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江秋和李岩等,率領七萬餘士兵,出現在北京城外,在離城五裏之外安營紮寨。


    五裏的距離,騎兵一刻鍾得功夫就能趕到。


    為了防止滿清突襲,一萬神機營的戰士還有兩萬李岩帳下的士兵已經布下陣勢,應對滿清的突襲。


    不過就在他們安營紮寨之後,並沒有遭遇到滿清的突襲。


    李岩對楚江秋進言道:“主公,我們應當寫一篇討伐滿清的檄文,然後率軍兵臨北京城下,在城下當眾宣讀。”


    “這樣,一來能夠將滿清的暴行公之於眾,二來也亮明咱們的旗幟,吸引更多的大明義士前來投奔,讓更多的大明人民站出來。”


    霍,原來還有這麽個講究啊?


    要是按照楚江秋的想法,直接殺進去就完事了唄!


    不過古代好像還就講究這個,至今後世還流傳著古今三大檄文呢!


    其中一個就是陳琳寫的討伐曹操的檄文,聽說曹操聽過這篇檄文之後,原本患有風寒的,聽過檄文之後嚇得出了一身汗,病自己就好了!


    第二個是駱賓王為徐敬業寫的討伐武則天的檄文,武則天聽到檄文裏麵的一句:一抔之土未幹,六尺之孤何托?之句之後,嚇得毛筆都掉到地上去了。


    最後一篇就是曾國藩《討粵匪檄》了,一篇檄文,足抵十萬精兵!


    一篇好的檄文,可以提升己方士氣,打擊敵方囂張氣焰,讓圍觀者進入到自己的陣營之中。


    因為楚江秋楚大才子才高八鬥學富五車,因此李岩便請楚江秋親自捉筆,寫一篇討伐滿清的檄文。


    如果是詩詞歌賦的話,還要好抄寫一番。


    但是檄文嘛,古今著名的檄文也就那麽幾篇,還有兩篇是人家早就寫出來的。


    現在也就剩下一篇討粵匪檄了,但是這個是討伐太平天國的,文不對題,根本就借鑒不上。


    因此楚江秋便讓李岩去寫,李岩推脫了幾次沒有推脫的過去,也就順勢答應了下來。


    李岩的文采是非常好的,不過後世流傳下來的並不多,基本上都是順口溜。


    比如:朝求升,暮求合,近來貧漢難存活,早早開門拜闖王,管教大小都歡悅!


    這些看上去太過淺顯了,根本就看不出文筆,壓根就是順口溜,連打油詩都算不上。


    但是因為這些順口溜麵對的是那些窮苦的百姓,這些大字都不識一個的百姓,你要是寫一篇高雅的文章,他們反而聽不懂你在說什麽。


    而這種淺顯易懂的順口溜,顯然更適應市場。


    當李岩寫好檄文之後,楚江秋看了一番,不由得大為稱讚。


    要讓楚江秋自己寫,楚江秋還真的寫不來,但是基本的鑒賞能力還是有的。


    李岩李公子的文采,的確不凡。


    檄文寫好了,士兵也休息了一個時辰的時間,輪流吃過了飯。


    然後楚江秋就和李岩和陳近南,率領三萬士兵,千萬北京城下,準備直接宣讀檄文。


    這三萬士兵,其中有一萬是神機營的士兵,這些是主力軍。


    如果滿清膽敢派兵出城的話,管教他們有來無迴。


    剩下的兩萬,有一萬五千人是李岩部下,剩下的五千人是白蓮教的教眾。


    五裏的路程,轉瞬及至。


    來到北京城下,李岩先布好北鬥七星陣,然後就準備到城下宣讀檄文。


    其實北鬥七星陣隻是個幌子,如果按照楚江秋的意思的話,直接讓一萬神機營士兵拿著ak47上就ok了。


    相信一萬支ak47齊發,肯定能把滿清打的找不到北。


    李岩是見識過這些槍支的厲害的,絕對相信神機營有這個能力。


    但是李岩考慮的是,如果滿清見到如此怪異的隊伍,心存疑慮而不出城擊殺的話,那麽他們這一趟就白來了。


    現在不論是楚江秋還是李岩還是陳近南,那真是一心求戰啊!


    並且這一戰還要贏得漂漂亮亮的,贏得讓那些滿清人心裏懼怕。


    他們是來驅逐滿清出關的,並不是來搞破壞的。


    因此他們需要的是速戰速決,而不是拉鋸戰。


    一旦陷入到拉鋸戰的話,受苦的隻能是北京城裏的百姓。


    而這一點,是他們絕對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在攻城之前,先將他們的士氣徹底給打擊下去,就顯得很有必要了。


    聽完李岩的考慮之後,楚江秋也讚成李岩得意見。


    於是李岩就在城下擺出北鬥七星陣,一萬神機營士兵就隱藏在裏麵最有力的位置。


    一旦滿清膽敢出擊的話,絕對能讓他們有來無迴。


    楚江秋他們已經兵臨城下了,城牆上的滿清士兵都緊張地看著下麵,如臨大敵。


    不久之後,就連康熙帝還有滿清的一幹大臣都來到了城牆上。


    現在北京城已經基本上都在他們的掌控之中了,隻需要再過幾天的時間,他們就能騰出手來,準備南下,攻下大明的更多城池。


    在這個節骨眼上,居然還有大明的軍隊膽敢到北京城下,這種囂張氣焰,必須要給打擊下去。


    因此,滿清方麵,無論是康熙帝還是下麵的大臣。


    無論是主戰派還是保守派,都堅定地認為,必須要全殲城下的這支大明軍隊,殺雞駭猴。


    這一戰不但要贏,還要贏得漂漂亮亮的。


    隻有這樣,才能彰顯出他們大清的威武,才能更加打擊大明的士氣。


    ……


    在李岩準備宣讀檄文之前,楚江秋直接在城外安置了好幾個擴音喇叭。


    然後李岩直接站在城下,宣讀起了戰鬥檄文。


    一開口,李岩自己都被自己巨大的聲音給嚇了一跳,好在很快就反應過來,接著念了下去。


    下麵的聲音,把城牆上的滿清士兵都嚇了一跳。


    就算是康熙帝還有鼇拜等人,都難免心裏震驚。


    而聽著李岩的檄文,那些滿清人越聽越是憤怒。


    檄文嘛,主要就是罵人的,不但要罵,還要罵的酣暢淋漓,還要罵到對方的痛處,還要罵的對方還不出口來。


    而李岩的檄文,很顯然就有這樣的功能。


    城牆上的滿清文武大臣,越聽心裏越是憤怒。


    鼇拜第一個忍不住,不由大聲說道:“皇上,請讓老臣率領一萬騎兵,將城下那些南蠻子的頭顱都給砍下來!”


    鼇拜乃是滿清第一勇士,勇冠三軍,正是此次立威的最佳人選。


    現在鼇拜主動請纓,實在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隨時穿越明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雨織輕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雨織輕愁並收藏隨時穿越明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