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江秋微一醞釀,便覺得人家朋友間偶有意見不合,自己貿然上前攙和,未免過於冒昧。


    既然如此的話,哪就不如吟兩首詩來支持陳近南的觀點好了!


    稍加思索,楚江秋便大聲吟哦道:“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淩雲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兩首詩,都在表達在國家****之際,武將要遠比書生更加重要的道理。


    相信用這兩首詩做敲門磚,應該能博取陳近南的好感吧?


    不過楚江秋看向三人的時候,卻是發現三人都是目瞪口呆,一副被震撼到的樣子。楚江秋不免有些發怵,他們這是什麽表情?


    半晌之後,東首側的俊俏書生驀然反應過來,當即從涼亭裏衝下,一把拉住楚江秋的衣袖,激動地說道:“這位公子,剛剛哪兩首詩,都是你做的嗎?”


    楚江秋有些尷尬地說道:“這兩首詩,其實都是唐詩,我隻不過是心有所感,隨口念出而已。”


    近距離觀察,楚江秋才發現拉住自己衣袖的俊俏書生俊俏的有些不像話,並且身上還有股似麝如蘭的幽香。


    再進一步觀察,楚江秋發現這個俊俏書生沒有突起的喉結,胸脯處也微微鼓起,看起來應該是個扮成男裝的女孩子。


    俊俏書生此時也發覺不妥,麵色微紅地鬆開了抓住楚江秋衣袖的纖手。


    正麵的陳永華則是大笑著從涼亭中走出,邊走邊說道:“這位公子何必太謙?永華雖然不才,全唐詩也是通誦過的,雖不敢說全部背下,但也可以肯定的說全唐詩裏麵決然沒有剛才哪兩首詩!


    這兩首詩想必一定是公子所做的吧?這兩首詩直逼盛唐,不,就算放在唐詩裏麵,也是難得的佳篇!不知公子尊姓大名?永華洗耳以待!”


    這兩首詩在唐詩裏麵排名都很靠前,尤其是後一首出塞,明代詩人李攀龍甚至推獎它是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楊慎編選唐人絕句,也列它為第一。


    但是這兩首分明就是唐詩啊,怎麽陳近南會說全唐詩裏沒有這兩首詩?


    難道在這個似是而非的明朝,真的沒出現這兩首詩?


    楚江秋不太了解情況,便決定隨著陳近南的話走,既然你說這兩首詩是我作的,哪就是我作的吧!


    楚江秋抱拳說道:“我叫楚江秋,這兩首詩,嗯,是我聽到近南兄的豪情壯誌,一時激蕩難以自已,有感而發做出這兩首詩,倒是讓近南兄見笑了!”


    陳近南哈哈大笑,挽著楚江秋手臂說道:“我與楚兄一見如故,雖是初識,卻如經年好友一般!楚兄裏麵請,我正有好多問題想要向楚兄請教。對了,楚兄怎麽知道我的字是近南的?我這字取好沒幾日,應該沒有外人知道才對。”


    是這樣嗎?看起來是自己疏忽了,對了,他剛才自稱是永華,並沒有用近南這兩個字。


    楚江秋虛笑道:“陳兄剛才自己說過,難道忘記了嗎?”


    沒等陳近南做出迴答,楚江秋忽然對著陳近南一揖,誠懇地說道:“我觀陳兄英雄了得,為之折服,剛才那兩首詩其實是為了故意引起陳兄注意而作,萬望陳兄莫怪!平生不識陳近南,便稱英雄也枉然!能與陳兄認識,實乃在下三生之幸。”


    這其實是玩兒欲擒故縱,在現代追女孩子常用這招,不過因為用的太濫,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


    可是這裏是大明朝,而楚江秋是做過業務員、保險推銷員等職務的,表情和態度表演均為一流,表演堪稱完美。


    陳近南不出意料地被打動了,對著楚江秋也是深深一揖說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楚兄!不過剛才楚兄那句話實在太過抬愛,令近南汗顏,以後切莫在說了。來,我為楚兄介紹一下。”


    說著,指著西首側的書生說道:“這位是林慕白林公子,與我乃是世交。”


    林慕白和楚江秋雙雙打過招唿,不過楚江秋發現這林慕白貌似對自己的敵意很濃,不免令楚江秋有些意外。


    不過就是反駁你一下他的觀點而已,至於這麽苦大仇深的嗎?這人也忒小肚雞腸了吧?


    陳近南接著介紹道:“這是舍妹陳永晴。”


    陳永晴羞赧地對楚江秋一福,說道:“永晴見過楚公子!”


    陳永晴雖然扮作男裝,仍然是俊俏無倫,如果換成女裝,不知會是何等禍國殃民?


    不過楚江秋到底閱曆豐富,心裏雖然驚豔,麵上卻是沒有帶出什麽,微笑著說道:“陳姑娘有禮了!”


    楚江秋的這番表現,在加上剛才對她兄長的推崇,不知不覺中就讓陳永晴對楚江秋的好感大增。


    然後四人坐到涼亭的石凳上,開始暢聊人生。


    當然了,說是四人暢聊,其實基本上都是楚江秋和陳近南在聊。


    沒辦法啊,楚江秋現在可是把以後的幸福都壓在陳近南身上去了,呃,不要誤會,楚江秋不是要搞基情,他隻是想抱一條大腿而已。


    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要和老板搞好關係啊,必須要得到老板的重視。


    憑楚江秋的公關能力,再加上超前數百年的意識,和陳近南的交談簡直就是賓主盡歡,皆大歡喜。


    隨著話題扯開,陳近南忽然說到滿清的騎兵驍勇無敵,大明的步兵完全不是對手。在如何對付騎兵的問題上,陷入了僵局。


    其實步兵和騎兵之戰,是冷兵器曆史中絕對繞不開的話題。


    而騎兵對步兵,占盡天時地利,幾乎立於不敗之地。


    不過出其不意的話,總是有一些辦法可想的。


    隻要能在這個問題上給出一個滿意的答案,肯定能讓陳近南對自己另眼相看。


    微一沉思,楚江秋便說道:“如果采用這個陣型的話,在某種特定的地形之下,或許可以和騎兵相抗衡。”


    陳近南眼睛一亮問道:“敢問楚兄,到底是何種陣型?”


    這個陣型說不太好說,楚江秋索性提起毛筆,在紙上畫了起來。


    不過隻畫了幾筆,楚江秋就嫌毛筆作畫太麻煩,將毛筆放到一邊,從身上掏出一隻碳素筆,在紙上刷刷地畫了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隨時穿越明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雨織輕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雨織輕愁並收藏隨時穿越明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