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楚江秋便在袁繼鹹府上住了下來。


    這幾日,一直到會試考試開始,都沒人前來打擾,楚江秋一直在溫書。


    額,不是在溫習四書五經,而是在溫習這個世界上曆年曆屆的科舉考試範文。


    這些範文都是以前曾經出過的題目,匯集起來的優秀答卷,裏麵多是狀元、榜眼、探花,或者是解元會元等的答題。


    而之所以看這些題目,目的也不是為了借鑒,而是楚江秋想看看,自己實現準備好的試題,到底和這些文章有沒有重合。


    算算時間,現在還遠不到返迴現代的時間,因此也不用想著通過返迴現代來聯網搜查考試題目了。


    不過不要緊,楚江秋事先早就有所準備,已經事先將曆朝曆代的狀元考題答卷給下載了下來,當然了,不止是狀元答卷,會元、解元答卷都一一下載了下來。


    楚江秋現在要做的,就是將兩個世界裏重複出現的答卷去除掉。


    否則的話,要是抄襲個這個世界上已經出現過的答卷,到時候可真是鬧了天大的笑話了。


    在楚江秋一一校對之後發現,重複的答卷竟然寥寥無幾,但畢竟還是有的。


    楚江秋將那些重複的答卷全部都去除掉,這下就可以放心了。


    其實楚江秋倒是不太擔心題目的問題,因為科舉考試已經有了太多年的曆史,幾乎所有的題目都已經被出遍了。


    很快,就到了會試開始的日子,袁繼鹹派人將楚江秋送進了考場之中。


    然後又經曆了一次被搜身的痛苦……


    果然如楚江秋所猜想的那般,不出意料的,考試的題目都是能夠搜的到的。


    楚江秋需要做的,就是工工整整的將文章抄寫上去就是了。


    當然了,或許有個別字句是需要更改的。


    不過現在楚江秋的文學功底,要自己寫出這樣的文章是不成的。


    不過若隻是更改其中的某些字句的話,還是不成問題的。


    不過就算你已經答完題了,也不能提前交卷,隻能老老實實地等著。


    等待是件令人痛苦的事情。


    三場考試結束,走出考場,楚江秋竟然有一種重見天日的感覺。


    這種經曆,一輩子都不想有第二次。


    幸好,這輩子其實也不會有第二次了。


    能不能高中頭名不太能肯定,畢竟就算是用的會元答卷,也未必就能中的會元。


    這還需要看其他考生的答卷質量,還要看改卷老師的偏好問題。


    但是考中是必須的。


    隻要能夠考中,對楚江秋來說就足夠了。


    接下來的事情,也就是幫著太子朱和城做一些事情了。


    現在楚江秋已經將以後的事情設想好了,先用三五年的時間,幫太子將大明的局麵穩定下來。


    其實大明的危機,歸根結底還是農民吃不上飯和國家財政危機的問題。


    而農民吃不上飯的問題,通過花生、玉米和地瓜和三種新型農作物就能夠解決。


    隻要解決掉農民吃不上飯的問題,那麽民間起義基本上沒有大規模發起的可能性。


    曆朝曆代的農民都是很淳樸的,隻要有口飯吃,日子能過的下去,沒幾個人想要去造反的。


    其實包括現代的農民也是。


    記得在老家的時候,楚江秋就問過村上的一個老大娘,問他現在的社會到底好不好?


    這個問題如果是問年輕人和中年人,有九成的人肯定會說這個社會這裏不好哪裏不好,有這各種各樣的問題。


    但是那個老大娘的迴答讓楚江秋大感意外。


    老大娘是這麽說的,現在農民不用交皇糧了,種地政府還給錢,六十歲每個月還有五十五塊錢的養老金,你看看曆朝曆代,開天辟地以來都沒有過這樣的好時候!


    是的,這就是那個老大娘的迴答!這是真實發生的!(這個答案,其實是煙雨母親的話,發自肺腑的,聽到這個答案之後,煙雨也極為震驚)


    可見無論古今,農民都是最質樸的,政府所做出的任何事情,隻要是對他們好的,他們都會牢牢地記在心裏。


    解決了農民吃不上飯的問題,整個大明的問題就算解決了一大半。


    至於滿清的威脅,對沒有內憂的大明來說,真的算不上一個問題。


    至於剩下的問題,楚江秋準備在五年以後,讓大明的財政收入更上一個台階。


    這個其實也很好解決,隻要太子肯聽自己的意見的話。


    農民的溫飽問題解決了,手裏有餘糧了,隻要官府重視手工業,對商業進行適當的保護和扶持。


    那麽隨著商業的興起,國家的稅收勢必會大大增長。


    稅收上來了,國家富有了,到時候操練軍士,區區滿清,一掃而過的事兒。


    至於改革的問題,楚江秋隻負責一點點建議,沒準備自己赤膊上陣。


    改革問題太過兇險,曆朝曆代的改革,都伴隨著滾滾落地的人頭。


    別說是古代了,就算是現代,你想來個醫療改革,改變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不也是困難重重嗎?


    為什麽會這麽困難?明明看上去很簡單的問題,隻要國家製定幾個法律法規不就完事了嗎?


    事實上遠遠沒這麽簡單,因為這裏麵牽扯到太多人的利益。


    一個醫藥、醫院、藥材、製藥廠等等環節,養活了多少人?


    一個醫療改革,這些既得利益者就要失業,這些人怎麽處理?


    會不會引起社會動蕩?


    這些問題得不到很好的解決之前,醫療改革就很難開展。


    你看,就算在現代社會中,進行一個改革都困難重重,更不要說是在古代了。


    楚江秋隻想安安穩穩的在明末當一個美男子,額,當然了,最重要的是悶聲發大財。


    至於利刃還有那些現代武器,楚江秋隻是將這些當成自己的一個後手而已,並不想將這些都送到太子手上。


    如果沒什麽意外的話,這就是楚江秋對今後的打算了。


    額,至於意外神馬的,誰能說的清呢……


    或許,楚江秋的打算注定要落空也未可知。


    十餘日之後,會試終於放榜,沒出什麽意外的,楚江秋高中會元。


    中了會元之後,自然有人報喜,各路同年紛紛拜訪,各種宴請。


    再有就是拜會座師,而他們的座師則是史可法史大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隨時穿越明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雨織輕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雨織輕愁並收藏隨時穿越明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