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靈洞天,地祖和天鈞演算完畢,相互沉默,隻有燈火長明。


    天鈞良久後才道:“不久前,水母元君靈感大道將誕聖子。我看此子德性昭彰,命格至貴,可否請道友幫忙照看?”


    地祖眸子精芒一閃,明白天鈞道人的暗示。兩人畢竟在上古主導原始大陸重塑計劃,默契自然是有的。


    “老道乃閑散之人,地仙一脈不比天仙尊貴,難得道友看得上我這一脈。”


    “地仙一脈亦是仙道正統,證道之法。”天鈞道人笑道:“昔年太昊帝出手打壓無非是進一步統合仙道,我等皆是大羅之尊,如何不明天數?而且貧道還在,就算太昊帝想要對地仙下手,貧道豁出去顏麵也必保地仙一脈。”


    不信!到時候你天仙一家獨大,豈不是更合利益?但地祖明白天鈞話中意思。


    眾所周知,水母元君其本質上是涳姆的一個化身。沒錯,這個化身本身是涳姆的。在上古天鈞得道之時,水母將他吞噬,逼不得已,天鈞從肚臍開了蓮花,強行破出,但冥冥中定下母子之緣。甚至靈祈神君當初都差點慘遭涳姆暗算。後來天鈞花了大哩挩r,ζ,冒著氣運反噬的風險將涳姆這尊化身擊殺,然後煉製成為自己的化身,將自己被吞噬的氣運奪了迴來?br />


    但對於水母的存在,天鈞一向視為禁忌。可是在玉恆證道的時候,水母暗中對付倏帝,諸多道君心如明鏡,自然清楚水母和倏帝的淵源了。


    水母誕生靈童?依照天鈞的態度,可能嗎?


    “必然是天鈞自己將分神轉世,假借水母之體孕育。”地祖盤算:“德行昭彰?一個還沒出世的靈童。你去哪裏看他的德行?而且仙道修行雖重道德,但隻要不做惡事,懂得節製即可。至於什麽命格至貴,擺明是要做仙帝啊。不過也好,天仙一脈權利太大,我難以占據仙帝之位。但天鈞可以。到時候他以化身做仙帝,我也可以借此讓他照拂地仙一脈。”


    剛剛天鈞捧讚地仙一脈,也是在暗示:“下一任仙帝,你支持我的人上位。到時候地仙一脈不會受到打壓。”


    “若道友不嫌棄,地仙一脈自然大開門戶。隻是此子命格至貴,貧道不好收徒,隻能保護他的安危。”


    “這就可以了。”天鈞道:“不久之後他降生人世,道友護他周全即可。”水母在大地上降生靈童,必然引來清虛等人的反擊。天界最不安全,唯有停留大地請地祖出麵照拂才行。


    這時,一個捧劍童子進來稟報:“老爺,地母求見。”地玄子身側有捧劍、提燈兩類童子,皆是心腹之人。不過可惜的是,他的提燈玉女得罪幾個親傳弟子,在不久之前被洪雷子找了個借口貶謫出山,新一任的玉女還沒找到。故而身邊隻有捧劍金童相隨。


    “地母?” 天鈞掐指一算。笑道:“原來如此,是為倏帝而來?正好。我等聯合倏帝將那四道機緣一並拿走,看玄皓和玉恆有何麵目繼續執掌天地劫運。”


    歸墟,混沌大帝和一麵鏡子對話,鏡子對麵黑漆漆的:“彌天,你那邊準備怎麽樣了?”


    “明麵上借助兩位魔君吸引注意力,暗中已經在仙道布置釘子。到時候可以直接下手發力,斬斷仙道一脈道統。”


    “那隻小蟲子呢?”


    “已經埋伏入仙道,正等待師尊召喚。”


    混沌大帝滿意點頭:“很好,魔道大興不爭一時,倏帝能忍。我也可以。如今仙庭鋒芒正盛,我們何必在此刻跟他們爭鋒?潛伏下來,慢慢蠶食仙道,最後一舉動搖仙道根基。對了,跟東鵬的聯係怎麽樣?”


    “還沒聯係,隻是他未必會重入魔道。”


    “不入魔道,就把我們跟他聯係的事情散布出去,引仙道起疑心,逼他重入魔道。這些小事,你自行衡量吧。倒是不久之後的四靈殺劫,本帝必奪一道機緣,削了玄皓和玉恆的臉麵。”


    連以忽帝麵目存在的混沌大帝都是這般態度。可見兩位仙尊摒棄所有大羅仙神單幹的做法,的確惹了眾怒。


    但薑元辰二人自有盤算。二人在迴到虛空星海中高深莫測,隻看著二人麵前的一副棋盤。


    這棋盤同樣借助混沌原石打磨而成。原石已經被二人徹底分解,除卻產生大量混沌元氣凝練星辰外,有三兩左右的鐵屑被二人融入自己的法寶中提升品質。此外,還找出三塊玉精。一塊打磨棋盤,一塊凝練四靈寶珠投入天地。而最後一顆孕育元始祖氣的玉珠被薑元辰融入元始珠演化新的先天道禁。


    “如今我二人犯了眾怒,恐怕會有不少人出麵找我們麻煩。”


    “但除卻我們二人外,我們這邊有清虛和素華相助,四對四之下還能保持一定勝算。”玉恆道:“不久之後以我二人的名義請諸位同道前來做客?”


    “不忙,我看還是從仙庭下手,以清虛的名義去封鎮忽帝。然後我們再邀請其他幾位同道一起作壁上觀。”


    這時,薑元辰撚起一枚棋子。一顆棋子便是一顆星辰,象征一個人的命數。棋子落入棋局,整盤棋頓時起了變化,靈光流轉,雲霧朦朧。


    “如今仙庭二帝,我大興星辰道,清虛大興元炁道,玄真道雖有天網維持,但近些年來幾乎沒有動作。可這種平常就是最大的異常。恐怕暗裏,他正有些動作。我執掌命河,能夠看到水母元君那邊的氣運變化。”


    “果然是氣運分離,分神降世?這廝真不要麵皮了。”


    “能夠證道,能夠混元,要臉幹什麽?”薑元辰不以為然:“不過這樣一來正好,我可以出手坑他一筆。”


    “那小子有你這位師兄幫忙,倒是他的福氣。”


    玉恆明白,薑元辰如今身邊親近老人。不是轉化長生不老之體借助蟠桃等仙藥延壽,便是早已沉眠在星辰中等待薑元辰證道混元的一日。


    畢竟,若是他證道混元,完全可以強行開辟世界,將門下一一提拔為太乙道果。


    玉京曾經透露過,依照他的修為開辟天級世界太簡單了。隻要將人投入世界作為界王。就可以賜人不朽。


    隻是玉京性子平和,加上他身邊人都是長生不老之流,故而根本沒有施展混元權能。


    但薑元辰需要啊,所以讓身邊無心證道者沉眠,將他們的生命徹底凍結。而其他人則以長生不老之體繼續修行。當然,仍有一些人選擇轉世重修,薑元辰昔日不少同門就是如此。


    君山福地,這是太虛道宗在太含樞洲的道場,也是目前靈虛道人修行之所。


    這無數年來坐鎮君山。靈虛也不得不感歎太虛道宗的氣運昌隆。出了太乙仙君的門派很多。上古留存的不少門派因為在新天地收徒,最終培養出來太乙仙君恩惠整個門派。這種例子雖然不多,但也不少,瓊天門作為新生仙君們的一大勢力,也是風頭不遜色太虛道宗的門派。


    但是,放眼三界十方,出了大羅的門派隻有太虛道宗一個。


    因為其他大羅仙神出生太早,他們的時代根本沒有門派道統的說法。玉恆是玉京傳法。地祖是自修大道,天鈞那時候是人族遠祖傳法。隻有薑元辰從小在門派中長大。


    太虛道宗很強,除卻薑元辰這位大羅仙真外還有數位太乙仙君。木青漪、紀純熙、薑天維,這都是記錄在宗門金冊上麵的存在。不算在門派傳承中的還有元清以及玄辰等。


    最初,太虛道宗的道統根基是純陽、造化以及玄清三脈。但很不幸的是,三脈道統中沒有一位太乙仙君出世。目前日星上的那位雖暗裏照拂一二,但不被道宗承認。


    至於其他太乙仙君。一個個都有自己所行大道,在太虛道宗外麵開辟分支。


    按照靈虛的說法:“隻要認可太虛道宗的理念,天人合一,本心不失。那麽修行何道並無區別。”大家作為太虛道宗的門人,最重要的是自己對天地。對眾生的理念相近。


    因此,薑元辰開太虛昆侖一脈。木青漪傳太陰修行法門,招收女修立下太虛廣寒道宮於太陰星。紀純熙演乾元八卦一脈,號太虛乾元金闕,在君山之側。薑天維以星辰立法,稱太虛明微紫府於太始靈州。


    而君山以陰陽五行輪轉造化,即便是靈虛也隱隱在此走出另一脈天地,隱有陰陽道域的趨勢。


    所以,太虛道宗的祖庭還在九州,目前的九華重光洞天。由轉世歸來的寧真人照看。


    但是,靈虛老爺子輩分最大,加上重光洞天仙人太多,並非太虛一脈。故而目前的中心在君山。


    當元會劫宣布後,紀純熙等人紛紛降臨君山,諸位高層坐在一起。


    木青漪掃了一圈,暗中一歎:“都是熟人啊。”也對,目前太虛道宗傳承何止百代?他們這些老人幾乎可以說得上是開派祖師一般的存在。


    太虛道宗崇尚七祖師之說,除卻天陽稱“上祖”紫陽稱“元祖”外,靈虛被稱唿為“三祖”,僅次於前麵兩位,排在太虛道宗第三位。接著,尊稱為祖師的隻有七代的寧真人以及九代的薑元辰,按照輩分稱為“七祖”“九祖”。對於六祖靜元真人備有爭議。畢竟如今真人道行在太虛道宗中都僅僅是剛剛入道,若非鑒於靜元昔年在太虛道宗初開的那段時間的確有莫大貢獻,早就被諸人扔在金冊裏麵,和其他那些人一同遺忘了。


    上祖、元祖、三祖、七祖、九祖加上木青漪這位月祖和紀純熙這位十祖,是太虛道宗最推崇的七位祖師。


    上祖乃開創太虛法門之人。


    元祖於靈州開道,建立宗門。


    三祖在最初千年守護宗門不破。


    七祖在位期間培養了薑元辰和木青漪等後來一係列仙人。


    而九祖薑元辰,正是一次轉折。是太虛道宗重新登臨道門魁首,甚至占據九州正統,最後成為新世界頂級門派的最大功臣。


    而木青漪,則是女修們最推崇的祖師。她繼承蘭芷婆婆等一眾女修的遺誌,開創女修修行法門,並且將符法留在太虛道宗。和薑元辰的丹道、太虛道宗自己的器道並稱三藝。至於陣法,雖然有不少人傳承,但仍然不能和三道技藝比肩。


    十祖紀純熙,是後來太虛道宗的正統一脈。後來曆代掌門都是紀純熙的徒弟徒孫,目前不少人在乾元福地修行。


    此外,還有壽翁周元、星帝薑天維等人,在門中亦有推崇,但不列祖師之中。


    這次,太虛道宗應對元會劫數,除卻九祖薑元辰尚未到來,其他人統統降臨。包括周元、薑天維以及仙庭效力的李文等人。


    靈虛坐在首位,看了看,對紀純熙道:“你師尊還沒來?”


    “應該快了,這次太虛道宗盛會,他不可能不來。”忽然,紀純熙神色一動,笑道:“已經到了。”


    隻見門外雲光舒卷,道氣衝天,整個君山自發噴吐虹光迎接這位大羅仙真。(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極書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極書蟲並收藏太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