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按時一天天送出,阿都拉也每天都會上城樓上查看。不止是他,便是衛所的所有官兵都是無時不刻的關注著這一支城下軍隊,時間一長甚至連城內的北明百姓也會找關係上城樓,隻為了一觀忠膽公手下軍隊的樣子。


    這一看不得了,可是把所有人都給驚到了。也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當天駐紮之後,在第二天一早冷鋒三師便開始了他們的軍事訓練和演練。


    冷鋒三師在遼河之戰後也得到了一定的擴充,且其中還正有一些是曾經北明衛所的將士。由他們和冷鋒老兵打亂成了一團,組成了各團的四營和五營。


    換一句話說,一團、二團、三團每團的四營五營都算是新兵營,戰力相對也是較弱的。隻是這個弱且是對比而言罷了,便是拿出去和女真騎兵團對拚的話,也是不惶多讓的。


    足足六個營,因為新建不久的關係,戰力還達不到冷鋒的綜合標準。為了讓他們及時的趕上來,師長武勝和政委陳波就有意的加大了他們訓練的程度和標準。現在即有時間呆在城下,訓練當然不會扔下了,不僅如此,還加強了強度。


    每天天一亮,這六個營的戰士們便起了床,先是圍著營地跑上幾圈,待湊足了十公裏之後才會停下來,然後就是劈刀練習,這一練每人至少劈出兩百刀。做好這些,就是吃早飯的時間了,戰士們才有了半個小時的休息時間。


    早飯之後,訓練依舊,繼續劈刀一人兩百下,隨後就是訓練打靶。當然,考慮到彈藥數量的原因,不可能上來就拿實彈,先要練習各種姿勢,比如說舉槍一項,一個人一練就是一個時辰,槍托之下還要掛著一塊重量不輕的石頭,以練習他們的穩定性等等。


    等到下午的時候就是騎兵訓練的時候了。上馬劈刺,上馬舉槍、三三製軍事大綱訓練等等。


    晚上的是時候,先是半個時辰的對擊練習,戰士們都穿上各種防具,爾後拿著木刀對拚,你來我往下,出血受傷也是常事。半個時辰之後就是一天半休息半學習的時間了。


    至少半個時辰的學習文化和包括各地圖,學習打手勢等各種技能,然後才能進入一天的睡眠時間。而一到此時,戰士們入了軍帳後便會打起各種各樣的唿嚕,甚至還有磨牙聲,放屁聲等等。但已經沒有人去怪罪其它戰友了,因為大家都很累,可謂是沾枕頭就著。


    周而複始,每一天都是同樣的訓練。這一切都落在了城樓上眾北明軍將軍和百姓的眼中。阿都拉曾不止一次的心中感歎著,“這是一支強軍,他們的訓練方式很科學,這樣的一支軍隊絕對不是他們能擋的住的。莫說現在他手中隻有一千多步兵,就算是給他一萬人,五萬人,他也不會想著能戰勝這樣強大的敵人。


    “但願,但願上官能夠同意給他們開出一條道通來,與這樣的人為敵,絕對是一場噩夢呀。”心中感歎著這些的阿都拉將軍,也在焦急的等待著上官的迴信。這一愰就是十天的時間,終於有斥候騎兵遠遠而來,一同出現的還有他懷中的信件,那代表著奴兒幹都司地區對於雇傭軍的一種態度。是戰,還是合作,馬上就可以見分曉了。


    阿都拉心懷忐忑的從斥候手中接過了信件,默默的展開著,神色一時間是變化萬千,眉頭時爾緊皺,時爾放鬆。


    信件是都指揮使宋全親筆寫成的。信中所說,錦衣衛那裏已經可以斷定五星軍便是雇傭軍的一部分,換一句話說,之前發生在這裏的搶馬之事,包括遼河之事應該都是雇傭軍所為。


    想來也是,怕是普天之下也隻有這支軍隊可以做到滅敵一萬餘,而不留下絲毫的印記和證據吧。


    信中還說,即然雇傭軍先惹了他們,那他們適當的反擊一下也是沒有問題的。考慮到雇傭軍的強大,考慮到上麵還沒有命令,考慮到楊晨東怎麽說也是大明認可的忠膽公,所以隻是適當的反擊,而不需要盡全力。


    看到這裏,阿都拉也鬆了一口氣。他已經不考慮之前雇傭軍對他們做過什麽了,這些天的觀察告訴他,這支雇傭軍不好惹,非常的不好惹。


    接下來信中的內容更是讓阿都拉放心不已,上麵考慮到現在建州左衛的實際情況,便不會讓他們親自上陣了。甚至不止是建州左衛,便是附近大一些的建州衛和沈陽中衛都沒有了騎兵編製,所以連他們都是通通不用。這一次上麵將會直接下派三千騎兵來試試雇傭軍的斤兩,阿都拉需要做的就是站在城樓之下,把大戰從開始到結束的所發生的所有都詳細的記錄下來,迴頭如實上報便可。


    信看完了,阿都拉此刻心中可謂是五味雜陳。


    上麵終究還是不肯輕易的放過雇傭軍,而是要選擇性,有適當性的試探一下,可是這有必要嗎?


    或許在十天之前,在冷鋒三師剛來的時候,阿都拉也會這樣去想。可是在看了對方十天的訓練,尤其是看到了三師那九個冷鋒營的訓練後,他早就放棄了那樣的打算。


    這九個營不出動則已,動如蛟龍一般,不僅馬術已經非常的精湛了,劈砍訓練更是一訓練就是五百下,不僅數量足夠,且速度也是非常之快的。他曾親眼見到那立好的一個個用來當假想敵的木樁被在及短的時間內劈成了兩半。


    “那馬刀好像也不一樣,比之我們的更為鋒利,更為堅韌。”想著想著,阿都拉不由再一次的發出了感概。然後就是期盼了,期盼著上麵派下來三千騎兵趕到之後會有什麽樣的結果。他也想為自家騎兵鼓勁,但不知為何,就是提不起絲毫的力氣來。


    城外的軍營,武勝師長練習了劈刀訓練歸來。相比於普通的冷鋒戰士,他給自己要求的是一次劈砍出六百刀,要多出一百刀的同時,時間要求是一樣的,也就是說,同樣的時間裏,戰士們可以劈出五百下,他要劈出六百下才算合格。


    隨著冷鋒戰士們的軍事素質不斷提升,做為領軍的師長,武勝對自己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了。一身的臭汗歸來,剛接過通訊員遞來的毛巾,政委陳波就出現在他的麵前。


    “師長,北明衛所已經派人迴城了,應該是有了消息。可對方並沒有和我們接觸的意思,看來這個消息並不一定全是好消息呀,怕是要打上一場了。”陳波一入屋中,也從身後的通訊員手中接過一個毛巾來擦臉,看的出來,他也是一身的汗水,顯然也是剛訓練完不久。


    “打一場就打一場,不打有些人不知道我們的厲害。下麵的戰士們早就憋壞了,正好讓他們好好的發泄一下。”武勝無所謂的說著,臉上還綻放出了好戰之意和必勝的信心。


    “好,那我們就拭目以待吧。”陳波同樣不急不慌的說著,顯然在他們的眼中,北明衛所的騎兵早就不被放在眼中了。以至於他們就算是知道大戰可能來臨,但他們不僅不會有絲毫的緊張,甚至連準備一下都不用。因為冷鋒三師一直都處於一級戰備,隊伍隨時可以拉出去一戰的。


    沒有準備便是最好的準備,這是對自身實力的一種強大自信。而在這樣的自信之中,三天後的上午,三師軍營的東北方向,一支遠遠看去鋪天遮地的騎兵隊伍遠遠而來,在他們的身後帶起了無數的煙塵。


    “來了。”還正在指揮隊伍訓練打靶姿勢的師長武勝和政委陳波第一時間就有了反應。當下大軍集合,上馬挎刀,躍躍欲試。


    隊伍剛集合完畢,前方就有偵察騎兵趕了迴來,衝到了師長和政委的麵前,“報告首長,是北明騎兵,約三千騎左右。”


    “三千?”武勝聽完之後有些意興闌珊的搖了搖頭,“三千實在是有些太少了。”


    “不錯,是有些少了。”這一次連政委陳波也是出聲讚同著。


    但他們不知道,如果這些話聽在了對手耳中,會引來如何的憤怒和怒火。見過小看人的,還沒有見過如此小看人的呢。


    兩位師主官對視了一眼,然後無奈的苦笑,同時出聲道:“你看派誰去?”


    話是同時說出來的,然後兩人都是對視一笑。他們原本都準備親自戰場的,可敵人隻是來了三千人而已,說實話,真的太少了,少到他們都不好意思去和手下搶功勞了。


    都明白了對方的心思,最終還是政委陳波開口說道:“那我們就歇一歇好了,總要給後來的戰士們表現的機會不是。不如就派三團長帶領那六個營一戰好了。”


    “六個營戰三千騎兵,合理。”武勝聽後在腦海中仔細思考了一下便也讚同的點了點頭。


    六個營一個營是四百人,即兩千四百人。以這些人對付敵人的三千騎兵,數量上雖然是少了一些,但對於冷鋒而言,這已經是在欺負人了。也就是六個營是後來組建的,綜合實力還要差上一些。若是換成精銳的冷鋒營,怕是出三個營便足以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軍需來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浪子邊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浪子邊城並收藏帶著軍需來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