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定了讓沈世明當首相,不過那種內定還隻是一種意向性的決定,最終能不能成,還得李永吉再親自麵試一次,也就是搞一個所謂的君臣對策,然後根據對方的表現,才能最終確定是否讓他當這個首相。


    與沈世明會麵的地點,還是永華宮清心殿的書房,李永吉也照例先讓沈世明坐下,又給他倒了一杯茶,等對方接過茶,再小心的喝過了茶,雙方的氣氛比較融洽了之後,才開始慢慢的問話。


    這種先讓座,後給茶的手段,一開始是李永吉的無意為之,但現在就是有意為之的了,因為他發覺這麽做一個緩衝之後,對方往往就能夠消除一些緊張感,而隻有消除了緊張感,他才能更客觀的評價對方。


    如果說早期的時候,李永吉還不太注意這些小細節,那麽時至今日,他已經開始注意這些小地方了。


    問話一開始,李永吉並沒有直接說讓你幹首相,或者你有什麽大計抱負之類,隻是先迴憶往昔,訴說當年相遇相知的際遇。


    “還記得當年我們是怎麽認識的麽?”李永吉問。


    “迴陛下,當然記得。”沈世明恭敬的道,“當時小人不過是沈家一個不受待見的小掌櫃,經營一家半死不活的小當鋪,後來沈家把那家當鋪打包賣給了陛下,承蒙陛下不棄,讓我繼續當掌櫃不說,而且還把另外一家珠寶行也給小人管。從此之後,小人的日子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一切都是陛下的功勞。”


    “難得你記得這麽清楚。”李永吉笑了笑。


    “陛下對小人的提拔知遇之恩。小人沒齒難忘。”沈世明繼續恭敬的迴話道。


    “嗯,你能這麽想就最好了。”李永吉點了點頭。


    的確,這個沈世明,其實並非李永吉刻意尋找的人才,而是當初跟沈精白買當鋪的時候打包附送的。


    也就是說,當時那個沈世明就是那家沈家當鋪的掌櫃,不過當時李永吉隻需要有一個鋪子當平台銷售自家貨物圈錢。根本不需要掌櫃多厲害,為了怕麻煩。就把人員都留用下來。


    不過,沒想到他卻是撿到了個寶貝,當李永吉把當鋪改成錢莊,並讓沈世明全權負責之後。沈世明不但把錢莊管的井井有條,一點也不讓李永吉擔心經營管理,而且還懂得市場,初期的時候給了李永吉很多合理化建議,避免李永吉先期不成熟的時候犯錯誤。


    比如當時李永吉在倒騰銅錢跟銀子,要不是沈世明提醒,李永吉說不定就一口氣把青浦縣當地的金融市場做崩了。


    而後來自己鑄造銀元的主意,也是他最早提醒自己,要不然。李永吉那時候日理萬機,還真不一定能想到鑄造銀元的事情,或者就算想到。他也隻能想到印刷紙幣。


    再後來,戴夢得珠寶跟中信錢莊都讓他負責,他就開始秉承李永吉的意思,在最大限度給李永吉套購黃金翡翠的同時,還促進了當地的金融繁榮,讓資金流動越來越快。大家的收益越來越高,而不是因為李永吉的瘋狂掠奪而產生問題。


    可以這麽說。在金融領域,或者說在玩錢這方麵,李永吉隻不過是個供應商,李正祥則最多是個聰明的監督人,隻有沈世明才是真正的掌舵人。


    當然了,沈世明畢竟是個古人,他沒學過後世那麽多複雜的經濟學,但他從小就跟著在當鋪錢莊當學徒,是一步一步起來的,而且他天資聰穎,喜歡讀書,而且善於思考,所以他也有了一套自己的樸素經濟學。


    在沈世明看來,錢不是用來藏的,而是用來生錢的。也就是說,錢要盡快花出去,花的越多,投資的項目越多,賺的才能越多。


    當初他掌管沈家那個當鋪的時候,就是玩的這一套,不過那個當鋪體量太小,他花錢狠了,自家存款少,自然就弄了個半死不活,但當他與到李永吉,開始掌握中信錢莊以及戴夢得珠寶,並且擁有幾乎花不完的資金的時候,那他的好日子就來了。


    青浦縣當初能以一個不是很富裕的小縣城,那麽快的崛起,並迅速形成一個吸錢的漩渦,就跟沈世明有步驟的花錢不無關係。


    在那個時候,李永吉實際上是一種賣多收少的局麵,因為李永吉的養殖珍珠跟不鏽鋼製品,還有日化用品以及黃銅等物,都是市場上供不應求的東西,且都是高價值的玩意兒,而李永吉收購的那些黃金翡翠珠寶之類的東西,本身價值不高,存量又少,因此如果說成貿易的話,那麽李永吉當時的買賣就是大大的出超。


    如果換了別人,可能就隻是簡單的賣跟買,然後等市場自己形成波動,再吸引周邊的資金介入,但那樣一來肯定中間會有所損失。


    但沈世明不同,他在青浦縣土生土長,青浦縣有多少當鋪錢莊,有多少珠寶行,平時這裏的資金花費大概多少,他都有一個大概,所以他知道青浦縣所能承受資金的臨界點在哪裏。


    正因為明白這個,所以沈世明當時放錢跟賣東西的時候,多是玩的限量銷售,或者說饑餓營銷也行,反正就是每次放出一點點,讓市場上有足夠的資金能夠迅速迴歸自己。


    而當他手中有了錢之後,除了用最優惠的價格去購買黃金翡翠紅木家具等李永吉要的東西外,對於手中依然存在的大量資金,他也有自己的用法,那就是扶持性放債。


    什麽叫扶持性放債呢?其實簡單說就跟銀行放扶持性貸款是一個意思。


    具體而言,就是沈世明感覺青浦縣的商業圈子太小。水太少,而自己的體量太大,吃起來不過癮。所以有意識的給那些經營珠寶或者經營錢莊的人放債。


    這些被放債的人數目很多,放債的資金額度不大,利息也很低,同時放債的時候還有特殊要求,比如你必須去賣什麽東西,再買迴什麽東西才可以。


    這麽做的主要目的就是讓更多人參與商業流通,而這些被扶持的對象原本都是小門小戶的小商人。他們拿到沈世明放出去的資金跟條件後,就有資本去外麵收購黃金翡翠等貴重物品。同時也去外麵繼續賣銅賣珍珠賣不鏽鋼,以獲得更大的利潤。


    簡而言之,就是投資給商業流通領域,加快商業流通的速度。從而加快所需物資的周轉速度以及增大物資的交易量,以讓李永吉能夠在最短時間內賺的更多。


    當然,這些策略要實行,必須經過李永吉同意,而當他忐忑的跟李永吉說這些的時候,李永吉也是大喜,立刻就同意了這個計劃。


    所以說,青浦縣能在短期內成為李永吉的小金庫,成就了一個商業奇跡。關鍵是沈世明的策略發生了作用。


    是他最先搞起了現代銀行的扶持性貸款,是他扶持了奢侈品貿易的流通領域,才把原本不過是以糧食買賣著名的青浦縣。在短期內變成了一個新的以珠寶交易與黃金交易集散地。


    相比而言,早期的永吉基金,雖然是無息貸款,但數目太小,而且隻能給李家以及王家的人用,跟沈世明的所作所為比起來。影響就太小了。


    不過呢,沈世明是用放債的形勢投資在貿易流通領域。而永吉基金卻主要是投資在生產領域跟服務業,而且後期李永吉還加大了永吉基金的數目,所以性質不同,也不能一概而論。


    “好了,閑話就不說了,老沈,今天把你叫過來,想必你應該能猜到點什麽吧?”


    “迴陛下。”被強迫要求坐在椅子上的沈世明雖然不能跪地叩頭,但還是恭敬的一鞠躬一抱拳,“如果小人所料不錯,應該是關於首相人選的問題吧?”


    “不錯,你倒是很有心。”李永吉再次笑了笑,“我喜歡跟聰明人說話,反倒是那些藏著掖著的才最惡心。嗯,我實話說了吧,我打算讓你當這個首相,你覺得如何?想不想當,能不能當?”


    “迴陛下,小人的一切都是陛下給的,陛下讓我做什麽,我就做什麽。既然陛下現在想讓我當這個首相,那我就當仁不讓!”


    “很好,你竟然沒有婆婆媽媽的推辭,這倒挺難能可貴。”李永吉點點頭,“行了,你現在就是首相了,迴頭正式的公文就會發給你,在家等著就行。”


    聽到李永吉這麽說,沈世明一下站起來,在李永吉一愣神的功夫中,就迅速後退幾步,一下跪倒在地,對著李永吉磕了一個頭,這才揚起頭大聲道:“德蒙聖上眷顧,臣沈世明,今後必將肝腦塗地,死而後已!”


    “嗯嗯。”李永吉笑著點點頭,“平身吧。”


    “臣謝主隆恩!”沈世明再次磕了三個頭,這才重新站起身,並小心的站在一邊低下頭,再也不去坐那把椅子了。


    看到他這個樣子,李永吉剛想讓他繼續坐著說話,不過看他的樣子似乎坐著比站著還難受,所以也就不再要求了,而是往後麵的椅背一躺,繼續對他道:“關於帝國新的官製跟新體製,你都清楚麽?”


    “迴陛下,臣隻見過公開的告示,知道一個大概輪廓。”沈世明小心迴話道,“不過具體的就不清楚了。”


    “嗯,這也簡單,迴頭內務府派個人給你,讓他詳細的給你解釋一下我們新的政府,呃,也就是官府的架構是如何的。”


    “是,臣必將用心學習,仔細體會。”沈世明再次低頭抱拳的迴話。


    “呃……”聽到他這幅樣子,李永吉反而不知道該怎麽說了,“老沈,你以前跟我說話的時候可不這樣啊,怎麽現在這麽怪啊?”


    “以前名義未分,陛下不是君,微臣不是臣,在下稍微逾越點不算什麽,但現在君臣名義既定。這君臣之間的規矩就要分清楚了,要不然,還跟以前那樣。這綱常就亂了。”


    “這樣啊。”李永吉點了點頭,“好吧,你要樂意那是你的事情,總之,今後你就是首相了,這個位子可跟以前完全不同,有更大權力的同時。也有更多的責任,希望你能夠全心全意的去做。不要辜負我的期望!”


    “微臣惶恐!”沈世明居然再次下跪,然後拱手大聲迴話道,“陛下對臣的厚愛無以複加,臣雖然才疏學淺。但也隻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如此,才能報答皇上恩情之萬一!”


    就這樣,沈世明便成了中華帝國第二任的國務院首相。


    等讓沈世明再次起身之後,李永吉又問:“對了,雖然新的官製你還不熟,不過既然你成了新的國務院首相,我倒是要問問你了,以你自己的觀點看。我們帝國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麽?”


    “那當然是一統天下了。”沈世明立刻抱拳迴答道,“陛下乃天佑之聖天子,我中華帝國也是一片興旺。接下來當然要有一統天下的霸氣才行,不如此,對不起天下百姓的期待,更對不起蒼天的眷顧。”


    “我當然知道要一統天下。”李永吉笑了笑,“不過暫時來說,這些事情不用你管。打天下的事情我負責就行了。也就是說,什麽時候一統天下。怎麽一統天下,那都是我的事情,至於你,你現在的職責是幫我看好我的國家,幫我看好門,讓我打下來的地方不至於生亂,明白我的意思麽?”


    “是,微臣明白了。”


    “很好。”李永吉點頭道,“既然如此,那麽你就說說,如何才能看好門,如何才能在我全心全意在外領兵作戰的時候,自己的地盤不出亂子呢?”


    “這個……”沈世明想了想,接著道,“啟稟陛下,以微臣的淺見,要想讓國家不出亂子,不過是一個字而已。”


    “一個字?什麽字?”


    “錢!”沈世明說到這裏也跟著笑了下,似乎是略微有點自信,“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千乘之王主,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之民乎。”


    “這是《史記》裏寫的吧?”李永吉不確定的問。


    “陛下聖明!”沈世明躬身道,“這句話正是出自《史記》,而這句話的意思呢,就是說上到王侯將相,下到販夫走卒,都擔心貧窮,他們所有人一生的所作所為,都不過是在追求財富而已。而所有的道德,國家,也不過是圍繞一個利字旋轉罷了。”


    “你這說法雖然有些激進,但也有那麽點意思。”李永吉點點頭,“那具體到管理國家的話,你是不是認為國家隻要有錢就行了?”


    “當然不能光有錢。”沈世明道,“臣以為,一個國家如果要想穩定,既要有充足的錢財,還要天下無敵的兵馬,要一手拿錢,一手拿刀,這才能無往而不利,但根本上說,拿刀也不過是為了保護自己的錢而已,所以,歸根到底還是一個字,那就是為了錢!”


    “我不跟你討論哲學。”李永吉看到對方似乎還想繼續說下去,連忙打斷他,“我隻是想問,如果你當了政府的首相,你大概會做什麽呢?”


    “那當然是充盈帝國的錢糧府庫了。”沈世明道,“臣雖然沒當過官,但也見識過不少,在臣看來,治理國家看起來複雜,但其實也很簡單。無非是跟經營買賣一樣,平時想辦法賺錢,讓自己越來越有錢,然後哪裏有災荒了,就拿錢去賑災,哪裏有叛亂了,就拿錢出兵去鎮壓。普通家庭都講究手中有錢,心中不慌,一個國家想必也是如此。”


    “嗯,很好,你這也算是重商主意了。”李永吉點點頭,“暫時來說也湊合了。那麽話說迴來,你覺得一個國家要怎麽賺錢呢?”


    “迴陛下的話。”沈世明道,“國家要賺錢,大體不過是通過稅收,所以要想賺更多的錢,就必須收更多的稅。”


    “收更多的稅?你是說加稅?”


    “加稅隻是其中一種方法,但那種方法隱患太多,智者所不取。”沈世明笑了笑道。“不瞞陛下,臣平時就喜歡一個人胡思亂想,有時候也想過這個問題。臣在讀史書的時候。發現強盛的國家稅收反而不重,反倒是那些虛弱的國家,稅收相當沉重。


    最後臣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向老百姓的頭上直接加稅是在涸澤而漁,真正有效的辦法,應該是從流通環節上下手,也就是讓國家掌握最有錢的幾個行當。


    所以。如果讓微臣當首相,臣希望可以恢複鹽茶專營。不再開放給私人,或者說,除了皇室跟朝廷,其他私人不得私下經營鹽茶。要做的話,必須跟我們購買引票,就跟以前的鹽引,茶引一樣。這樣一來,所有的生產,流通還有價格,都是我們自己說了算,百姓不會因此受到奸商的盤剝,我們也可以從中獲利。何樂而不為呢?”


    “就是繼續搞壟斷經營了。”李永吉笑了笑,“你自己應該很清楚吧,如今別的地方不好說。但至少在整個江南地區,這裏的食鹽、茶葉、糧食還有絲綢等大宗物資,都是我的商號在做?換言之,替我做這些的都可以算是皇室裏的皇商,而聽你的意思,難道是讓我把這些都讓出來?從皇字號。變成國字號?”


    “微臣當然不敢。”沈世明道,“不過陛下。說到這,請恕微臣直言,您現在已經貴為一國之君,天下都是您的,又何必分什麽皇商跟國商呢?您看,您現在搞皇商雖然不錯,但畢竟是一家在經營,沒有國家的法令支持,根本無法做到完全掌握。


    就比如說您旗下的茶行跟綢緞鋪子,雖然利潤可觀,但卻不可能把市麵上的貨物一網打盡,還是有不少不屬於皇室的商號可以做這個買賣。


    所以說,皇上您不如跟前朝一樣,直接立個法,不準平民百姓經營,當然,您的皇商也不能經營,全部交給朝廷來做。


    這樣一來,國家賺的錢您可以隨便用,但又不必您親自下手做買賣,不用擔負因為親自下手經商而不可避免的罵名,等於是能賺更多好處,卻不墜聲譽,何樂而不為呢?”


    “哎,幸虧找你談話,要不然你要是真不聲不響的把這事兒做了,我還真有些為難。”李永吉歎了口氣,“聽著,讓國家壟斷這些東西,想也不要想,至少暫時是別想了,至於為什麽,我不想解釋。


    總之就是我的國家目前還是實行自由貿易的市場經濟,除了一些特殊物資,比如糧食跟食鹽,其他全部買賣自由,供需都由市場決定,而就算是糧食跟食鹽,國家也隻有監督權,不能直接插手管製,懂我的意思麽?”


    “這……是,陛下,微臣明白了。”沈世明很快就低下了頭。


    沈世明雖然有點聰明,但終歸逃不脫曆史圈子,或者說,哪怕他有了一點樸素的錢生錢,用貸款刺激生產跟商業的想法,但那終究不過是一種應對李永吉需求,擴大自身利益的法子,就跟放高利貸的總想讓更多人借錢一樣,並沒有形成一個係統,或者形成一種所謂的經濟學理念。


    所以說,沈世明並不清楚國家壟斷跟壟斷資本家的區別,他或許模模糊糊看到了,但離著明白還差得很遠。


    實際上,沈世明有些地方說的還是不錯的,那就是關於國家壟斷更有效率,更不浪費這一說。


    其實沈世明的本意是指,既然國家都是李永吉說了算,那就不要搞皇商,親自下手跟別人一起競爭了,幹脆國家製定法律,那些茶葉啊,鹽巴啊,糧食啊,鋼鐵啊,全部是國家壟斷經營,私人不得經營,這樣就可以把資源完全集中在國家手中,掌握所有的生產跟流通環節,以更有效的控製成本跟利潤。


    這完全就是計劃經濟的模板,這東西按說也不是不好,比較也是一種比較有效的製度,特別是在民智普遍未開的中國,計劃經濟可以更大限度的發揮人力物力,集中力量辦大事。


    但是,要想搞計劃經濟,必須有一個高效而龐大的官僚團體,因為你自己要親自控製從生產到流通的各個環節,這就需要在每個環節都安插自己人,以防止運轉出現問題。


    然而,以現在的中國。根本就沒有那麽多合格可靠的官僚,如果強行上馬,必然會造成新一輪的貪汙*。這些在各個環節上安插的官僚,也必然會成為一個個吸附在各自環節上的寄生蟲,來吞噬國家壟斷經營下,應該屬於國家的財富。


    所以說,李永吉才不搞計劃經濟,而是繼續玩市場經濟,因為市場經濟最便宜。也最有利於李永吉這樣有金手指的人。


    而且,李永吉現在正在實行貨幣改革。要發行紙幣以及銀元,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都是信用貨幣,而要想讓這些紙幣跟銀元正式的建立起信用來。光靠行政幹預是不行的,或者說行政幹預反而起反作用,反倒是在一個開放的市場經濟條件下,讓這些貨幣的好處不斷體現,這樣才能慢慢建立起新貨幣的信用。


    當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自由貿易條件下,世界經濟可以跟中國的經濟有效並軌,能吸引更多外國人過來投資跟做買賣。方便李永吉傾銷物資並套購黃金白銀等貴金屬。


    至於這種情況會否對中國傳統的小農經濟造成破壞,反正破壞是早晚,而且此時的中國人對西方產品需求度不高。如果卡主鴉**片,那麽西方目前真正有競爭力的產品真心不多。


    反倒是李永吉的貨物,不管是新藥還是用現代機器製作的高檔絲綢,高檔玻璃,高檔瓷器等,都在西方供不應求。所以實行自由貿易製度的話,對中國其實更有利。特別是對李永吉控製下的產業更有利。


    當然了,以後隨著形勢的變化,肯定還是要製定更謹慎更保守的經濟政策的,但就目前而言,顯然還是要激進快跑的自由經濟更靠譜,也更便宜。


    “明白就好。”李永吉道,“這樣吧,你正式走馬上任之後,先多聽多看多學習,有事情就直接給我打內部電話。嗯,知道內部電話吧?”


    “知道。”沈世明點頭,“臣也有一部手機,是為了方便跟太上皇聯係,陛下所說,應該就是這個可以千裏傳音之物吧?”


    “對,就是這個,迴頭我把我的號碼給你,以後你有事決斷不下,就直接給我打電話詢問就行。”李永吉道,“總之,你當上首相之後,不要亂改政策,你的前任,也就是我的哥哥,早就跟我製定好了一套既定策略,所以你上台後隻需要蕭規曹隨,順著既定策略走,然後幫我維持好國務院,不要讓國務院出茬子就行。


    再簡單點說,雖然你當上了首相,但你不過是個幌子,沒有實權,所以一旦有事情委決不下,就先給我打電話,我做出決斷,再通過你簽署正式的命令,以國務院首相的名義發出去,其他時間你就老老實實的好好學習,盡量別給我搗亂,聽明白麽了嗎?”


    “是,微臣遵旨。”沈世明再次鞠躬行禮道。


    看到他情緒忽然低落下來,李永吉再次提點他道:“當然,你也不用灰心,我之所以讓你先大事小事請示我,不過是因為你現在剛上手,什麽都不懂,還需要我扶持一下。而且,我跟你的前任,也就是我的哥哥,早就談過很多既定的計劃,每一個計劃都很重要,輕易不能被破壞。


    其實我還是很看好你的,是真的要提拔你,要不然你以前做的好好的,我幹嘛非要讓你來當這個首相?就是因為我看重你的能力,以後要更加的重用你。


    而且,現在我正在推行新政,新政難免會有各種反複,難免會有不少令人詬病的地方,我讓你事事請示,也是為了保護你。


    總之,不要有什麽心理負擔,等你熟悉了新政的情況,也能跟上我的節拍之後,這國務院的事情終歸要交給你負責的,要不然的話,我幹脆自己下命令就行了,幹嘛多此一舉要弄個國務院,幹嘛要麻煩的通過你來簽署正式的公文下發?


    也就是說,我要提前立下規矩,以後該國務院管的,就得國務院負責,哪怕是我乾綱獨斷呢,某些事情也得經過你的手才能成為正式命令。最多你做的事情讓我不滿意,我可以替換你就是了,但規矩不能亂。嗯,所以說,現在你明白我的意思了麽?”


    “微臣明白了。”沈世明躬身道,“請陛下放心,臣當首相,務必潔身自好,虛心學習,做人做事盡量低調,絕不私自亂作決策,隻一心替陛下看好國政的實施,保證國家不出亂子即可。”


    “很好,看來你是真的明白了。”李永吉欣慰的點點頭,“這樣我也就放心了。”(未完待續)r655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時空走私1859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莊不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莊不易並收藏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