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鬥而不破,就是指中國與美利堅合眾國的戰爭狀態依舊不變,中國占領的加州地區也不歸還,但有鑒於美國並沒有對中國宣戰,也沒有實施戰爭製裁,因此中國也不對美國商人實施製裁,兩國之間的貿易來往不斷,談判也不斷。


    就是說,在表麵上看,中國似乎已經跟美國處於戰爭狀態,但私底下,中國政府卻對美國談判代表展示出了善意,並且找了種種借口與推脫,要給美國人一種中國政府也是趕鴨子上架,迫於輿論壓力,不得不表麵對美宣戰緩和一下情緒這麽一種情況,但實際上還是希望與美國人攜手共進,希望盡快走向和平的。


    為了表明中國政府隻是被迫宣戰,李永吉特意電告國內的首相沈世明,讓他親自跟美國駐華大使兼全權談判代表蒲安臣展開談判,就926事件、好萊塢紅堡遠征軍擅自占領加州事件以及中國對美宣戰事件進 ..行深入而冗長的談判。


    「判過程中,沈世明反複強調,中國皇帝陛下以及中國政府本意上都不希望與美國開戰,因為這對中國沒有好處,隻有壞處。


    但是由於926事件的發生,已經在國內掀起了很強烈的反美輿論,再加上好萊塢紅堡的軍隊已經攻擊了美利堅合眾國的軍隊,並且占領了舊金山與薩克拉門托,搞的民心高漲,讓中國政府很被動。


    ≮沈世明的說辭中,他以及中國皇帝陛下的本意是不想與美國開戰的,但由於民心高漲,下議院迅速召開了大眾會議,並在會議上以百分之九十九的高票通過了開戰議案。


    根據中國的憲法,一旦下議院召開大眾會議,提案超過百分之九十,那麽就自動進入元老院的議事議程。元老院必須召開全體元老參加的大元老會議,在七天內對大眾會議的議事提案做出裁決。


    而召開的元老院會議上,九名元老也以七票讚成,一票棄權,一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對美開戰議案,而一旦元老院做出了最終裁決,並且裁決與下議院的提議一致,那麽中國政府就必須聽從元老會的決議,正式對美國開戰。因為這是憲法規定的權力。


    按理說,根據中華帝國憲法的規定,皇帝作為最高元首,是可以否決上議院,或者說元老會這個開戰議案的,可一旦皇帝否決,上下兩院必須重新換人,重新就議案進行討論,耗時日久不說。還損害皇帝的威信,所以皇帝才不動聲色,任由事情發展,否則的話。情況可能會更糟糕,所以希望蒲安臣能夠理解。


    為了增加說服力,讓蒲安臣相信皇帝也有些無奈,沈世明還隱晦的提出。好萊塢紅堡那裏一切事物,實際上是東方集團在操作,而東方集團雖然有皇帝在裏麵投資。但實際上裏麵還涉及到各家權貴的利益,甚至還涉及到皇帝背後那個神秘集團的利益。


    當蒲安臣問,那個神秘集團是不是就是支持皇帝在中國奪權的那個人類革新聯盟的時候,沈世明就會神秘的說,沒錯,就是那個秘密組織,而那個東方集團,背後也有這個組織的影子,甚至主要就是他們在主導。


    沈世明貫徹了李永吉的精神,把李永吉搞出來的那套陰謀論拋了出來,說什麽這個人類革新聯盟的源頭其實就是美國,甚至南北戰爭也是他們的人在起作用,就是他們的努力,才推動了南北戰爭的爆發。…


    當蒲安臣大吃一驚的時候,沈世明又會把李永吉利用現代社會搜集的資料,對美國戰爭的一些內情跟細節刪刪減減的說了出來,甚至連蒲安臣的底細也說了出來,連蒲安臣在哪兒出生,以前經曆如何,什麽時候組建共和黨都說了出來。


    蒲安臣的經曆雖然並不算特別隱秘,但在那個時代,如果不是特意調查,是很難知道蒲安臣過去的經曆的,後世關於他的經曆,也是根據他的公開經曆,再加上他的自傳加以總結才知道的,但在他生前,或者說在1862年,蒲安臣的經曆還少有人知,至少不會知道的那麽係統。


    因此,當蒲安臣聽到中國首先能夠這麽詳細說出他的個人經曆後,內心的震撼可想而知。


    趁著蒲安臣震撼的時候,沈世明就說,別看陛下現在風光,好像權力很大,但他其實也受這個人類革新聯盟很大影響,而在中國內部,不知道多少人是這個組織的人,因此他也不得不暫時妥協,隻能對美國宣戰,避免跟國內輿論相左,也避免跟這個人類革新聯盟提早對抗。


    但是,盡管如此,沈世明也說了,皇帝陛下以及中國政府,可以保證隻在明麵上對美國宣戰,不會製裁美國在華貿易,更不會製裁美國的商人,而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也不會主動派遣禁衛軍與國防軍與美國開戰。


    換言之,中國雖然在政治層麵上對美國宣戰,但跟美國作對的,就隻有東方集團下屬的雇傭軍,也就是那支連中國政府與中國皇帝都無法完全左右的中華遠征軍。


    另外,中國政府不會,也沒有能力對在加州地區的中華遠征軍進行補給,中華遠征軍的一切補給,包括在中國境內雇傭人員等,都是東方集團的私下行動,與中國政府無關。


    盡管一再強調對加州的軍事行動是東方集團的企業行為,但沈世明也說了,一旦美利堅合眾國無法戰勝中華遠征軍,甚至被逼與中華遠征軍求和,簽訂城下之盟的話,那麽中國政府也會順水推舟,認下遠征軍的勝利果實。


    總而言之一句話,中國政府不會對美國出兵,一切都是東方集團的企業行為,你們要打要殺隨便。但如果你們美國人連沒有中華帝國支援的東方集團的雇傭兵都打不過,被迫跟人家簽署什麽不平等條約,那我們中國政府也不妨收下來。


    這情況就有點類似當年英國的東印度公司,想當初,東印度公司也是以企業的名義對外擴張,並以一個企業的力量打下了印度。後來英國也順水推舟占了這個便宜,甚至在前幾年的印度大起義之後,更是堂而皇之的接管了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權力,以英國皇室的名義統治印度。


    因此,沈世明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那就是中華帝國雖然對美國宣戰,但不會出動中國政府的一兵一卒,什麽禁衛軍國防軍的,都不會出動,一切的一切。都隻是東方集團與美利堅合眾國之間的戰鬥。


    如果你們合眾國能打贏那個東方集團的中華遠征軍跟特混艦隊,那我們中國就會跟你們簽署一個不損害雙方利益的平等條約,結束這場戰爭;但如果你們連這個中華遠征軍都打不過,被人強逼著簽訂了不平等條約,那麽中國政府不介意跟上來吃一口。


    這是典型的列強式強盜邏輯,蒲安臣雖然依舊憤怒,不過人家把話都說到這份上了,為了不引起中國政府的介入,他也隻好忍了下來。同意了這個提案。…


    不過呢,蒲安臣其實心底裏也鬆了口氣,因為在他看來,雖然通過這次談判並沒有真正的實現中美和平。沒有真正的消除戰爭,但卻了解了這裏麵的內情,起碼讓中國政府這個崛起中的龐然大物不出兵幹涉,而且也不損害美國商人的在華利益。甚至還不禁止中美之間的貿易往來,這已經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也正是因為得到了蒲安臣的傳信,林肯才一直對中華帝國那麽克製。否則的話,他早就下令封閉華盛頓的中國駐美大使館,逮捕那些中國駐美的商人了。


    順便說一句,蒲安臣的信件,居然也是通過中國駐美大使館傳來的,因為中國駐美國大使館中,有一台無線電收發機,可以及時的獲得中國傳來的信息,同意,也可以及時的把美國這裏的消息傳遞迴國內。


    不過,這種高科技無線電收發機,屬於特級機密,不對外公布,隻隱晦的告知過林肯等少數高層,而且無線電收發機也有專人看守並使用,一旦有人強行掠奪,專人就會毀壞這個無線電收發機。


    其實,就算美國人搶到這個無線電收發機也沒用,絕對破解不了,因為這個無線電收發機是現代社會的數碼產品,全都是現代的集成電路設備,而這種集成電路以及核心處理器設備,科技代差跟十九世紀差了太多,以十九世紀的科技水平,壓根就破解不了。


    想一下,這個時代剛出現有線電報,連無線電都還沒徹底入門呢,什麽真空管電子管的都沒發現,又怎麽會明白集成電路。


    所以,盡管有嚴密的安保措施,但其實無線電收發機的安全問題,李永吉是一點也不擔心的,反正這些產品西方人就算拿去也破解不了,也沒法使用,因為一旦丟失,中國這邊隨意下個指令,就可以讓這個收發機徹底癱瘓。


    沒辦法,這就是二十一世紀的科技與十九世紀科技的代差,當科技代差相差太大的時候,很多事情就是無解。


    當然,讓李永吉沒想到的是,他這麽一番忽悠,尤其是那番所謂人類革新聯盟的陰謀論,也讓林肯疑神疑鬼,以為身邊到處都是這個組織的成員,所以提起加強了對情報組織的投入,並且提起展開了對羅斯柴爾德等銀行家的打擊,這倒是無心之舉了,因為在沈世明的說辭裏,羅斯柴爾德家族等銀行家,就是這個人類革新聯盟的重要成員之一。


    不管怎麽樣,是李永吉的忽悠起作用了也好,還是美國政府不想多一個強有力的對手也罷,中美之間雖然開戰了,但卻維持了一個鬥而不破的局麵,誰都留了餘地。


    原本,林肯政府以為可以繼續跟中國政府維持住目前的狀況,不再讓中美之間的關係惡化,並且林肯政府都選擇性的忘記加州已經落入中國人之手的事情,連宣傳也很少提這個,隻是一個勁的說英國人如何,就是希望冷處理中美之間的關係。


    但是,讓美國人萬萬沒想到的是,中國人,或者說中華遠征軍卻不給林肯麵子,突然出現在了新奧爾良。居然趕在英國人之前幹涉起了美國的南北戰爭。


    那麽,這支中華遠征軍,又是怎麽突然出現在新奧爾良的呢?他們之前不是在加州麽?


    原來,當李永吉打下舊金山跟薩克拉門托,掌握了上加州的主要領地之後,有鑒於美國西部已經沒有多少力量能對加州地區造成實質性的威脅,就開始了分兵的措施。…


    簡單點說,李永吉並不想一點一點去占領那些美國西部的土地,因為那些土地大都是荒無人煙,連美國自己都沒有開發。他們也僅僅是在戰勝墨西哥之後,在名義上獲得了這些土地。


    說白了,美國現在就算加上南部的聯盟國,總共也才五千萬人口,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在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地區,剩下的人,也大都在德克薩斯州,而西部諸州,包括加州。華盛頓州,新墨西哥大區等,幾乎就沒什麽人。


    因此,就算中國人費力的把這些地方占領。也撈不到什麽明顯的好處,哪怕占領土地再多,明麵上這些土地還是屬於美國的。


    要想合法的獲得這些土地,這個時代的通行做法。就是擊敗美國,讓美國跟中國簽訂土地轉讓條約,割讓這些土地給中國。這樣一來,才是合法合理,以後再也不會有什麽口水官司或者什麽爭議。


    很顯然,既然美國,或者說美利堅合眾國在西部地區沒什麽力量,就算打敗了當地那零星的駐軍,對美國政府也沒什麽影響,不可能讓美國政府同意割讓土地,要想讓美國服軟,隻能去東部,去正麵打敗美國人,逼著他們簽訂割地賠款的停戰條約,隻有這樣,才能合理合法的擁有西部的土地。


    如果是二十世紀,這可能很難,畢竟那個時候的美國西部在美國政府的心目中已經十分重要,是斷然不能割舍的核心土地,但在十九世紀中期,這些西部土地還不是美國的核心領土,價值沒那麽大,所以一旦美國戰敗,有很大可能會同意割讓土地。


    畢竟從某種意義上說,西部的這些土地原本也不是美國的,是美國從墨西哥強行割占的,時間也不長,根本還沒怎麽開發,現在中國人搶過來,也沒什麽不妥。


    既然明白了這一點,李永吉的作戰方針也就很明確了,那就是把主力拉出去,去美國的東部地區與美**隊進行主力決戰,從正麵戰場打敗美國人,盡可能的殺傷聯邦軍的有生力量。


    這樣的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一旦殺傷聯邦軍的有生力量,不但可以迫使美利堅合眾國同意割讓土地給中國,還變相的幫助了聯盟軍,讓南北雙方的戰略相持時間更長久,迫使美利堅合眾國承認美利堅聯盟國的獨立地位。


    根據華盛頓中國駐美大使館傳來的消息,東部戰線上,聯邦軍與聯盟軍已經處在戰略相持階段,甚至聯邦軍還弱與聯盟軍,所以不需要幫助,但在更重要的西部戰線上,聯盟軍卻節節敗退。


    東部戰線,也就是裏士滿與華盛頓之間的戰線,雖然也很重要,但由於雙方實力相差無幾,其實並不是決定性的。反倒是西部戰線,尤其是密西西比河一帶,是聯盟國的生命線,一旦這裏遭到失敗,聯盟國就會大失血,再也無力對抗合眾國。


    因此,李永吉決定直接進攻西部的聯邦軍,隻要擊敗了聯邦軍的西部軍團,讓聯盟國的西部交通線暢通無阻,這場南北戰爭就還有的打。


    為此,李永吉在打下上加州之後,開始實行了兩步走的戰略。


    所謂兩步走,第一步,就是要迅速派出主力軍隊,去美國東部戰場參戰,而第二步,就是強化中國人在加州地區的統治地位。


    關於第一步,已經不需多言,隻有派主力部隊去美國東部參戰,徹底擊敗美利堅合眾國,才能從根本上,從法理上獲得西部的土地,並讓美國分裂,這就是俗稱的拳頭要硬,要的是獲得一個名正言順!…


    而第二步中,所謂強化中國人在加州地區的統治地位,主要是指加大對加州地區的移民力度,引入中國的貧困人口來加州,充實加州地區的華人數量,用俗話說。就是身板要硬,要的是一個實至名歸!


    為了第二步能夠走好,政府特別許諾,隻要任何一名合法的,年滿十八歲的中國人來到加州,那麽不管男女,都可以憑著中華帝國的身份證,去加州督政府每人免費領取十五公畝,也就是三十畝土地。


    隻要你在這片土地上連續耕種五年,並且獲得當地政府的認可。政府會為你發放地契等土地憑證,從此以後,這片土地就會變成你是私人土地,除了土地歸屬權依然歸中華帝國外,所有權跟使用權都是你的,且具有永久性。


    在你免費領取土地試耕種期間,政府不收取任何費用,隨便你折騰,也不會有任何人跟你收錢。而當你擁有了土地所有權跟使用權的憑證,成了地主之後,每年隻需要繳納三十分之一的土地使用稅就可以了。


    這個土地使用稅,是政府提前評估的價格。一般會提前在你領取之前就明著告訴你,一般是固定稅收,輕易不會改變。


    這個費用其實很低,正常來說。隻要土地不拋荒,哪怕隨便種點小麥呢,就用最懶的方法去種。撒了種子後就不管,那這點使用稅,也就隻有你那種小麥收成的三十分之一都不到,因此跟白送也沒啥兩樣了。


    還有就是,這三十畝土地,是指你從政府手中領取的已知的可開發土地,但如果你想要自己開荒,去開發那些政府還無力開發的荒地,那麽你覺得你能種多少地,就去圈多少地。


    反正隻要圈了地皮,不管多少,五年內不收取任何費用,但當地政府會派評估師,評估你所圈占的土地價值,如果你同意,評估後就會發給你拓荒證,證明這片土地暫時屬於你所有。


    有了拓荒證,五年以後,這片荒地就會變成已開發土地,到時候這個拓荒證就會變成地契,政府會根據原先拓荒證上的評估價格,每年按照比例收取土地使用稅,換言之,這片土地就變成了政府認可的熟地了。


    這個土地評估價格,一般會按照你所圈土地的地域、麵積以及土壤成分等方麵來評估價值,一般來講,麵積越大,土地越肥沃,評估價值也就越高。


    如果開荒者對評估價格不滿意,可以提出一次申訴機會,申訴成功,就可以按照開荒者的價格評價,但如果申訴失敗,就要按照政府的評估價格來算。


    雖然評估價格越高,以後要交的土地使用稅就越高,但土地價格高了,買賣的價格也高。


    換言之,你獲得地契之後,就可以按照評估價格為基準價格去交易,土地交易中的交易稅,會按照實際成交價格減去基準評估價格後的差值來計算。


    要是五年後,你交不起土地稅,那麽就會被政府拿去拍賣,拍賣後的款項先交納土地稅,然後再給開荒者,因此這開荒也是有一定風險的。


    不過這樣一來,也給圈地者一個新的發財機會,特別是那些早去的開荒者,因為他們可以提前大量的圈地,然後等五年後獲得地契,再去賣地發財,甚至可以不用等五年,就提前賣拓荒證。


    也就是說,拓荒證可以看做是地契的期權,也是被承認的,反正政府最後隻看拓荒證,隻看五年後的土地歸屬者是誰,地契的發放對象,或者說收稅對象也是五年後的拓荒證持有者。…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個開荒圈地的行為,不是說你自己隨便圈個地就算的,而是政府組織的行為。


    也就是說,加州督政府會定期組織圈地大會,你隻有報名參加圈地大會,然後一大批人一起,在規定的時間內去指定的荒地中自己跑馬圈地,時間一到,就按照你圈到的土地劃片,並給圈地者評估土地,發放拓荒證。


    不在圈地大會中私自圈的土地,都是非法土地,政府不承認,也不會受到政府的保護。


    另外,針對很多人沒有能力獨自來加州拓荒,由東方集團出資,以免息貸款的方式,護送這些中國人來加州勞作,你隻需要去報個名,同意在獲得免費土地後,把收成的十五分之一拿來還債就可以了,還債期間沒有利息,而且什麽時候都可以。


    這樣一來,你就可以免費上船,免費獲得東方集團提供的拓荒工具,包括服裝,農具,種子等等,幾乎可以說你隻要出人就可以,其他一切都由東方集團包辦了,所有的費用都在貸款之內,你以後獲得土地後,自動從土地收入裏扣除就可以。


    雖然這個過程中,你要簽署一個借錢合同,總讓人有些忐忑不安,不過這也從另外一個方麵說明,你到了加州就會有土地,要不然人家也不會同意借給你錢打水漂。


    這一係列的政策合在一起,就是所謂的拓荒法案,毫無疑問的,這個方案就是刺激中國人去加州圈地。


    如今,這個政策已經在中國大地宣傳的沸沸揚揚,雖然不敢說人盡皆知,但也相差不離。尤其是廣東、廣西、福建、山東還有河南、陝西等貧困地區,更是宣傳的重點區域。


    換言之,中華帝國就是希望把這些貧困地區的貧困人口遷去加州,用貧困人口去充實當地,用大量的華人占領加州,到時候隻要華人數目占絕對多數,而且有能力保衛勝利果實,那這片土地就誰也拿不走了。


    由於加州地區在中華帝國的東方,因此這個號召華人去加州開荒的舉措,也叫做東進運動。


    實施這個東進運動的主體,看似是東方集團的企業行為,但其中卻有帝國政府的影子在裏麵,因為中華帝國的當地政府會大力協助這種行為,畢竟在中國,沒有當地官府協助,任何事情都辦不成。(未完待續……)


    第二九五章 東進運動。


    第二九五章 東進運動 ,:


    </iv>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時空走私1859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莊不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莊不易並收藏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