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的登基大典結束之後,接下來就是諸位大臣,還有內外賓客,跟皇帝一起入永華宮的桂香閣一邊吃中午飯,一邊欣賞歌舞。


    特別要說明的是,永華宮實際上是原先的寒碧莊,曆史上是在盛康,也就是盛懷軒他爹買下來之後,才變成留園的。


    在李永吉占領蘇州之後,早就決定把這裏當作政府辦公地點,所以提前進行了一番改造。


    比如登基儀式舉行的大光明殿,實際上就是後來修建的,地點大概在另一個時空留園的盛家祠堂的位置,但占地卻更龐大。


    大光明殿這個地方,本來是李永吉建設的倉庫,因為寒碧莊這個地方當初既是蘇州新政府的所在地,也是李永吉的住宅,為了方便時空交易,所以就特別用彩鋼房在空地上搭建了一棟超高超大的倉庫。


    也正因為是倉庫,所以是優先建造,等建造出來後,沒用上幾次,但等登基大典的時候,需要一個寬大的地方當大殿,這個倉庫就正好合適。


    也就是說,大光明殿,其實是倉庫改建而成,把裏麵裝修一下,裏麵外麵都貼上點保溫材料跟裝飾牆,再鋪上地毯,一個合適朝拜的地方就出來了。


    同樣的道理,出於現代人的習慣,李永吉把自己的住所安排在了卷石山房,也就是留園的涵碧山房,並提前讓人進行了一番現代化改造並進行了擴建,改名叫清心殿。


    清心殿是李永吉主要起居生活的地方,裏麵除了必備的幾間臥室外,還附帶餐廳、書房、衛生間等設施,最適合李永吉這種宅男懶人。


    至於旁邊的明瑟樓,李永吉毫不猶豫的推倒重建,全改成多功能廳,可以在那裏進行健身、遊泳、射擊等娛樂活動。


    當然,一開始的時候,李永吉就考慮到要辦大型酒宴跟會客活動,所以特別在原先叫餐秀軒的地方進行了擴建,改建成了一個大型的多功能餐廳,一次性最多可以容納五百人同時就餐,因為這裏有很多桂花樹,所以幹脆改名叫桂香閣。


    由此也可以看出,永華宮其實當宮殿的話,格局還是有些太小,跟北京的紫禁城、中南海紫光閣等建築根本沒法可比,因此李永吉的這次登基大典,如果單純從皇宮規模來看,的確是有些過於寒酸了,好在李永吉自己喜歡,那就沒問題了。


    雖然作為餐廳的桂香閣比後世的國宴要差不少,不過考慮到這個地方就那麽大,而且一開始就是定位臨時居所,並非真正的皇宮,所以有這麽大規模,已經是不錯了。


    至於桂香閣這個地方在哪兒,沒錯,其實就是留園的聞木樨香軒的所在地。


    大家到了桂香閣之後,自然就是開始入席,這時候采用的就不是西式的自助餐模式,而是一個個的大圓桌,大家根據地位高低,按照號碼順序依次就坐,然後呢,就一邊在旁邊仕女的伺候下吃東西,一邊欣賞台上的歌舞,像《秦王破陣樂》這些東西,都是要在這裏表演的。


    李永吉作為新晉的皇帝,自然是要單獨一桌,但他並不喜歡一個人吃,所以又把李永昌跟殷素素拉過來一起吃,如果拋開家人的身份不談,他們倆正好一個是文官首席,一個是武官首席,這樣的話,也算是確立了一個規矩,那就是以後皇帝大宴賓客,文武首席就要跟皇帝一起吃飯。


    當然了,像這種宴席,因為皇帝在場,諸位大臣跟賓客不可能真的甩開腮幫子使勁吃,要的是個儀式,是皇帝跟諸位大臣以及賓客聯絡感情的儀式,跟傳說中的滿漢全席是一個意思。


    其實何止大臣跟賓客們吃不進去,李永吉自己也吃不進去,因為這是個開放式的宴會,李永吉的一舉一動都被別人盯著看,再加上身上這套皇帝服裝特別費事兒,所以李永吉根本就沒法吃好。


    感覺在萬眾矚目下吃喝沒意思,所以李永吉幹脆就提前跟結婚酒宴一樣,以茶代酒,一桌一桌的敬一次,跟所有人都打個哈哈,認識認識之後,然後就借口政務繁忙匆忙離開了,他這一走,殷素素跟李永昌也連忙跟上,等他們三人一走,大家才真正的開始了放開了膽子說說笑笑攀交情。


    之後,離開桂香閣的三人一起來到清心殿,在那裏重新開了個小灶,飲食雖然沒有桂香閣那麽種類繁多大魚大肉,多以清淡為主,但卻更合李永吉的習慣與口味。


    “哎,沒想到登基大典還真累人啊。”李永吉一坐下就開始一邊脫衣服一邊抱怨,“我從大清早就準備,一直忙到現在,沒吃什麽好東西不說,累的渾身都快散架了,看來以後這類慶典活動以後還是少搞為妙,簡直是折磨人啊。”


    “陛下,您以後得自稱朕。”李永昌立刻勸道,“不能再說我了。”


    “這又沒外人,怕什麽。”李永吉擺擺手,“我都習慣說我了,總是朕啊朕的,也挺麻煩。”


    “正是因為習慣成自然,所以才要提前練習。”李永昌繼續勸道,“陛下如今已經是一國之君,跟普通人再也不一樣,一言一行都要注意才好。”


    “切,哪有那麽麻煩,既然我是皇帝,是一國之君,是天下的老大,那自然是我想怎麽樣就怎麽樣,沒必要非得搞的特殊化,弄些複雜東西為難我自己。”脫下外套的李永吉聳了聳肩膀,“平時我就是說我,誰敢說我如何?哼哼,我的國家我做主,要我說,以後我就下個命令,皇帝除了特殊的禮儀場合,不管是私下還是平時,都不用說朕!”


    “這個……”李永昌嘴巴動了動,最終還是不再勸,“好吧,陛下您想這樣就這樣吧,反正也不是什麽大事兒。”


    等用筷子夾著幾塊提前抹了果醬跟黃油的小麵包,就著牛奶一口一個的吞掉,稍微緩解了下饑餓感之後,李永吉這才對坐在一邊一點東西也不吃的李永昌道:“大哥,你怎麽不吃啊,怎麽,麵包不合口味?要不我讓人上米飯?”


    “不不不,不用了。”李永昌笑了笑,“多謝陛下掛念,不過臣其實之前已經吃過了,現在不餓。”


    “吃過了?我怎麽不知道,你吃過什麽了?”


    “迴陛下,今早上的時候,臣就提前吃了兩個紅燒豬手。”李永昌拱手道,“現在還有些膩呢,所以不餓。”


    “嗬嗬,看來你也很狡猾啊。”李永吉笑了笑,“對了,這裏是我的私宅,你也不用臣啊陛下啊的叫,你說的不自在,我聽著也別扭,咱們就以前那樣叫就行。”


    “這怎麽行,君臣之……”


    “閉嘴!”李永吉幹脆一瞪眼,“我說是就是,你這樣陛下啊臣啊的叫,我聽著還得翻譯一波,很累人的知道麽?別跟我來那套,咱們既然是兄弟,就平時那樣說……嗯,這是命令,聖旨,聽見了麽?”


    “這……是。”李永昌低頭拱手,“臣……我,遵旨。”


    “嗯,這才對。”李永吉笑了笑,“對了,話說迴來,剛開始我還以為你跟我一樣,也是吃不下,想跟我一起來開小灶呢。但既然你不餓,幹嘛不留在大餐廳,非要跟我過來?”


    “其實,臣……我是有些事情想跟陛下繼續商量。”李永昌道。


    “什麽事情必須今天商量?”李永吉問,“陛下也不用叫了,就說你就行。”


    “這不行,陛下已經免了臣的自稱,但有些規矩還是不可廢的,陛下的稱唿是斷然不能變的,否則就壞了規矩。”


    “好吧,既然你堅持……那你繼續說,有什麽事情要急著找我商量?”


    “一般的事情,當然不用今天就商量,不過有些事情比較急,我覺得還是早點跟陛下說比較好。”李永昌道,“其實我要說的,主要是俄國的事情。”


    “俄國?”李永吉點點頭,“俄國使者向你施壓了?”


    “不光是俄國人。”李永昌繼續道,“英國人跟法國人也以調停人的身份聯合向我施壓,表麵看起來是調停,但實際上跟俄國人是穿一條褲子。”


    “你是說英法兩國聯合俄國人向你施壓?”李永吉訝異道,“我沒聽錯吧?”


    “陛下沒聽錯,正是如此。”李永昌道,“一開始,俄國人威脅我們說,如果我們不答應他們提出來的條件,簽署一份新的條約,他們就要大兵壓進,我聽了陛下的話,沒有理會,俄國使者果然吆喝了一頓就沒下文了。


    但後來英國人跟法國人又以調停人的身份來勸我,說讓我們重新跟俄國人談,說他們已經勸過俄國人,條件已經降低了不少,要我們接受新的條件,簽署一份名叫《中俄友好和平條約》的條約,免得真的刀兵相見。


    他們商量出的新條約雖然比俄國人一開始說的條件好一點,但同樣苛刻的要命,而且裏麵還得給英國跟法國好處,以酬謝他們的協調之功,這等於多賣了一次國。


    因為內容太過分,我根本就沒答應,但他們三國使者忽然聯合起來向我施壓,說如果不答應,他們三國不排除聯合起來進行武力幹涉,以維持所謂的國際秩序。


    我聽到他們的威脅,不敢做主,就開始拖著,借口陛下您還在北方,我們也還沒立國,不能代表中國,做不了主,要等您迴來再說,他們倒是也答應了,答應等您迴來再說。


    現在,您已經登基了,我們也成立中華帝國了,所以他們三國的使者剛才就又找到了我,希望我們立刻安排一次談判。


    這一次,他們明確的提出要求,說我們必須要以中華帝國的名義,跟他們展開正式的談判,簽署正式的條約,把內容盡快確定下來,如果再拖延下去,或者不能讓他們滿意,那麽英法俄三國就會組成聯軍,對我們進行武力幹涉。


    他們說,這不是說笑,是正式的通知,而且如果三日內不給他們答複,不跟他們展開談判,他們就當協議作廢,會正式的向我們發出戰爭通牒,因此我才著急來向您匯報這件事。”


    “英法俄三國組成聯軍?武力幹涉我們?”李永吉先是愣了愣,接著就冷笑了下,“真是一切皆有可能啊,英國人法國人還有俄國人居然勾結在了一起?而且還要對付我?真是奇了怪了。”


    說到這,李永吉略微想了想,這才對李永昌道:“你確定他們三國的使者對你說,必須三日內給他們答複,在三日內展開談判,否則就跟我們兵戎相見?”


    “是的陛下,我確定。”李永昌皺著眉頭道,“要不然,我怎麽會在這個時候跟您說這些。”


    “嗯,這樣啊。”李永吉摸了摸下巴,開始半是詢問,半是自言自語的道,“奇怪,俄國人要對付我們不難理解,可我對英國人跟法國人還不錯啊,貿易額幾乎是每周都在增加,他們為什麽要對付我?”


    “這個,我也不知道。”李永昌搖搖頭。


    “他們之前給你的條約內容是什麽?”李永吉忽然問,“就是英法兩國使者給你說的那個《中俄友好和平條約》,裏麵的條件是什麽?跟我大概說說。”


    “是的,陛下。”李永昌點點頭,接著就開始說起《中俄友好和平條約》裏的大概內容。


    這個所謂《中俄友好和平條約》,裏麵大概內容就是六點。


    第一條,中方,也就是李永吉方必須立刻釋放被俘的俄國官兵以及特使,並賠償三百萬兩銀子給俄國,同時,英法兩國作為調停方,中方應向兩國各支付一百萬兩銀子的調停費,總共需要向英法俄三國支出三百萬兩銀子。如果無法一次性支付,可以向三國借款,利息待定,並以海關稅收做抵押。


    第二條,不得繼續跟清帝國敵對,雙方以實際控製線全麵停火,任何一方不得主動挑釁,否則視為對英法俄三國的不尊重。清帝國與李永吉一方中一旦有任何一方主動攻擊另外一方,三國有權聯合對此進行武力幹涉調停。


    第三條,允許英法俄三國在天津大沽口設立租界,拆毀大沽口炮台,並開放天津為商埠,允許英法俄三國商人在天津自由經商,免收一切商業稅,並行使領事裁判權。也就是三國商人在精武軍的地盤上犯了法,不得交由李永吉一方的人審判,而是交給三國領事館審判。


    第四條,允許英法俄三國在李永吉的控製區域內招募華人勞工出國,對這種雙方自願的雇傭行為,精武軍政府不得進行幹涉。


    第五條,精武軍政府與英法兩國的貿易往來,俄國也有權參與進來,也就是說俄國商人跟英法兩國商人享有同樣的待遇。而在關稅額度方麵,需要由四國共同商討製定,沒有英法俄三國的允許,精武軍政府不得隨意對關稅方麵加稅。


    第六條,對英法俄三國政府完全開放如阿司匹林、海*洛*因、不鏽鋼工藝這三種產品的工藝與配方,不得壟斷這三種產品的生產與經營。


    這六個條件全部答應之後,俄國就保證不再追究精武軍擅自攻擊俄**隊的責任,大家繼續保持友好往來。


    “嘖嘖,有點意思。”李永吉聽完了這五個條件,輕輕的搖了搖頭,“賠款,租界,拆炮台,領事裁判權,雇傭華人勞工,參與海關稅收,活脫脫就是一份不平等條約啊,他們還真敢獅子大開口。”


    “是啊,我就是覺得他們條件太苛刻,所以才一個也沒答應。”李永昌皺著眉道,“陛下,他們的條件這麽苛刻,我看是分明是沒有誠意,恐怕這裏麵另有內情,是想要對我們不利啊。”


    “這還用你說。”李永吉點了點頭,“我當然知道這條件苛刻,以俄國人的貪婪這不奇怪,我就是奇怪為什麽英法兩國也摻和進來,按說我跟英法兩國關係不錯啊。”


    也難怪李永吉奇怪,因為他怎麽也沒想到俄國人居然會跟英國人與法國人勾結在一起。


    要知道,英法剛跟俄國打完克裏米亞戰爭,按說雙方有仇才對,不可能這麽快就化解。


    另外,李永吉對三國都是分別對待,對俄國是一點也不待見,但對英國法國卻好的很,隻是一個江南地區,跟英法兩國的貿易量,就超過了處江南地區之外所有地方貿易量之和,而且還在呈現遞增的趨勢。


    在這種情況下,英法兩國跟俄國人應該是走不到一起才對,但事實是他們真的走在一起了。


    其實這也不奇怪,畢竟國與國之間沒有絕對的仇怨,隻有絕對的利益,三國能走在一起,完全是中國的形勢變化使然。


    由於英法聯合艦隊的覆滅,讓英法兩國無力在短期內對中國進行武裝幹涉,再加上精武軍的迅速崛起,並擁有了奪取中國政權的力量,這讓英法俄等列強都對即將新生的中國充滿警惕。


    因為他們都很清楚,精武軍政府不同於老舊的清廷,他們的統治者是漢人,更加的名正言順,而且他們的統治者也更開明,這樣一個中國一旦重新統一並崛起,必然對亞太甚至世界都產生深遠的影響。


    所以,一來出於害怕,二來是出於報複,遏止中國的聲音早就在英法兩國統治階級當中不絕於耳。


    雖然李永吉過去跟英法兩國關係不錯,而且江南政府跟英法兩國貿易額連年遞增,但這種遞增對英法兩國來說,卻不是什麽好事,因為這種貿易額的遞增,是建立在中國大量出超,而英法兩國大量入超的基礎上。


    換言之,在三國的貿易領域中,中國是最大的贏家,不斷的出口貨物獲取貴金屬,而英法兩國卻是不斷向中國輸入黃金白銀等貴金屬


    就以最近在歐美都相當流行的兩種藥物,阿司匹林跟海*洛*因為例。


    這兩種藥物名義上是一個在上海租界開設的一家名叫拜耳藥業的製藥公司的兩種藥品,因為立竿見影的效果,在歐美已經掀起了一場拜耳旋風,尤其是海*洛*因,已經被當成萬能藥,完全是供不應求。


    拜耳藥業的法人跟總經理雖然是一個英國人,但董事長卻是李永吉,而且拜耳藥業雖然是製藥公司,但其實不過是個貿易公司,或者貼牌公司,這兩種藥物呢,也沒有申請專利,完全是進行商業性保密措施,配方至今無人破解。


    目前,江南政府每個月光海*洛*因跟阿司匹林的出口額,就達到了五十五萬兩銀子,已經占了整個江南政府對外出口額的四分之一,且還在不停增長!


    換句話說,江南政府平均每個月的對外出口貿易額,是兩百二十萬兩銀子,這在這個時代,這種出口額已經是相當恐怖的一個數字了。


    相比這個恐怖的,且還在快速增長的出口額,江南政府的進口額才不到三十五萬兩銀子,幾乎九成以上都是進口鴉*-片的支出,跟龐大的出口額相比,真是微不足道。


    過去的近一年時間中,英法兩國政府不是沒想過對策,但不管是阿司匹林跟海*洛*因這兩種無法仿製的萬能藥,還是像不鏽鋼製品,鋁製品、香水、高檔絲綢,高檔瓷器等其他物美價廉的奢侈品,都是歐美所無法拒絕的,根本就是供不應求,政府不可能壓製這些需求,減少這些進口額。


    歐美列強現在對這些東西已經是完全依賴,根本就離不開這些東西,尤其是阿司匹林跟海*洛*因,更是救命的東西,少了這些,平民無所謂,但那些大貴族大資產階級,肯定會跟他們拚命的。


    這裏特別要指出的是,阿司匹林就不說了,海*洛*因其實還是用了曆史上的方法,也就是口服粉末,而不是鼻吸跟注射,所以成癮性沒那麽明顯,反倒是療效顯著,跟曆史上一樣,被當成了萬能藥。如果不是價格太高,一克毒品就要一克黃金,加上李永吉有意壓製產能,風靡速度還會更快。


    至於精武軍政府還在收購的鴉*-片,英法兩國雖然已經開始在殖民地擴大了鴉*-片種植,但產量也不是說增長就增長的。而且江南政府自從征收高額奢侈稅之後,特別是對抽鴉*-片的人征收高額到破產的稅收之後,江南地區對鴉*-片的需求急速降低,要不是江南政府還組織統一收購,鴉*-片恐怕在中國就要滯銷了。


    但正因為是江南政府在統一收購,所以價格被壓的死死的,根本就賣不上價格,隻是因為還有利潤,大家才繼續往中國運。


    實際上,國際市場的鴉*-片價格已經是中國說了算,要不是李永吉還想繼續搞嗎*啡跟海*洛*因,提高了一點鴉*-片的收購價,讓對方有利可圖而繼續販賣過來,鴉*-片貿易說不定就要無疾而終。


    但不管怎麽說,英法兩國都覺得跟精武軍做買賣有些吃虧,想獲取更多特權,但英法兩國武裝幹涉的力量暫時不足,又害怕影響跟江南政府的貿易,所以就一直忍著。


    可是,當精武軍擁有了奪取全中國的力量之後,英法知道不能再忍了,他們必須進行幹涉,不能讓中國強大起來。


    換言之,英法列強最希望的,是獲得一個四分五裂,軍閥混戰的中國,這樣他們就可以更好的販賣武器軍火,還可以扼殺中國的崛起,但一個崛起的中國是絕對不行的。


    正好,俄國人這時候跟精武軍起了衝突,於是英法兩國就擯棄成見,開始跟俄國人聯起手來,決定一旦精武軍不妥協,就讓英法兩國出船,俄國人出兵,對精武軍進行武裝幹涉。


    也就是說,他們也知道從陸路上打,俄國人占不了便宜,無法投送更多部隊到精武軍控製區域,所以他們打算從海路走,英法兩國出船,帶著俄國兵直接進攻上海,然後逼迫精武軍答應他們的條件,同時呢,也借此打壓精武軍政府的威望!


    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提出這麽苛刻的條件,完全就是等著精武軍政府一旦不答應,就立刻開戰。


    換句話說,其實英法俄早就開始進行戰爭準備了,答應了條件,一切都好說,不答應的話,英法俄三國的武裝幹涉馬上就要展開了!


    當然,這裏麵其實最上心的還是俄國人,俄國人如今負債累累,跟英法打是不成的,但士兵還是要多少有多少。


    如果英法肯提供船隻跟武器,哪怕是貸款呢,俄國人還是很有可能在這次武裝幹涉中國,或者說武裝幹涉精武軍政府的行動中獲得好處。


    別的不說,一旦打敗精武軍政府,光精武軍政府掌握的那個阿司匹林跟海*洛*因,就可以讓俄國沙皇眼紅的不行,更不用說那種擁有很強的民用價值跟軍事價值的不鏽鋼工藝了。


    英法兩國呢,他們還積壓了大量的已經準備淘汰的武器裝備,本來就在發愁怎麽處理,現在可以用貸款的名義借給俄國人,讓他們拿去打中國人,再從中賺取好處,這樣的好事兒,他們也是樂意的。


    因此,不管是出於打壓中國,分裂中國的戰略意圖,還是出於實實在在的短期利益,英法俄都有十足的理由對精武軍進行幹涉,這絕對不是李永吉搞的那些小把戲所能迷惑的。


    “美國人沒插手麽?”李永吉忽然再次開口,“老哥,這次英法都跟俄國人摻和到一起了,那麽美國呢,美國人怎麽沒動靜?”


    “美國人這次的確沒插手。”李永昌搖搖頭,“我也不知道他們為什麽沒插手,實際上,還是美國人提前給我通風報信,告訴我英法有可能會進行幹涉,並要我們小心。我想,應該是美國人跟我們關係不錯,他們多少知道一點感恩吧。”


    “美國人知道感恩?那老母豬都會上樹了。”李永吉笑了笑,“要我看,肯定有別的原因。”


    的確,美國人其實不是不想插手,不過一來英法兩國不想再多一個美國進來分好處,二來美國現在自己也是內憂嚴重,暫時無力進行這種大規模的對外幹涉。


    而且說真的,現在精武軍跟美國人的關係很好,特別是那種農產品采購,讓美國人的入超也不是很嚴重,再加上美國人對精武軍的戰鬥力評價很高,覺得打精武軍得付出很大代價,很難說穩贏。


    正因為這種種考慮,讓美國人不想跟精武軍現在就起衝突,隻想坐山觀虎鬥,等徹底分出勝負之後,再根據情況站在勝利者一方獲取好處。


    另外,美國人也想著讓英法俄跟精武軍硬碰硬一下,起碼可以削弱英法俄的力量,這樣以後美國在華利益就更有保障了。


    換言之,美國現在在江南政府中是好處最多的一個列強,如果美國不插手,那麽無論誰輸誰贏,美國都能獲得好處,這自然是他們樂意看到的。


    也正因為這樣,美國人才提前給李永昌通風報信,就是希望精武軍能夠做更多準備,給英法俄來一個狠的。


    “三國使者就在這裏吧?”想通了的李永吉忽然問。


    “啊?是的,陛下。”李永昌點點頭,“英法俄三國使者都在外麵,怎麽,難道陛下您要召見他們?”


    “召見個屁。”李永吉撇撇嘴,“人家都明擺著要打我們了,那還召見啥?直接準備準備,跟他們開片就是了。”


    “還是要打啊。”李永昌歎了口氣,“可是陛下,我們就不能暫時讓步麽?畢竟太平軍的威脅近在咫尺,滿清的實力也沒有完全打掉,現在跟列強開戰,實在是不明智啊!”


    “說的也是。”李永吉皺了皺眉,“不行,還是得拖延一下時間……這樣,你立刻跟王韜容閎他們一起,組成一個談判小組,今天下午就跟那三國使者就在這裏展開談判,看看他們到底是什麽意思。


    不過要我看,這次十有**是談不攏的,不過不要緊,你的任務就是跟他們拖,在細節上一點一點的拖,時間拖的越久,我們準備也就越充分。隻要我們準備好了,到了那時候,他來多少,我殺多少!


    至於太平軍,哼哼,以前讓他們逍遙了那麽久,那是我想著來個和平解決,不想過多殺傷,不過這次老子有事兒,他們又不識抬舉,那可容不得他們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時空走私1859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莊不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莊不易並收藏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