好的!
☆、第146章
蕭玉珠教弟媳們教得很是用心,就是琴棋書畫這種她們不精通的事,她也是說了一些典故和名曲給她們聽,為的就是她們以後跟人說話起來不露餡。
就連他們兩家以後的事,她也是與她們道了個明白。
二郎和三郎兩家先是與他們住在一起,等二郎三郎及第後,若是得了官,不管是在京還是在外,他們就可以搬出府去另立府,但隻有沒考中,還是得隨他們夫妻倆一塊住。
陳芙蓉迴去與二郎一說,道,“大伯夫婦的意思是在你和三叔沒立業之前,我們就得歸他們管?”
“嗯,”狄禹鑫點頭,溫聲朝妻子道,“也是想再護著我們段時日,京中不比家裏,兄嫂要為我們多操許多的心,大哥也是想讓我們先進京跟著他多走動,先適應適應再說。”
“你們感情是真好。”陳芙蓉不是頭一次感慨他們這幾兄弟的感情了。
“是好,你啊,為著我,你也要多讓讓三弟媳和四弟媳,你是二嫂,比她們大,要有當嫂子的樣子。”狄禹鑫再行勸誡。
“知道了,”陳芙蓉一聽他這話就頭疼,“我又沒拿她們怎麽樣。”
狄禹鑫隻得再次搖頭歎氣,“你看你,像什麽樣子。”
陳芙蓉睜大杏眼白了他一眼,“老學究!”
狄禹鑫再次拿她沒辦法。
那廂曾倩倩則跟狄禹林高興不已地道,“難怪娘總說讓我們放心聽兄嫂的安排就是,大嫂真是個好人。”
說著就要去掏她裝銀票的盒子。
狄禹林看她又要包荷包給大嫂家的孩子塞銀子,他忍了又忍,忍無可忍攔了她的手,“那是兄嫂,不需你打點。”
曾倩倩無辜地眨眨眼,不認錯,“可誰都愛銀子的罷?”
“你覺著兄嫂缺銀子?”狄禹林冷冷地道。
曾倩倩想了
半晌,突然想到家族裏的生意都是誰找的,誰給的,小聲地“哦”了一聲,還是不認錯,“我就給點小銀子,給大侄兒他們買糖吃,當不得數的。”
“你小心送多了,兄嫂覺得你把你娘家的習性都帶進家裏,頑習難改,到時少不得你苦頭吃,”狄禹林敲了敲她的頭,罵道,“有些事是用銀錢解決不了的,怎麽教都不聽,總讓我操心。”
曾倩倩摸了摸被敲疼的頭,伸手去抱他,“你別打我的頭,都這麽笨了,再打就更笨了,我不懂,你教我就是,我都聽你的。”
狄禹林被她這麽一抱,心裏的火氣也是發不出了,他頓了一會,語重心長地道,“大嫂是個好嫂子,教你的,都是你往後用得到的,兄長跟我們說,她生怕你們以後跟我們立府出去了一個人當家,會不習慣官家的那套打交道的方式,所以想趁著這段時日多教教你們這些她懂得的,也好讓你們以後遇事心裏有個底,不會太慌手腳,大嫂用了心,你也要好好學,知道嗎?他們都是為了我們好。”
“知道的,我學得很認真。”曾倩倩怕他誤會她不認真,口氣都有些慌,“不信你去問大嫂去。”
“好了,我信。”見她急了,狄禹林口氣也就軟和了下來。
其實不僅是她們,即使是他們已是學富五車,可這幾天來,兄長考校他們學問的嚴厲比過去有過之而無不及,就是長南看著他們,都怪可憐他們這兩個當叔叔的。
**
蕭玉珠私下跟狄禹祥說的是家中這兩位弟媳,從容貌上來說是無可挑剔的,兩人一人秀美,一人豔麗,各人千秋,而衣著打扮就是按她們在淮南所穿的,在京中也是稱得上華美精致的=。
而兩人缺的,其實也都一樣,那就是兩人底蘊不夠,京中婦人不少出身好的官夫人,即便是刺人兩句諷話,都要引經據典,且引的經據的典大都出自婦德和女論語,而這兩樣,她是考過兩位弟媳的,三弟媳還好一點,能知道一些,哪怕懂的都是些似是而非的道理,可二弟媳隻知道那幾句時時被提起的三從四德,更多的內容則是全然不知。
蕭玉珠也沒要求她們能背得下來,就是讓她們多念兩遍,過個眼熟,知道其中的意思,以後別遇著那幾位特別喜愛引經據典提翰林夫人和監察史夫人,她這兩個弟媳連人家的話都聽不明白。
而因著她的身份,蕭玉珠這個女先生當了起來,女學生的態度要比以前學這些個禮法的時候認真多了,陳芙蓉與曾倩倩其實都是聰
慧之人,一旦認真起來,學得也甚快,加之兩人互相攀比,生怕比對方差了,如此一來,學得更快,蕭玉珠教的也舒心,樣樣都要揀一些告訴她們,也好讓她們進了京,無論見著什麽人都不需露怯。
蕭玉珠教的其實也隻是皮毛,真正厲害在後麵的是區老婆子和阿芸婆阿桑婆三人聯手,自蕭玉珠把她們交給這三人後,有了對比,她的兩個弟媳就又瞬間覺得大嫂可親可愛了起來——那三個老仆,連她們怎麽笑都要管,喝水喝得口大了一點都要朝她們瞪眼,就好像她們做了天大的壞事一般,比先前教過她們的女學究還要更惹人厭惡千百倍。
這一趟船行,狄家人都不輕鬆,就是陳家的船工見了,心下也暗道這富貴人家的富貴人不好當。
因冬日河麵結冰,有不少河段不好走,走走停停一個半月,他們才走了大半路,而下麵的一路確是不好走了,狄禹祥也接到了京中的消息,因今年北方大凍,下雪天太多,進京的一段河麵完全沒有化凍的跡象,舅兄會派人在數日後在渝京碼頭接應他們,到時他們坐馬車入京。
這時已二月下旬,離三月春闈的時日委實不多了,狄家上下都有些著急,尤其二夫人和三夫人,都已在船上燒香拜佛了起來。
所幸蕭知遠的人馬和狄禹祥先返京的人馬悉數出動,先把人快馬送進京中,物什隨後即到。
如此快馬加鞭,也隻堪堪在二月的最後一天進京。
他們是午後進的京中,蕭玉珠進了府裏,把大院分作了兩邊,二弟和三弟各自一半,他們這次帶的仆人不多,兩個弟媳婦都隻挑了近身的一個婆子兩個丫環,三弟那邊弟媳婦多帶了一個管事,所以仆人的安置也還安置得下。
這也是蕭玉珠喜歡這兩個弟媳的一方麵,在進京前,她們詢問了京中府裏的大小,問過後考慮過屋子安置的事情,兩家都帶了最少的仆人過來,給蕭玉珠省了眾多麻煩。
不一會,先迴來的齊廚子和齊嬸兒就把
狄禹祥說完迴來,就看到妻子摟著小兒子睡了,長生長息也縮著小身子靠在了他們娘的身邊,安安靜靜地閉著眼睛在睡著覺。
隻有長南握著書本,嘴巴微動,在念著課本。
見到他進來,坐在地毯上,睡榻前麵的長南挪了挪身,發現母親和弟弟們躺下後,小榻上坐不得人了,他就拍了拍身邊的位置。
狄禹祥微笑,坐了過去,自家的特製馬車雖比一般人家的要大上不少,但還沒大到一家人都能施展開身子,他把兒子抱到了腿中間,抱著他睡了起來。
狄長南念到一半,轉臉過去了看看父親沉睡的臉,他用臉頰碰了碰父親溫熱的臉龐,無聲地咧嘴一笑,迴過頭來看了眼書,又再努力背誦了起來。
**
剛進淮南,陳鹹就親自事字人馬過來相迎,狄禹祥連聲道哪敢當,在陳家親家欲要給他行禮的時候忙阻了他。
陳鹹與狄禹祥打過多次交道,知他是個不喜高調的,遂隻在一次邀請他去陳家做客遭拒後,就不再耽擱時間,帶著他們往碼頭走。
為他們的船已經準備好,一條貨船,一條客船,船工用的都是陳家船廠的老手。
在狄家人下了馬車,搬東西上船之際,陳鹹叫了女兒到了一邊,交給了她一個厚厚的麵袋,簡言說了一句,“你看著用,別舍不得,缺了就跟爹來個信。”
“爹……”陳芙蓉朝父親感激一笑。
“你這一去,那性子就要再收點,有些話我之前跟你說過多次了,你時不時拿出來想一下,想想爹跟你說的是不是對的。”陳鹹肅容道,“為你找的這個品德才能皆全的夫郎,家中是為你盡力了,往後你也要為家裏想一想,你還有兩個親哥哥一個親弟弟,你們出息了,該扶持他們的時候也別忘了。”
“女兒知道。”
見她乖巧地應了聲,陳鹹那張武夫粗獷的臉不禁柔和了一下,他頓了一下,伸手碰了碰女兒的頭發,低聲道,“不是你嫁出去了,爹就對你嚴厲了,咱們家現在確是比以前更好了,這幾年家裏也沒少掙錢,可家業越大,盯著咱們家的人就越多,沒個靠山,是走不了多遠的,你知道不知道?”
“我知道的,女兒心裏清楚,分得清輕重,您放心。”陳芙蓉這幾年也不是白過的,她自己看的也好,婆婆和夫君教她的也好,讓她懂得的比以前多得多了。
她不再是出嫁前那個不諳世
事的無知少女,懂得這世上的事,你得到多少,就得付出多少。
“你長大了。”陳鹹雖與狄家來往頗多,但跟女兒說過話的次數卻是屈指可數,見她鎮定自若,一派沉穩地迴著她的話,他當下也是有些發愣,心中感慨萬千。
他尤還記得她小時候,她胖胖的小手指緊緊地抓著他的大拇指,生怕他走丟的情形……
可一眨眼,歲月如梭,她已成為眾多孩子的母親,已能體諒家人,與他們分憂。
**
等上了船,二郎和三郎自然是跟著長兄的起居就寢而去,陳芙蓉與曾倩倩也著實是明了一下番兄嫂過日子的方法。
兄嫂起的都早,卯時必用早膳,用過早膳,侄兒們會一塊玩耍一會,緊接著,辰時就是習書識字的時候,巳時是長南練武,長生他們玩耍,就是如此,大伯也不忘抓緊教他們認字……
午時用過膳,午睡半時辰之後就讓他們兄弟再一塊玩耍一會,緊接著就是一整個下午的念書,直到酉時晚膳時分。
陳芙蓉看得汗顏,她有三子,一個四歲,兩個兩歲,先論不小雙胞,隻說他們這房的長子長文,隻比堂兄長生他們小不到一歲,她以為他能背出十幾首詩出來,已經是個小神童了,可長生他們,卻已經能默寫出一篇工整的論語出來了,而長文筆都拿不穩,這就是他們堂兄弟之間的差距。
遠的,如已經十天半月就能必背一書的大堂兄長南,那更是不能比了。
曾倩倩也是在旁看得炸舌,心想自己這頭一胎還好生的是女兒,且還不到一歲,用不著跟這些哥哥們比,若不然,誰受得了。
二嫂家的那個她認為也聰明得很的小侄兒,最近被他們堂兄問了許多次“這個字不認識嗎?”,就是看著比他還瘦小的長福堂兄都可教他認字寫字,弄得長文每天都不敢抬頭,跟做錯了事似的。
在船上要過很長一段時日,弟媳們頭幾天都有些生怯,每天來跟蕭玉珠請安的時候說話都要斟酌半天才會說出來,看得出來,她們都不想惹她不高興。
這眼下也隻有狄禹祥知道,妻子非常喜歡她們,頭先幾天什麽事話都不怎麽說,也不主動找她們說話,隻是在摸她們具體的性子。
等過了幾天,這天早上起來,她給在他係腰帶時悠悠地說了一句,“今個兒,上午我想找弟媳們喝喝茶,你看著孩子們,可好?”
狄禹祥一聽,就知她是打算出手了,不由笑道
,“別嚇著她們了。”
“隻是喝茶。”蕭玉珠微笑。
說是隻是喝茶,但陳芙蓉跟曾倩倩坐過一個時辰後,她們原本挺直的背都有些挺不起了,嫂子跪坐的坐姿還是優美得一如之前剛剛跪坐下來的情景,她嘴邊的淡笑未變,看著她們的眼睛還是溫和,可她們卻覺得自己脖子都僵了。
再過半時辰,她們輕聲示弱問的話,也隻得來嫂子的盈盈一笑後,兩人心中突然了然了什麽……
等下人過來說可以午膳後,陳芙蓉和曾倩倩得了她們大嫂的話,可以起身的時候,她們發現她們的腿麻得根本都已婚站不起來了,於是兩人淚眼汪汪地看著她們大嫂,那小模樣都別提有多可憐了。
曾倩倩覺得,她這個大嫂,比當初她爹請來教她禮儀的女先生恐怖多了,女先生覺得不滿還會暗地裏咬牙瞪眼,可她這個大嫂從頭到尾,一臉笑意吟吟,就跟於她來說是腰酸背痛脖子僵的事,於她就是全然的享受一樣。
陳芙蓉則心裏哀鳴當年她腹誹嫂子是個木美人的話真沒腹誹錯,這樣無異於受刑的姿勢,也就木頭能沒感覺了。
“練得多了,時間久了,就會無礙了,就從今日開始,你們每天隨我烹茶喝茶一個時辰如何?”蕭玉珠沒允許下人進來,看著弟媳們的苦臉,她饒有興趣地提議道。
“好,多謝大嫂。”陳芙蓉沒猶豫,隻是笑容有些勉強。
曾倩倩也苦著臉答了“好。”
蕭玉珠看她們臉上一個比一個賽一個苦的表情,心中好笑,但維持臉上淡笑不變,“明天開始,我就開始跟你們講一些京中的事,今兒迴去想想,有什麽想知道的,明天來問我,我要是知道,就與你們答,你們看可好?”
陳芙蓉與曾倩倩一聽,頓時精神為之一振,都亮著眼睛答了好,頓時覺得腳上的發麻也覺得不是那麽不可忍受了,沒一會就站了起來,還過來要扶一直跪坐著不動的蕭玉珠。
蕭玉珠不待她們扶,就自行自然而然地站了起來,朝她們一微笑,走到了門邊打開門,“走罷。”
陳芙蓉與曾倩倩頭先幾步腳步還有些不穩,等出了門,陳芙蓉沒忍住,朝長嫂沮喪地問,“大嫂,我們要練多久,才能練到腳不發麻的境界?京城裏的人喝茶不是這樣,一喝就是大半天不動罷?”
“不是。”蕭玉珠微笑搖頭。
陳芙蓉頓時一喜,“那我們就可以不用學了?”
“你要是一輩子當個九品小官的夫人,自然可以不用學……”蕭玉珠偏頭,一臉似笑非笑注視著她的弟媳婦,“要是有心往上當當,那還是學著點罷,晚學不如早學,早點備在身上有備無患,你看如何?”
陳芙蓉一臉訕訕地低下了頭。
曾倩倩一看老仗著手快腳快,就跟她在婆婆麵前搶活幹的二嫂得了大嫂的訓,低頭掩嘴,幸災樂禍地笑了起來。
該!可不是她什麽都爭了個快就能得好的!
☆、第146章
蕭玉珠教弟媳們教得很是用心,就是琴棋書畫這種她們不精通的事,她也是說了一些典故和名曲給她們聽,為的就是她們以後跟人說話起來不露餡。
就連他們兩家以後的事,她也是與她們道了個明白。
二郎和三郎兩家先是與他們住在一起,等二郎三郎及第後,若是得了官,不管是在京還是在外,他們就可以搬出府去另立府,但隻有沒考中,還是得隨他們夫妻倆一塊住。
陳芙蓉迴去與二郎一說,道,“大伯夫婦的意思是在你和三叔沒立業之前,我們就得歸他們管?”
“嗯,”狄禹鑫點頭,溫聲朝妻子道,“也是想再護著我們段時日,京中不比家裏,兄嫂要為我們多操許多的心,大哥也是想讓我們先進京跟著他多走動,先適應適應再說。”
“你們感情是真好。”陳芙蓉不是頭一次感慨他們這幾兄弟的感情了。
“是好,你啊,為著我,你也要多讓讓三弟媳和四弟媳,你是二嫂,比她們大,要有當嫂子的樣子。”狄禹鑫再行勸誡。
“知道了,”陳芙蓉一聽他這話就頭疼,“我又沒拿她們怎麽樣。”
狄禹鑫隻得再次搖頭歎氣,“你看你,像什麽樣子。”
陳芙蓉睜大杏眼白了他一眼,“老學究!”
狄禹鑫再次拿她沒辦法。
那廂曾倩倩則跟狄禹林高興不已地道,“難怪娘總說讓我們放心聽兄嫂的安排就是,大嫂真是個好人。”
說著就要去掏她裝銀票的盒子。
狄禹林看她又要包荷包給大嫂家的孩子塞銀子,他忍了又忍,忍無可忍攔了她的手,“那是兄嫂,不需你打點。”
曾倩倩無辜地眨眨眼,不認錯,“可誰都愛銀子的罷?”
“你覺著兄嫂缺銀子?”狄禹林冷冷地道。
曾倩倩想了
半晌,突然想到家族裏的生意都是誰找的,誰給的,小聲地“哦”了一聲,還是不認錯,“我就給點小銀子,給大侄兒他們買糖吃,當不得數的。”
“你小心送多了,兄嫂覺得你把你娘家的習性都帶進家裏,頑習難改,到時少不得你苦頭吃,”狄禹林敲了敲她的頭,罵道,“有些事是用銀錢解決不了的,怎麽教都不聽,總讓我操心。”
曾倩倩摸了摸被敲疼的頭,伸手去抱他,“你別打我的頭,都這麽笨了,再打就更笨了,我不懂,你教我就是,我都聽你的。”
狄禹林被她這麽一抱,心裏的火氣也是發不出了,他頓了一會,語重心長地道,“大嫂是個好嫂子,教你的,都是你往後用得到的,兄長跟我們說,她生怕你們以後跟我們立府出去了一個人當家,會不習慣官家的那套打交道的方式,所以想趁著這段時日多教教你們這些她懂得的,也好讓你們以後遇事心裏有個底,不會太慌手腳,大嫂用了心,你也要好好學,知道嗎?他們都是為了我們好。”
“知道的,我學得很認真。”曾倩倩怕他誤會她不認真,口氣都有些慌,“不信你去問大嫂去。”
“好了,我信。”見她急了,狄禹林口氣也就軟和了下來。
其實不僅是她們,即使是他們已是學富五車,可這幾天來,兄長考校他們學問的嚴厲比過去有過之而無不及,就是長南看著他們,都怪可憐他們這兩個當叔叔的。
**
蕭玉珠私下跟狄禹祥說的是家中這兩位弟媳,從容貌上來說是無可挑剔的,兩人一人秀美,一人豔麗,各人千秋,而衣著打扮就是按她們在淮南所穿的,在京中也是稱得上華美精致的=。
而兩人缺的,其實也都一樣,那就是兩人底蘊不夠,京中婦人不少出身好的官夫人,即便是刺人兩句諷話,都要引經據典,且引的經據的典大都出自婦德和女論語,而這兩樣,她是考過兩位弟媳的,三弟媳還好一點,能知道一些,哪怕懂的都是些似是而非的道理,可二弟媳隻知道那幾句時時被提起的三從四德,更多的內容則是全然不知。
蕭玉珠也沒要求她們能背得下來,就是讓她們多念兩遍,過個眼熟,知道其中的意思,以後別遇著那幾位特別喜愛引經據典提翰林夫人和監察史夫人,她這兩個弟媳連人家的話都聽不明白。
而因著她的身份,蕭玉珠這個女先生當了起來,女學生的態度要比以前學這些個禮法的時候認真多了,陳芙蓉與曾倩倩其實都是聰
慧之人,一旦認真起來,學得也甚快,加之兩人互相攀比,生怕比對方差了,如此一來,學得更快,蕭玉珠教的也舒心,樣樣都要揀一些告訴她們,也好讓她們進了京,無論見著什麽人都不需露怯。
蕭玉珠教的其實也隻是皮毛,真正厲害在後麵的是區老婆子和阿芸婆阿桑婆三人聯手,自蕭玉珠把她們交給這三人後,有了對比,她的兩個弟媳就又瞬間覺得大嫂可親可愛了起來——那三個老仆,連她們怎麽笑都要管,喝水喝得口大了一點都要朝她們瞪眼,就好像她們做了天大的壞事一般,比先前教過她們的女學究還要更惹人厭惡千百倍。
這一趟船行,狄家人都不輕鬆,就是陳家的船工見了,心下也暗道這富貴人家的富貴人不好當。
因冬日河麵結冰,有不少河段不好走,走走停停一個半月,他們才走了大半路,而下麵的一路確是不好走了,狄禹祥也接到了京中的消息,因今年北方大凍,下雪天太多,進京的一段河麵完全沒有化凍的跡象,舅兄會派人在數日後在渝京碼頭接應他們,到時他們坐馬車入京。
這時已二月下旬,離三月春闈的時日委實不多了,狄家上下都有些著急,尤其二夫人和三夫人,都已在船上燒香拜佛了起來。
所幸蕭知遠的人馬和狄禹祥先返京的人馬悉數出動,先把人快馬送進京中,物什隨後即到。
如此快馬加鞭,也隻堪堪在二月的最後一天進京。
他們是午後進的京中,蕭玉珠進了府裏,把大院分作了兩邊,二弟和三弟各自一半,他們這次帶的仆人不多,兩個弟媳婦都隻挑了近身的一個婆子兩個丫環,三弟那邊弟媳婦多帶了一個管事,所以仆人的安置也還安置得下。
這也是蕭玉珠喜歡這兩個弟媳的一方麵,在進京前,她們詢問了京中府裏的大小,問過後考慮過屋子安置的事情,兩家都帶了最少的仆人過來,給蕭玉珠省了眾多麻煩。
不一會,先迴來的齊廚子和齊嬸兒就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