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軟銀很直接的利用了如今的國際局勢,半是利誘半是脅迫的跟雅虎兩位創始人建立了合作同盟。如今大陸政權和台灣的緊張誰都不會忽視,因此雅虎從一開始就沒有率先進入中國的打算。既然日本和台灣才是主攻方向,那麽這位來自大陸的中國投資人,自然也就被他們隔離在了牆外。無法占據董事會優勢,又無法讓網站進入自己的國家,創造二次價值,雅虎的存在也必然會讓點金石頭痛不已,現在唯一要留意的就是看牢點金石的動向,讓他不至於投入他人懷抱。而這一點,很快就得以實現。點金石最終還是打出了投降的旗號,遞出了橄欖枝。滿懷得勝的喜悅,軟銀帶著不可一世的矜持進入了談判場,開始了磋商。沒人知道談判的細節,但是結果卻顯而易見。最終兩者達成了協議,軟銀拿出自己手中的網景股份,跟點金石的雅虎股份做等價交換,剩餘部分則按上市當天收盤價的80%進行迴購。由於軟銀介入網景的時機不佳,隻拿到了5%的股份,隻是如今網景股份又有不小的增長,大致可以抵掉7%的雅虎股份,隻要再用現金購迴點金石手裏那不到10%的股份即可。不管怎麽算都是占了天大的便宜。在協議達成的兩天後,雅虎正式上市了。可能是因為跟網景距離太近,雅虎的開盤價隻有22美元,但是隨著各方勢力的加入,這個價格飛快的漲了起來,最高一度衝破了40美元,收盤微微迴落,最終定格在了28美元。沒有給點金石反悔的機會,軟銀立馬兌現了合約,以7000萬美元的價格一舉拿下了雅虎的所有股份,成為絕對優勢股東。而點金石則以250萬美元的風投資本,獲取了高達2800%的盈利。至此,互聯網熱潮正式來開了序幕。(本章完) 第一百六十九章短短3、4個月時間,網景上市、雅虎上市,微軟最新一代操作係統windows95也以火爆姿態進入世人眼簾。在這迭加的推波助瀾中,互聯網這個巨大而嶄新的礦脈自然開始呈現在沙山路和華爾街的覬覦目光中。有了關注,自然就有了競爭。在互聯網熱潮興起之前,點金石還算是在撿荒野裏掉落的鑽石,基本等於無本買賣。而當沙山路真正開始發力後,它麵對的壓力瞬間就開始暴增,資金問題自然就成了非常關鍵的一環。按照風險投資的慣例,從種子公司到正式上市,風險投資一般分為幾個階段。最開始的天使投資,其後的首輪投資(亦稱種子投資),再後麵的a輪、b輪、c輪投資,直至上市。在所有的投資環節中,天使投資的收益率最高,但也具備很高的風險度和實際收益額偏低的問題。原因也很簡單,就算有10倍的迴報,天使投資的額度往往隻是10-50萬美元,翻個10倍也不是什麽大錢。同時投下的公司能否真正成長也是未知,每年出現的上百家種子公司裏,一年後還能存活下來恐怕還不到十分之一,而這十分之一裏,能夠上市的更是寥寥無幾。因此那些成熟的大型風投公司,往往會在a輪、甚至b輪之後加入投資行列,為那些已經初具規模、並且擁有很大潛力的公司下注,獲取不算瘋狂,但是非常穩定的收益。不過當一個投資領域開始火爆起來時,這種創業投資和天使投資之間的界限瞬間就會模糊,大型公司會一步步往首輪投資方向滲透,勢必會對中小型投資公司產生一定影響。作為一個小型風投公司,點金石也麵臨著類似的問題。雖然占了很大的前期優勢,也為自己闖出了一些名頭,但是規模、人力資源乃至財力上依舊難以跟大型公司相提並論。同時想要在種子公司裏持有更多股份,控製自己的股本不被輕易稀釋,也必須爭取加入首輪、甚至是a輪的投資環節,而這個環節,需要的資金就非同一般了。點金石在過去的兩年裏進行的投資可以說相當可觀,涉足的種子公司就超過了58家,還有10餘家進入了首輪投資環節,如果不是依靠部分種子公司被大型集團並購獲得的收益,以及來自期貨方麵的增資投入,恐怕早就無以為繼。因而雅虎這樁買賣,不但讓點金石名聲大噪,也順利解決了目前現金匱乏的窘境,讓點金石有了進一步挑戰互聯網浪潮的潛力。這種專心於套利而不是涉足公司管理層的做法,也讓不少大型風投公司對點金石放鬆了警惕,開始跟它進行接洽,從這邊入手部分種子公司,進入下一個投資環節。這方麵,點金石交出的答卷相當優秀,讓後續的風投公司大為滿意。而那些真正會成為黑馬的種子公司,比如網景、nvidia、realworks、亞馬遜、乃至剛剛進行過天使投資的ebay,則早早進入了遠揚的投資範疇,由其進行a輪乃至其後的投資,進一步占據這些未來之星手中的股權。這種內部消化目前還未引發太多關注,一是這些種子公司實在新潮過頭,就連矽穀風投老手都有些吃不準脈絡,不如靜待它們發展,今後參與b輪乃至上市前的投資;另一則是因為遠揚的業務範疇主要還是股票和期貨,而非風投,它們之間的厲害關係不大,也無需過度反應。這樣的投資環境對於遠揚而言自然得天獨厚,但是越來越多的資金支出,卻讓基金內部出現了短暫的資金鏈緊張。經過94、95兩年在期貨、股市和墨西哥匯率上的斬獲,陳遠鳴目前已經獲得了高達17億美元的進賬,但是這種收益卻不是紙麵上的淨收益,壓在他頭頂的還有另一樣沉重的枷鎖。在美國,有一支名為“資本所得稅”的大棒,從1993年開始,不超過一年期的短期資本所得要支付高達39%的稅收,而超過1年期的長期資本所得,也將麵臨10%-28%的稅率。這個收率將在未來幾年得到調整,但是如今還個件讓人十分痛苦的存在。由於初期急需現金,也缺乏合理的避稅手段,很是讓陳遠鳴出了一把血,遠揚基金在開曼群島注冊了離岸公司後,這種高稅負才略有緩解。但錢是必須用來生錢的,各種各樣的投資依舊是遠揚的重點所在。有了這樣的稅收限製,長期投資必然要頂替短期投資成為遠揚的主營業務。因此除了中國方麵的投資、風險投資和少量的期貨、並購業務外,長期持有股票才是最關鍵的一點。而這點上,陳遠鳴還是非常信奉股神巴菲特所說的那句話。“不能持有十年的股票,就不要考慮持有十分鍾。”當然,如今聽過這句話的人可能還不多,但是任何一個金融從業者,對於這句話裏蘊含的理念都不會陌生。如果能在低點買到股票,並且確認這家公司的長期業績良好,那麽長期持有它,才是最大程度獲利的方法。隻是對於很多人而言,如何選擇這種“長期業績良好”的公司會是一個大問題。低買高賣人人都懂,卻沒人知道當前位置究竟是股票的高點,還是繼續上行的調整迴落。因而能像巴菲特那樣投資的,永遠都是少數。不過對於陳遠鳴,“哪家公司一直會漲”,已經不算是秘密了。美國運通、可口可樂、沃爾瑪、寶潔、瓊森……諸如此類的大型集團,將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以及跨國業務的急速擴展而迅速膨脹,為了加大融資力度,他們也會不斷的對股票進行拆細或者擴容,股價亦會隨著公司發展水漲船高。如今這些股票每一支都處於相對的低點,用來做長線簡直再好不過。因此在投資納斯達克那些潛力股的同時,紐交所也是個不容放過的存在。有了這樣的投資方向,遠揚的資金自然被分作了幾大塊。大陸和香港方麵的投資花去了近1.2億美元,跟點金石配合的風險投資花去了1.5億美元,為了整合鷹巢聯盟也用掉了7千萬左右,納斯達克和紐交所那十幾支潛力股票還穩穩的套入了3、4億的資金,剩下的錢還要參與明年的期銅大戰和礦業收購……哪怕這些錢今後十年內能生出百倍千倍的利潤,遠水也是解不了近渴的。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北美的幾家實業公司需要再次擴充資本了。雖然國內vcd產業發展迅猛,國際上dvd產業也開始發力,飛燕整體來說還處於巨額盈利階段,但是研發方向的改變意味著巨大的投入,在沒有真正進入磁儲存時代,mp3以及同類型產品未曾上市的今天,它們的利潤並不足以讓人坐吃山空。零時公司現今隻能依靠專利權和芯片的利潤,鷹巢則開始加大遊戲工作室的並購。樣樣都需要花錢,可是這錢,又從哪裏來呢?戰線頓時從點金石轉向了飛燕,如今在北美飛燕的管理團隊中,外籍已經占據了絕大多數,畢竟如今華裔在美國的高管群體中還不占優勢,而這些精通美國市場的管理人才,能對於公司的進階提供十分有效的幫助。不過相對的,在缺錢這個問題上,中美雙方的意見就出現了分歧。美國方麵,包括燕喬森在內的高層統一的意見是公募,也就是進行上市融資。而孟力生這樣的中方研究人員,則對股市、乃至華爾街抱有極大的警惕。對於這個問題,陳遠鳴心中其實也頗有些搖擺,畢竟互聯網泡沫將在5年後達到頂峰,屆時納斯達克一瀉千裏,所有跟計算機產業相關的股票都將瘋狂下跌,無數科技公司在這場浩劫中黯然退場。如果不上市,他們抵禦風險的能力無異會增強數倍,如果上市嘛,不論是鷹巢還是零時,屆時受到的影響都很難預料。同時上市後就意味著在華爾街的指揮棒下舞蹈,如果盈利無法達到那些嗜血巨鱷的滿意,華爾街評價下降,股價立馬下跌,公司的發展也會遭到遏製。但是不上市,隻靠貸款或者其他方法融資,明顯是個違背美國市場的行為。這三家公司在dvd標準正式確立後,現今的口碑都相當不錯,不少投行也聯係過飛燕,想成為他們的上市承銷商。正反兩麵的選擇都擺在眼前,經過高層連續幾天的會議,以及和新聞集團的溝通交流,最終陳遠鳴還是做出了決定。總是逃避那隻猛虎並不是聰明的做法,既然知道了前路上有個巨大的陷阱,就該利用這個坑為自己謀奪更大的利益。上市歸根結底還是要成為這些公司的必經之路,隻是選擇如何上市,在哪裏上市,才是最關鍵問題。最終陳遠鳴選定的承銷公司並非是美林、瑞士聯合銀行這樣的第二梯隊,而是現在,也是將來美國投行業唯一的王者:高盛。(本章完) 第一百七十章作為世界最大的上市承銷商,高盛如今尚未發展至巔峰,畢竟互聯網泡沫還沒有徹底吹漲,占據世界五百強的絕大多數中國實體如今也尚未成型,相反前兩年美國發生的債券風波和鄰國墨西哥爆發的金融危機,使得這家百年老店受到很大影響,看似進入了一個危機四伏的蟄伏期。因而如今的高盛雖然口碑卓越,可以稱之為反惡意收購的中流砥柱,但是在實力方麵並不特別出眾,跟它齊名的還有摩根斯坦利、雷曼兄弟、美林和貝爾斯登,再加上jp.摩根、花旗銀行、蘇黎世信貸等等商業銀行,僅僅上市這個領域,華爾街就有太多的選擇。在這種情況下,直接上門被宰未免過於愚蠢。故而飛燕並沒有直接找上高盛,而是跟幾家投行逐一進行了接洽,拋出的公司也是零時和鷹巢兩家。雖然這兩家公司跟飛燕的關係不是秘密,但是華爾街真正關注的還是在新一代光盤媒體戰場上正麵擊潰了索尼和東芝的飛燕。因而在給出上市計劃的同時,這些投行也想盡辦法,引誘飛燕邁出腳步,其中不乏在傭金額度或股票價格上拋出香餌,就連一直為陳遠鳴提供金融服務的花旗銀行也躍躍欲試。但是在諸多投行中轉了一圈,最終的大門依舊還是向高盛合夥人敞開。“陳先生,好久不見了。”哈羅德帶著滿臉笑容走進了飛燕總部,親切的跟迎上來的陳遠鳴握了握手。“沒想到由哈羅德先生親自出馬,我們也倍感榮幸,請這邊坐。”帶著同樣商業化的笑容,陳遠鳴請對方在會議桌前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