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晚上的時間,羅伯特.李所派出的四個旅就運動到位,從三麵包圍了聯邦軍那三個氣勢洶洶的步兵團,隻有向後方墓園山脊陣地的那條路沒有圍兵。


    盡管後撤的路並沒有堵死,但聯邦軍的那三個團都不是傻子,尤其是他們之前還對聯盟軍狠命的窮追猛打了一番,所以知道他們不能退,一旦退了,麵對三個方向的優勢兵力,很容易就演變成之前的大潰敗。


    要不說呢,雖然西方人在兵法上沒有圍三缺一的說法,但並非說他們就不懂兵法,隻不過受限於地理文化等方麵,不太強調運動戰而已。


    然而,自從出了拿破侖之後,西方各國開始對運動戰加以注重,各國都出了一係列的軍事教材,其中對運動戰方麵的闡述也不少,實際上並不比中國的所謂兵法差多少。


    因此,雖然西方社會沒有圍三缺一的說法,但卻有一個普遍的定論,那就是麵對優勢敵人,尤其是敵人有大量騎兵部隊的時候,千萬不能擅自撤退,否則將會是一場災難。


    愛德華.福勒上校等人雖然技戰術水平一般,但他們好歹都經驗豐富,尤其是他們的部隊之前狂衝猛打,士兵已經疲憊不堪,又麵對騎兵的威脅,所以隻能是固守待援。


    他們的想法也《c長《c風《c文《c學,↓.vx.n︽et簡單,那就是他們跟後方陣地離開不遠,相比米德將軍知道他們的情況,一定會過來接應。


    不能不說他們對米德將軍還算了解,因為米德將軍的確不可能不救他們。


    然而,由於米德將軍的部隊離這三個團的距離更遠,加上消息傳遞問題,導致米德少將的反應慢了一拍,等他組織好軍隊,再派出去救援的時候。天已經亮了,而這個時候,羅伯特.李所派出的四個旅早就從三麵包圍了那三個團。


    而且最重要的是,米德將軍派出去的援軍人數很少,他隻是東鐵旅剩下的部隊派了出去接應,換言之,援軍也不過才兩個團,分別是紐約州第三十步兵團以及裝備了夏普斯步槍的第二神射手團。


    米德的想法是好的,在他看來,隻是接應而已。用不了太多人,加上東鐵旅本來就近,所以才派出這裏這支部隊。


    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為了對付三個團,區區三千多人,羅伯特.李居然派出了四個旅,在人數方麵,遠遠超過了東鐵旅。


    果然。當接應部隊跟那三個團匯合後,立刻就發現了問題的嚴重性,因為四個旅運動到位之後,毫不遲疑的就發動了進攻。


    聯盟軍沒有無線電。無法及時溝通,但他們有懷表,而且前方都是大平原,因此隻要實現確定好大致的時間。在規定的時間同時發動進攻,也能達成同時進攻的效果。


    雖然這種利用懷表的同時進攻方式還是有些偏差,但一來前方地形都已經提前被探知。二來他們每一支部隊都最少有一個旅,兵力都超過了那三個團的,因此危險性並不高。


    所以,當天亮的時候,四個旅從三方麵同時發動進攻的時候,也正是東鐵旅那兩個團的援軍趕到的時候,麵對雙方已經開始交火的情況,導致整個東鐵旅都陷了進去,再也沒法安全的撤退了。


    雖然被三麵包圍,而且聯盟軍的人數遠超過自己,加上又無險可守,但東鐵旅所部不愧是聯邦軍的王牌旅,瞬間就爆發了超強的戰鬥力,各團嚴守陣位,組成了一個不規則的圓陣,死死的擋住了聯盟軍的進攻部隊。…


    雖然東鐵旅所部英勇善戰,但他們沒有重武器,也沒有堅固的防禦陣地,麵對的卻是幾倍於己的敵人,而且後麵還有羅伯特.李的大部隊,他們的所在位置更是北弗吉尼亞軍團炮兵群的轟炸範圍內,所以如果聯盟軍鐵了心的打,這個東鐵旅是毫無生還機會的,或者說,至少要比目前的戰鬥更加激烈。


    沒錯,這種雙方維持交火,卻並不激烈的狀態,是羅伯特.李有意為之,他是想要把這支莽撞的部隊當誘餌,吸引更多的聯邦軍隊。


    換言之,北弗吉尼亞軍團的那四個旅就是一個口袋,故意露出一個破綻,讓墓園山脊的守軍可以順利的派兵增援,其目的,就是希望在這個靠近羅伯特.李中軍主力的地方,消滅更多的聯邦軍,如果可能,消滅整個墓園山脊的守軍,那就更好了。


    之所以做出這樣的安排,除了羅伯特.李擁有很強的隨機應變能力外,也跟之前的傷亡有關。


    要知道,在之前,羅伯特.李集中了整個軍團幾乎所有的火炮,又派出了重兵,就是希望能早日突破中央的墓園山脊高地,但結果卻不如人意,尤其是傷亡人數太多,付出的代價太多。


    短短一天多,麵對墓園山脊,包括之前進攻時候的傷亡以及後來的大潰退,聯盟軍就付出了六千多人的傷亡,這對北弗吉尼亞軍團來說,已經是一個重大挫敗了。


    所以說,由於傷亡太重,加上傑克遜已經打下了墓園嶺,原本羅伯特.李是想換個地方,不想繼續打墓園山脊這個硬骨頭了,誰知道敵人的魯莽追擊給了羅伯特.李一個機會,讓他能夠及時的反包圍對方。


    這樣一來,主客異位,雖然聯盟軍還是進攻方,但墓園山脊衝出來的守軍卻不再擁有地利優勢,這讓羅伯特.李擁有了更多的戰術選擇餘地。


    最重要的是,羅伯特.李手頭還有一個騎兵師,所以有這個騎兵師做威懾,對方就不能退,既然如此,那麽就等於給了對方一個選擇,要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吃掉這個旅,要麽就要增派援兵,可那樣一來,羅伯特.李也會增兵,結果隻會更慘。


    這就好比是雙方對賭,羅伯特.李已經拿到了一副好牌,並且不介意被對方看到,而對方如果不想輸掉前麵的籌碼。就隻能繼續加賭注,寄希望與新的牌能夠翻本,好讓這場賭.博進行下去。


    米德將軍不是笨蛋,他在獲得前方情報之後,很快就明白了羅伯特.李的目的,可問題是,之前三個團他都不得不救援,現在他陷進去的部隊更多,整整一個旅,就更沒有理由不去救援了。


    但問題是。米德將軍隻有一個縱隊,兩個軍的部隊,充其量也就兩萬人,就算全投進去,也不夠人家吃的,畢竟雙方地位不對等,人家羅伯特.李可是軍團司令,掌控的人數比自己多太多了。


    實際上,到了這個時候。如果按照米德將軍的本意,他是希望放棄這個旅的,反正自己的兵力還算充分,隻要嚴守陣地。就算羅伯特.李拿全部的軍隊來攻擊,他也不怕,畢竟墓園山脊的地形限製,是無法一次性展開太多部隊的。這就讓他的階梯型防禦加壕溝陣地有了用武之地。


    但是,米德畢竟不是軍團司令,這種事情無法擅自做決定。所以他隻是加派了一個旅到了第一道壕溝陣地,做出隨時支援的樣子,但卻沒有直接進行支援,反而派人去通報了波托馬克軍團司令約瑟夫.胡克,要他拿主意。…


    當然,米德也不是完全讓約瑟夫.胡克拿主意,他派出去的人也帶了自己的信,信上有米德的建議,而這些建議當然不是說放棄那個旅,而是要求對方趁此機會,進行更大範圍的包圍。


    換言之,在米德看來,如果堅持要救,那就隻能是大規模調動兵力,跟對方來個大決戰。現在羅伯特.李的主力部隊已經陷在這裏,如果波托馬克軍團能夠主動出擊,利用自己的人數優勢包圍這裏,那情況就會明顯改善。


    米德的戰術很簡單,那就是趁著自己那個旅被對方包圍的機會,調動大部隊進行更大範圍的包圍。這樣一來,羅伯特.李的部隊不但要同時麵對自己包圍圈裏麵的部隊,同時還要麵對外圍的包圍圈,再加上墓園山脊的地利優勢,火炮在這裏的射程更遠,因此一旦在這裏設置火炮陣地,利用被保衛的那個旅,再加上外圍的大部隊圍困,那麽羅伯特.李必然大敗。


    說白了,米德的戰術,就是內外開花戰術,本沒有什麽稀奇,但可行性卻很高。


    另外,這麽做的話,由於雙方的指揮係統都不好,很容易打成混戰,一旦混戰開始,人數的優勢就會發揮出來,對兵器跟訓練素質都比較差的防守一方是有利的。


    看到米德將軍的信之後,約瑟夫.胡克立刻開始沉吟起來,因為他覺得米德說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


    但是,由於站的高度不一樣,責任不一樣,所以約瑟夫.胡克考慮的要比米德考慮的更多。


    的確,如果投入大部隊,以墓園山脊為中心,進行更大範圍的包圍戰的話,是有一定的成功幾率,但這種主動出擊,也讓自己露出了破綻,一旦羅伯特.李放棄圍困那個旅,集中主力找到空隙向一個方向突擊,那情況又會不同。


    要知道,波托馬克軍團目前是防守方,是內線作戰,相比進攻方,他們有更好的機動優勢。但如果反守為攻,那麽羅伯特.李的北弗吉尼亞軍團就會成為內線作戰的防禦方,擁有了比自己更強的機動優勢。


    而且,一旦放棄防禦陣地,主動出擊,那麽防禦陣地的地理優勢就會喪失,這對自己也是一個不利因素。


    如果波托馬克軍團還是之前的樣子,士兵還是那些訓練有素的家夥,那約瑟夫.胡克或許會毫不猶豫的投入主力,跟對方進行決戰,可問題是他很清楚,目前的這個波托馬克軍團就是徒有其表,精銳部隊很少,大多數都是臨時征召的民兵。


    這些民兵你要是放在陣地裏玩防守,跟對方玩消耗還可以,但如果主動進攻,那就不怎麽靠譜了,說不定一個不小心,全員崩潰都有可能。


    再者說,那個被稱唿為石牆的傑克遜已經拿下了墓園嶺,等於是讓對方多了一個戰略高地,雖說那不過是個外圍陣地,但有了這個高地,對方在戰場情報掌控方麵已經不比自己差多少。


    所以,一旦自己調動大部隊進行更大範圍的圍攻。突然性已經不存在了,隻能是硬碰硬,但這裏麵的變數就太大了。


    想來想去,約瑟夫.胡克都覺得米德的戰術太過冒險,而約瑟夫.胡克現在恰恰就不敢冒險,因為他輸不起,或者說,最少要跟對方打個平手才行。


    也就是說,約瑟夫.胡克也覺得,就整體戰略方麵看。放棄那個冒進的旅比較合適,但他也明白,一旦他這麽做了,就算打贏了,他事後也得上軍事法庭。…


    畢竟眼睜睜的看著手下陷入圍困而毫無作為,是合眾國絕對不能容忍的。


    喬治.戈登.米德隻是一個縱隊的長官,他還可以推脫,比如像現在這樣,向自己打報告。並提出救援的合理化建議,但自己是最高司令官,無可推脫,做的任何一個決定都得自己負責。


    “這個狡猾的喬治!”想明白的胡克將軍揉了揉眉頭。再次看了看手裏的信,搖了搖頭。


    的確,擺在胡克麵前的是個兩難的問題。


    一方麵,如果要救援那個被保衛的東鐵旅。他就要發動更大規模的攻勢,但這樣做的危險太大,搞不好就給羅伯特.李一個趁機逐個擊破的機會。


    另外一方麵。如果不去救東鐵旅,放任這個旅被吃掉,這就是一個抹不去的汙點,戰後自己就會受到審判,而且一旦放任這個旅被吃掉卻不去救援,對自己部隊的士氣也是一個很大的打擊。本來波托馬克軍團的士氣就不算高,如果再經受這種打擊,那還怎麽守?


    背著手來迴走了走之後,胡克忽然眉頭一動,想到了一個新主意。


    的確,發動大規模的包圍攻勢太危險了,不去救也不合適,那麽,是不是可以進行一種有限救援呢。


    一想到有限救援,胡克立刻就有了更多的想法,再繼續走了幾步之後,所謂有限救援的思路就更清晰了。


    胡克想到的主意說白了一錢不值,其實就是所謂的添油戰術。


    按照胡克的想法,自己最大的優勢就是兩個,一個是人數夠多,第二個則是處於防禦方,不但有防禦工事,還有內線作戰的機動優勢。


    那麽,或許可以不用在更大範圍對北弗吉尼亞軍團進行攻擊,隻需要調派一個又一個的縱隊,去支援墓園山脊,然後從墓園山脊一線去支援那個東鐵旅就可以了。


    胡克認為,那個被包圍的旅還是很能打的,而且被圍困的地方跟墓園山脊陣地也不遠,之所以無法迴來,不過是因為敵人的人數比自己多,不敢輕舉妄動而已。


    但是,如果利用添油戰術,不斷的支援這個被圍困的部隊,讓被圍困的部隊不是一個旅,而是一個軍,甚至一個縱隊之後,那情況就會不同。


    在這個時代,兵力一旦過萬,那麽要想輕易靠包圍戰術全麵吃掉,就是一個很不容易的事情了,所以隻要被圍困的部隊人數夠多,多到可以靠人數與後方的墓園山脊陣地相連,連成一片,這就等於把防禦陣地向前推。


    如此一來,被圍困的部隊也就不需要撤退了,可以就地防禦,而一旦不支,人數夠多的話,緩慢後退也容易。


    再加上,喬治.米德說的對,墓園山脊是個不錯的高地,如果在上麵安置大量火炮,那麽對敵軍就會形成一個有力的威懾。


    在過去,胡克把主力都放在後方,以增加防禦厚度,但現在看來,自己兵力充分,完全可以調集一部分主力去墓園山脊,這樣就會在中央部分形成一個重兵集團,直接威脅羅伯特.李的主力,這會給自己其他方麵減輕壓力。


    反正自己人多,不怕消耗,羅伯特.李如果堅持要吃掉包圍圈的部隊,那自己就可以源源不斷的派援兵過去,跟他耗。


    相反,如果羅伯特.李不吃包圍圈的部隊,那就等於這個包圍解開了,自己就可以順利的把部隊接迴來。…


    想到這裏,胡克兩眼發光,忽然發現其實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一個能擊敗羅伯特.李的機會。


    是啊,自己人多,不怕耗,羅伯特.李卻不同。他的人數少,不敢跟自己對耗,因此,添油戰術雖然可能會讓自己的損失更大,但隻要對方先承受不住,那就是自己贏了。


    反正這裏靠近華盛頓,林肯也說了會全力支持自己,萬一兵力不足,可以繼續跟他要人,而羅伯特.李卻沒有這個條件。


    想明白之後。胡克立刻叫來了傳令官,開始起草新命令。


    就這樣,胡克增派了兩個縱隊,從後方調動去了墓園山脊,以增加墓園山脊的守衛,同時還命令米德將軍派出一個縱隊的兵力,從墓園山脊的方向去救援被包圍的東鐵旅。


    與此同時,胡克增派了兩個縱隊,共四萬人。抵達了墓園嶺山腳下,要他們對墓園嶺發起反攻,就算打不下來,至少也要牽製住那個傑克遜。不能讓這支部隊再為所欲為。


    盡管胡克下的是緊急命令,不過兩個縱隊四萬多人的部隊要集結還是需要時間,再加上行軍的時間,所以用了近一天的功夫。這個支援的縱隊才抵達了墓園山脊。


    這兩個縱隊抵達之後,統歸喬治.米德將軍節製,而喬治.米德也遵從命令。派了一個縱隊的部隊,去增援那個被包圍的東鐵旅,隻不過他不是一起派,而是分了兩個軍,分前後派出。


    就這樣,在這天傍晚的時候,被圍困的東鐵旅已經得到了一個軍一萬多人的支援,兵力一下就厚實起來,而在這個被包圍部隊的後方,也就是他們與墓園山脊陣地的結合部,也有一個軍的兵力防守,這就讓整個突出部的被圍困軍隊,與後方陣地連接在了一起。


    因為追求行軍速度,這支援軍並沒有攜帶多少火炮,有也大都是一些六磅炮,相反,他們攜帶了大量的鏟子。


    也就是說,援兵抵達之後,並沒有掩護撤退,而是就地挖壕溝,挖出來的土就在壕溝外麵組成防禦牆,居然就在敵軍眼皮底下修起了工事。


    由於援軍抵達的時候是晚上,修工事的時間也是晚上,所以羅伯特.李盡管知道了對方來了援軍,而且正在緊急開挖工事,但卻沒有下令部隊展開進攻。


    原因很簡單,晚上進攻的變數太大,通常是弱者才做的事情,加上這批援軍來的數目有些多,雖然還不知道確切數目,但估計最少也有一萬人,四個旅已經吃不下了,所以他沒必要在這個時候節外生枝。


    於是,經過了一個晚上的搶修工事,等第二天天亮的時候,被圍困的部隊跟後方陣地已經連成一片,且外圍還挖了一圈壕溝陣地,再也不像之前那樣無險可守了。


    得到更確切的情報後,羅伯特.李也有些頭疼,因為這個結果雖然是他想要的,畢竟他之前就想利用這個被圍困的部隊當誘餌,吸引更多軍隊過來,要不然他就不會放水,並且弄這個口袋陣了。


    但是,他萬萬沒想到對方魄力這麽大,一次就派了兩萬人過來,這下子,就變成了魚太大,網太小的局麵,自己這個口袋陣已經很難網住這條大魚了。


    當然,羅伯特.李也可以繼續派兵,但問題是,口袋陣裏麵前後相連足足有兩萬人,自己三麵包圍,如果要確保萬無一失,每一個地方都要保證至少有一萬人,也就是一個軍才可以。要不然,萬一有一個麵的兵力不足,對方很可能會利用內線優勢,集中主力進行突擊,那情況就複雜了。…


    加派兵力圍困也不是不行,可這樣一來,在這個方向他必須要投入至少三萬人,到時候,這裏就成了一個重兵集結的決戰之地。


    羅伯特.李不排斥大規模決戰,這對他而言是個好事,可問題是,這個決戰地點並不好,因為被包圍的部隊後麵就是墓園山脊高地,他們擁有居高臨下的優勢,不說情報,萬一集中火炮,也可以對自己形成威脅。


    換言之,一旦在這裏決戰,就成了添油戰術,他們可以源源不斷的從後麵調派援軍,然後依托陣地跟自己對耗。這樣一來,自己優勢雖然略大,但自己的人數不如對方,如果這麽耗下去,無法繼續玩運動戰,也是吃不消的。


    明麵上,自己的火炮數目要遠遠多過聯邦軍,而且火炮性能也好,口徑大都超過聯邦軍,但羅伯特.李自己知道自己的事情,那就是他火炮雖多,但是彈藥卻不多。


    這些火炮大都是來自中國,火炮價格還好,但炮彈太貴了,尤其是開花.爆.炸.彈,每次開炮,羅伯特.李都要小小心疼一下。


    至於實心彈,原本他的實心彈是不少,可在之前的戰鬥中,他打的太猛,實心彈浪費的太多,而後方補給的時候,實心彈卻不多,所以就造成了羅伯特.李這種火炮很多,炮彈不足的情況。


    正因為炮彈不夠,所以羅伯特.李才集中了火炮,一上來就一頓狂轟濫炸,與其說是戰術支援,不如說是威懾或者說使詐,就是要讓對方知道自己火炮多,讓對方不敢輕易跟自己玩對射。


    但是,上次那種炮擊,他就用去了一半的炮彈儲備,雖然緊急催促後方調運彈藥過來,但一時半會兒的,他是沒法再玩大規模炮戰了。


    想了又想,權衡了各種利弊之後,羅伯特.李忽然一捏拳頭,下定了決心。


    “好吧,既然你要這麽玩,那我們就來個提前決戰吧,反正我三麵合圍,優勢在我!哼哼,我倒要看看,你有多少人可以往裏填!”(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時空走私1859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莊不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莊不易並收藏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