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方的準備,西元1863年11月2日的時候,李永吉正式帶領遠征軍第一師的三個團,共兩萬兩千多人馬,外加兩萬兩千聯盟軍士兵,在特混艦隊的護持下,直奔伊利諾伊州壓力山大縣的開羅市,正式展開了被李永吉稱之為跳蛙戰役的作戰。
開羅市位於伊利諾伊州的最南端,也是該州還把最低的地方,再加上這裏是密西西比河與俄亥俄河的交匯處,所以這個地方的水患其實相當嚴重。
正因為這裏的地理位置相對特殊,水患嚴重,所以自美國正式開建開羅市的時候,就先圍繞城市修建了一圈防洪堤。這道防洪堤既能夠起到抵禦水患的作用,也能起到一定的軍事防禦作用,所以開羅市在這個水運還十分重要的時代來說,其實是美國在中部地區相當重要的一座城市,至少目前為止,這個開羅市比聖路易斯還要繁華。
尤其是現在,因為聯邦軍在西部戰線的連續潰敗,導致開羅市成了聯邦軍重要的一個物資中轉站,所以林肯總統特意要求加強當地的防禦,並且還派駐了兩個軍的部隊,其中一個軍是美國的正規軍,另外一個軍則是新征召的誌願兵軍,全部都隸屬於聯邦軍的俄亥俄軍團。
俄亥俄軍團,是開戰以來聯邦軍的常設軍團,一開始隻有五萬人,但後來隨著戰爭的進展,這個俄亥俄軍團也開始擴編,到1863年的時候,已經成為一個總人數達十五萬人的大軍團,實際上已經是一個方麵軍的編製了。
至於這個軍團的軍團長,名叫斯克斯特.恩菲爾德,也是西點軍校畢業的高材生,跟格蘭特是校友,不過相比他領兵的能力,他同時還是一個政客,因為他是一名共和黨人士。是林肯總統的支持者之一。
雖然這個斯克斯特帶有比較強的政治屬性,但他身為一名軍官,也是相當合格的,尤其是他也當過工兵。對防守方麵很有一套,加上又能獲得林肯的支持,擁有比較充沛的物資支援,所以他這次奉命支援納什維爾,實際上做的還是相對不錯的。
當初。當林肯總統要斯克斯特前去支援納什維爾的時候,他其實是不樂意的,畢竟格蘭特軍團的力量如何,他很清楚,而中國人能如此輕易的連續吃掉格蘭特軍團與坎伯龍河軍團,絕對不是僥幸。
不過他也知道,目前成建製的軍團,附近好像就隻有他的俄亥俄軍團了,他要是不去支援,似乎別人也沒能力去支援了。而就戰略角度來說,納什維爾的確十分重要,如果也被南方人拿下來,那聯邦軍在西部戰線的進攻態勢,就真的是全麵失敗了。
當然,以目前的狀況,連林肯都意識到了,再想對南方軍發動大規模攻勢是不可能的了,畢竟後方還有英國人與法國人,西線還有中國人。美國其實是出於多線戰爭的不利局麵,能守住現在的地盤就不錯了,再想發動大規模進攻,略微有些不現實。
可是。合眾國不用於聯盟國,聯盟國的目的是隻要能維持住戰線,保持自己的獨立就算合格了,但合眾國的目的是維護國家領土完整,廢除南方的奴隸製度,雙方本質上就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這也導致雙方的戰略目標有所不同。
所以說,北方是不得不進攻,否則的話,一旦他停下來不進攻,那麽就等於是承認失敗,而真的形成這種態勢的話,人都是有惰性的,萬一大家覺得既然如此,就忍下來吧,那可能以後就真的隻能捏著鼻子承認聯盟國的獨立地位了。
實際上,到了這個地步,就林肯總統的本意來說,就算暫時承認南方聯盟國也無所謂,反正來日方長,南方人口少,沒工業等都是硬傷,等北方緩過勁兒來,隨時可以用各種方法重新收複失地,畢竟大家雖然理念不同,但都是聯邦製不是。
聯邦製的地方自治性質很強,雖然的確是容易造成分裂,但要想重新集合在一起也同樣相對容易,說白了就是地方民眾屬於牆頭草的,哪邊強就往哪邊倒,因此就算暫時失去了土地,等自己強大了,再撈迴來也容易。
相對聯盟國而言,林肯其實更憂慮的是西部的領土,或者說中國人的威脅。
因為林肯很清楚,西部地區地廣人稀,美國剛拿到手也不長,而中國人與美國人不同,不但人口眾多,還是個十分擅長占地皮的種族,而且文化也跟美國等西方社會不同,所以一旦讓中國人站住腳,再想拿迴那些土地,真的就千難萬難了。
雖然這個時代大多數美國人眼光都盯著南方,對西部的認識都是所謂的荒漠,但那是因為資訊的不對等所造成的。
林肯身為總統,加上早年的成長經曆,十分看重土地,尤其是西部的土地,他認為那才是美國將來騰飛的關鍵。
當然,保持林肯這種想法的人其實有很多,要不然當年也不會出現所謂的西進運動,然後殘忍的把印第安人趕走了。
就是因為這個,當初林肯才發布了《宅地法》,就是希望向西部移民,爭取早日開發西部,為美國經濟的騰飛重新找一個支點。
但很可惜的是,戰爭的到來阻礙了這一切,加上美國人的人口基數太少,又相對比較窮困,加上之前的西進運動過程中大都生活比較艱苦,不如美國東部城市的生活舒適,淘金熱潮也已經過去了,所以到了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以後,自願向西部移民的美國民眾已經越來越少,哪怕公布了宅地法,也提不起太多美國人的興趣。
這樣一來,就導致美國人在西部地區的人口數量過於稀少,在整個西部地區,恐怕都不到一百萬美國人,這點人對於廣大的西部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
而中國人呢,雖然隔著太平洋,就距離來看比從美國東部去西部還要遠,可耐不住中國人夠多啊,而且人家還是有組織性的移民。不像美國人,隻是政府出政策,民間自發去移民,先天上從效率來講。美國的移民政策就不如中國的移民政策。
林肯得到過一個不是很確切的信息,那就是中國人目前正在全力向加州地區移民,雖然因為受到包容度以及物資供應等影響,已經不可能像一開始那樣十幾萬十幾萬的來,但移民的速度還是基本保持在了平均每個月三萬人的規模。且基本都是壯勞力為主。
一個月三萬人,一年就是三十六萬人,年複一年,再加上這些人還會結婚生子,結合中國人能生的屬性,要不了五年,整個西部地區,也就是美國從墨西哥拿到的土地,恐怕就要真的徹底歸屬中國人了。
所以說,麵對這種情況。林肯是十分焦急的,但偏偏現在他跟南方還有中英法等國都在打仗,根本抽不出手來幹涉西部的事情,所以就他的本意來說,是最希望能早日停戰的,隻有早點停戰,他才能用各種方法去遏止中國人對西部地區的蠶食。
但很可惜,大多數人都並不同意林肯的觀點,在他們看來,打敗南方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至於西部的不毛之地,暫時不管也沒關係,就算中國人拿走了,以後再通過外交途徑要迴來就是。
很顯然。什麽通過外交途徑要迴來之類的說辭,恐怕連說這話的人自己都不信,所以從根本上說,是這些人目光短淺,不想為了西部偏遠地帶掏腰包,他們隻盯著眼前的短暫利潤。比如南方的土地!
想一想也是,北方合眾國雖然也有很多土地,但大都不適合中大陸棉跟煙草等經濟價值高的作物,最多是種點玉米小麥,所以雖然不缺糧食,但工業原材料卻是十分缺乏的。
而同時呢,北方的工業體係又是學的英國,此時還處在一種輕工業為主,重工業為輔的狀態。
也就是說,像鋼鐵水泥等重工業,美國還是處在一個剛剛起步的階段,相反,像紡織,製衣等輕工業,他們卻是一個蓬勃發展的階段。
以紡織等輕工業為主的工業發展模式雖然也不錯,畢竟是先賺錢為主,賺到了錢才能去投資重工業,但是這樣一來,他們跟英國與法國等老牌工業強國就有了衝突,因為他們也在發展紡織工業。
紡織工業需要大量的棉花,尤其是高素質的棉花,這樣才能紡出高素質的棉布,在市場上具有強大的競爭力,而眾所周知,就目前而言,美國南方的大陸棉,是最好的兩種棉花之一,能與這種棉花相媲美的,就隻有埃及長絨棉了。
所以在爭奪棉花煙草等原材料的事情上,美國北方的工廠主跟英國人法國人等歐洲工業資本家是一種競爭關係,彼此不對付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北方的工廠主之所以支持政府打仗,關鍵是因為一旦打贏了,他們可以獲得南方的土地,或者說原材料產地,這對他們有實實在在的好處。可西部地區大都是沒開放的不毛之地,大多數地方不適合種棉花,就算種,產量也不會高,畢竟水利設施不完善,所以他們對這些地方興趣不大。
最大的問題是,這些工廠主大都是共和黨人士,是林肯最堅實的後盾,所以這些人不同意林肯的政策,那林肯也不可能一意孤行下去。
要知道,如果林肯真的犯渾,跟自己的金主作對,那他就會成為孤家寡人,就算他是總統,也不會有人再聽他的,那到時候別說開放西部了,就連林肯一手主導的金融改革政策以及其他相關的政策,恐怕也會得不到貫徹,或者被陽奉陰違。
說到底,此時的美國,雖然還沒有出現壟斷資本家掌控一切的局麵,但資本家的能量依舊強大,甚至遠比政客強大的多,與後世美國那種資本家與政客平起平坐的局麵完全不同。
所以一旦林肯惹惱了共和黨,再不討民主黨的歡心,那別說他這個總統再也管不到下麵,就連總統的寶座,恐怕也坐不了多久了。
因此,後世很多人說,林肯時期多麽獨裁,其實那都是私下揣摩而已,真正的事實是,林肯雖然看上去因為戰爭而大權獨攬。但從始至終,美國社會的真正掌舵人,還是那些隱藏在背後的資本家跟金融家。
這是由於美國的製度所決定的,美國從一開始就是一種小政府大社會的製度。這個製度就決定了政府的控製力度相對較小,再加上民眾意識問題,所以在美國沒有獨裁的土壤,任何獨裁的企圖,都是無法得逞的。
好比被美國吹上天的國父華盛頓。當初雖然也有他個人品德的緣故,才辭去了總統,沒有玩獨裁,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當初華盛頓就算想玩獨裁也不可能,因為不會有人支持他。
前麵說過,獨立戰爭時期,大陸軍其實很弱雞,就是一群地方民兵聚集而成的雜牌軍而已,而華盛頓雖然是總司令。但並沒有什麽特別讓人信服的功績,而且華盛頓隻是名義上的總司令,他如果真的想要犯渾,要一直獨裁,那下麵的各支民兵是不會支持他的。
正因為看到了自己無法完全掌控大陸軍,所以華盛頓才順坡下驢,辭去了總統,要不然,他就不是聖人,而是失敗的野心家了。到時候不說別人,富蘭克林就不會饒過他。
相反,如果華盛頓在獨立戰爭時期真的才華橫溢,像另一個時空的紅朝太祖那樣。完全獲得軍隊的支持,那麽到時候就算華盛頓不當總統了,他依然會牢牢的掌握著全國的權力,就好像後世紅朝的鄧公一樣。
可事實是,華盛頓下野之後,他基本就失去了權力。這就說明他其實不但在政治上影響力有限,對軍隊的影響力也同樣有限,沒有大權獨攬的基礎。
一個政治團體中,一旦缺乏一個才華橫溢的中心人物,自然就沒有獨--裁的土壤,這就讓協商分權提供了舞台,美國如此,英國也是如此。
比如英國的君主立憲製,原本就是因為英國國王太弱雞,被貴族逼著簽署大憲章,最後就形成傳統,一直保持下來。
相反,如果當初那個英國國王夠強硬,打敗所有的反對者,那他依舊還是一個獨--裁--者。
所以這就看出來,**與否,不光是跟製度不製度有關,關鍵還是你有沒有這個能力跟條件,如果能做到打敗一切反對派,那你自然可以玩獨--裁,哪怕有所謂民主的傳統也一樣。
要說民主,法國才是鼻祖,可法國不一樣在共和國之後,出現了拿破侖麽,哪怕是現在,也依舊是拿破侖家族的人在掌握政權,依舊是一種帝製國體。
因此,林肯雖然很想乾綱獨斷,但他實在沒這個能力,也沒這個條件,所以他隻能忍讓,妥協,繼續跟南方死磕,最多是偷偷派出自己身邊的非正式代表,嚐試跟對手談一談。
當然,不管林肯怎麽想的,有一點是可以共同的,那就是林肯也不希望局勢更壞下去,或者說,至少要維持住目前的戰線。而在中英法都撕破臉親自下手的局勢下,林肯要想繼續維持強硬,繼續給自己人信心,就必須不斷的保持一種進攻態勢,哪怕隻是一個表麵上的進攻態勢呢,也必須做。
這就是所謂的死要麵子活受罪,保持進攻態勢,肯定會付出更多的資源,但現在林肯別無選擇,因為他如果不繼續進攻,就失去了發動這場戰爭的正義性與必要性,真那樣的話,就會讓老百姓無所適從,從原先的愛國激情中清醒過來,真要是那麽做,美國人就會立刻來個大轉變,從原先的熱烈擁護到極度厭戰,真要是民心盡失,整個社會都開始厭戰之後,那結果就真的不可想象了。
因為林肯想到了一個可能,那就是聯盟國現在因為有中英法三國的幫助,力量大大增強,恐怕已經不僅僅滿足於獨立自主這個基本願望了,很可能還會隨著戰局的變化,進而要求獲得更多,比如吞並北方,完成從南到北的統一。
這不是不可能,而是相當可能,且這樣一來,那些因為反對國家分裂,卻並不怎麽反對蓄奴製的民主黨,很可能就要轉變思想,不再支持自己。而這些民主黨雖然不怎麽玩工廠,但大都手裏有錢,所以他們要是轉變態度,那對林肯等人絕對是個晴天霹靂。
從林肯的本意來說。如果南方吞並北方後,繼續維持一個美國,也不是不能接受,但他怕的地方就在於,聯盟國是靠著中國英國還有法國的幫助才能獲得優勢。那麽一旦他們勝利,聯盟國很可能就要報答中英法三國,用什麽報答呢?毫無疑問,一定是割地賠款!
隻要能維持國家的統一,蓄奴製不蓄奴製,林肯並不是很看重,但如果因此而要舍棄美國的利益,那林肯是絕對不同意的。
再者說了,戰爭打到現在,反對蓄奴製的人與擁護蓄奴製的人早就不可調和。而北方反對蓄奴製的人其實更多,所以一旦讓南方人勝利,早晚還會出問題,這也是林肯不樂意見到的。
所以說,不管為了什麽,林肯都必須咬牙堅持下去,而且必須一致保持一種聯邦國在進攻,南方在防守的態勢才行,這樣才能持續的讓本國人民繼續支持自己。
也正因為這樣,當林肯聽說波士頓被攻占之後。才會急急忙忙組織部隊反攻,他不是不知道這樣做不值得,但他必須這麽做,因為相比那些人命跟物資的損失。民心的損失,才是林肯的無法承受之重。
在這種局麵下,林肯一方麵派遣本傑明.巴特勒將軍所帶領的詹姆斯河軍團去進攻波士頓,以期望收複波士頓,另一方麵則派了斯克斯特.恩菲爾德的俄亥俄軍團,前去支援納什維爾。務必要頂住中國人的進攻,有可能的話,最好是收複孟菲斯。
詹姆斯河軍團與俄亥俄軍團一樣,一開始隻是有一個軍的正規軍做種子,然後征召大量誌願兵充斥其中,都是屬於擴建的大軍團。
這兩個軍團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新兵多,經驗少,但武器裝備比較不錯,士氣也比較高,畢竟他們不想波托馬克軍團之類的前線部隊一樣,經曆過那麽多失敗與挫折,而沒有失敗的部隊,士氣自然不會差到哪兒去。
盡管如此,斯克斯特.恩菲爾德依舊十分小心,他從一開始的時候,就沒想過獲得大勝,反而想的隻是如何維持現有的局麵,所以很早的時候就注重堡壘防禦。
比如斯克斯特本人,就帶俄亥俄軍團的主力停留在史密斯蘭附近,在當地修建了大量的工事,卻隻投入了兩個軍去開羅,擺明是不看好密西西比河方向的防線,反而要一心固守俄亥俄河防線。
其實他能這麽想也有一定的道理,畢竟密西西比河水深河闊,水流也不急,十分有利於大船行駛,而中國的特混艦隊在連續幾次與美國艦隊開戰後,都取得了完勝的戰果,這讓美國艦隊的底氣有些不足,已經不敢繼續跟中國的特混艦隊正麵開戰了。
沒有艦隊幫忙,無法控製住密西西比河,那麽開羅這個處在密西西比河與俄亥俄河交叉口,且地勢很低的地方,就不是個良好的防禦地點,麵對艦炮根本就沒什麽還手能力,尤其是中國那種威力讓人無語的爆.*炸-彈。
所以說,在開羅防守,純粹是找死,反倒是俄亥俄河與坎伯蘭河交界處的史密斯蘭,地勢較高,且匯合處的河道狹窄,水流湍急,是個易守難攻的地方,十分有利於缺乏艦隊護衛的部隊守衛。
再者說了,要支援納什維爾,必然要走坎伯蘭河,跟密西西比河關係不太大,所以斯克斯特才把俄亥俄軍團主力放在史密斯蘭,在更大的開羅市則隻放了兩個軍意思意思。
實際上,以斯克斯特的本意,開羅他隻想放一個師的,不過考慮到這樣子太不像話,加上聖路易斯地區也要運送補給過來,必須通過開羅,所以他才放了兩個軍,主要是為了給別人交代。
同時,斯克斯特還給那兩個軍提前囑咐過,要他們一旦發現情況不對,比如中國人大舉進攻,就立刻燒掉開羅的物資,執行堅壁清野,然後全部撤退。為此,他還特意給他們準備了足夠的船隻,讓他們可以全部及時撤退。
除了做到這些外,在這兩個軍的指揮官人選方麵,斯克斯特也十分費心,他不是挑選那些特別英勇的刺頭指揮官,而是挑那些特別聽話,也不是那麽勇敢的家夥來擔任。
很明顯,斯克斯特這是希望讓他們能及時把這兩個軍完完整整的帶迴去,事後還可以讓兩個膽小鬼來背擅自逃脫的黑鍋,總之都是他喜聞樂見的事情。
現在,開羅的這兩個軍果然完美貫徹了斯克斯特的囑托,隻是在城上老遠看到中國艦隊的影子,就趕緊集結部隊,組織起了撤退。
就這樣,當特混艦隊的戰艦拋開後麵的運兵船跟補給船,突進到離開羅城隻有三公裏的時候,整個開羅都已經燃燒起了漫天大火,而當地守軍,則已經全部乘坐快船,向東逃之夭夭了。(未完待續。)
開羅市位於伊利諾伊州的最南端,也是該州還把最低的地方,再加上這裏是密西西比河與俄亥俄河的交匯處,所以這個地方的水患其實相當嚴重。
正因為這裏的地理位置相對特殊,水患嚴重,所以自美國正式開建開羅市的時候,就先圍繞城市修建了一圈防洪堤。這道防洪堤既能夠起到抵禦水患的作用,也能起到一定的軍事防禦作用,所以開羅市在這個水運還十分重要的時代來說,其實是美國在中部地區相當重要的一座城市,至少目前為止,這個開羅市比聖路易斯還要繁華。
尤其是現在,因為聯邦軍在西部戰線的連續潰敗,導致開羅市成了聯邦軍重要的一個物資中轉站,所以林肯總統特意要求加強當地的防禦,並且還派駐了兩個軍的部隊,其中一個軍是美國的正規軍,另外一個軍則是新征召的誌願兵軍,全部都隸屬於聯邦軍的俄亥俄軍團。
俄亥俄軍團,是開戰以來聯邦軍的常設軍團,一開始隻有五萬人,但後來隨著戰爭的進展,這個俄亥俄軍團也開始擴編,到1863年的時候,已經成為一個總人數達十五萬人的大軍團,實際上已經是一個方麵軍的編製了。
至於這個軍團的軍團長,名叫斯克斯特.恩菲爾德,也是西點軍校畢業的高材生,跟格蘭特是校友,不過相比他領兵的能力,他同時還是一個政客,因為他是一名共和黨人士。是林肯總統的支持者之一。
雖然這個斯克斯特帶有比較強的政治屬性,但他身為一名軍官,也是相當合格的,尤其是他也當過工兵。對防守方麵很有一套,加上又能獲得林肯的支持,擁有比較充沛的物資支援,所以他這次奉命支援納什維爾,實際上做的還是相對不錯的。
當初。當林肯總統要斯克斯特前去支援納什維爾的時候,他其實是不樂意的,畢竟格蘭特軍團的力量如何,他很清楚,而中國人能如此輕易的連續吃掉格蘭特軍團與坎伯龍河軍團,絕對不是僥幸。
不過他也知道,目前成建製的軍團,附近好像就隻有他的俄亥俄軍團了,他要是不去支援,似乎別人也沒能力去支援了。而就戰略角度來說,納什維爾的確十分重要,如果也被南方人拿下來,那聯邦軍在西部戰線的進攻態勢,就真的是全麵失敗了。
當然,以目前的狀況,連林肯都意識到了,再想對南方軍發動大規模攻勢是不可能的了,畢竟後方還有英國人與法國人,西線還有中國人。美國其實是出於多線戰爭的不利局麵,能守住現在的地盤就不錯了,再想發動大規模進攻,略微有些不現實。
可是。合眾國不用於聯盟國,聯盟國的目的是隻要能維持住戰線,保持自己的獨立就算合格了,但合眾國的目的是維護國家領土完整,廢除南方的奴隸製度,雙方本質上就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這也導致雙方的戰略目標有所不同。
所以說,北方是不得不進攻,否則的話,一旦他停下來不進攻,那麽就等於是承認失敗,而真的形成這種態勢的話,人都是有惰性的,萬一大家覺得既然如此,就忍下來吧,那可能以後就真的隻能捏著鼻子承認聯盟國的獨立地位了。
實際上,到了這個地步,就林肯總統的本意來說,就算暫時承認南方聯盟國也無所謂,反正來日方長,南方人口少,沒工業等都是硬傷,等北方緩過勁兒來,隨時可以用各種方法重新收複失地,畢竟大家雖然理念不同,但都是聯邦製不是。
聯邦製的地方自治性質很強,雖然的確是容易造成分裂,但要想重新集合在一起也同樣相對容易,說白了就是地方民眾屬於牆頭草的,哪邊強就往哪邊倒,因此就算暫時失去了土地,等自己強大了,再撈迴來也容易。
相對聯盟國而言,林肯其實更憂慮的是西部的領土,或者說中國人的威脅。
因為林肯很清楚,西部地區地廣人稀,美國剛拿到手也不長,而中國人與美國人不同,不但人口眾多,還是個十分擅長占地皮的種族,而且文化也跟美國等西方社會不同,所以一旦讓中國人站住腳,再想拿迴那些土地,真的就千難萬難了。
雖然這個時代大多數美國人眼光都盯著南方,對西部的認識都是所謂的荒漠,但那是因為資訊的不對等所造成的。
林肯身為總統,加上早年的成長經曆,十分看重土地,尤其是西部的土地,他認為那才是美國將來騰飛的關鍵。
當然,保持林肯這種想法的人其實有很多,要不然當年也不會出現所謂的西進運動,然後殘忍的把印第安人趕走了。
就是因為這個,當初林肯才發布了《宅地法》,就是希望向西部移民,爭取早日開發西部,為美國經濟的騰飛重新找一個支點。
但很可惜的是,戰爭的到來阻礙了這一切,加上美國人的人口基數太少,又相對比較窮困,加上之前的西進運動過程中大都生活比較艱苦,不如美國東部城市的生活舒適,淘金熱潮也已經過去了,所以到了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以後,自願向西部移民的美國民眾已經越來越少,哪怕公布了宅地法,也提不起太多美國人的興趣。
這樣一來,就導致美國人在西部地區的人口數量過於稀少,在整個西部地區,恐怕都不到一百萬美國人,這點人對於廣大的西部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
而中國人呢,雖然隔著太平洋,就距離來看比從美國東部去西部還要遠,可耐不住中國人夠多啊,而且人家還是有組織性的移民。不像美國人,隻是政府出政策,民間自發去移民,先天上從效率來講。美國的移民政策就不如中國的移民政策。
林肯得到過一個不是很確切的信息,那就是中國人目前正在全力向加州地區移民,雖然因為受到包容度以及物資供應等影響,已經不可能像一開始那樣十幾萬十幾萬的來,但移民的速度還是基本保持在了平均每個月三萬人的規模。且基本都是壯勞力為主。
一個月三萬人,一年就是三十六萬人,年複一年,再加上這些人還會結婚生子,結合中國人能生的屬性,要不了五年,整個西部地區,也就是美國從墨西哥拿到的土地,恐怕就要真的徹底歸屬中國人了。
所以說,麵對這種情況。林肯是十分焦急的,但偏偏現在他跟南方還有中英法等國都在打仗,根本抽不出手來幹涉西部的事情,所以就他的本意來說,是最希望能早日停戰的,隻有早點停戰,他才能用各種方法去遏止中國人對西部地區的蠶食。
但很可惜,大多數人都並不同意林肯的觀點,在他們看來,打敗南方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至於西部的不毛之地,暫時不管也沒關係,就算中國人拿走了,以後再通過外交途徑要迴來就是。
很顯然。什麽通過外交途徑要迴來之類的說辭,恐怕連說這話的人自己都不信,所以從根本上說,是這些人目光短淺,不想為了西部偏遠地帶掏腰包,他們隻盯著眼前的短暫利潤。比如南方的土地!
想一想也是,北方合眾國雖然也有很多土地,但大都不適合中大陸棉跟煙草等經濟價值高的作物,最多是種點玉米小麥,所以雖然不缺糧食,但工業原材料卻是十分缺乏的。
而同時呢,北方的工業體係又是學的英國,此時還處在一種輕工業為主,重工業為輔的狀態。
也就是說,像鋼鐵水泥等重工業,美國還是處在一個剛剛起步的階段,相反,像紡織,製衣等輕工業,他們卻是一個蓬勃發展的階段。
以紡織等輕工業為主的工業發展模式雖然也不錯,畢竟是先賺錢為主,賺到了錢才能去投資重工業,但是這樣一來,他們跟英國與法國等老牌工業強國就有了衝突,因為他們也在發展紡織工業。
紡織工業需要大量的棉花,尤其是高素質的棉花,這樣才能紡出高素質的棉布,在市場上具有強大的競爭力,而眾所周知,就目前而言,美國南方的大陸棉,是最好的兩種棉花之一,能與這種棉花相媲美的,就隻有埃及長絨棉了。
所以在爭奪棉花煙草等原材料的事情上,美國北方的工廠主跟英國人法國人等歐洲工業資本家是一種競爭關係,彼此不對付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北方的工廠主之所以支持政府打仗,關鍵是因為一旦打贏了,他們可以獲得南方的土地,或者說原材料產地,這對他們有實實在在的好處。可西部地區大都是沒開放的不毛之地,大多數地方不適合種棉花,就算種,產量也不會高,畢竟水利設施不完善,所以他們對這些地方興趣不大。
最大的問題是,這些工廠主大都是共和黨人士,是林肯最堅實的後盾,所以這些人不同意林肯的政策,那林肯也不可能一意孤行下去。
要知道,如果林肯真的犯渾,跟自己的金主作對,那他就會成為孤家寡人,就算他是總統,也不會有人再聽他的,那到時候別說開放西部了,就連林肯一手主導的金融改革政策以及其他相關的政策,恐怕也會得不到貫徹,或者被陽奉陰違。
說到底,此時的美國,雖然還沒有出現壟斷資本家掌控一切的局麵,但資本家的能量依舊強大,甚至遠比政客強大的多,與後世美國那種資本家與政客平起平坐的局麵完全不同。
所以一旦林肯惹惱了共和黨,再不討民主黨的歡心,那別說他這個總統再也管不到下麵,就連總統的寶座,恐怕也坐不了多久了。
因此,後世很多人說,林肯時期多麽獨裁,其實那都是私下揣摩而已,真正的事實是,林肯雖然看上去因為戰爭而大權獨攬。但從始至終,美國社會的真正掌舵人,還是那些隱藏在背後的資本家跟金融家。
這是由於美國的製度所決定的,美國從一開始就是一種小政府大社會的製度。這個製度就決定了政府的控製力度相對較小,再加上民眾意識問題,所以在美國沒有獨裁的土壤,任何獨裁的企圖,都是無法得逞的。
好比被美國吹上天的國父華盛頓。當初雖然也有他個人品德的緣故,才辭去了總統,沒有玩獨裁,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當初華盛頓就算想玩獨裁也不可能,因為不會有人支持他。
前麵說過,獨立戰爭時期,大陸軍其實很弱雞,就是一群地方民兵聚集而成的雜牌軍而已,而華盛頓雖然是總司令。但並沒有什麽特別讓人信服的功績,而且華盛頓隻是名義上的總司令,他如果真的想要犯渾,要一直獨裁,那下麵的各支民兵是不會支持他的。
正因為看到了自己無法完全掌控大陸軍,所以華盛頓才順坡下驢,辭去了總統,要不然,他就不是聖人,而是失敗的野心家了。到時候不說別人,富蘭克林就不會饒過他。
相反,如果華盛頓在獨立戰爭時期真的才華橫溢,像另一個時空的紅朝太祖那樣。完全獲得軍隊的支持,那麽到時候就算華盛頓不當總統了,他依然會牢牢的掌握著全國的權力,就好像後世紅朝的鄧公一樣。
可事實是,華盛頓下野之後,他基本就失去了權力。這就說明他其實不但在政治上影響力有限,對軍隊的影響力也同樣有限,沒有大權獨攬的基礎。
一個政治團體中,一旦缺乏一個才華橫溢的中心人物,自然就沒有獨--裁的土壤,這就讓協商分權提供了舞台,美國如此,英國也是如此。
比如英國的君主立憲製,原本就是因為英國國王太弱雞,被貴族逼著簽署大憲章,最後就形成傳統,一直保持下來。
相反,如果當初那個英國國王夠強硬,打敗所有的反對者,那他依舊還是一個獨--裁--者。
所以這就看出來,**與否,不光是跟製度不製度有關,關鍵還是你有沒有這個能力跟條件,如果能做到打敗一切反對派,那你自然可以玩獨--裁,哪怕有所謂民主的傳統也一樣。
要說民主,法國才是鼻祖,可法國不一樣在共和國之後,出現了拿破侖麽,哪怕是現在,也依舊是拿破侖家族的人在掌握政權,依舊是一種帝製國體。
因此,林肯雖然很想乾綱獨斷,但他實在沒這個能力,也沒這個條件,所以他隻能忍讓,妥協,繼續跟南方死磕,最多是偷偷派出自己身邊的非正式代表,嚐試跟對手談一談。
當然,不管林肯怎麽想的,有一點是可以共同的,那就是林肯也不希望局勢更壞下去,或者說,至少要維持住目前的戰線。而在中英法都撕破臉親自下手的局勢下,林肯要想繼續維持強硬,繼續給自己人信心,就必須不斷的保持一種進攻態勢,哪怕隻是一個表麵上的進攻態勢呢,也必須做。
這就是所謂的死要麵子活受罪,保持進攻態勢,肯定會付出更多的資源,但現在林肯別無選擇,因為他如果不繼續進攻,就失去了發動這場戰爭的正義性與必要性,真那樣的話,就會讓老百姓無所適從,從原先的愛國激情中清醒過來,真要是那麽做,美國人就會立刻來個大轉變,從原先的熱烈擁護到極度厭戰,真要是民心盡失,整個社會都開始厭戰之後,那結果就真的不可想象了。
因為林肯想到了一個可能,那就是聯盟國現在因為有中英法三國的幫助,力量大大增強,恐怕已經不僅僅滿足於獨立自主這個基本願望了,很可能還會隨著戰局的變化,進而要求獲得更多,比如吞並北方,完成從南到北的統一。
這不是不可能,而是相當可能,且這樣一來,那些因為反對國家分裂,卻並不怎麽反對蓄奴製的民主黨,很可能就要轉變思想,不再支持自己。而這些民主黨雖然不怎麽玩工廠,但大都手裏有錢,所以他們要是轉變態度,那對林肯等人絕對是個晴天霹靂。
從林肯的本意來說。如果南方吞並北方後,繼續維持一個美國,也不是不能接受,但他怕的地方就在於,聯盟國是靠著中國英國還有法國的幫助才能獲得優勢。那麽一旦他們勝利,聯盟國很可能就要報答中英法三國,用什麽報答呢?毫無疑問,一定是割地賠款!
隻要能維持國家的統一,蓄奴製不蓄奴製,林肯並不是很看重,但如果因此而要舍棄美國的利益,那林肯是絕對不同意的。
再者說了,戰爭打到現在,反對蓄奴製的人與擁護蓄奴製的人早就不可調和。而北方反對蓄奴製的人其實更多,所以一旦讓南方人勝利,早晚還會出問題,這也是林肯不樂意見到的。
所以說,不管為了什麽,林肯都必須咬牙堅持下去,而且必須一致保持一種聯邦國在進攻,南方在防守的態勢才行,這樣才能持續的讓本國人民繼續支持自己。
也正因為這樣,當林肯聽說波士頓被攻占之後。才會急急忙忙組織部隊反攻,他不是不知道這樣做不值得,但他必須這麽做,因為相比那些人命跟物資的損失。民心的損失,才是林肯的無法承受之重。
在這種局麵下,林肯一方麵派遣本傑明.巴特勒將軍所帶領的詹姆斯河軍團去進攻波士頓,以期望收複波士頓,另一方麵則派了斯克斯特.恩菲爾德的俄亥俄軍團,前去支援納什維爾。務必要頂住中國人的進攻,有可能的話,最好是收複孟菲斯。
詹姆斯河軍團與俄亥俄軍團一樣,一開始隻是有一個軍的正規軍做種子,然後征召大量誌願兵充斥其中,都是屬於擴建的大軍團。
這兩個軍團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新兵多,經驗少,但武器裝備比較不錯,士氣也比較高,畢竟他們不想波托馬克軍團之類的前線部隊一樣,經曆過那麽多失敗與挫折,而沒有失敗的部隊,士氣自然不會差到哪兒去。
盡管如此,斯克斯特.恩菲爾德依舊十分小心,他從一開始的時候,就沒想過獲得大勝,反而想的隻是如何維持現有的局麵,所以很早的時候就注重堡壘防禦。
比如斯克斯特本人,就帶俄亥俄軍團的主力停留在史密斯蘭附近,在當地修建了大量的工事,卻隻投入了兩個軍去開羅,擺明是不看好密西西比河方向的防線,反而要一心固守俄亥俄河防線。
其實他能這麽想也有一定的道理,畢竟密西西比河水深河闊,水流也不急,十分有利於大船行駛,而中國的特混艦隊在連續幾次與美國艦隊開戰後,都取得了完勝的戰果,這讓美國艦隊的底氣有些不足,已經不敢繼續跟中國的特混艦隊正麵開戰了。
沒有艦隊幫忙,無法控製住密西西比河,那麽開羅這個處在密西西比河與俄亥俄河交叉口,且地勢很低的地方,就不是個良好的防禦地點,麵對艦炮根本就沒什麽還手能力,尤其是中國那種威力讓人無語的爆.*炸-彈。
所以說,在開羅防守,純粹是找死,反倒是俄亥俄河與坎伯蘭河交界處的史密斯蘭,地勢較高,且匯合處的河道狹窄,水流湍急,是個易守難攻的地方,十分有利於缺乏艦隊護衛的部隊守衛。
再者說了,要支援納什維爾,必然要走坎伯蘭河,跟密西西比河關係不太大,所以斯克斯特才把俄亥俄軍團主力放在史密斯蘭,在更大的開羅市則隻放了兩個軍意思意思。
實際上,以斯克斯特的本意,開羅他隻想放一個師的,不過考慮到這樣子太不像話,加上聖路易斯地區也要運送補給過來,必須通過開羅,所以他才放了兩個軍,主要是為了給別人交代。
同時,斯克斯特還給那兩個軍提前囑咐過,要他們一旦發現情況不對,比如中國人大舉進攻,就立刻燒掉開羅的物資,執行堅壁清野,然後全部撤退。為此,他還特意給他們準備了足夠的船隻,讓他們可以全部及時撤退。
除了做到這些外,在這兩個軍的指揮官人選方麵,斯克斯特也十分費心,他不是挑選那些特別英勇的刺頭指揮官,而是挑那些特別聽話,也不是那麽勇敢的家夥來擔任。
很明顯,斯克斯特這是希望讓他們能及時把這兩個軍完完整整的帶迴去,事後還可以讓兩個膽小鬼來背擅自逃脫的黑鍋,總之都是他喜聞樂見的事情。
現在,開羅的這兩個軍果然完美貫徹了斯克斯特的囑托,隻是在城上老遠看到中國艦隊的影子,就趕緊集結部隊,組織起了撤退。
就這樣,當特混艦隊的戰艦拋開後麵的運兵船跟補給船,突進到離開羅城隻有三公裏的時候,整個開羅都已經燃燒起了漫天大火,而當地守軍,則已經全部乘坐快船,向東逃之夭夭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