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青峰把《聖光經濟周刊》當做非常嚴肅的刊物來辦,經常性的披露集團經營中麵臨的問題和數據。


    在別人看來,這些數據都是機密不能外泄,否則會影響商業運行。但周青峰又不靠這些統計數據做生意,他的秘密完全在另一個維度。


    集團經營麵涉及國內外經濟活動的方方麵麵,且允許第三方會計公司參與審計。《周刊》公開的信息一向準確真實,以此迅速樹立權威性,成為國內經濟的晴雨表。


    天底下如此出奇的刊物也就這麽一本,目的就是為了建立話語權。波詭雲譎的商場裏,這是一股清流,是能改變市場態勢的指揮棒。


    老百姓也許就看個熱鬧,不太在意。但大企業高層,經濟分析者,國內外媒體卻逐漸將《周刊》奉為圭璧,每期都要仔細閱讀。


    藤田最近忙著從‘聖光’離職迴日本,最近一期《周刊》沒來得及看。這商務艙居然給每個乘客都提供一本,實在是方便了他。


    見藤田對《周刊》感興趣,旁邊的二鬼子也立馬向空乘要了一本。封麵是圖-154斜視圖,標題是陝飛完成了現代化的客機大修工廠建設。


    二鬼子看到‘聖光航空’的標誌,立馬貶斥道:“這家航司不行,竟是些破飛機,不是圖-154就是二手的波音707。


    我之前有朋友坐過圖-154,太破了。坐那個飛機就好像鄉下土包子做拖拉機進城,實在太掉分。我隻坐‘全日空’這樣的大航司,絕對不會坐這家廉價航空的航班。”


    這馬屁拍的太生硬,藤田充耳不聞。他隻翻開雜誌,想看看對大修廠的具體報道。按照經驗,能登上《周刊》封麵的信息都是足以改變行業格局的。


    周青峰在91年底就開始折騰客機大修廠,他原本死活要把廠子設在天陽。可九二年去了趟大毛家,他立馬意識到自己對現代工業的認識太膚淺。


    大修廠被丟到了陝飛。


    經過兩年的建設,‘聖光’都快把製造t-154的古比雪夫飛機製造廠給搬空了。


    此外因為周青峰弄來了大批二手伊爾-76,導致國內空軍原本訂購十架新貨的需求徹底消失。這又導致在烏茲別克斯坦生產伊爾-76的坦契卡洛夫飛機製造廠瀕臨倒閉。


    這是妥妥的‘蝴蝶效應’。沒人知道‘聖光’在蘇聯解體後到底搬走了多少東西,反正很多原本還能苟延殘喘幾年的工廠迅速荒廢遺棄。


    人員,設備,廠房,幾乎原地消失,轉而在別處重建。


    就靠‘大搬家’,‘聖光’平白擁有了許多重工業工廠。從紙麵數據來看,陝飛的新廠區有百分之八十職工都是北麵來的毛子。有的生活小區甚至是專門給他們建立。


    就靠原班人馬的加盟,‘聖光’各種工業能力的發展速度想慢都難。


    現在的大毛社會就跟個無底洞般,不斷吞噬失落者的生命。


    解體後的幾年,毛子男性的人均壽命從63.4降到58.6。這種數據的背後就是大批壯年人口的非正常死亡。


    92年跑過來的毛子都慶幸自己少受兩年的罪。93年來的更是對94年的入職者說‘你們早該來了’。


    二鬼子看陝飛大修廠,覺著‘聖光’猶如撿破爛的乞丐,從前蘇聯加盟國內搜羅了一大批技術水平不高的工礦企業,一個勁的嘲諷周青峰是‘垃圾王’。


    可在藤田眼裏,‘聖光’已經快要完成重工業的閉環整合了。周青峰最大的本事是什麽?是合縱連橫。


    所有人和團體都能在周青峰這裏找到各自的利益和位置,都能舒舒服服的與之合作。他的目標就是將所有產業鏈打通,依靠國內十億級的市場自我發展。


    提前十年二十年形成經濟內循環。


    歐美日韓加起來還沒這麽多人呢。


    更別提‘聖光’還在海外攻城略地,東南亞和東歐也承受了國內輕工業產品的傾銷。


    唉......藤田翻看了幾頁,發現‘聖光’正在補航空產業的缺,再過兩三年就基本能補完。


    毛子的技術工人幹活馬虎粗糙,那是他們的管理層崩了。當年蘇維埃初建時,有理想有鬥誌的毛子是很認真很可怕的。


    ‘聖光’恰恰就是整合管理能力優秀。那些毛子在蘇聯隻能幹點糙活,在‘聖光’可未必也如此。


    “藤田前輩,您對這家大修廠怎麽看?”旁邊的二鬼子發表了半天的評論,不忘讓藤田點評一下自己的意見。


    藤田卻壓根沒聽對方的屁話,答非所問的感歎了一句:“我親自參觀過集團底層的工廠,哪怕是文盲農民工都能在集團找到合適的工作。


    比如一家拆機廠,靠拆報廢家電上的廢舊器件盈利。哪怕現在‘聖光’已經有了自己的電子器件廠,可這種迴收拆機廠的規模卻與日俱增。


    集團在沿海建了十幾家進口廢舊物資迴收廠,以半機械化的手段集中經營,培養各地農民用安全高效的方式工作。


    光是去年就處理了一百多萬噸廢紙廢金屬,今年隻怕得上三百萬。


    汙染少,收益高。地方上拿到了稅金,農民工賺到了錢,工廠拿到了廉價原料。連文盲都能被集團用好,更何況這些高學曆的俄羅斯工程師?”


    封麵文章翻到末尾,《周刊》用大概五六百字來接受客機大修廠建成後的任務——對國內所有圖-154和伊爾-76進行現代化改造。


    這兩款大飛機都是六七十年代設計的,已經遠遠落後於時代。


    國內有大概三十幾架圖-154。‘聖光航空’將它們全部低價收購,和伊爾-76一起換歐美低油耗的航發,改進操控係統,強化航電設備,通通用作貨機。


    “嘖嘖嘖,換航發真是大手筆。”


    藤田知道點小道消息,集團不知從什麽渠道弄來了幾百台國外二手乃至n手的報廢航發。這些航發經過維修改造後,性能竟然恢複到八成新的程度。


    光是這手維修的能力就能賺大錢,歐洲好幾家航司都把客機維修的工作送到‘聖光航空’,又便宜又快。


    圖-154生產了近千架,二手貨非常多,價格不貴。


    雜誌上說‘聖光航空’將在兩年內購買一百多架圖-154,並將它們全部升級並做貨機用,以替換繁忙的伊爾-76機隊。


    看完整篇封麵文章,二鬼子隻會喋喋不休的說‘聖光航空’是廉價航空,格調太低。可藤田卻看出在可預見的未來,國內的航空貨運市場要發生大變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光騎士(聖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通吃道人.QD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通吃道人.QD並收藏聖光騎士(聖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