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曆十二月初六,節氣大雪,不到申時天色已暗,幕雲低垂如大敵壓境,日華收盡,隻在雲底不甘心地遺下一帶微亮,轉瞬便被唿嘯的雪風卷走,不留一絲痕跡。
大興宮謹政殿的東暖閣中,燈燭煊煊,暖意融融,紫銅餾銀纏枝蓮的炭爐裏暗火點點,紅螺炭燒得正旺。武王明澗意坐在桌前緊鎖著眉頭,一邊撂下手中捏著的折子,扭頭問換茶的內侍:
“雙泰,什麽時辰了?”
“迴王上,申時已過。”年輕的內侍小心翼翼地將茶盞放在桌上。
“雙壽他們昨天就已經過了寧州,怎麽還沒到?”
“王上,雙壽他們許是被雪阻住了,外麵早就飄上雪花了,寧州在咱們北麵,可能今天早上就起雪了。”雙泰垂手立於案側,心裏也盼著雙壽能早點迴來。
武王端起茶盞,卻沒有喝的意思,隻捧在手中輕輕摩挲著,杯裏的茶是溫熱的,手心裏的影青瓷卻微微冰寒。最近他總覺得肋下隱痛,精力也大不如前,原大蜀各州雖已陸續調派官員開衙建府,但大戰過後百廢待興,一切都需要重新部署,他卻總覺得精神匱乏,難以凝神細想細查,連十幾年來從未間斷過的射禦習練都已減半。明澗意啪地一下將手中茶盞放迴桌上,心裏頗為憂慮煩亂。
暖閣外忽然傳來淅梭的腳步聲和輕聲細語,武王微側頭,眼眸一亮,站在他身旁的雙泰頗為靈醒,立刻快走幾步打開暖閣厚重的雕花大門,隻看了一眼,就失望地垮下臉,聽了小內侍的迴複後他就重新掩上門,嘴上卻先勾起三分笑,迴頭說道:
“王上,是李夫人殿裏的雙祿。”
武王一聽就皺了眉頭,不耐煩地說:“這個時辰他來做什麽?”
“說是李夫人的內兄李普大人送了鹿肉來,夫人正在梅閣裏著人燒炙,想請王上過去一起賞雪品肴。”雙泰順口迴報著,眼角一掃就看到武王不以為然的表情,立刻低眉順眼地說:“王上,這兩日天寒,用炭多,炭氣重——”
“是呀,本來就炭氣重,口焦內熱,哪裏還能吃什麽大補的鹿肉?”武王跟著接口,一邊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雙泰。
“那奴婢就這麽迴複他嗎?”雙泰的頭垂得更低。
“你斟酌著說吧。”
雙泰嗯了一聲就恭敬地退出暖閣,才要關上閣門就又伸頭進來,臉上帶著無法掩飾的欣喜,
“王上,雙壽總管迴來了。”
“哦?!快,快叫他進來。”武王半站起身,又覺失態,撫袍重又坐下,拿起茶盞淺抿了口茶,再抬頭時那禦前內侍總管明雙壽已經俯首跪在了桌前,雙泰臂彎裏掛著他猶帶雪花的錦氈鬥篷,輕輕走出去帶上了門。
“雙壽拜見王上,路上大雪阻路,迴來遲了,請王上寬恕!”不知是因為情緒激動還是剛才趕路太急,雙壽的聲線微顫。
“起來說話吧,你也坐下,路上想是極不好走。”武王體恤地吩咐著,眼看著雙壽在矮凳上坐下,想了又想,想說什麽,卻總也說不出口。
雙壽明察秋毫,早已明了武王的心思,重又站起,從隨身帶的包裹中取出一個狹長的錦盒,雙手捧著,俯身獻上,“王上,雙壽幸不辱王命,這是雙壽當日迴澤蘭驛所後連夜所繪。”
武王接過錦盒,握在手裏,卻不言不動,隻緊緊地握著,好似害怕打開錦盒後盒中之物會灰飛煙滅,抑或是害怕心中所想將從此消弭。時間慢慢地流逝,他的眼光牢牢地鎖在錦盒之上,心思卻早已飛向北方,那裏雪霧茫茫,阻斷了一切思念想往。
雙壽也如老僧入定般陪著武王默想靜坐,又呆了半晌,終於抬起眼皮,細聲說:“王上,時辰尚早,夜半觀畫看得更真切。”
“……呃……你……”武王微楞,看了一眼雙壽,雙壽麵如止水,也眉毛都沒動一下,“……你將它拿進去吧。”武王鬆開手裏攥著的錦盒,才發現手已麻木。
雙壽走上前拿起錦盒送到東暖閣裏間的武王內寢中,再迴來時發現武王已埋頭審看著折子,想了想,還是趨前恭聲說:“王上,我這裏還有一幅畫要請王上過目。”說著就從包裹裏取出了另一個錦盒,雙手捧著獻上,“這是那大夏少帝華璃之像。”
“——哦?”武王一聽來了興趣,立刻拿著錦盒走到窗前的梨木長案旁,雙壽見狀早已雙手各執一燈放在案子上,暖閣中的那一角驟然亮如白晝。
雙壽打開錦盒,拿出畫軸慢慢地在長案上展開,隻聽身側武王‘咦’地一聲就倏地俯身湊近畫卷,卷上的少年身著團龍皇袍,眉目如冰雪般清透,臉容俊逸非凡,正好奇淺笑地迴望著他,
“……這……這是……這分明就是那個……那個……嗯……不是……不是……細看又分明不是……”明澗意嘴上失控地嘀咕著‘是’與‘不是’,雙壽卻聽得一清二楚,不禁佩服自家大王明察秋毫,目力深邃。
“雙壽,這是——”武王轉頭盯著雙壽,眼中閃
大興宮謹政殿的東暖閣中,燈燭煊煊,暖意融融,紫銅餾銀纏枝蓮的炭爐裏暗火點點,紅螺炭燒得正旺。武王明澗意坐在桌前緊鎖著眉頭,一邊撂下手中捏著的折子,扭頭問換茶的內侍:
“雙泰,什麽時辰了?”
“迴王上,申時已過。”年輕的內侍小心翼翼地將茶盞放在桌上。
“雙壽他們昨天就已經過了寧州,怎麽還沒到?”
“王上,雙壽他們許是被雪阻住了,外麵早就飄上雪花了,寧州在咱們北麵,可能今天早上就起雪了。”雙泰垂手立於案側,心裏也盼著雙壽能早點迴來。
武王端起茶盞,卻沒有喝的意思,隻捧在手中輕輕摩挲著,杯裏的茶是溫熱的,手心裏的影青瓷卻微微冰寒。最近他總覺得肋下隱痛,精力也大不如前,原大蜀各州雖已陸續調派官員開衙建府,但大戰過後百廢待興,一切都需要重新部署,他卻總覺得精神匱乏,難以凝神細想細查,連十幾年來從未間斷過的射禦習練都已減半。明澗意啪地一下將手中茶盞放迴桌上,心裏頗為憂慮煩亂。
暖閣外忽然傳來淅梭的腳步聲和輕聲細語,武王微側頭,眼眸一亮,站在他身旁的雙泰頗為靈醒,立刻快走幾步打開暖閣厚重的雕花大門,隻看了一眼,就失望地垮下臉,聽了小內侍的迴複後他就重新掩上門,嘴上卻先勾起三分笑,迴頭說道:
“王上,是李夫人殿裏的雙祿。”
武王一聽就皺了眉頭,不耐煩地說:“這個時辰他來做什麽?”
“說是李夫人的內兄李普大人送了鹿肉來,夫人正在梅閣裏著人燒炙,想請王上過去一起賞雪品肴。”雙泰順口迴報著,眼角一掃就看到武王不以為然的表情,立刻低眉順眼地說:“王上,這兩日天寒,用炭多,炭氣重——”
“是呀,本來就炭氣重,口焦內熱,哪裏還能吃什麽大補的鹿肉?”武王跟著接口,一邊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雙泰。
“那奴婢就這麽迴複他嗎?”雙泰的頭垂得更低。
“你斟酌著說吧。”
雙泰嗯了一聲就恭敬地退出暖閣,才要關上閣門就又伸頭進來,臉上帶著無法掩飾的欣喜,
“王上,雙壽總管迴來了。”
“哦?!快,快叫他進來。”武王半站起身,又覺失態,撫袍重又坐下,拿起茶盞淺抿了口茶,再抬頭時那禦前內侍總管明雙壽已經俯首跪在了桌前,雙泰臂彎裏掛著他猶帶雪花的錦氈鬥篷,輕輕走出去帶上了門。
“雙壽拜見王上,路上大雪阻路,迴來遲了,請王上寬恕!”不知是因為情緒激動還是剛才趕路太急,雙壽的聲線微顫。
“起來說話吧,你也坐下,路上想是極不好走。”武王體恤地吩咐著,眼看著雙壽在矮凳上坐下,想了又想,想說什麽,卻總也說不出口。
雙壽明察秋毫,早已明了武王的心思,重又站起,從隨身帶的包裹中取出一個狹長的錦盒,雙手捧著,俯身獻上,“王上,雙壽幸不辱王命,這是雙壽當日迴澤蘭驛所後連夜所繪。”
武王接過錦盒,握在手裏,卻不言不動,隻緊緊地握著,好似害怕打開錦盒後盒中之物會灰飛煙滅,抑或是害怕心中所想將從此消弭。時間慢慢地流逝,他的眼光牢牢地鎖在錦盒之上,心思卻早已飛向北方,那裏雪霧茫茫,阻斷了一切思念想往。
雙壽也如老僧入定般陪著武王默想靜坐,又呆了半晌,終於抬起眼皮,細聲說:“王上,時辰尚早,夜半觀畫看得更真切。”
“……呃……你……”武王微楞,看了一眼雙壽,雙壽麵如止水,也眉毛都沒動一下,“……你將它拿進去吧。”武王鬆開手裏攥著的錦盒,才發現手已麻木。
雙壽走上前拿起錦盒送到東暖閣裏間的武王內寢中,再迴來時發現武王已埋頭審看著折子,想了想,還是趨前恭聲說:“王上,我這裏還有一幅畫要請王上過目。”說著就從包裹裏取出了另一個錦盒,雙手捧著獻上,“這是那大夏少帝華璃之像。”
“——哦?”武王一聽來了興趣,立刻拿著錦盒走到窗前的梨木長案旁,雙壽見狀早已雙手各執一燈放在案子上,暖閣中的那一角驟然亮如白晝。
雙壽打開錦盒,拿出畫軸慢慢地在長案上展開,隻聽身側武王‘咦’地一聲就倏地俯身湊近畫卷,卷上的少年身著團龍皇袍,眉目如冰雪般清透,臉容俊逸非凡,正好奇淺笑地迴望著他,
“……這……這是……這分明就是那個……那個……嗯……不是……不是……細看又分明不是……”明澗意嘴上失控地嘀咕著‘是’與‘不是’,雙壽卻聽得一清二楚,不禁佩服自家大王明察秋毫,目力深邃。
“雙壽,這是——”武王轉頭盯著雙壽,眼中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