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訂盟約,成立聯合司令部,承諾不單獨與美利堅合眾國停戰,算是統一了立場與認識,接下來的事情,就是由聯合司令部來分配作戰任務了,畢竟與會者都明白,不管自己想要什麽,不打敗合眾國,一切都是妄談。
對於與合眾國作戰方麵,聯盟國希望中英法三國能夠立刻派軍參戰,而且每一個國家至少要增兵十萬陸軍,同時還要加強海軍。
換言之,聯盟國的要求,是中英法三國要增兵至少三十萬陸軍,還要提供強大的海軍,幫忙保護住聯盟國的海岸線,以維持聯盟國的對外貿易渠道。
不過中英法三國在這方麵的意見比較一致,那就是陸軍方麵繼續增兵不太可能,那對他們的負擔太大,至少目前不行,所以如今在中英法三國派在聯盟國的兵力,就是他們目前最大的誠意了。
雖然陸軍方麵中英法三國不準備?.. 繼續擴大規模,但是海軍方麵,他們可以同意聯盟國的要求,也就是組建一支由中英法聯四國組成的聯合艦隊,對美利堅合眾國的海軍開戰,至於作戰目標,不但要保護聯盟國的海岸線,保障聯盟國與海外的貿易通道,同時還要做到封鎖合眾國的海岸線,摧毀合眾國的海軍主力,讓合眾國徹底與外界隔絕,無法繼續跟外界進行貿易。
中英法三國的目的很明顯,那就是暫時來說不準備耗費太多自家的人命去跟合眾國拚消耗,隻打算讓聯盟國繼續跟合眾國死磕,也就是說,陸戰方麵,主要還得靠聯盟國,中英法三國最多保證在海戰方麵提供幫助,擊退合眾國的海岸封鎖。
不過說實在的,由於南北雙方的經濟形勢不同。這種海上封鎖對聯盟國來說雖然是雪上加霜,但對合眾國來說,其實海上封鎖的效果並不大。
原因很簡單,南方聯盟國大都是種植園經濟,幾乎沒有工業,尤其是重工業,所以不能自己生產武器裝備,必須全部依靠進口,而這個進口,又主要靠海上進口。所以一旦海上通道被封鎖,就等於去掉聯盟國的半條命。
實際上,合眾國早就知道聯盟國的這個軟肋了,所以很早的時候,他們就製定了一個蟒蛇計劃,就是要打造一支強大的海軍,然後用海軍封鎖聯盟國的海上通道,斷絕他們的軍火來源,屬於一種釜底抽薪的計策。
之前。合眾國的海軍一直在遵循著這個計劃行事,隻不過由於合眾國海軍原本的規模就不大,要建設一支大海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目前才無法真正實施這個計劃。
加上聯盟國從英國購買了不少犀利的戰艦。至少暫時來說,海軍力量不比合眾國差多少,因此合眾國海軍現在隻能用快速戰艦騷擾一下聯盟國的沿海,卻做不到完全封鎖聯盟國的海岸線。這樣一來,也就無法徹底掐斷聯盟國從外國進口武器的通道。
可以這麽說,海上貿易線。是聯盟國的生命線,一旦沒有了海上交通線,那麽聯盟國的失敗就是早晚的事情了。
因此,聯盟國是一個嚴重依賴海洋貿易的國家,因為他們要靠這海上貿易線去賣掉自己的農產品,然後買進自己需要的物資。如果海上交通線被切斷,那麽他們需要的東西買不進了,自己的東西賣不出去,早晚要完蛋。
相反,北方的合眾國就不一樣了,雖然合眾國依然很注重商業以及海洋貿易,但他們擁有更完善的工業體係,尤其是煉鐵等重工業體係,所以至少在軍火物資方麵,不但能做到自給自足,甚至還可以出口。…
可以這麽說,北方的合眾國既能生產糧食,又能生產武器,就算海上貿易被封鎖了,形成一種閉關鎖國的狀態,但憑著他們的工農業基礎以及人口基數,依舊可以保持強大的戰鬥力。
所以,海上封鎖對聯盟國是致命一擊,但對合眾國來說,不過是個暫時的麻煩而已,時間長了或許不行,畢竟那對經濟會造成嚴重影響,但短時間的話,比如持續個四五年,還是完全沒問題的。
雖然說封鎖了合眾國的海岸線,短期內對他們的經濟體係沒什麽影響,但是在戰略方麵的影響就很大了。
合眾國的精華地區幾乎都是靠海的,也就是說他們擁有很長的海岸線,擁有很多優良的港口。一旦合眾國的海岸線被徹底封鎖,那麽四國聯軍就掌握了海上的主動權。
從此以後,麵對掌握主動權的聯軍艦隊,合眾國的後方就再也不是安全地帶了,必須要時刻麵對聯軍艦隊的海上突擊。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合眾國的海軍被徹底殲滅,合眾國沿海徹底被聯軍艦隊掌握,那麽聯軍艦隊想打那個沿海城市,就打那個沿海城市,他們既可以選擇隻是單純的炮擊破壞,也可以選擇用陸戰隊突擊,上岸破壞,還可以運載大量陸軍登陸,從後方攻擊合眾國的核心城市。
如此一來,合眾國所要麵對的,再也不是單純的南方一條線了,而是連東方的海岸線也要全部防禦,隻是這一條,就能拖住對方至少三十萬大軍,讓他們不敢全力以赴的打南方。
中英法三國的做法雖然也說得過去,而且十分必要,但不管怎麽樣,他們的目的很明顯,那就是暫時不想出太多力氣,依舊是想讓聯盟國頂在前麵,他們最多隻是在一邊敲邊鼓,撈好處,等到局勢完全明朗的時候,再選擇增兵或者抽身撤退。
這其中,中國還算誠意不錯,至少已經派兵參戰,海軍陸軍都有,而且接連取得了重大的戰略性勝利,從根本上扭轉了聯盟國的不利局麵,加上中國一直在給聯盟國提供廉價的軍火物資,並收購聯盟國的農產品,所以聯盟國對中國還是相當感激的。
相對而言,英法兩國就有些誠意不足了,他們不但動作遲緩,現在才派兵過來。而且派過來的部隊隻有那三萬聯軍,這讓聯盟國的人相當失望。
或許要說了,三萬人其實很不少了,而且中國人也隻有三萬陸軍,而在海軍方麵,英法聯軍的艦隊至少在艦船數目上遠遠超過了中國的特混艦隊,怎麽中國人就是有誠意,英法兩國就是沒誠意呢?
原因很簡單,中國人的特混艦隊雖然規模看起來不算大,但都是先進的鋼鐵戰艦。跟英法聯軍那些木質風帆戰艦完全沒有可比性,而且已經有過重大戰果,不但奪迴了密西西比河中下遊的控製權,甚至新奧爾良港到古巴哈瓦那港的海上航線,也在他們的控製之下。
其實之前,合眾國的海軍也想奪迴控河權與製海權,但幾次戰鬥下來後,每一次水戰都是以合眾國海軍的慘敗而告終,所以合眾國的海軍如今根本就不敢與中國的艦隊作戰。
而說到陸軍。中國的三萬陸軍,那可是裝備了鐵甲車的精銳部隊,且已經取得了許多重大戰果,已經打出了威風。連戰連捷從未一敗,已經讓整個北方軍都聞風喪膽,根本不敢與中國陸軍作戰,變相的鞏固了聯盟國的中西部陣線。…
因此。中國人的軍隊其意義是完全不同的,就戰鬥力而言,他們的三萬陸軍最少可以當做三十萬北方正規軍來看。而他們的特混艦隊,則足以正麵對抗整個美利堅合眾國的海軍。
很多人都說,中國人就是人數少,而且可能後勤壓力太大,所以無法繼續前進以奪取更大的戰果,否則如果給中國人更好的後勤,以中國人的戰力跟表現,這場南北戰爭都不用打了,隻靠中國人一家就足夠結束戰爭了。
相比中**隊的強大以及顯赫的戰果,英法兩國新到的三萬陸軍就不一樣了。他們雖然也是作戰經驗豐富的正規軍,不是雜牌,但武器裝備跟中國人差遠了,戰鬥力相差也懸殊,且目前沒有一點戰果跟功勞,來了擺明就是要討好處的,甚至還要聯盟國負責提供補給,這自然不討喜。
其實呢,平心而論,對合眾國作戰方麵,英法兩國已經是很有誠意了,畢竟三萬兵馬也不是個小數目,總數達28條戰艦的英法聯合艦隊更是強大到讓人顫抖,這在其他地區,哪怕在歐洲,這都完全是可以顛覆一國,或者左右一場重大戰役的強大武力了。
英法聯軍的海軍艦隊就不說了,光那三萬陸軍,可全部都是白人組成的正規軍,戰鬥力比另一個時空曆史上那支打進北京火燒圓明園的英法聯軍還要強大的多,就算對上美利堅合眾國的陸軍,這三萬人也至少可以當六萬美**人來看。
但什麽事情就怕比,沒有中國的遠征軍當參照物,英法聯軍或許還相當不錯,可一旦跟中國人一比,別說聯盟國的人了,就連英法聯軍自己,也覺得自己似乎都是一群叫花子。
要知道,英法聯軍這三萬人,使用的武器也還是前裝槍,雖然都是發射米尼彈的線膛米尼步槍,但威力比此時主流的後裝槍其實還要厲害一些,再加上英法聯軍訓練有素,所以綜合來說,戰鬥力還是相當不錯的。
可是中國遠征軍普遍裝備了八一式突擊步槍與九七式突擊步槍,雙方根本不是一個時代的,不說威力,光說樣子,就甩英法聯軍好幾條街。
至於火炮,雖然中國人沒有實際展示過他們更先進的火箭炮、機關炮等重武器,但隻憑著他們的那種小型臼炮(迫擊炮)跟無後坐力炮,就足夠讓英法聯軍大量裝備的前裝拿破侖炮羞愧到無地自容。
因為他們一整個炮營的火力,還比不上人家一個迫擊炮班的火力,別說射速,就連射程跟威力也都比不上,輕便性更是沒有可比性,這要是雙方麵對麵開片,那還怎麽打?
還有坐騎,中**人都是乘坐機動車輛,什麽突擊車,卡車之類的,不但他們的人是靠這些車輛來運送,連補給物資也是靠車輛運送。
這些車最大的好處,是可以自動行走,到時候隻需要灌點什麽燃油就可以了,最多也就三五分鍾。不需要頻繁的喝水喂馬料,也不需要小心伺候,而是一發動就能走,便利性來說,這些車輛比馬匹可方便太多了。
除了使用方便,這些車輛不管是行軍速度還是行軍距離,又或者是乘坐舒適性,也都不是馬匹可比的。
騎過馬的人都知道,騎馬行走理論上是可以連續好幾天的騎乘,但騎馬也是個力氣活跟技巧活。哪怕馬鞍再好,那種顛簸也是夠人受的,所以一旦連續起碼一天,不,不用一天,隻要騎馬兩三個小時,普通人就要受不了了,必須要稍微休息一下,否則你的體力就會嚴重下降。…
也正因為如此。這時代的騎兵長途奔襲都是有距離限製的,如果距離過長,騎兵跑到中途就會體力嚴重下降,因此如果是長途奔襲。騎兵都會提前在抵達目的地之前,找個附近的地方先休息一會兒恢複體力,然後再重新上馬突襲。
但乘坐突擊車跟卡車就不同了,這些車都是二十一世紀製造的軍用車。地盤跟懸掛技術相比二十世紀,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所以乘客的舒適性相當不錯。哪怕坐一整天車,也能夠保持很強的體力,甚至還可以在車上安穩的睡覺。
這樣一來,隻要路麵合適,這些車輛可以連續跑個一整天,從兩百公裏外進行奔襲,而且中途不需要休息,一抵達目的地,士兵下車就可以作戰,絲毫不會影響他們的戰鬥力。
這樣的高機動性,再加上他們的強大火力,兩者一加,簡直就是完美到令人羨慕,就憑這這一點,他們就可以做到以快打滿,用很少的人去打比自己多的多的敵人,讓敵人隻能跟著中國人的節奏,被動應付他們的進攻,無法掌握戰場主動權。
連騎兵都不如他們中國人,更何況英法聯軍這三萬人隻有一小部分是騎兵,大部分都是純步兵,行軍都得靠走路,所以就機動能力來說,跟中國人完全是一個天一個地。
如果隻是這樣也就罷了,最糟糕的是,英法聯軍的夥食也跟中國人沒法比。
英法聯軍的夥食很簡單,就是烤麵包,烤土豆還有鹹魚,從墨西哥到古巴,再從古巴到新奧爾良,他們一直吃這個,且吃了至少小半年,幾乎吃到吐,是那種看到就反胃,但又不得不吃的東西。
中國人呢,平時都有專門的餐飲車,可以製作各種精美可口的中國菜。他們每個連都有一個炊事班,能夠保證全連的每個士兵都能每頓飯有一菜一湯一主食的搭配,且幾乎天天不重樣,還是葷素都有!
而除了這些,中國人還有什麽自熱方便麵,自熱方便米飯,自熱肉罐頭等等,一旦行軍打仗到激烈關頭,不方便自己做飯吃的話,他們就會吃這些隨身攜帶的方便食品。
由於這些方便食品中國人從訓練時期就開始吃,吃了大半年,早就吃膩歪了,所以不覺得有什麽,反而人人渴望吃炊事班流動車的小灶,或者吃一些當地的烤麵包烤鹹魚什麽的。
但是,這些在中國人眼中吃膩歪的罐頭與方便食品,在英法聯軍眼中,卻是一生中從來沒嚐到過的美味,尤其是那些罐頭!
不管是豬肉罐頭,牛肉罐頭,魚肉罐頭等肉罐頭,還是桃罐頭,山楂罐頭,橘子罐頭等水果罐頭,又或者是其他什麽蔬菜罐頭,這所有的一切,每一樣都讓英法聯軍的士兵感到吃驚,因為每一樣對他們來說都像是貴族才能吃的東西。
而當他們聽說,這些中國人一頓飯就要吃至少三五種罐頭,且平時根本就吃不完,為了不浪費,經常都是把吃不完的罐頭分給附近的民眾,以換取烤麵包、烤馬鈴薯、烤南瓜等東西的時候,他們更是目瞪口呆到不行。
還有服裝,之前英法聯軍都在嘲笑中國人的那些花花綠綠的衣服,可當他們發現中國人其實是每個人都有好幾套衣服,那種花花綠綠的衣服隻是作戰服,他們還有冬服,夏服,軍禮服等,零零碎碎一大堆,且他們的軍禮服要比自己的衣服好看不知多少倍。…
就連那些作戰服,雙方經過實際接觸後,也發現他們那種叫迷彩服的東西的好處。稍微一遠,根本就看不清他們的樣子,而他們的衣服卻鮮豔的要命,很明顯就是一群中國人口中的活靶子。
當然了,這些東西,還是雙方交流的時候,中國人能夠公開的東西,一些不能公開,不能接觸的,比如那些聞名遐邇的鐵甲戰車(裝甲車)。他們就隻能遠遠的看,卻不能近身觀察,但隻是遠遠的看到,也知道那種有很多大輪胎,且還有火炮的車子不好惹。
所以說,由於中國人的奢侈好客以及紀律嚴明,新奧爾良地區本地人不喜歡英法聯軍是很正常的。畢竟中國人給當地人帶來了大量的物資,還拉動了當地的經濟,讓新奧爾良港附近的聯盟國人都開始為中國人服務。而且紀律相當好,至今沒有發生一起中**人與當地人起衝突的事情。
相反,英法聯軍過來後,什麽都問聯盟國人要。甚至有不少軍人紀律不好,在當地跟當地人起了衝突,還打傷過人,所以盡管大家都是白人。且語言也相近,但新奧爾良港的人都不喜歡英法聯軍,轉而對中國人獻起了殷勤。
其實英法聯軍也很無奈。畢竟他們沒有李永吉那個金手指,無法及時獲得現代社會的物資過來當補給,所以物資後勤方麵,與中國人完全沒法比。
英法聯軍的物資,尤其是軍火,都要靠後方運送,如果連飲食也要靠後方送,那對英法兩國的運力來說,就有些太過沉重,而成本也會讓兩國政府皺眉。
所以,英法聯軍無法做到中國人那麽奢侈的地步,他們能吃上烤麵包加烤鹹魚,已經是很不錯的待遇了。
但是,聯盟國當地人卻不會理解英法兩**人的苦惱與無奈,他們隻看事實,事實就是,中國人來了之後他們都發財了,而英法聯軍來了之後,卻隻會要東西跟製造麻煩。
總而言之,由於有中國遠征軍這個渾身上下全部都奢侈到令人發指的土豪部隊,新奧爾良的當地人就不說了,聯盟國與英法聯軍的士兵也都開始不滿起來。
新奧爾良的當地民眾是不滿聯盟軍以及英法聯軍的吝嗇小氣與不講理,認為這群人隻會給當地帶來麻煩。
聯盟軍跟英法聯軍呢,則是不滿於跟中**人的差別性待遇,尤其是當四國簽訂了盟約,組建了聯合司令部,對外宣布一致行動的時候,聯盟軍與英法聯軍的不滿就更加嚴重了。
這三國的軍人認為,既然現在是盟友,那麽就應該待遇一致才行,所以他們強烈要求與中**人相同待遇,就算武器裝備與服裝方麵沒法一樣,至少在夥食上要保持相同才可以。
如果隻是普通士兵埋怨,還有辦法壓製,但問題是,埋怨最大的不是士兵,而是軍官,所以最終四國聯合司令部不得不因為夥食一致問題召開了一次軍事會議,專門商討聯軍待遇,或者說夥食待遇的問題。
在會上,聯盟國與英法兩國的軍事代表一開始都向中方的軍事代表開火,要求他們降低夥食標準,不要再繼續那種讓人不快的炫耀性吃喝了。
很明顯,這三國的軍事代表都知道,他們在夥食上不可能讓自己的官兵做到跟中國人一樣,不是有沒有的問題,畢竟中國人說了,很樂意給他們提供相同的實物配給,隻要你們肯花錢買就行了。…
問題在於,中國人的夥食太豐盛,也太昂貴了,一個900克的桃罐頭,竟然就要兩華元!
如今,一華元的含銀量是標準的37克白銀,由於製作精美,含銀量精確,在國際貨幣市場上是相當搶手的一種貿易貨幣。
要換算的話,如果是正規的國際貨幣交易市場上,一華元等於2美元,等於1.5枚西班牙銀元,這樣算的話,兩華元,就等於4美元或者三枚西班牙銀元。
其實,在南北戰爭開始之前,美國南北雙方的人就喜歡用西班牙銀元做交易,戰爭以後,美元的地位更加是一落千丈,美國南北雙方的硬通貨都是西班牙銀元,而西班牙銀元的地位跟價值,也節節上升。
所以說,一個罐頭就相當於三枚西班牙銀元,這幾乎等同於一名聯盟國普通士兵的月薪了,而一個罐頭僅僅是一頓飯的其中之一,且是最便宜的一種罐頭。
中國人在吃飯問題上,平均下來,一頓飯每三名士兵就要吃掉一個罐頭,也就是三枚西班牙銀元,如果加上其他食品的消耗,一頓飯下來,中國人每一個士兵都要消耗掉最少一個半西班牙銀元!
一個普通中國士兵一頓飯就吃掉一個半西班牙銀元,也就是一頓飯吃掉兩美元……這麽奢侈,別說他們的士兵了,就連他們的高級軍官也無法做到這種奢侈的吃法,也難怪他們難做了。
當然,要緊緊是這樣,無視普通士兵,給高級軍官配這個標準,其他三國也不是不能做到,但問題是,那真的隻是中國普通士兵的標準,人家軍官是不吃那些的,是更高標準的配置!
中**官的夥食其實跟普通士兵相差不大,主要區別就是罐頭的多寡而已。比如普通士兵,都是一個五人戰鬥小組一頓飯開一個罐頭的標準,且開什麽罐頭你們說了不算,由管後勤的說了算,是後勤的人分配罐頭。
但是如果是中**官,就可以一個人每頓飯都吃罐頭,且隨著級別的提高,還可以選擇罐頭的種類或者增加罐頭。
比如少尉可以一頓飯吃一個蔬菜罐頭,中尉就可以吃高一級的水果罐頭,上尉就可以選擇吃魚罐頭,大尉可以選擇吃肉罐頭。當然,如果你級別夠了,可以向下選擇低價值罐頭,比如你能吃魚罐頭,但不選魚罐頭,非要吃水果罐頭,那也可以,隻不過依然隻是一個罐頭的配置。
到了校級軍官,隻是多增加了一個罐頭配額,並且可以吃方便麵已,其他的跟尉級軍官相差不大。
但不管如何,軍官的夥食跟普通士兵的夥食價格相差很大是事實,一般來說,一個少尉的夥食水準,起碼是五名普通士兵的水準,據說隻是為了這一點夥食補助,就讓眾多中國士兵想當官想瘋了,所以中國士兵打仗特別瘋狂,殺敵跟抓俘虜都極其兇狠!
因為在他們眼中,首級跟俘虜那就是一個個的軍功值,有了軍功值,就能升官,升了官,才能獲得軍官補助,吃更多好吃的。
所以,由於中國人的夥食太好,價格也太高了,三國的軍事代表想的不是如何跟中國人買這些食品給自家官兵配上,而是讓中國人降低食物標準,大家拉低到同一水準,免得別人看了眼紅。
很多事情就這樣,不患寡而患不均,大家都在啃幹麵包跟臭鹹魚,偶爾喝個土豆鹹魚湯就幸福的流眼淚,你們卻一個人一頓飯就吃掉最少兩美元,要不要這麽顯擺?要不要這麽奢侈?還能不能繼續一起愉快的合作了?(未完待續……)
,:
對於與合眾國作戰方麵,聯盟國希望中英法三國能夠立刻派軍參戰,而且每一個國家至少要增兵十萬陸軍,同時還要加強海軍。
換言之,聯盟國的要求,是中英法三國要增兵至少三十萬陸軍,還要提供強大的海軍,幫忙保護住聯盟國的海岸線,以維持聯盟國的對外貿易渠道。
不過中英法三國在這方麵的意見比較一致,那就是陸軍方麵繼續增兵不太可能,那對他們的負擔太大,至少目前不行,所以如今在中英法三國派在聯盟國的兵力,就是他們目前最大的誠意了。
雖然陸軍方麵中英法三國不準備?.. 繼續擴大規模,但是海軍方麵,他們可以同意聯盟國的要求,也就是組建一支由中英法聯四國組成的聯合艦隊,對美利堅合眾國的海軍開戰,至於作戰目標,不但要保護聯盟國的海岸線,保障聯盟國與海外的貿易通道,同時還要做到封鎖合眾國的海岸線,摧毀合眾國的海軍主力,讓合眾國徹底與外界隔絕,無法繼續跟外界進行貿易。
中英法三國的目的很明顯,那就是暫時來說不準備耗費太多自家的人命去跟合眾國拚消耗,隻打算讓聯盟國繼續跟合眾國死磕,也就是說,陸戰方麵,主要還得靠聯盟國,中英法三國最多保證在海戰方麵提供幫助,擊退合眾國的海岸封鎖。
不過說實在的,由於南北雙方的經濟形勢不同。這種海上封鎖對聯盟國來說雖然是雪上加霜,但對合眾國來說,其實海上封鎖的效果並不大。
原因很簡單,南方聯盟國大都是種植園經濟,幾乎沒有工業,尤其是重工業,所以不能自己生產武器裝備,必須全部依靠進口,而這個進口,又主要靠海上進口。所以一旦海上通道被封鎖,就等於去掉聯盟國的半條命。
實際上,合眾國早就知道聯盟國的這個軟肋了,所以很早的時候,他們就製定了一個蟒蛇計劃,就是要打造一支強大的海軍,然後用海軍封鎖聯盟國的海上通道,斷絕他們的軍火來源,屬於一種釜底抽薪的計策。
之前。合眾國的海軍一直在遵循著這個計劃行事,隻不過由於合眾國海軍原本的規模就不大,要建設一支大海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目前才無法真正實施這個計劃。
加上聯盟國從英國購買了不少犀利的戰艦。至少暫時來說,海軍力量不比合眾國差多少,因此合眾國海軍現在隻能用快速戰艦騷擾一下聯盟國的沿海,卻做不到完全封鎖聯盟國的海岸線。這樣一來,也就無法徹底掐斷聯盟國從外國進口武器的通道。
可以這麽說,海上貿易線。是聯盟國的生命線,一旦沒有了海上交通線,那麽聯盟國的失敗就是早晚的事情了。
因此,聯盟國是一個嚴重依賴海洋貿易的國家,因為他們要靠這海上貿易線去賣掉自己的農產品,然後買進自己需要的物資。如果海上交通線被切斷,那麽他們需要的東西買不進了,自己的東西賣不出去,早晚要完蛋。
相反,北方的合眾國就不一樣了,雖然合眾國依然很注重商業以及海洋貿易,但他們擁有更完善的工業體係,尤其是煉鐵等重工業體係,所以至少在軍火物資方麵,不但能做到自給自足,甚至還可以出口。…
可以這麽說,北方的合眾國既能生產糧食,又能生產武器,就算海上貿易被封鎖了,形成一種閉關鎖國的狀態,但憑著他們的工農業基礎以及人口基數,依舊可以保持強大的戰鬥力。
所以,海上封鎖對聯盟國是致命一擊,但對合眾國來說,不過是個暫時的麻煩而已,時間長了或許不行,畢竟那對經濟會造成嚴重影響,但短時間的話,比如持續個四五年,還是完全沒問題的。
雖然說封鎖了合眾國的海岸線,短期內對他們的經濟體係沒什麽影響,但是在戰略方麵的影響就很大了。
合眾國的精華地區幾乎都是靠海的,也就是說他們擁有很長的海岸線,擁有很多優良的港口。一旦合眾國的海岸線被徹底封鎖,那麽四國聯軍就掌握了海上的主動權。
從此以後,麵對掌握主動權的聯軍艦隊,合眾國的後方就再也不是安全地帶了,必須要時刻麵對聯軍艦隊的海上突擊。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合眾國的海軍被徹底殲滅,合眾國沿海徹底被聯軍艦隊掌握,那麽聯軍艦隊想打那個沿海城市,就打那個沿海城市,他們既可以選擇隻是單純的炮擊破壞,也可以選擇用陸戰隊突擊,上岸破壞,還可以運載大量陸軍登陸,從後方攻擊合眾國的核心城市。
如此一來,合眾國所要麵對的,再也不是單純的南方一條線了,而是連東方的海岸線也要全部防禦,隻是這一條,就能拖住對方至少三十萬大軍,讓他們不敢全力以赴的打南方。
中英法三國的做法雖然也說得過去,而且十分必要,但不管怎麽樣,他們的目的很明顯,那就是暫時不想出太多力氣,依舊是想讓聯盟國頂在前麵,他們最多隻是在一邊敲邊鼓,撈好處,等到局勢完全明朗的時候,再選擇增兵或者抽身撤退。
這其中,中國還算誠意不錯,至少已經派兵參戰,海軍陸軍都有,而且接連取得了重大的戰略性勝利,從根本上扭轉了聯盟國的不利局麵,加上中國一直在給聯盟國提供廉價的軍火物資,並收購聯盟國的農產品,所以聯盟國對中國還是相當感激的。
相對而言,英法兩國就有些誠意不足了,他們不但動作遲緩,現在才派兵過來。而且派過來的部隊隻有那三萬聯軍,這讓聯盟國的人相當失望。
或許要說了,三萬人其實很不少了,而且中國人也隻有三萬陸軍,而在海軍方麵,英法聯軍的艦隊至少在艦船數目上遠遠超過了中國的特混艦隊,怎麽中國人就是有誠意,英法兩國就是沒誠意呢?
原因很簡單,中國人的特混艦隊雖然規模看起來不算大,但都是先進的鋼鐵戰艦。跟英法聯軍那些木質風帆戰艦完全沒有可比性,而且已經有過重大戰果,不但奪迴了密西西比河中下遊的控製權,甚至新奧爾良港到古巴哈瓦那港的海上航線,也在他們的控製之下。
其實之前,合眾國的海軍也想奪迴控河權與製海權,但幾次戰鬥下來後,每一次水戰都是以合眾國海軍的慘敗而告終,所以合眾國的海軍如今根本就不敢與中國的艦隊作戰。
而說到陸軍。中國的三萬陸軍,那可是裝備了鐵甲車的精銳部隊,且已經取得了許多重大戰果,已經打出了威風。連戰連捷從未一敗,已經讓整個北方軍都聞風喪膽,根本不敢與中國陸軍作戰,變相的鞏固了聯盟國的中西部陣線。…
因此。中國人的軍隊其意義是完全不同的,就戰鬥力而言,他們的三萬陸軍最少可以當做三十萬北方正規軍來看。而他們的特混艦隊,則足以正麵對抗整個美利堅合眾國的海軍。
很多人都說,中國人就是人數少,而且可能後勤壓力太大,所以無法繼續前進以奪取更大的戰果,否則如果給中國人更好的後勤,以中國人的戰力跟表現,這場南北戰爭都不用打了,隻靠中國人一家就足夠結束戰爭了。
相比中**隊的強大以及顯赫的戰果,英法兩國新到的三萬陸軍就不一樣了。他們雖然也是作戰經驗豐富的正規軍,不是雜牌,但武器裝備跟中國人差遠了,戰鬥力相差也懸殊,且目前沒有一點戰果跟功勞,來了擺明就是要討好處的,甚至還要聯盟國負責提供補給,這自然不討喜。
其實呢,平心而論,對合眾國作戰方麵,英法兩國已經是很有誠意了,畢竟三萬兵馬也不是個小數目,總數達28條戰艦的英法聯合艦隊更是強大到讓人顫抖,這在其他地區,哪怕在歐洲,這都完全是可以顛覆一國,或者左右一場重大戰役的強大武力了。
英法聯軍的海軍艦隊就不說了,光那三萬陸軍,可全部都是白人組成的正規軍,戰鬥力比另一個時空曆史上那支打進北京火燒圓明園的英法聯軍還要強大的多,就算對上美利堅合眾國的陸軍,這三萬人也至少可以當六萬美**人來看。
但什麽事情就怕比,沒有中國的遠征軍當參照物,英法聯軍或許還相當不錯,可一旦跟中國人一比,別說聯盟國的人了,就連英法聯軍自己,也覺得自己似乎都是一群叫花子。
要知道,英法聯軍這三萬人,使用的武器也還是前裝槍,雖然都是發射米尼彈的線膛米尼步槍,但威力比此時主流的後裝槍其實還要厲害一些,再加上英法聯軍訓練有素,所以綜合來說,戰鬥力還是相當不錯的。
可是中國遠征軍普遍裝備了八一式突擊步槍與九七式突擊步槍,雙方根本不是一個時代的,不說威力,光說樣子,就甩英法聯軍好幾條街。
至於火炮,雖然中國人沒有實際展示過他們更先進的火箭炮、機關炮等重武器,但隻憑著他們的那種小型臼炮(迫擊炮)跟無後坐力炮,就足夠讓英法聯軍大量裝備的前裝拿破侖炮羞愧到無地自容。
因為他們一整個炮營的火力,還比不上人家一個迫擊炮班的火力,別說射速,就連射程跟威力也都比不上,輕便性更是沒有可比性,這要是雙方麵對麵開片,那還怎麽打?
還有坐騎,中**人都是乘坐機動車輛,什麽突擊車,卡車之類的,不但他們的人是靠這些車輛來運送,連補給物資也是靠車輛運送。
這些車最大的好處,是可以自動行走,到時候隻需要灌點什麽燃油就可以了,最多也就三五分鍾。不需要頻繁的喝水喂馬料,也不需要小心伺候,而是一發動就能走,便利性來說,這些車輛比馬匹可方便太多了。
除了使用方便,這些車輛不管是行軍速度還是行軍距離,又或者是乘坐舒適性,也都不是馬匹可比的。
騎過馬的人都知道,騎馬行走理論上是可以連續好幾天的騎乘,但騎馬也是個力氣活跟技巧活。哪怕馬鞍再好,那種顛簸也是夠人受的,所以一旦連續起碼一天,不,不用一天,隻要騎馬兩三個小時,普通人就要受不了了,必須要稍微休息一下,否則你的體力就會嚴重下降。…
也正因為如此。這時代的騎兵長途奔襲都是有距離限製的,如果距離過長,騎兵跑到中途就會體力嚴重下降,因此如果是長途奔襲。騎兵都會提前在抵達目的地之前,找個附近的地方先休息一會兒恢複體力,然後再重新上馬突襲。
但乘坐突擊車跟卡車就不同了,這些車都是二十一世紀製造的軍用車。地盤跟懸掛技術相比二十世紀,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所以乘客的舒適性相當不錯。哪怕坐一整天車,也能夠保持很強的體力,甚至還可以在車上安穩的睡覺。
這樣一來,隻要路麵合適,這些車輛可以連續跑個一整天,從兩百公裏外進行奔襲,而且中途不需要休息,一抵達目的地,士兵下車就可以作戰,絲毫不會影響他們的戰鬥力。
這樣的高機動性,再加上他們的強大火力,兩者一加,簡直就是完美到令人羨慕,就憑這這一點,他們就可以做到以快打滿,用很少的人去打比自己多的多的敵人,讓敵人隻能跟著中國人的節奏,被動應付他們的進攻,無法掌握戰場主動權。
連騎兵都不如他們中國人,更何況英法聯軍這三萬人隻有一小部分是騎兵,大部分都是純步兵,行軍都得靠走路,所以就機動能力來說,跟中國人完全是一個天一個地。
如果隻是這樣也就罷了,最糟糕的是,英法聯軍的夥食也跟中國人沒法比。
英法聯軍的夥食很簡單,就是烤麵包,烤土豆還有鹹魚,從墨西哥到古巴,再從古巴到新奧爾良,他們一直吃這個,且吃了至少小半年,幾乎吃到吐,是那種看到就反胃,但又不得不吃的東西。
中國人呢,平時都有專門的餐飲車,可以製作各種精美可口的中國菜。他們每個連都有一個炊事班,能夠保證全連的每個士兵都能每頓飯有一菜一湯一主食的搭配,且幾乎天天不重樣,還是葷素都有!
而除了這些,中國人還有什麽自熱方便麵,自熱方便米飯,自熱肉罐頭等等,一旦行軍打仗到激烈關頭,不方便自己做飯吃的話,他們就會吃這些隨身攜帶的方便食品。
由於這些方便食品中國人從訓練時期就開始吃,吃了大半年,早就吃膩歪了,所以不覺得有什麽,反而人人渴望吃炊事班流動車的小灶,或者吃一些當地的烤麵包烤鹹魚什麽的。
但是,這些在中國人眼中吃膩歪的罐頭與方便食品,在英法聯軍眼中,卻是一生中從來沒嚐到過的美味,尤其是那些罐頭!
不管是豬肉罐頭,牛肉罐頭,魚肉罐頭等肉罐頭,還是桃罐頭,山楂罐頭,橘子罐頭等水果罐頭,又或者是其他什麽蔬菜罐頭,這所有的一切,每一樣都讓英法聯軍的士兵感到吃驚,因為每一樣對他們來說都像是貴族才能吃的東西。
而當他們聽說,這些中國人一頓飯就要吃至少三五種罐頭,且平時根本就吃不完,為了不浪費,經常都是把吃不完的罐頭分給附近的民眾,以換取烤麵包、烤馬鈴薯、烤南瓜等東西的時候,他們更是目瞪口呆到不行。
還有服裝,之前英法聯軍都在嘲笑中國人的那些花花綠綠的衣服,可當他們發現中國人其實是每個人都有好幾套衣服,那種花花綠綠的衣服隻是作戰服,他們還有冬服,夏服,軍禮服等,零零碎碎一大堆,且他們的軍禮服要比自己的衣服好看不知多少倍。…
就連那些作戰服,雙方經過實際接觸後,也發現他們那種叫迷彩服的東西的好處。稍微一遠,根本就看不清他們的樣子,而他們的衣服卻鮮豔的要命,很明顯就是一群中國人口中的活靶子。
當然了,這些東西,還是雙方交流的時候,中國人能夠公開的東西,一些不能公開,不能接觸的,比如那些聞名遐邇的鐵甲戰車(裝甲車)。他們就隻能遠遠的看,卻不能近身觀察,但隻是遠遠的看到,也知道那種有很多大輪胎,且還有火炮的車子不好惹。
所以說,由於中國人的奢侈好客以及紀律嚴明,新奧爾良地區本地人不喜歡英法聯軍是很正常的。畢竟中國人給當地人帶來了大量的物資,還拉動了當地的經濟,讓新奧爾良港附近的聯盟國人都開始為中國人服務。而且紀律相當好,至今沒有發生一起中**人與當地人起衝突的事情。
相反,英法聯軍過來後,什麽都問聯盟國人要。甚至有不少軍人紀律不好,在當地跟當地人起了衝突,還打傷過人,所以盡管大家都是白人。且語言也相近,但新奧爾良港的人都不喜歡英法聯軍,轉而對中國人獻起了殷勤。
其實英法聯軍也很無奈。畢竟他們沒有李永吉那個金手指,無法及時獲得現代社會的物資過來當補給,所以物資後勤方麵,與中國人完全沒法比。
英法聯軍的物資,尤其是軍火,都要靠後方運送,如果連飲食也要靠後方送,那對英法兩國的運力來說,就有些太過沉重,而成本也會讓兩國政府皺眉。
所以,英法聯軍無法做到中國人那麽奢侈的地步,他們能吃上烤麵包加烤鹹魚,已經是很不錯的待遇了。
但是,聯盟國當地人卻不會理解英法兩**人的苦惱與無奈,他們隻看事實,事實就是,中國人來了之後他們都發財了,而英法聯軍來了之後,卻隻會要東西跟製造麻煩。
總而言之,由於有中國遠征軍這個渾身上下全部都奢侈到令人發指的土豪部隊,新奧爾良的當地人就不說了,聯盟國與英法聯軍的士兵也都開始不滿起來。
新奧爾良的當地民眾是不滿聯盟軍以及英法聯軍的吝嗇小氣與不講理,認為這群人隻會給當地帶來麻煩。
聯盟軍跟英法聯軍呢,則是不滿於跟中**人的差別性待遇,尤其是當四國簽訂了盟約,組建了聯合司令部,對外宣布一致行動的時候,聯盟軍與英法聯軍的不滿就更加嚴重了。
這三國的軍人認為,既然現在是盟友,那麽就應該待遇一致才行,所以他們強烈要求與中**人相同待遇,就算武器裝備與服裝方麵沒法一樣,至少在夥食上要保持相同才可以。
如果隻是普通士兵埋怨,還有辦法壓製,但問題是,埋怨最大的不是士兵,而是軍官,所以最終四國聯合司令部不得不因為夥食一致問題召開了一次軍事會議,專門商討聯軍待遇,或者說夥食待遇的問題。
在會上,聯盟國與英法兩國的軍事代表一開始都向中方的軍事代表開火,要求他們降低夥食標準,不要再繼續那種讓人不快的炫耀性吃喝了。
很明顯,這三國的軍事代表都知道,他們在夥食上不可能讓自己的官兵做到跟中國人一樣,不是有沒有的問題,畢竟中國人說了,很樂意給他們提供相同的實物配給,隻要你們肯花錢買就行了。…
問題在於,中國人的夥食太豐盛,也太昂貴了,一個900克的桃罐頭,竟然就要兩華元!
如今,一華元的含銀量是標準的37克白銀,由於製作精美,含銀量精確,在國際貨幣市場上是相當搶手的一種貿易貨幣。
要換算的話,如果是正規的國際貨幣交易市場上,一華元等於2美元,等於1.5枚西班牙銀元,這樣算的話,兩華元,就等於4美元或者三枚西班牙銀元。
其實,在南北戰爭開始之前,美國南北雙方的人就喜歡用西班牙銀元做交易,戰爭以後,美元的地位更加是一落千丈,美國南北雙方的硬通貨都是西班牙銀元,而西班牙銀元的地位跟價值,也節節上升。
所以說,一個罐頭就相當於三枚西班牙銀元,這幾乎等同於一名聯盟國普通士兵的月薪了,而一個罐頭僅僅是一頓飯的其中之一,且是最便宜的一種罐頭。
中國人在吃飯問題上,平均下來,一頓飯每三名士兵就要吃掉一個罐頭,也就是三枚西班牙銀元,如果加上其他食品的消耗,一頓飯下來,中國人每一個士兵都要消耗掉最少一個半西班牙銀元!
一個普通中國士兵一頓飯就吃掉一個半西班牙銀元,也就是一頓飯吃掉兩美元……這麽奢侈,別說他們的士兵了,就連他們的高級軍官也無法做到這種奢侈的吃法,也難怪他們難做了。
當然,要緊緊是這樣,無視普通士兵,給高級軍官配這個標準,其他三國也不是不能做到,但問題是,那真的隻是中國普通士兵的標準,人家軍官是不吃那些的,是更高標準的配置!
中**官的夥食其實跟普通士兵相差不大,主要區別就是罐頭的多寡而已。比如普通士兵,都是一個五人戰鬥小組一頓飯開一個罐頭的標準,且開什麽罐頭你們說了不算,由管後勤的說了算,是後勤的人分配罐頭。
但是如果是中**官,就可以一個人每頓飯都吃罐頭,且隨著級別的提高,還可以選擇罐頭的種類或者增加罐頭。
比如少尉可以一頓飯吃一個蔬菜罐頭,中尉就可以吃高一級的水果罐頭,上尉就可以選擇吃魚罐頭,大尉可以選擇吃肉罐頭。當然,如果你級別夠了,可以向下選擇低價值罐頭,比如你能吃魚罐頭,但不選魚罐頭,非要吃水果罐頭,那也可以,隻不過依然隻是一個罐頭的配置。
到了校級軍官,隻是多增加了一個罐頭配額,並且可以吃方便麵已,其他的跟尉級軍官相差不大。
但不管如何,軍官的夥食跟普通士兵的夥食價格相差很大是事實,一般來說,一個少尉的夥食水準,起碼是五名普通士兵的水準,據說隻是為了這一點夥食補助,就讓眾多中國士兵想當官想瘋了,所以中國士兵打仗特別瘋狂,殺敵跟抓俘虜都極其兇狠!
因為在他們眼中,首級跟俘虜那就是一個個的軍功值,有了軍功值,就能升官,升了官,才能獲得軍官補助,吃更多好吃的。
所以,由於中國人的夥食太好,價格也太高了,三國的軍事代表想的不是如何跟中國人買這些食品給自家官兵配上,而是讓中國人降低食物標準,大家拉低到同一水準,免得別人看了眼紅。
很多事情就這樣,不患寡而患不均,大家都在啃幹麵包跟臭鹹魚,偶爾喝個土豆鹹魚湯就幸福的流眼淚,你們卻一個人一頓飯就吃掉最少兩美元,要不要這麽顯擺?要不要這麽奢侈?還能不能繼續一起愉快的合作了?(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