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是很隨意的),在他們一行人走來時剛好出了屋門迎接。“鈕祜祿氏向皇阿瑪請安,皇阿瑪萬福。”
“起吧。”康熙見她雪嫩的臉上並不上胭脂,小兩把子頭上也隻戴了朵珠花,耳上也是一雙簡單的東珠耳環,衣服更是以舒適為主……已有七八個月大的身子讓她看起來顯得有些笨重,臉上不由帶出一絲微笑,“身子不方便不用多禮。”
“皇阿瑪是一片慈心,臣妾卻不能恃此沒了規矩。”說著還是向胤禛和烏喇那拉氏行了禮。
胤禛請康熙恕她無禮。
康熙也不怪她違了聖意,先行進了堂屋,發現東邊用花梨木透雕萬字錦地欄杆罩隔了個次間出來,各種門簾窗紗細羅軟緞選搭的顏色給人一種溫馨清雅的感受,繡紋花樣也不繁複俗豔,堂屋正中設了炕榻,榻上軟墊上複鋪了竹席,旁邊擺了張小炕桌,並下方的腳踏、雕花椅和幾子都是黃花梨雕製,至於擺設,金銀玉器之類的極少,隻在那桌、幾上擺了白底青花瓷盤,上麵擺滿了當季瓜果,旁邊的木雕花架上也是擺著個琺琅抱月瓶,一邊的牆上則擺了扇紫檀透雕嵌織繡魚蝦戲蓮屏風,平時既可當擺設,有外客時估計轉換一下位置又能當隔屏用了。他並沒有進東次間及書房,而是走到榻上坐下,道:“她不錯規矩是對的,朕怪她做什麽!這院子布置得不錯,比那些堆滿了花的強。嗯,午膳就依老四家的,在多栽軒用,唔,地點就設在桂花樹下,那裏涼快。”
“是,媳婦這就吩咐人準備。”烏喇那拉氏忙應道,蘇宜爾哈知機朝春雨使了下眼色,讓她帶人協助喜雲下去準備。還是看牢點的好,如今是皇上駕臨,自己又身懷有孕,一點疏失都不可有。
康熙對烏喇那拉氏道:“你身體不好,也不要操心了,既在多栽軒用膳,就交給鈕祜祿氏去辦吧。”
烏喇那拉氏恭敬地應了。
“那臣妾就下去準備了。”蘇宜爾哈告退。她親自到小廚房看了那裏的食材,命人到菜田裏摘了些新鮮的蔬菜並香料,又從在空間裏采了些山菇木耳鮮筍,接著列了菜單,準備給烏喇那拉氏和李德全過目,生怕康熙有什麽忌口不吃的。
“陪我到池邊看能不能釣幾尾魚來加菜。”幹坐著沒意思,康熙叫了胤禛找來釣具魚餌一起到池邊垂釣,烏喇那拉氏和李德全隻得侍候去了,好在那裏有石桌凳,臨著水麵的樹蔭下也頗涼快,她坐在那裏也不會太累,而碧梢也替了喜雲趕了過來在她身邊伏侍。芳茶幾人機靈地端來了套梅花淩寒
粉彩茶具並炭爐等泡茶器具及鮮果,將下手的工作做完,剩下的由著烏喇那拉氏親自泡茶削果,端給那二位爺享用。
“嗬,魚還挺多的。”康熙占了個最佳的位置,一見池裏影影綽綽都是梭擺的肥魚,立時覺得定能滿載而歸。
胤禛卻是笑道:“皇阿瑪可別小看這池子裏的魚,它們精著呢,兒臣釣了幾次,每次都是收獲極小,有時它們把餌都吃光了剩了魚鉤在水裏晃,兒臣愣是沒察覺。”
“哦?那朕更要試試了。”
這魚果然難釣,康熙父子兩人釣了大半天才釣了兩條,一條是黃膳,一條卻是鱸魚。為了趕上午膳兩條魚先被送到了多栽軒的小廚房,留下兩個不甘心的垂釣者繼續努力。當然,也不純是釣魚了,兩人偶爾談談朝事,有時談談生活上的一些事,倒象普通人家的父子相處。
桌上菜色不多,八菜兩湯。正中間擺著的正是那條康熙釣的黃膳魚配北芪、紅棗、豬瘦肉、生薑煎煮的湯,飯前喝暖脾胃旺氣血;另一道湯是猴頭菇燉雞湯,此湯益胃健脾滋補強身;八道菜分別是:清蒸鱸魚、黃燜黃骨魚、酸辣獅子頭(藕粉肉末做的)、酸菜排骨苦筍煲、翡翠蝦仁、八寶兔丁、脆皮炸豆腐、手撕包菜。另又添了幾樣小菜,如手拍黃瓜、雞絲銀耳、及自己醃製的酸辣白蘿卜片等。
湯味鮮美,又養生,菜也是極鮮的,仗著材料好又不是宮裏常用的菜色,身邊又有佳兒佳媳陪著,康熙好心情地多用了一碗飯,李德全不由笑眯了眼,暗自將這些菜記下,決定有機會讓禦膳房多做幾次。
“養好身子,給老四生個兒子。”迴宮前康熙對蘇宜爾哈說道。
“是。”蘇宜爾哈臉一紅,低聲應了。她隻當它是一句平常話,烏喇那拉氏聽了心中卻十分不是滋味,抑鬱、忿怒、無奈,夾雜著翻滾於胸臆,令人窒息。然當著康熙淡淡的眼神,她卻什麽也不敢表現出來。
70
70、包子出生(上)...
傍晚的霞光映紅了大半個京城,李德全亦步亦趨地跟在康熙身後,摸不透他此時心中的想法,隻覺著他的心情似乎不若在雍郡王府時輕快了。
康熙徐步走著,身上也帶著紅彤彤的光暈。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他並不覺得夕陽有多好,他一生經曆過多少政治風波,麵對過多少刀光劍影,一生的成就在曆代帝王中堪有能與之比肩的,可到了晚年,他開始心煩儲位。
曾經讓他寄予厚望
,懷抱無限喜愛的太子,這些年早沒有了青少年時期的英明能幹,優雅從容,圍繞在他身邊的人也全是一個阿諛奉承、引著他結黨營私、圖謀不軌之徒。自己顧念著父子親情,顧慮著國本,一忍再忍一讓再讓,他卻絲毫沒有悔改之意……
難道自己當初就做錯了?
可是自曾祖父(努爾哈赤)、祖父(皇太極)薨後引起爭奪大位的事件,幾乎兵戎相見使滿清政權瀕於分裂的危險,他不能不顧。自己即位之初四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鼇拜)輔政引發的皇權與旗權之爭,他也要考慮,立皇太子,強化皇權、削弱旗權是必須的。胤礽是自己的元後赫舍裏所生,出身顯赫,也符合皇位嫡長繼承的曆史傳統。再加上當時的“三藩之亂”,偽托“朱三太子”蠱惑人心,以之為號召,煽動叛亂,殺掉吳三桂唯一的兒子、在京城做人質的額駙吳應熊,能喪其誌、絕其望。而自己立了“太子”,既能為自己身後預作準備,穩定人心、壯大聲勢,又能起加強皇權、鞏固統治的作用。
那也是必須的。
自己從小將他養在身邊,親自教導,給他所有儲君的尊榮……隻是太過了,現在想想,實行儲君製度就應該堅持儲君不禦政,如今,太子禦政多年植成黨羽,已然威脅到皇權。自己派太子與其他阿哥參與各種軍政事務,本意是鍛煉和培養皇子,讓他們為國家建功立業,哪知卻是增長了他們對權力與財富的欲望,如今除卻無心儲位的五阿哥、七阿哥,做到自己想望的卻隻四阿哥胤禛,其餘的皇子阿哥植黨結派,朝爭之勢已然形成,宋朝末年黨派之爭拖垮國家之鑒尤在,為了大清,自己決不能任事情發展到那一步。
難道,真的要放棄胤礽,放棄自己多年的心血?!
不放棄,這樣的太子能否承托起大清的江山社稷?現在連他自己也無法相信。
可是除了胤礽,他還能選誰做儲君?朝中讚譽頻頻、曾被二哥讚“心性好,不務矜誇”的八阿哥胤禩?哼,才能是有的,隻是處處標榜自己,迎全別人的看法,若登了位,他拿那郡擁護即位的臣子怎麽辦?要賞還是要罰?!拿大清的江山社稷成全自己私欲的人還配成為大清的帝王嗎?尤其是太子會變成如今的模樣少不了他和老大胤禔的手腳,如此沒有兄弟悌愛之人一旦登極,他會怎麽對付他看不順眼的兄弟?
老大胤禔打戰是好的,可惜於政務上太糙,達不到一個儲君的標準,心眼也小了些,這些年處處與太子爭,有什麽好爭的,出身位置本就不同
。
老三,文才倒是好,可那些聖人之言、詩詞美賦就能治理一個國家?
老四胤禛倒是不錯的,這些皇子阿哥裏,隻有他精明強幹處事公允不含私心,對自己也是孝順……想起早逝的佟佳氏,又想起德妃對他的態度,康熙心中閃過一絲憐惜,更多的卻是驕傲,這是他和玉姮(孝懿仁皇後佟佳氏)教養出來的孩子……隻是,還得看看,再給太子機會吧,若真不成,不,也不能將老四抬出來,不然隻怕也逃不過太子的結局。
老五老七無心帝位,再往下的皇子阿哥還太小,康熙根本就沒考慮。
他的思想已經從胤禛身上轉到了他的後院。
烏喇那拉氏是個好的,可惜福氣不夠,無子,身體又不好,母儀天下太過勉強。李氏出身漢軍旗,氣度也不夠,不考慮。倒是那個鈕祜祿氏,選秀時就覺著氣度不凡,這些年連相貌也長開了,出身也是滿州著姓大族……更重要的是自己曾將她的出生八字私下叫欽天監批算,是個難得五福具全、旺夫旺子的,如果她能一舉得男,自己倒是可以表示一下。老四的子嗣畢竟還是太少了……
其餘的格格侍妾在老康眼中那就是浮雲,他連記都懶得記。
再看看吧,自己的身體看著再活個十年八年應該沒什麽問題……吧?上次的時疫實在令他心有餘悸。
烏喇那拉氏一迴到正院,便有些立身不穩,碧梢忙扶住了她往臥榻上躺去。烏嬤嬤也忙端上早就備好的湯藥,一口一口地喂進她嘴裏,見自己從小照顧到大的福晉嘴唇直抖,知道若沒胭脂口紅遮蓋著,那臉色唇色定是青白得沒有一絲血色。不由心疼萬分地道:“福晉這是何苦?”以前她或許會堅持要烏喇那拉氏去爭,因為若不爭,就隻能無聲地埋沒於後院之中,可如今,再爭那是拿命去爭啊,能得到什麽,她已經是嫡福晉了,注定沒有兒子……
烏喇那拉氏一辛苦地咽下口中的湯藥,手“啪”地一聲巴搭上烏嬤嬤的手腕,聲音低低地:“我知道,我知道……可是,我好不甘心,好不甘心啊。”原來,這些都是她的,與她的爺並肩而立,聰慧的嫡子,賢惠的名聲,皇阿瑪、德額娘的讚譽……所有的榮耀都應該是她的啊!
她隻能眼看著別的女人一步步取代她的位置!
是什麽讓她落到這樣悲慘的境地?是李氏?宋氏?武氏?還是那可笑的命運?!不,她永遠不會認輸的……
四阿哥胤禛的心情比任何人都輕鬆,恭送了康熙
後他直接迴了多栽軒看他的小蓮花去了。
“爺,您怎麽來了,我以為……”看烏喇那拉氏去了呢。
她的心思他一眼看穿,輕哼道:“還是顧著你自己吧,今天的事宜慧心裏不定怎麽想。”
原來康熙說那句話時他也注意到了!蘇宜爾哈一怔,隨即嗔道:“我懷的可是您的兒子,您難道就不護著?”
他抱著她坐在腿上,手撫著她高高隆起的肚子,感受著那生命的脈動,說道:“爺護的再緊畢竟不常在內院,總有疏漏的時候……”他想起弘暉,那個兩輩子都與兒無緣的兒子,眼中閃過黯然。
蘇宜爾哈感受到他內心的那一絲著緊與黯然,不由伸手在他背後輕輕撫拍著:“您放心吧,我的寶貝兒子我自然小心的。”
肉肉的小臉上很是驕傲,他失笑地伸手拍了拍:“你怎麽就知道是兒子?”萬一是女兒呢,難道她也是重男輕女,想著要有兒子傍身的?
“直覺。”
他一聽嘴角就不受控製了抽了兩下,可是這些年相處下來,他也知道她口中這兩個字的威力,但凡她這麽肯定地出口,那是八九不離十了。
“爺,我想睡一下,您幫我給兒子念念書好不好?”她不知哪裏塞過來一本《論語》。其實更想讓他念《史記》或山川遊記之類的,不過想到他們愛新覺羅家那多疑的小心眼性格還是《論語》吧,安全。
胤禛無奈地看著懷中兒人笨拙地爬到榻上,闔眼不到兩秒就唿唿睡去,想到今天她的忙碌,心中一軟,幫她蓋上薄被,再翻開手中的《論語》,選了一篇讀了起來。
進入九月不久,宋氏、烏雅氏分別傳出有孕。
聽到這消息,有人喜有人惱。隻蘇宜爾哈疑惑了一陣,記得曆史上宋氏生了兩個女兒,隻都生下來沒多久就殤了,難道她的第二個女兒便是今年有的?她怎麽記得好像是……四十五年——難道蝴蝶了?
這蝴蝶還扇得挺大的,連烏雅氏都有了。
烏雅氏雖然嬌蠻了些,到底明白子嗣對後院女子的重要性,遂將所有的精力心力放在照顧胎兒、防範別人下黑手的上頭,也終於放鬆了對張氏的看管。如果她能給爺生個健康的阿哥,爺會不會為她請封側福晉呢?烏雅氏美美的想著,至於那個鈕祜祿氏,老天爺一定要保佑她生個女兒,最好像福晉一樣,難產。
那張氏,仿佛地鼠終於見了太陽,活躍萬分——如此也罷了,隻是她頻頻
造訪多栽軒實在讓蘇宜爾哈吃不消,躲到了耿氏那兩次,迴來她還在……為什麽這麽執著啊,無奈地蘇宜爾哈隻得請領導出手,吩咐後院中的女人沒事不要打擾鈕祜祿側福晉和烏雅氏、宋氏,免得衝撞了子嗣。
——這是四阿哥第二次明白表現出他對子嗣的重視。
後院的女人如何想的她不去管,那紛紛擾擾的也波及不到多栽軒,再說進了十月就到她的預產期了,她要好好準備生產事宜。
作者有話要說:向親們請假:明天暫時停更一天~~~~~
71、包子出生(下)...
因著雍郡王府有三個女人懷孕,一下子空出不少侍寢時間,其她的女人眼紅之餘無不使出渾身解數邀寵,想趁此機會也懷上,倒沒再出什麽撓心的事。
蘇宜爾哈樂得如此,沒得在這種時候跟人較勁,不得好處不說還會惹來一堆側目。再說,胤禛雖然很少在多栽軒過夜,但他幾乎日日都來看她,在她有意無意的帶動下有時也能主動地跟肚子裏的寶寶做一些交流,兩人一起感受著胎兒的成長。
“寶寶,今晚你阿瑪不會來了,我們進空間吃好吃的去!”為了寶寶好,隻要胤禛沒在多栽軒過夜她就進空間裏睡,吃的也盡量是空間裏出產的水果蔬菜。好在空間裏的時間是外麵時間的十幾二十倍,她多吃幾頓也不會覺得撐。
連吃了好幾個鮮美多汁的水果,感覺肚子有些飽後她停了下來
“起吧。”康熙見她雪嫩的臉上並不上胭脂,小兩把子頭上也隻戴了朵珠花,耳上也是一雙簡單的東珠耳環,衣服更是以舒適為主……已有七八個月大的身子讓她看起來顯得有些笨重,臉上不由帶出一絲微笑,“身子不方便不用多禮。”
“皇阿瑪是一片慈心,臣妾卻不能恃此沒了規矩。”說著還是向胤禛和烏喇那拉氏行了禮。
胤禛請康熙恕她無禮。
康熙也不怪她違了聖意,先行進了堂屋,發現東邊用花梨木透雕萬字錦地欄杆罩隔了個次間出來,各種門簾窗紗細羅軟緞選搭的顏色給人一種溫馨清雅的感受,繡紋花樣也不繁複俗豔,堂屋正中設了炕榻,榻上軟墊上複鋪了竹席,旁邊擺了張小炕桌,並下方的腳踏、雕花椅和幾子都是黃花梨雕製,至於擺設,金銀玉器之類的極少,隻在那桌、幾上擺了白底青花瓷盤,上麵擺滿了當季瓜果,旁邊的木雕花架上也是擺著個琺琅抱月瓶,一邊的牆上則擺了扇紫檀透雕嵌織繡魚蝦戲蓮屏風,平時既可當擺設,有外客時估計轉換一下位置又能當隔屏用了。他並沒有進東次間及書房,而是走到榻上坐下,道:“她不錯規矩是對的,朕怪她做什麽!這院子布置得不錯,比那些堆滿了花的強。嗯,午膳就依老四家的,在多栽軒用,唔,地點就設在桂花樹下,那裏涼快。”
“是,媳婦這就吩咐人準備。”烏喇那拉氏忙應道,蘇宜爾哈知機朝春雨使了下眼色,讓她帶人協助喜雲下去準備。還是看牢點的好,如今是皇上駕臨,自己又身懷有孕,一點疏失都不可有。
康熙對烏喇那拉氏道:“你身體不好,也不要操心了,既在多栽軒用膳,就交給鈕祜祿氏去辦吧。”
烏喇那拉氏恭敬地應了。
“那臣妾就下去準備了。”蘇宜爾哈告退。她親自到小廚房看了那裏的食材,命人到菜田裏摘了些新鮮的蔬菜並香料,又從在空間裏采了些山菇木耳鮮筍,接著列了菜單,準備給烏喇那拉氏和李德全過目,生怕康熙有什麽忌口不吃的。
“陪我到池邊看能不能釣幾尾魚來加菜。”幹坐著沒意思,康熙叫了胤禛找來釣具魚餌一起到池邊垂釣,烏喇那拉氏和李德全隻得侍候去了,好在那裏有石桌凳,臨著水麵的樹蔭下也頗涼快,她坐在那裏也不會太累,而碧梢也替了喜雲趕了過來在她身邊伏侍。芳茶幾人機靈地端來了套梅花淩寒
粉彩茶具並炭爐等泡茶器具及鮮果,將下手的工作做完,剩下的由著烏喇那拉氏親自泡茶削果,端給那二位爺享用。
“嗬,魚還挺多的。”康熙占了個最佳的位置,一見池裏影影綽綽都是梭擺的肥魚,立時覺得定能滿載而歸。
胤禛卻是笑道:“皇阿瑪可別小看這池子裏的魚,它們精著呢,兒臣釣了幾次,每次都是收獲極小,有時它們把餌都吃光了剩了魚鉤在水裏晃,兒臣愣是沒察覺。”
“哦?那朕更要試試了。”
這魚果然難釣,康熙父子兩人釣了大半天才釣了兩條,一條是黃膳,一條卻是鱸魚。為了趕上午膳兩條魚先被送到了多栽軒的小廚房,留下兩個不甘心的垂釣者繼續努力。當然,也不純是釣魚了,兩人偶爾談談朝事,有時談談生活上的一些事,倒象普通人家的父子相處。
桌上菜色不多,八菜兩湯。正中間擺著的正是那條康熙釣的黃膳魚配北芪、紅棗、豬瘦肉、生薑煎煮的湯,飯前喝暖脾胃旺氣血;另一道湯是猴頭菇燉雞湯,此湯益胃健脾滋補強身;八道菜分別是:清蒸鱸魚、黃燜黃骨魚、酸辣獅子頭(藕粉肉末做的)、酸菜排骨苦筍煲、翡翠蝦仁、八寶兔丁、脆皮炸豆腐、手撕包菜。另又添了幾樣小菜,如手拍黃瓜、雞絲銀耳、及自己醃製的酸辣白蘿卜片等。
湯味鮮美,又養生,菜也是極鮮的,仗著材料好又不是宮裏常用的菜色,身邊又有佳兒佳媳陪著,康熙好心情地多用了一碗飯,李德全不由笑眯了眼,暗自將這些菜記下,決定有機會讓禦膳房多做幾次。
“養好身子,給老四生個兒子。”迴宮前康熙對蘇宜爾哈說道。
“是。”蘇宜爾哈臉一紅,低聲應了。她隻當它是一句平常話,烏喇那拉氏聽了心中卻十分不是滋味,抑鬱、忿怒、無奈,夾雜著翻滾於胸臆,令人窒息。然當著康熙淡淡的眼神,她卻什麽也不敢表現出來。
70
70、包子出生(上)...
傍晚的霞光映紅了大半個京城,李德全亦步亦趨地跟在康熙身後,摸不透他此時心中的想法,隻覺著他的心情似乎不若在雍郡王府時輕快了。
康熙徐步走著,身上也帶著紅彤彤的光暈。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他並不覺得夕陽有多好,他一生經曆過多少政治風波,麵對過多少刀光劍影,一生的成就在曆代帝王中堪有能與之比肩的,可到了晚年,他開始心煩儲位。
曾經讓他寄予厚望
,懷抱無限喜愛的太子,這些年早沒有了青少年時期的英明能幹,優雅從容,圍繞在他身邊的人也全是一個阿諛奉承、引著他結黨營私、圖謀不軌之徒。自己顧念著父子親情,顧慮著國本,一忍再忍一讓再讓,他卻絲毫沒有悔改之意……
難道自己當初就做錯了?
可是自曾祖父(努爾哈赤)、祖父(皇太極)薨後引起爭奪大位的事件,幾乎兵戎相見使滿清政權瀕於分裂的危險,他不能不顧。自己即位之初四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鼇拜)輔政引發的皇權與旗權之爭,他也要考慮,立皇太子,強化皇權、削弱旗權是必須的。胤礽是自己的元後赫舍裏所生,出身顯赫,也符合皇位嫡長繼承的曆史傳統。再加上當時的“三藩之亂”,偽托“朱三太子”蠱惑人心,以之為號召,煽動叛亂,殺掉吳三桂唯一的兒子、在京城做人質的額駙吳應熊,能喪其誌、絕其望。而自己立了“太子”,既能為自己身後預作準備,穩定人心、壯大聲勢,又能起加強皇權、鞏固統治的作用。
那也是必須的。
自己從小將他養在身邊,親自教導,給他所有儲君的尊榮……隻是太過了,現在想想,實行儲君製度就應該堅持儲君不禦政,如今,太子禦政多年植成黨羽,已然威脅到皇權。自己派太子與其他阿哥參與各種軍政事務,本意是鍛煉和培養皇子,讓他們為國家建功立業,哪知卻是增長了他們對權力與財富的欲望,如今除卻無心儲位的五阿哥、七阿哥,做到自己想望的卻隻四阿哥胤禛,其餘的皇子阿哥植黨結派,朝爭之勢已然形成,宋朝末年黨派之爭拖垮國家之鑒尤在,為了大清,自己決不能任事情發展到那一步。
難道,真的要放棄胤礽,放棄自己多年的心血?!
不放棄,這樣的太子能否承托起大清的江山社稷?現在連他自己也無法相信。
可是除了胤礽,他還能選誰做儲君?朝中讚譽頻頻、曾被二哥讚“心性好,不務矜誇”的八阿哥胤禩?哼,才能是有的,隻是處處標榜自己,迎全別人的看法,若登了位,他拿那郡擁護即位的臣子怎麽辦?要賞還是要罰?!拿大清的江山社稷成全自己私欲的人還配成為大清的帝王嗎?尤其是太子會變成如今的模樣少不了他和老大胤禔的手腳,如此沒有兄弟悌愛之人一旦登極,他會怎麽對付他看不順眼的兄弟?
老大胤禔打戰是好的,可惜於政務上太糙,達不到一個儲君的標準,心眼也小了些,這些年處處與太子爭,有什麽好爭的,出身位置本就不同
。
老三,文才倒是好,可那些聖人之言、詩詞美賦就能治理一個國家?
老四胤禛倒是不錯的,這些皇子阿哥裏,隻有他精明強幹處事公允不含私心,對自己也是孝順……想起早逝的佟佳氏,又想起德妃對他的態度,康熙心中閃過一絲憐惜,更多的卻是驕傲,這是他和玉姮(孝懿仁皇後佟佳氏)教養出來的孩子……隻是,還得看看,再給太子機會吧,若真不成,不,也不能將老四抬出來,不然隻怕也逃不過太子的結局。
老五老七無心帝位,再往下的皇子阿哥還太小,康熙根本就沒考慮。
他的思想已經從胤禛身上轉到了他的後院。
烏喇那拉氏是個好的,可惜福氣不夠,無子,身體又不好,母儀天下太過勉強。李氏出身漢軍旗,氣度也不夠,不考慮。倒是那個鈕祜祿氏,選秀時就覺著氣度不凡,這些年連相貌也長開了,出身也是滿州著姓大族……更重要的是自己曾將她的出生八字私下叫欽天監批算,是個難得五福具全、旺夫旺子的,如果她能一舉得男,自己倒是可以表示一下。老四的子嗣畢竟還是太少了……
其餘的格格侍妾在老康眼中那就是浮雲,他連記都懶得記。
再看看吧,自己的身體看著再活個十年八年應該沒什麽問題……吧?上次的時疫實在令他心有餘悸。
烏喇那拉氏一迴到正院,便有些立身不穩,碧梢忙扶住了她往臥榻上躺去。烏嬤嬤也忙端上早就備好的湯藥,一口一口地喂進她嘴裏,見自己從小照顧到大的福晉嘴唇直抖,知道若沒胭脂口紅遮蓋著,那臉色唇色定是青白得沒有一絲血色。不由心疼萬分地道:“福晉這是何苦?”以前她或許會堅持要烏喇那拉氏去爭,因為若不爭,就隻能無聲地埋沒於後院之中,可如今,再爭那是拿命去爭啊,能得到什麽,她已經是嫡福晉了,注定沒有兒子……
烏喇那拉氏一辛苦地咽下口中的湯藥,手“啪”地一聲巴搭上烏嬤嬤的手腕,聲音低低地:“我知道,我知道……可是,我好不甘心,好不甘心啊。”原來,這些都是她的,與她的爺並肩而立,聰慧的嫡子,賢惠的名聲,皇阿瑪、德額娘的讚譽……所有的榮耀都應該是她的啊!
她隻能眼看著別的女人一步步取代她的位置!
是什麽讓她落到這樣悲慘的境地?是李氏?宋氏?武氏?還是那可笑的命運?!不,她永遠不會認輸的……
四阿哥胤禛的心情比任何人都輕鬆,恭送了康熙
後他直接迴了多栽軒看他的小蓮花去了。
“爺,您怎麽來了,我以為……”看烏喇那拉氏去了呢。
她的心思他一眼看穿,輕哼道:“還是顧著你自己吧,今天的事宜慧心裏不定怎麽想。”
原來康熙說那句話時他也注意到了!蘇宜爾哈一怔,隨即嗔道:“我懷的可是您的兒子,您難道就不護著?”
他抱著她坐在腿上,手撫著她高高隆起的肚子,感受著那生命的脈動,說道:“爺護的再緊畢竟不常在內院,總有疏漏的時候……”他想起弘暉,那個兩輩子都與兒無緣的兒子,眼中閃過黯然。
蘇宜爾哈感受到他內心的那一絲著緊與黯然,不由伸手在他背後輕輕撫拍著:“您放心吧,我的寶貝兒子我自然小心的。”
肉肉的小臉上很是驕傲,他失笑地伸手拍了拍:“你怎麽就知道是兒子?”萬一是女兒呢,難道她也是重男輕女,想著要有兒子傍身的?
“直覺。”
他一聽嘴角就不受控製了抽了兩下,可是這些年相處下來,他也知道她口中這兩個字的威力,但凡她這麽肯定地出口,那是八九不離十了。
“爺,我想睡一下,您幫我給兒子念念書好不好?”她不知哪裏塞過來一本《論語》。其實更想讓他念《史記》或山川遊記之類的,不過想到他們愛新覺羅家那多疑的小心眼性格還是《論語》吧,安全。
胤禛無奈地看著懷中兒人笨拙地爬到榻上,闔眼不到兩秒就唿唿睡去,想到今天她的忙碌,心中一軟,幫她蓋上薄被,再翻開手中的《論語》,選了一篇讀了起來。
進入九月不久,宋氏、烏雅氏分別傳出有孕。
聽到這消息,有人喜有人惱。隻蘇宜爾哈疑惑了一陣,記得曆史上宋氏生了兩個女兒,隻都生下來沒多久就殤了,難道她的第二個女兒便是今年有的?她怎麽記得好像是……四十五年——難道蝴蝶了?
這蝴蝶還扇得挺大的,連烏雅氏都有了。
烏雅氏雖然嬌蠻了些,到底明白子嗣對後院女子的重要性,遂將所有的精力心力放在照顧胎兒、防範別人下黑手的上頭,也終於放鬆了對張氏的看管。如果她能給爺生個健康的阿哥,爺會不會為她請封側福晉呢?烏雅氏美美的想著,至於那個鈕祜祿氏,老天爺一定要保佑她生個女兒,最好像福晉一樣,難產。
那張氏,仿佛地鼠終於見了太陽,活躍萬分——如此也罷了,隻是她頻頻
造訪多栽軒實在讓蘇宜爾哈吃不消,躲到了耿氏那兩次,迴來她還在……為什麽這麽執著啊,無奈地蘇宜爾哈隻得請領導出手,吩咐後院中的女人沒事不要打擾鈕祜祿側福晉和烏雅氏、宋氏,免得衝撞了子嗣。
——這是四阿哥第二次明白表現出他對子嗣的重視。
後院的女人如何想的她不去管,那紛紛擾擾的也波及不到多栽軒,再說進了十月就到她的預產期了,她要好好準備生產事宜。
作者有話要說:向親們請假:明天暫時停更一天~~~~~
71、包子出生(下)...
因著雍郡王府有三個女人懷孕,一下子空出不少侍寢時間,其她的女人眼紅之餘無不使出渾身解數邀寵,想趁此機會也懷上,倒沒再出什麽撓心的事。
蘇宜爾哈樂得如此,沒得在這種時候跟人較勁,不得好處不說還會惹來一堆側目。再說,胤禛雖然很少在多栽軒過夜,但他幾乎日日都來看她,在她有意無意的帶動下有時也能主動地跟肚子裏的寶寶做一些交流,兩人一起感受著胎兒的成長。
“寶寶,今晚你阿瑪不會來了,我們進空間吃好吃的去!”為了寶寶好,隻要胤禛沒在多栽軒過夜她就進空間裏睡,吃的也盡量是空間裏出產的水果蔬菜。好在空間裏的時間是外麵時間的十幾二十倍,她多吃幾頓也不會覺得撐。
連吃了好幾個鮮美多汁的水果,感覺肚子有些飽後她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