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子啥主意?”郭正挺好,就這條路想不注意都難。


    “看到大河了嗎?”


    李楓笑指著大河。“從五嶺到李家坡十二裏左右,大河就流經超過十裏,除卻五嶺街口到王家溝那一段,必須走陸路,剩下路程完全可以走水路。”


    “這倒是個好主意啊。”


    “當然,可能有些人不喜歡水路,不過我想組織村子裏的驢車接送,城裏人對乘坐驢車想來會覺著挺新鮮,路上顛簸多少能忘掉些。”李楓,越想越覺著這個主意不錯。


    “行啊,楓子,這主意挺不賴啊,不過我覺著花溪組織人不會不多,要不你家小黑驢加上你家大野豬弄兩輛車差不多了,不過水路怎麽走,我來著幾次可沒見著河麵上有啥船隻。”郭正,估摸花溪公司最多二三十人,沒必要組織車隊。


    “不用擔心,還有幾天時間,我已經有了主意。”李楓,笑笑。“先迴家把魚蝦處理好,我們再想下一步。”


    “這倒是,這麽多魚蝦要不處理好,這一晚上可就臭了。”郭正知道李楓家沒有冰箱。“我說楓子,家裏該買個冰箱了。”


    “迴頭就買,正好走水路,不然一路顛簸,冰箱說不定顛簸壞了。”


    “這倒是,這路除了越野車,別的車都夠嗆。”郭正對李家坡這條路是深有體會,坑坑窪窪太多,轎車顛簸就不說了,地盤八cd要廢掉。


    “不過別擔心,咱們這裏有土冰箱,一樣能放東西。”李楓笑道。


    “土冰箱?”郭正好奇了。“是冰窖?”


    “冰窖,你想多了,你當這裏是紫禁城啊,還冰窖呢,天然的土冰箱。”李楓笑說道。“等下,我帶你去見識一下。”


    “好啊。”


    兩人迴到家裏,送著東西迴來的李福田見著兒子出去一頭弄迴來滿滿一大木盆魚蝦挺是意外。“三子,這哪裏弄來,咋這麽多魚啊。”


    “大河裏下的。”


    “這兩天大河上魚了?”張鳳琴也滿是疑惑,昨天弄了不少魚不說,今天又這麽多,沒聽說大河上魚啊。


    “誰知道呢,可能是這幾天河水下降的原因吧,媽,這些魚我打算做魚幹,寄給直播間的粉絲,你看大伯娘有沒有時間幫著弄一下。”李楓最近晾曬了不少魚幹和蝦米。


    “我問問。”


    “啥粉絲?”李福田有點迷糊,啥東西,打山粉還早著呢,啥的粉絲啊。


    李楓笑著解釋一番直播,李福田有些不敢相信。“山裏生活有人看?”


    “嗬嗬,爸,現在城裏人喜歡接觸山裏生活,要不然鄉村遊咋能搞起來啊。”李楓笑說道。“對了,媽,留著三五斤魚蝦,我送著水洞裏。”


    “正好,把昨天放著魚凍拿迴來。”


    說話張鳳琴收拾了幾斤魚蝦放到魚簍裏遞給李楓。“我知道了。”


    “走,帶你見識一下咱們這邊土冰箱。”李楓招唿郭正一起。


    還別說,郭正對土冰箱挺好奇,跟著李楓來著桃林。“這邊不是瀑布嗎?”


    “土冰箱就在瀑布邊上。”


    李楓笑著來到瀑布邊上一簇灌木林,打開一個籬笆。“進來。”


    “咦,這裏還有水簾洞啊?”郭正挺驚奇。


    洞穴不大,一米多高,成人要彎腰才能進去,說是水簾洞,是因為瀑布掃過這邊,淅淅零零滴答水滴。水洞裏水深不過剛剛沒過腳麵,中間零散的青石板鋪著一小段路,踩著石板可以進到洞**部。


    “咦,這麽多竹簍啊?”


    “這是全村的土冰箱。”李楓笑說道。


    “不怕拿錯了?”郭正還真是驚奇,全村公用一個土冰箱,這還真不敢想象的事呢。


    “各家都有標記,再說這麽多年了,大家夥對各家放著地方大致都心裏有數了。”李楓,說著來到自己家放著魚湯地方,果然魚湯已經成了魚凍。


    “還別說,這邊還真挺涼快啊。”


    “那是,這洞穴裏有泉眼,水溫常年維持在十五到二十度之間。”李楓把魚簍放到水裏,笑道。“夏天冰鎮西瓜,那味道比冰箱啥的都好。”


    “難怪你不買冰箱呢,有這麽好一個天然大冰箱。”


    “冰箱還是要買的,現在東西少,等以後東西多了,這地方放不下。”李楓提著放著魚凍的簍子。“要不要嚐嚐?”


    “還是等迴去再說吧。”郭正笑說道。“這地方呆時間長了還有點冷呢。”


    “還真別說,這地方溫度最多不超過二十度。”


    李楓和郭正出來,關好籬笆門扣上扣子,要不然夜裏有啥牲畜進去,可要禍禍掉裏邊的好東西了。“這籬笆能防的住野獸嗎?”


    “別小看籬笆牆的厲害,這上麵全是倒勾,一般野獸是不敢靠近的。”李楓說道。“至於野豬別看嗅覺不錯,可這邊有水簾,氣聞遮住了,倒是不礙事的。”


    郭正瞅瞅幾個光滑石板,一般野獸還真不好進去呢。“平常夏天弄魚凍,肉凍都放水洞裏嗎?”


    “是啊,家裏有啥吃不完的肉菜村裏人一般都會送到這邊來。”


    正說話,五叔提著竹簍走了過來。“五叔來拿魚凍啊?”


    “可不是,昨天晚上吃剩下的,你五嬸子大晚上送過來的,我是不知道,知道肯定不讓她送過來,大晚上的。”李福遠笑說道。“家裏也凍了魚凍?”


    “可不是,甲魚凍和一鍋鮮魚凍,五叔晚上到我喝酒。”


    “家裏菜剩下不少,這樣明天中午。”


    “那成。”正好李楓也有事情要和李福遠說。


    迴到家裏,張鳳琴已經把晚飯準備好了,炒了臘肉,燉了魚,一碗蝦子,配上幾個菜園裏摘著蔬菜,涼拌一花瓜,加上魚凍,晚飯算豐富,酒是大伯娘帶來著棗子酒。


    幾個男人圍桌一桌,李楓,李慶輝,郭正一人倒了一杯棗子酒,李福田和李福山都沒喝,兩人說話,女人們吃好飯,正在幫著撿魚。“三子,咋最近弄這麽些魚幹啊?”


    “送直播間粉絲。”


    李楓笑說道。“大伯,二哥,我有個事和你們商量一下。”


    “啥事啊?”


    “我直播間一大姐就是上周來著那一家,周末她們公司搞活動推薦咱們李家坡,來著人不少有十多家,人家說了周六來住著咱們這裏一晚上包一頓早飯一間房給一百五。”


    “啥,一晚上一頓早飯給一百五?”


    “有這樣好事?”別說李福山,李福田,李慶輝幾個男子坐不住,正在摘魚的幾個女人也是一臉不可思議。“三子,這麽大的事你咋才說,不行我給老五說說去。”


    “大伯。”


    李楓沒想到大伯這麽激動。“五叔,我明天再和他說,沒事的。”


    “啥沒事,這麽的大事,沒你五叔能成嗎?”


    “三子,你大伯說的對,這事太大需要你五叔幫著安排,不然妥當不了。”李福田聽到這麽多人,十多家要來,安排房間這麽大事,第一時間就想到了李福遠。


    “行行行,我給五叔打個電話。”


    李楓撥通李福遠電話,正在抿著小酒聽著收音機小曲,跟著哼幾句李福遠有些疑惑。“三子,啥事啊?”


    “五叔,我這邊有件事要和你說一下。”李楓把花溪的事一說,李福遠猛地站了起來。“三子,你等著,我這就過去。”


    好嘛,李楓覺著五叔這有點太大驚小怪了,李楓不知道,這可是李家坡幾十年來第一次有這麽多城裏人要來,即使上世紀六十年代那時候李家坡這樣的小村子都沒來著幾個知識青年。


    李福遠鞋子都沒拔利索就跑出了院子,五嬸子在後麵叫。“啥事啊,慌的耍跟頭似得。”


    “大事,大好事。”


    說話一溜煙出了院子,路過李老二家。“二哈,你爸呢,給我把五嶺白幹拿兩瓶,最好的。”說著掏出一百塊錢,一拍。


    李老二端著碗筷,踮腳出來。“是村長啊,啥喜事啊,都喝上著五嶺白幹?”


    “大喜事,別磨蹭。”


    “行。”


    現錢不賣不是傻嘛。“要不要來點豬耳朵?”


    “行,剩下的錢,你看著拾掇。”


    “好嘞。”


    李老二高興,這家夥一轉眼就賺了二十多塊錢啊,這頓飯吃的舒心。


    李福遠提著酒和鹵菜,快步來到李楓家。“五叔,咋還帶東西來了。”


    “嗬嗬,高興,三子,這事你做的好啊,五叔就說村子想要富還要靠你啊,你可是咱們村唯一大學生。”


    “啥唯一,等著明年慶軍,慶禮幾個小子不說,李彤這丫頭都要上大學了。”


    “那也比不上你。”李福遠酒和鹵菜遞給張鳳琴。


    “媽,給五叔填雙碗筷。”


    李福遠接過碗筷坐下來。“三子,事情說說,剛剛電話沒說清楚。”


    李楓把花溪的事具體說了一遍。“好好好,好啊,咱們村子看來要起來了啊。”李福遠說道。“這次是咱們村第一次接待這麽多人,一定要辦好,三子你說說有啥需要注意的。”


    “這個還真不好說,各家情況我也不太了解。”


    “這樣,明天我召集各家開個會,這是大事,一定全村動員起來。”李福遠,說道。“人家需要啥條件,咱們盡量滿足,滿足不了也要做到最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悠閑鄉村直播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名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名窯並收藏悠閑鄉村直播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