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真,長公主揉了揉腿,「走吧,一道有個伴!」
黎婉和老夫人按著自己的步伐,中途,長公主說要停下來休息,二人當沒有聽見似的,到了山下,全付站在馬車旁候著,黎婉扶著老夫人上了馬車,抬眼,長公主剛走下最後一梯。
她扶著紫蘭的手,鑽進了馬車,關上簾子,吩咐全付駕車離開。
馬車駛出了一段距離黎婉才掀開簾子往後看,長公主氣急敗壞的指著一丫鬟罵,那個丫鬟一動不動的低著頭,黎婉收迴視線,將簾子拉好,轉身,見老夫人意味不明的看著她。
「長公主心胸狹隘,要被她知道你糊弄她,少不得要找你的麻煩!」
黎婉赧然,原來老夫人都知道。
「長公主一輩子被太後寵著,受不得一點忤逆,迴到府裏,她細細一想就知道有人搞鬼第一個就會懷疑到你身上!」
黎婉莞爾一笑,「不礙事,總不能白白辜負了我與侯爺花了那麽長時間的心血!」
迴京後,長公主要繼續關緊閉,見麵已經三年後,那時候再說吧。
老夫人閉上眼,黎婉急忙將靠枕放在邊上,她坐到側邊墊子上,「老夫人睡一會,到了我叫您!」
老夫人躺下,不一會兒就睡著了,黎婉吩咐全付速度慢點,別把老夫人磕醒了,她則靠在車壁上,想著事。
剛迴府裏,黎婉不適應,晚上太熱了,她睡不安穩,翌日吩咐人在屋裏放置了冰塊,才稍微好些,屋子裏紫熏每日打掃著,沒有灰塵。
承王妃的肚子顯懷了,黎婉她們不在的一段時間裏,她才知道,秦淮的尚書之位沒了,外邊傳得沸沸揚揚,至於外室也沒帶迴家。
在寺裏她抄寫了好幾卷經書,今早,全付就拿了兩副字帖來,黎婉一看字跡就明白了,秦牧隱的字,她瞅了全付兩眼,秦牧隱離京的時候並沒有提及字帖的事,難道秦牧隱給全付寫了信?
剛把字帖放好,紫蘭就說元氏來了。
相比上次在門口,元氏看上去一臉憂愁,黎婉聽紫熏說了秦淮的事,禦史台連番參奏,皇上當即撤了他的尚書之位,他已經閑腹在家一些時日了。
「二叔母怎麽來了?」黎婉給紫蘭打了顏色,紫蘭很快退出去了。
元氏打量著黎婉,她一身素色衣衫,不描而黛,氣質如蘭,寺裏安靜,她身上流轉的氣息也更沉穩了。
元氏開不了口,秦淮當時對官職滿不在意,真沒了,才知道後悔了,他答應她,要是能官復原職,就讓外室進門做一名小妾,每日在她跟前伺候。
元氏故作而言他,「你在寺裏可住得習慣?」
黎婉心有疑惑,仍點了點頭,有長公主作伴,一點也不無聊。
「我來,是想和你商量商量一件事!」元氏斟酌著怎麽開口,黎婉打開窗戶,天熱了,吹的風好像熱水鬧出的氣,悶得人難受。
「什麽事,二叔母您說就是了!」
「你二叔的事你怕也聽說了,秦家在京城已經沒臉了,連帶著拖累了她們幾姐妹,你二叔也知道錯了,想重新迴去……」
黎婉不解,等著元氏繼續說。
「可是,皇上說出的話哪能收迴去,我就合計著,過不了多久牧隱和靖康王迴京,肯定是立了大功,到時,讓牧隱在皇上麵前為你二叔美言兩句,你二叔走了,吏部尚書的位置還空著……」
黎婉凝眉,「二叔母,不說侯爺什麽時候迴來,即便迴來了,是功是過還不好說,二叔的事動靜太大,承王都沒法子了吧!」
秦牧隱對秦家一直不冷不淡,黎婉從他的眉宇間也能看出兩家的過節,平時也隻是麵子上過得去,不存著幫襯誰的問題。
黎婉坐在桌上,翻開字帖,一頁一頁看著,秦牧隱的字大氣磅礴,她要練好一段時間怕才能練出他的形來。
元氏垂著眉,她也知道強人所難了,可是除了秦牧隱,承王不會管她們,她的娘家在京裏還要靠她,沒人有那麽大的能耐了。
元氏張了張嘴,黎婉出聲打斷了她,「二叔母別說了,這事我不能應下,不然,您等侯爺迴來後親自與他說起?」
算著日子,南邊的事差不多結束了,銀礦肯定要歸朝廷,戚大將軍懷恨在心報復也是他們迴京的路上了。
送走了元氏,黎婉給寫了一封信,她記得上輩子靖康王與土匪的大體位置,吩咐二九先讓人打聽那一段的情況。
過了十日,二九迴信了,黎婉的心一緊,她說的那段地帶並沒有土匪,村子的人單純樸實,住了幾十年都說沒見過土匪。
黎婉明白,定是有人殺了村子的人,靖康王遇見了,然後才有後邊剿匪的事。
「紫蘭,把全康叫來!」
外邊的事入了正軌,全康在府裏,不一會兒全康就來了。
黎婉不與他拐彎抹角,「你手裏邊可有會武功的人,二九在南邊淘貨時遇著點麻煩,能不能讓你的人跑一趟?」
全康長年在外邊採買,身邊肯定有會武功弟子的人,寡不敵眾,他再厲害也擋不過別人人多,可是,他毫髮無損,身邊肯定有人。
全康麵露不解,見黎婉手裏拿著信,眸色一深,低頭不語。
黎婉等著他,他沒有猶豫多久,「夫人要多少?」
黎婉想說越多越好,立馬改口了,「五十人,你有不?」
</br>
黎婉和老夫人按著自己的步伐,中途,長公主說要停下來休息,二人當沒有聽見似的,到了山下,全付站在馬車旁候著,黎婉扶著老夫人上了馬車,抬眼,長公主剛走下最後一梯。
她扶著紫蘭的手,鑽進了馬車,關上簾子,吩咐全付駕車離開。
馬車駛出了一段距離黎婉才掀開簾子往後看,長公主氣急敗壞的指著一丫鬟罵,那個丫鬟一動不動的低著頭,黎婉收迴視線,將簾子拉好,轉身,見老夫人意味不明的看著她。
「長公主心胸狹隘,要被她知道你糊弄她,少不得要找你的麻煩!」
黎婉赧然,原來老夫人都知道。
「長公主一輩子被太後寵著,受不得一點忤逆,迴到府裏,她細細一想就知道有人搞鬼第一個就會懷疑到你身上!」
黎婉莞爾一笑,「不礙事,總不能白白辜負了我與侯爺花了那麽長時間的心血!」
迴京後,長公主要繼續關緊閉,見麵已經三年後,那時候再說吧。
老夫人閉上眼,黎婉急忙將靠枕放在邊上,她坐到側邊墊子上,「老夫人睡一會,到了我叫您!」
老夫人躺下,不一會兒就睡著了,黎婉吩咐全付速度慢點,別把老夫人磕醒了,她則靠在車壁上,想著事。
剛迴府裏,黎婉不適應,晚上太熱了,她睡不安穩,翌日吩咐人在屋裏放置了冰塊,才稍微好些,屋子裏紫熏每日打掃著,沒有灰塵。
承王妃的肚子顯懷了,黎婉她們不在的一段時間裏,她才知道,秦淮的尚書之位沒了,外邊傳得沸沸揚揚,至於外室也沒帶迴家。
在寺裏她抄寫了好幾卷經書,今早,全付就拿了兩副字帖來,黎婉一看字跡就明白了,秦牧隱的字,她瞅了全付兩眼,秦牧隱離京的時候並沒有提及字帖的事,難道秦牧隱給全付寫了信?
剛把字帖放好,紫蘭就說元氏來了。
相比上次在門口,元氏看上去一臉憂愁,黎婉聽紫熏說了秦淮的事,禦史台連番參奏,皇上當即撤了他的尚書之位,他已經閑腹在家一些時日了。
「二叔母怎麽來了?」黎婉給紫蘭打了顏色,紫蘭很快退出去了。
元氏打量著黎婉,她一身素色衣衫,不描而黛,氣質如蘭,寺裏安靜,她身上流轉的氣息也更沉穩了。
元氏開不了口,秦淮當時對官職滿不在意,真沒了,才知道後悔了,他答應她,要是能官復原職,就讓外室進門做一名小妾,每日在她跟前伺候。
元氏故作而言他,「你在寺裏可住得習慣?」
黎婉心有疑惑,仍點了點頭,有長公主作伴,一點也不無聊。
「我來,是想和你商量商量一件事!」元氏斟酌著怎麽開口,黎婉打開窗戶,天熱了,吹的風好像熱水鬧出的氣,悶得人難受。
「什麽事,二叔母您說就是了!」
「你二叔的事你怕也聽說了,秦家在京城已經沒臉了,連帶著拖累了她們幾姐妹,你二叔也知道錯了,想重新迴去……」
黎婉不解,等著元氏繼續說。
「可是,皇上說出的話哪能收迴去,我就合計著,過不了多久牧隱和靖康王迴京,肯定是立了大功,到時,讓牧隱在皇上麵前為你二叔美言兩句,你二叔走了,吏部尚書的位置還空著……」
黎婉凝眉,「二叔母,不說侯爺什麽時候迴來,即便迴來了,是功是過還不好說,二叔的事動靜太大,承王都沒法子了吧!」
秦牧隱對秦家一直不冷不淡,黎婉從他的眉宇間也能看出兩家的過節,平時也隻是麵子上過得去,不存著幫襯誰的問題。
黎婉坐在桌上,翻開字帖,一頁一頁看著,秦牧隱的字大氣磅礴,她要練好一段時間怕才能練出他的形來。
元氏垂著眉,她也知道強人所難了,可是除了秦牧隱,承王不會管她們,她的娘家在京裏還要靠她,沒人有那麽大的能耐了。
元氏張了張嘴,黎婉出聲打斷了她,「二叔母別說了,這事我不能應下,不然,您等侯爺迴來後親自與他說起?」
算著日子,南邊的事差不多結束了,銀礦肯定要歸朝廷,戚大將軍懷恨在心報復也是他們迴京的路上了。
送走了元氏,黎婉給寫了一封信,她記得上輩子靖康王與土匪的大體位置,吩咐二九先讓人打聽那一段的情況。
過了十日,二九迴信了,黎婉的心一緊,她說的那段地帶並沒有土匪,村子的人單純樸實,住了幾十年都說沒見過土匪。
黎婉明白,定是有人殺了村子的人,靖康王遇見了,然後才有後邊剿匪的事。
「紫蘭,把全康叫來!」
外邊的事入了正軌,全康在府裏,不一會兒全康就來了。
黎婉不與他拐彎抹角,「你手裏邊可有會武功的人,二九在南邊淘貨時遇著點麻煩,能不能讓你的人跑一趟?」
全康長年在外邊採買,身邊肯定有會武功弟子的人,寡不敵眾,他再厲害也擋不過別人人多,可是,他毫髮無損,身邊肯定有人。
全康麵露不解,見黎婉手裏拿著信,眸色一深,低頭不語。
黎婉等著他,他沒有猶豫多久,「夫人要多少?」
黎婉想說越多越好,立馬改口了,「五十人,你有不?」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