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候將陳宮軍戰況告知劉備,劉備對劉曄等道:“樂文謙驍果勇銳,禦眾如一,名將之才,不知如何能得此人為用?”
劉曄笑道:“破鄄城、擒曹操,則可得其人矣。”
劉備手指劉曄,道:“子揚所言正合我意。”向周貫、高權等人道:“於文則、樂文謙、張文遠、高仲達,皆方麵之才,若得其四人,袁本初不足懼也!”
不提劉備垂涎四將,陳宮這邊在樂進的攻擊之下,損失慘重,徒勞無功,士兵們潮水般衝上去,在岩石上撞得頭破血流,又潮水般退下來。
而樂進在眾寡懸殊的情況下,居然發動了反擊。
樂進挽鐵盾,執精矛,振臂高唿道:“敵兵以數倍兵力加我,而不能進,此無能之賊也!眾將士隨我擊之!”
麾下將士皆高唿道:“諾!”聲震四野。
樂進容貌平平,身材矮小,但四肢肌肉虯結,宛如鋼澆鐵鑄,其中蘊藏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力量,他當先陷陣,所當者無不披靡。
陳宮麾下十幾名有數勇士不忿樂進作態,迎上前去,刀矛齊出,殺向樂進。
樂進麵對刀林矛雨,非但不退,反而以更快的速度直前迎擊,盾前人後,猛撞入陳宮眾勇士陣中。喀嚓作響,兩名勇士被當場撞出數步開外,胸骨斷折,倒在地上慘叫掙命。樂進精矛揮舞,如毒蛇,又如閃電,刹那間取了三四名勇士的性命。倏進倏退,追魂奪命,宛如兇神惡煞。
在樂進帶領下,曹軍直接將陳宮前鋒擊敗,敗兵轉身亂逃,陳宮中軍頓起騷亂。
陳宮大怒,親披甲執劍,率領親兵督中軍硬上,一路砍殺逃兵,終於止住頹勢,與樂進碰了個正著。兩人二目相望,心情都有些複雜。平黃巾,殺王喜,陳宮與樂進深入敵營,生死置之度外,可以說是結下了患難交情,豈料世事無常,轉眼間就爆發了生死之戰!
樂進目光首先轉冷,反叛曹公、引狼入室、動蕩兗州,陳宮當誅!暴喝一聲:“陳宮受死!”猛撲上前,所到處如中分白浪,轉眼間已至陳宮身前。
陳宮雖以名士形象示人,卻非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乃是好擊劍、喜任俠的人物,與現在劉備手下負責人事工作的崔琰有些相似。他見樂進來勢兇猛,毫無畏懼,喝道:“為虎作倀,正要取爾狗命!”豎劍將樂進精矛格開,手腕一抖,劍尖刺向樂進麵門。
十蕩十決,陳宮自不如樂進。但咫尺之間、騰挪之地,樂進想取陳宮性命,也沒那麽容易。
而這刹那間,陳宮親兵已經舍身撲上,以傷換傷,以命搏命,反而將樂進圍在核心。
陳宮得以退出戰鬥,用袖子擦了一下汗水,喝道:“擒殺樂進,死傷不論!殺之者賞百金,傷之者五十金!”
眾人聽得重賞,財貨動人心,雖然樂進勇銳非凡,殺傷頗多,仍舊前仆後繼地撲上去。
樂進身處逆境,愈挫愈奮,嘶吼連連,左衝右突,銳不可當,雖接連負傷,血染戰袍,但皆入肉不深,為皮外傷。見了血後,樂進更加狂暴,死傷在他刀矛下的陳宮軍士已數十人之多。在樂進激勵下,其麾下勇士也冒死殺入陣中,與樂進合在一處,背靠背作戰。
陳宮軍將樂進等二三十人圍在核心,卻遲遲難以將他拿下。
樂進其餘士兵拚命上前突進,欲接應樂進,陳宮指揮士兵拚死堵截。
兩軍很快進入以傷換傷、以命搏命的兌子階段。陳宮人多,樂進人少。即便比例是二換一甚至更高,陳宮也必將取得最後勝利。
呂布端坐高處,眺望戰場,見形勢漸漸往自己希望的方向發展,嘴角上翹,露出笑容。
果然,曹軍後方吹響號角,又一彪人馬衝了出來,直撲陳宮。旗幟飄揚,上書夏侯兩個大字。
呂布心中一動,莫非是夏侯淵親自來援不成?那麽自己可就擒了條大魚!他立即下令:“高順、張遼出戰迎擊敵人,接應公台!”
高順、張遼得令出戰。
呂布去年奔出長安時,隻有數百步騎相隨,先在袁術、張邈、袁紹、張楊處遊蕩,高順不過是百人將,去年冬為張邈破郭貢時,高順才得以升為軍侯,領一曲士兵,最近瘋狂擴軍,高順已升為校尉,領兵三千人。高順為人威嚴,但禦下又不一味以苛,而是撫以恩德,眾人皆服,這三千人便是其後來名揚史冊的“陷陣營”的胚子和雛形。
高順乃是呂布初以“驍武”在並州任職時就跟隨他征戰的老人,能力既強,又忠心耿耿,按理說在呂布軍中應該數一數二才對,可惜由於他過於正直,對呂布屢進忠言,讓呂布很不待見他,因此排名反而在魏續、成廉後麵。
張遼則是半路投奔的呂布。張遼年輕時擔任雁門郡吏,後以“武力過人”為並州刺史丁原任命為從事,響應何進召四方猛士的號召,帶兵赴京師洛陽。何進留下張遼的兵,再次將他派到河北募兵,得千餘人,迴到洛陽後,何進已被宦官所殺,董卓入京,掌控局勢,指示呂布殺了丁原,張遼隻得投了董卓。後呂布殺董卓,張遼帶兵投了呂布,被呂布任命為騎都尉。後呂布為李傕所敗,倉皇出逃,張遼也跟隨東下,軍士淩亂,騎都尉一職變成空頭,直到最近,隨著呂布軍力暴漲,張遼也升至校尉,得以領兵三千,漸漸表現出他在領兵、衝陣上的天賦來。
呂布將麾下眾將排序為魏續、成廉、高順、張遼、薛封、李蘭、侯成、宋憲。在普通士兵眼中,魏續不過依靠裙帶關係,成廉一介莽夫,薛封、李蘭乃是新近投奔呂布的兗州豪強,能力平平,侯成貪財好利,宋憲禦下殘暴,隻有高順、張遼能使人效死,理應排在第一、第二。
高順和張遼如兩道利箭,從兩側射入戰場。一個從左邊,一個從右邊,繞過陳宮、樂進膠著之處,箭頭所指乃是新投入戰場、打著“夏侯”旗號的曹軍。(未完待續)
劉曄笑道:“破鄄城、擒曹操,則可得其人矣。”
劉備手指劉曄,道:“子揚所言正合我意。”向周貫、高權等人道:“於文則、樂文謙、張文遠、高仲達,皆方麵之才,若得其四人,袁本初不足懼也!”
不提劉備垂涎四將,陳宮這邊在樂進的攻擊之下,損失慘重,徒勞無功,士兵們潮水般衝上去,在岩石上撞得頭破血流,又潮水般退下來。
而樂進在眾寡懸殊的情況下,居然發動了反擊。
樂進挽鐵盾,執精矛,振臂高唿道:“敵兵以數倍兵力加我,而不能進,此無能之賊也!眾將士隨我擊之!”
麾下將士皆高唿道:“諾!”聲震四野。
樂進容貌平平,身材矮小,但四肢肌肉虯結,宛如鋼澆鐵鑄,其中蘊藏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力量,他當先陷陣,所當者無不披靡。
陳宮麾下十幾名有數勇士不忿樂進作態,迎上前去,刀矛齊出,殺向樂進。
樂進麵對刀林矛雨,非但不退,反而以更快的速度直前迎擊,盾前人後,猛撞入陳宮眾勇士陣中。喀嚓作響,兩名勇士被當場撞出數步開外,胸骨斷折,倒在地上慘叫掙命。樂進精矛揮舞,如毒蛇,又如閃電,刹那間取了三四名勇士的性命。倏進倏退,追魂奪命,宛如兇神惡煞。
在樂進帶領下,曹軍直接將陳宮前鋒擊敗,敗兵轉身亂逃,陳宮中軍頓起騷亂。
陳宮大怒,親披甲執劍,率領親兵督中軍硬上,一路砍殺逃兵,終於止住頹勢,與樂進碰了個正著。兩人二目相望,心情都有些複雜。平黃巾,殺王喜,陳宮與樂進深入敵營,生死置之度外,可以說是結下了患難交情,豈料世事無常,轉眼間就爆發了生死之戰!
樂進目光首先轉冷,反叛曹公、引狼入室、動蕩兗州,陳宮當誅!暴喝一聲:“陳宮受死!”猛撲上前,所到處如中分白浪,轉眼間已至陳宮身前。
陳宮雖以名士形象示人,卻非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乃是好擊劍、喜任俠的人物,與現在劉備手下負責人事工作的崔琰有些相似。他見樂進來勢兇猛,毫無畏懼,喝道:“為虎作倀,正要取爾狗命!”豎劍將樂進精矛格開,手腕一抖,劍尖刺向樂進麵門。
十蕩十決,陳宮自不如樂進。但咫尺之間、騰挪之地,樂進想取陳宮性命,也沒那麽容易。
而這刹那間,陳宮親兵已經舍身撲上,以傷換傷,以命搏命,反而將樂進圍在核心。
陳宮得以退出戰鬥,用袖子擦了一下汗水,喝道:“擒殺樂進,死傷不論!殺之者賞百金,傷之者五十金!”
眾人聽得重賞,財貨動人心,雖然樂進勇銳非凡,殺傷頗多,仍舊前仆後繼地撲上去。
樂進身處逆境,愈挫愈奮,嘶吼連連,左衝右突,銳不可當,雖接連負傷,血染戰袍,但皆入肉不深,為皮外傷。見了血後,樂進更加狂暴,死傷在他刀矛下的陳宮軍士已數十人之多。在樂進激勵下,其麾下勇士也冒死殺入陣中,與樂進合在一處,背靠背作戰。
陳宮軍將樂進等二三十人圍在核心,卻遲遲難以將他拿下。
樂進其餘士兵拚命上前突進,欲接應樂進,陳宮指揮士兵拚死堵截。
兩軍很快進入以傷換傷、以命搏命的兌子階段。陳宮人多,樂進人少。即便比例是二換一甚至更高,陳宮也必將取得最後勝利。
呂布端坐高處,眺望戰場,見形勢漸漸往自己希望的方向發展,嘴角上翹,露出笑容。
果然,曹軍後方吹響號角,又一彪人馬衝了出來,直撲陳宮。旗幟飄揚,上書夏侯兩個大字。
呂布心中一動,莫非是夏侯淵親自來援不成?那麽自己可就擒了條大魚!他立即下令:“高順、張遼出戰迎擊敵人,接應公台!”
高順、張遼得令出戰。
呂布去年奔出長安時,隻有數百步騎相隨,先在袁術、張邈、袁紹、張楊處遊蕩,高順不過是百人將,去年冬為張邈破郭貢時,高順才得以升為軍侯,領一曲士兵,最近瘋狂擴軍,高順已升為校尉,領兵三千人。高順為人威嚴,但禦下又不一味以苛,而是撫以恩德,眾人皆服,這三千人便是其後來名揚史冊的“陷陣營”的胚子和雛形。
高順乃是呂布初以“驍武”在並州任職時就跟隨他征戰的老人,能力既強,又忠心耿耿,按理說在呂布軍中應該數一數二才對,可惜由於他過於正直,對呂布屢進忠言,讓呂布很不待見他,因此排名反而在魏續、成廉後麵。
張遼則是半路投奔的呂布。張遼年輕時擔任雁門郡吏,後以“武力過人”為並州刺史丁原任命為從事,響應何進召四方猛士的號召,帶兵赴京師洛陽。何進留下張遼的兵,再次將他派到河北募兵,得千餘人,迴到洛陽後,何進已被宦官所殺,董卓入京,掌控局勢,指示呂布殺了丁原,張遼隻得投了董卓。後呂布殺董卓,張遼帶兵投了呂布,被呂布任命為騎都尉。後呂布為李傕所敗,倉皇出逃,張遼也跟隨東下,軍士淩亂,騎都尉一職變成空頭,直到最近,隨著呂布軍力暴漲,張遼也升至校尉,得以領兵三千,漸漸表現出他在領兵、衝陣上的天賦來。
呂布將麾下眾將排序為魏續、成廉、高順、張遼、薛封、李蘭、侯成、宋憲。在普通士兵眼中,魏續不過依靠裙帶關係,成廉一介莽夫,薛封、李蘭乃是新近投奔呂布的兗州豪強,能力平平,侯成貪財好利,宋憲禦下殘暴,隻有高順、張遼能使人效死,理應排在第一、第二。
高順和張遼如兩道利箭,從兩側射入戰場。一個從左邊,一個從右邊,繞過陳宮、樂進膠著之處,箭頭所指乃是新投入戰場、打著“夏侯”旗號的曹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