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做到萬無一失,確切的說,是為了讓自己更加的安心,李永吉在對沈世明感到懷疑之後,就開始頻繁的給國內軍隊的各級主管打過電話。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確認一下帝**目前的狀況,尤其是帝**中真正的擎天柱——帝國禁衛軍的近況!


    在這其中,李永吉最關心的就是,到底有沒有人去主動接觸並策動這些高級軍官,或者說,這些中高級軍官中到底有誰已經不太可靠。


    經過了一整套的電話問詢之後,李永吉總算是慢慢的放下了心,因為他沒有從那些中高級軍官的口中聽到有什麽異動,沒覺得這些人跟過去有什麽不同,也沒聽說有什麽外人去軍營主動跟他們套近乎。


    一個兩個的軍中高層或許會欺騙到李永吉,但軍隊是個自成體係的組織,尤其是禁衛軍,更是連國務院都無法指揮的特殊存在,擁有極大的獨立自主權。


    因此,這樣一個相對與世隔絕的武裝機構,要想被局外人影響是相當困難的,尤其是禁衛軍,就算有極個別的人起了別樣心思,但想要不聲不響的鼓動整個部隊造反,那也是不可能的。


    最大的問題就在於,禁衛軍的無線電普及到了連一級,每個連級部門都可以直接與李永吉通話,避免了蒙蔽的情況發生。


    除此之外,禁衛軍的營地也都有局域廣播係統,這些係統的最高權限其實是掌握在李永吉手中的,李永吉隨時可以強製開啟廣播係統,向整個軍營播放他的講話,讓自己的聲音直接傳達到禁衛軍每一名士兵的耳朵中,讓每一個士兵都得到自己的準確指令。


    要想屏蔽這種係統,必須斷掉所有的局域廣播係統,但問題是,這套局域廣播係統是一個個的子係統,每個營部都有一個這樣類似中繼站似的子係統。


    所以說。要想蒙蔽李永吉,除非你把軍中所有的營級廣播係統全部蒙蔽,收買所有的通信員才可以,但那顯然是不可能的。


    之所以說不可能。是因為掌握通信係統的部隊,是獨立於部隊指揮係統的特殊組織,屬於直接聽命於李永吉的直轄部門,必要時候,可不受其他部門上級的約束。


    除了人事獨立這一點外。在技術上也有很大的限製性,因為禁衛軍的廣播係統都是數碼化的,可以實現遠程遙控,必要時候,隻要不斷電,李永吉可以使用自己的最高權限,用遙控的方式強行控製這些廣播係統,以達到把自己的聲音傳播出去的目的。


    或許要說,如果真的造反,可以提前收買通信員。讓整個部隊的廣播係統都斷電啊。


    嗯,這是個好辦法,可一旦如此,先不說難度大小,就算真這樣,也必然會引起全軍戒備,在這種情況下,上級指揮官的命令一樣無法順暢下達,一樣無法讓全軍聽命行動走出軍營。


    換言之,禁衛軍要想造反。除非全軍的連級軍官都同意,那才有一絲可能,隻要有一個人不滿,提前利用自己的通信係統直接上報李永吉。那這場造反就會無疾而終。


    誰都知道,密謀造反這種事兒,必須是人越少越好,人一多,壞事的幾率就大大增加。


    所以說,雖然李永吉搞的那套東西不是萬無一失。但因為時代的局限性,他的這套人事獨立加技術加密的方法還是十分有效的,至少目前看來相當有效。


    正是因為得益於這套行之有效的監督體係跟無線電通信體係,才讓禁衛軍造反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就算有一兩個高級軍官起了異心,他周圍的人也不會跟他幹,反而很可能提前把他抓起來邀功。


    本來嘛,禁衛軍的忠誠度已經足夠讓人安心了,但由於在過去的時候,禁衛軍是可以接受內務府領導的,而偏偏沈世明等人也能影響到內務府,所以出於謹慎,李永吉幹脆又增加了個保險。


    這個保險,就是李永吉對禁衛軍的連級以上軍官下令,從現在開始,禁衛軍要想調動,必須是李永吉親自打電話下命令,除此之外,也就是有任何非皇帝本人之外的人想要調動禁衛軍,都必須先來請示他李永吉,隻有得到了李永吉的首肯,讓他們確確實實的聽到李永吉的聲音,禁衛軍才可以出動。


    除了這一點外,李永吉還下令禁衛軍從現在開始,進入三級警戒,也就是放棄一切休假,且除了禁衛軍的官兵外,任何外人都不得進入軍事禁區。


    這個軍事禁區包括很多地方,比如110特區,馬鞍山鋼鐵聯合體等李永吉精心打造的重點單位,都在這個軍事禁區範圍之內。


    可以這麽說,一旦進入三級警戒的情況,就連國防軍也不得進入軍事禁區,否則的話將會遭到不宣而戰的強有力的打擊。


    在這裏麵,李永吉重點提到了義王、皇後、太上皇等皇室成員,還提到了沈世明等行政高官,說了除了他自己親自下令解除這個禁令,否則在這期間除了禁衛軍以及這些特殊單位的內部人員,誰也不準進入軍事禁區。


    這意味著,在這期間,這些軍事禁區將成為獨立區域,不受帝國的行政管轄,屬於國中之國。相反,軍事禁區索要的物資,卻必須不折不扣的得到滿足。


    這一點倒是不用李永吉擔心,畢竟禁衛軍控製的軍事禁區內,不但掌握著帝國目前最大的科研機構,還掌握著最大的兵工廠、煉鋼廠、鐵廠、煤礦等單位,而這些單位呢,要不就依托長江航運,要麽就有鐵路貫通,完全是個自成體係的工商業聯合體。


    換句話說,中華帝國目前的重工業,超過九成九都集中在禁衛軍控製的軍事禁區之內,而這個軍事禁區,主要就是指當初李永吉在馬鞍山設置的鋼鐵聯合體以及廣德縣的煤化工聯合體跟110特區。


    也就是說,中華帝國的重工業區,目前主要是指馬鞍山附近以及廣德縣附近這兩個點,而兩點之間已經通了鐵路,這片區域也屬於軍事禁區。


    在這其中,廣德縣的煤化工以及110特區是最早建設的。之所以建造在這個在這時代相對偏僻的地方,主要是在這裏有優質易開采的煤礦,而且地理位置四通八達,本身卻又人煙稀少。相對比較隱秘。


    反正對此時的中國來說,有科學素養的人太少太少了,就算把科研機構建設在大城市也未必能好到哪兒去。


    相反,因為李永吉是可以整個把工廠都搬運過來,是那種連地基一起挪過來的情況。所以他更需要的是隱秘性。


    所以說,隻有人煙稀少而又資源豐富的地方,才是當初的李永吉最適合選擇的地方,這也是為何廣德縣,確切的說是廣德縣郊區能入選的真正原因。


    當然了,受限於區域位置以及挪運的工廠規模,廣德縣的煤化工體係以及110科技園的整體規模並不算大,至少按照現代社會來看,並不大,也就是個國內鄉鎮企業加三流大學的水平。


    但是在這個時代的中國。甚至是世界來說,廣德縣的煤化工體係跟110科技園都是當之無愧的先進聯合體,不光是技術的先進性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就連產能也是世界第一。


    而且,因為廣德縣此時人煙稀少,也比較容易控製,最後的結果就是,以廣德縣煤化工工廠為中心,向外不斷擴張的110科技園區,直接成了真正的軍事禁區。四處都是碉堡暗堡以及鐵絲網,禁衛軍官兵則到處巡邏。


    在這附近,外人不經過允許進入其中,在鐵絲網外的區域會被警告驅離。如果不聽勸告,進入鐵絲網內的區域,而且又不是在指定道路上通行,可以不經過宣告而直接槍斃。


    剛開始的時候,這種不經過宣告而槍斃的事情已經發生過兩次,被驅離的事情則更多。麵對這種情況。遇難者家屬壓根得不到一丁點的賠償,也沒有任何可以說理的地方,甚至周圍民眾也不覺得看守的禁衛軍這樣做有什麽錯。


    經過這麽幾次事件之後,老百姓都知道這附近是生人勿進的地方,所以再也沒有外人主動靠近了。


    至於馬鞍山鋼鐵聯合體,這是後來才建設出來的,其主體是一處中等規模的煉鐵煉鋼一體化的鋼鐵廠以及與鋼鐵廠並聯的兵工廠。


    目前,這座馬鞍山鋼鐵聯合體不但能出產在本世紀來說性能極佳的各種鋼鐵製品,還是國防軍的唯一武器供應商,禁衛軍的主要供應商之一以及出口武器的唯一產地。


    因此,掌握了馬鞍山鋼鐵聯合體,就等於掌握了中華帝國九成的鋼鐵製品以及九成九的武器供應,說是帝**的根本命脈也不為過。


    毫無疑問,因為馬鞍山鋼鐵聯合體的重要性,這裏也是被禁衛軍所全權掌握,而且跟廣德縣的產業一樣,都是屬於李永吉個人所有的產業,不屬於帝國政府所有,是名副其實的皇產。


    當初李永吉讓禁衛軍掌握這些地方,倒不是一開始就想到有人可能會謀反,而是下意識的行為,畢竟這幾處地方都太過敏感,裏麵的很多設備,甚至整個工廠都是現代弄來的,李永吉不想讓太多外人接觸到。


    但是現在看來,這個決定真的是太棒了,因為這樣一來,就等於讓禁衛軍控製了最關鍵的重工業跟軍.火供給,誰要想造反,在耐力上就頂不住。


    在李永吉看來,什麽南京上海之類的大城市,統統都不重要,隻要讓禁衛軍牢牢的把握住馬鞍山跟廣德縣這兩處重工業基地,掌握了武器的供應點,那麽就算所有的國防軍都造反了,他也不怕。


    畢竟現在的中**隊,已經全麵進入火力至上的時代了,沒了後勤支持,尤其是彈藥方麵的支持,任何造反派都無法持久,更何況,既然是造反,不可能真的讓所有人都跟著,最多也就是說服一小部分國防軍罷了,除了打一個措手不及,根本不成氣候。


    不過,帝國禁衛軍後來因為戰略目的的不同,被分為三個軍,隸屬三個軍區,分別是第一軍所屬的北京軍區、第二軍所屬的濟南軍區以及第三軍所屬的蘇州軍區。


    當前來說,周達帶領的第一軍主力,被分散在了整個東北,以鎮壓東北跟朝鮮半島的局勢,第二軍主力則隨著總司令王三武西征,在平了迴亂之後,現正駐紮在伊犁,目的是鎮壓當地並監視俄國人;隻有張威統轄的蘇州軍區第三軍,還穩穩的停留在江南一帶。


    也就是說,在目前的局麵下,控製軍事禁區的禁衛軍部隊,隻有一個蘇州軍區的第三軍,雖然整體戰力依舊很強,但兵力略顯不足,再加上要分散在江南各地駐紮,在軍事禁區處保留的軍力就更加薄弱。


    為此,李永吉一方麵是出於求穩,另外一方麵也是起到敲山震虎的目的,在發覺禁衛軍中沒什麽異常之後,接連給禁衛軍部隊下達了許多新命令。


    在李永吉的新命令中,除了遠在伊犁的第二軍暫時不動外,在東北的禁衛軍立刻收縮,然後除了在北京保留一個團外,其餘部隊全部南下,到馬鞍山與第三軍匯合。


    此外,分布在整個江南地區的第三軍全部收縮,把主力全部收縮在南京城、馬鞍山還有廣德縣一帶,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就連上海、蘇州、杭州等大城市也全部放棄。


    而在這個調兵令之前,李永吉先發布了一個高級將領的調令,那就是讓原第三軍的司令官張威轉去北京,做第一軍的司令官,讓原第一軍的周達,來第三軍當司令官。


    總之,在這個大規模的禁衛軍調兵行動中,李永吉不但通知了他們的最高指揮官,也就是周達跟張威,而且還直接通知到下麵的連級軍官,確保命令的完美執行,容不得一絲一毫的錯誤。


    從這個方麵就看出來,李永吉對長期坐鎮江南的張威已經有了一絲絲的不信任,害怕張威出什麽亂子,所以才先換司令官,再順勢調兵,當然,如果張威本身並沒有問題,這樣做也可以讓他更加的警醒一點,畢竟這是平級調動,並不算貶低,甚至張威去了第一軍後,控製的地盤更大了。


    毫無疑問,雖然李永吉這是直接給禁衛軍下命令,不用走國務院,但這麽大的行動,肯定是瞞不了人的,絕對會讓有心人惶恐不已。


    人隻要惶恐了,就容易露出馬腳,如果能因此打消某些不切實際的想法那就最好,要是不行,那李永吉這麽做,也能讓自己提前立於不敗之地。


    當然,如果這一切都是李永吉自己的多疑,事情根本不像李永吉猜測的那樣壞,那麽這樣做也沒啥壞處,至少能練下兵,順便嚇唬嚇唬某些人也不錯。(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時空走私1859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莊不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莊不易並收藏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