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都覺得太後這禮迴得不大妥當,楚淩昭不僅沒生氣,反而勸起楚淩熙:“皇弟這賀禮費了不少心思,皇弟的用心自是擔得起母後用此物迴禮的。”
楚淩昭既然發了話,楚淩熙也沒有推辭,大方收了玉石:“兒臣謝母後賞!”
接下來是楚懷安,宮人念了楚懷安的名字,等了一會兒卻沒有任何東西呈上來,眾人驚疑不定,太後這些年對逍遙侯可不賴啊,怎麽今日侯爺又抽風了?
底下的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太後的臉色也漸漸難看起來。
自從她被楚淩昭圈禁以後,楚懷安就沒再去看過她,這會兒沒有賀禮呈上,太後一想便知當初派人暗殺楚懷安和陸戟的事敗露了。
“母後壽誕,謹之的賀禮何在?”
楚淩昭開口問了一句,楚懷安自顧自倒了一杯酒,舉起酒杯,然後將酒倒在桌前的地磚上:“臣今日還坐在這裏,便是給太後最好的賀禮!”
這話,一語雙關,他活著,他沒有聯合陸戟謀權篡位,便是對太後對遠昭最好的禮物!
太後臉色鐵青,直想罵楚懷安一句荒唐,但她不能。
當初派人刺殺是她做得不對,如今若是捅破了說出來,她一國之母的名聲就全沒了。
朝臣會如何看她?史官會如何在史書上記載她?
安家已經沒了,她不能把自己辛苦經營數十年的一切全毀了。
思及此,太後硬生生扯出一抹笑來:“哀家向來把謹之和鴻禮視若己出,你們能好好的替鴻熠分憂,對哀家來說自然是最好的禮物。”
太後這一番話說得很是寬厚,眾人麵上又恭維了她一番,心裏卻隱隱察覺到有什麽地方不對。
陛下和逍遙侯今年都不給太後送賀禮,這三人中間是出了什麽問題嗎?
楚懷安以後是忽韃,不知忽韃是要挑撥楚淩昭和太後的感情,還是故意給太後難堪,他從自己脖子上取下了那串配飾獻給太後。
忽韃在京中逗留了好幾個月,朝中上下對胡人的習俗多了不少了解,胡人男子脖子上的佩飾是非常重要的地位象徵,他將這個獻給太後,是表達了胡人一族最高的敬意和友善。
然而遠昭國的國君是楚淩昭,他把這個獻給太後是怎麽個意思?覺得太後比楚淩昭更值得尊敬臣服??
太後自然也沒料到忽韃會來這一出,宮人小心翼翼的看了看楚淩昭的臉色,見他沒有特別生氣,這才去接過禮物呈給太後,剛把東西呈上,忽韃開口用流利的遠昭國語感謝了太後這幾個月來對他的幫助,最後還表達了歉意,說是因為他們才沒有成事。
這一番話讓這些大臣的臉色都變得難看起來,忽韃話裏話外透著親切,隻差明說太後是站在胡人那邊的了。
去年遠昭發生了大事,百姓也許不大知道,朝中大臣多少都是知道的。
逍遙侯和鎮邊將軍掉了十多萬大軍趕赴邊關,陛下曾有數日沒上早朝,是由太後主持朝政,當時朝中人心惶惶,每個人都隱隱感覺遠昭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現在事情過去了,忽韃跳出來說這樣一番話意味著什麽?
在朝為官的都不是傻子,腦筋稍微拐那麽一個彎就能想明白背後的曲折,看太後的眼神不由得變了。
難怪陛下和逍遙侯對太後的態度遠不如從前,若太後真做了對不起遠昭的事,的確是受不起陛下和逍遙侯的孝心的。
眾人各懷心思,太後繃著臉瞪著忽韃,恨不得咬碎一口牙。
好! 真是好極了!
胡人果然是些蠻夷子,自己沒本事戰敗以後,竟還要擺她一道!
太後氣得手抖,楚淩昭平淡不驚的看向忽韃,舉杯代太後謝過他的賀禮。
忽韃目的達到,很豪氣的喝了一罈子酒,喝完砸了酒罈,朗聲笑起,像是在笑遠昭皇室的勾心鬥角實則不堪一擊,又像是在笑這些時日偽裝的一番祥和。
他和楚淩昭都明白,這場戰事隻是暫時停歇,再過幾年,將會有一場生死存亡的大戰。
忽韃之後,是朝中的幾位重臣獻禮,禮物中規中矩,隻是人為的添了一些好的寓意。
太後看了一會兒便覺得乏了,揉了揉眉心,剛要開口說走,楚淩昭忽的開口:“母後,您還沒吃長壽麵呢。”
是了,哪怕是帝王家做壽,這碗長壽麵也是必不可少的。
太後聞言端正坐好,宮人高唿上長壽麵,片刻後一個宮婢端著紅木托盤,低垂著頭快步從殿門外走進來,她的步子很碎,但邁得很急,沒一會兒便上了禦前,將托盤高舉過頭頂。
為了保證長壽麵的口感,禦廚在旁邊偏殿搭了灶台煮著沸水,隻等宮人傳喚,好立刻下麵撈出讓人送來。
麵是熱騰騰的,上麵飄著蔥花,應是上好烏骨雞小火慢燉煨出來的湯,香氣撲鼻。
“祝太後福壽綿延,萬壽無疆!”
宮婢柔柔的說,帶著一絲膽怯,楚淩昭抬手端起那碗麵,旁邊的宮人奉上玉箸。
宮婢放下托盤低著頭小心翼翼的退下,不知是有風吹進殿中還是如何,眾人都聞到那長壽麵的香氣,腦海裏浮現出鮮嫩爽滑又勁道的麵條。
那碗麵一定很好吃吧?
眾人不由得想,蘇梨卻在聞到那香味的第一時間抬手掩住口鼻,同時幫陸湛捂住。
</br>
楚淩昭既然發了話,楚淩熙也沒有推辭,大方收了玉石:“兒臣謝母後賞!”
接下來是楚懷安,宮人念了楚懷安的名字,等了一會兒卻沒有任何東西呈上來,眾人驚疑不定,太後這些年對逍遙侯可不賴啊,怎麽今日侯爺又抽風了?
底下的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太後的臉色也漸漸難看起來。
自從她被楚淩昭圈禁以後,楚懷安就沒再去看過她,這會兒沒有賀禮呈上,太後一想便知當初派人暗殺楚懷安和陸戟的事敗露了。
“母後壽誕,謹之的賀禮何在?”
楚淩昭開口問了一句,楚懷安自顧自倒了一杯酒,舉起酒杯,然後將酒倒在桌前的地磚上:“臣今日還坐在這裏,便是給太後最好的賀禮!”
這話,一語雙關,他活著,他沒有聯合陸戟謀權篡位,便是對太後對遠昭最好的禮物!
太後臉色鐵青,直想罵楚懷安一句荒唐,但她不能。
當初派人刺殺是她做得不對,如今若是捅破了說出來,她一國之母的名聲就全沒了。
朝臣會如何看她?史官會如何在史書上記載她?
安家已經沒了,她不能把自己辛苦經營數十年的一切全毀了。
思及此,太後硬生生扯出一抹笑來:“哀家向來把謹之和鴻禮視若己出,你們能好好的替鴻熠分憂,對哀家來說自然是最好的禮物。”
太後這一番話說得很是寬厚,眾人麵上又恭維了她一番,心裏卻隱隱察覺到有什麽地方不對。
陛下和逍遙侯今年都不給太後送賀禮,這三人中間是出了什麽問題嗎?
楚懷安以後是忽韃,不知忽韃是要挑撥楚淩昭和太後的感情,還是故意給太後難堪,他從自己脖子上取下了那串配飾獻給太後。
忽韃在京中逗留了好幾個月,朝中上下對胡人的習俗多了不少了解,胡人男子脖子上的佩飾是非常重要的地位象徵,他將這個獻給太後,是表達了胡人一族最高的敬意和友善。
然而遠昭國的國君是楚淩昭,他把這個獻給太後是怎麽個意思?覺得太後比楚淩昭更值得尊敬臣服??
太後自然也沒料到忽韃會來這一出,宮人小心翼翼的看了看楚淩昭的臉色,見他沒有特別生氣,這才去接過禮物呈給太後,剛把東西呈上,忽韃開口用流利的遠昭國語感謝了太後這幾個月來對他的幫助,最後還表達了歉意,說是因為他們才沒有成事。
這一番話讓這些大臣的臉色都變得難看起來,忽韃話裏話外透著親切,隻差明說太後是站在胡人那邊的了。
去年遠昭發生了大事,百姓也許不大知道,朝中大臣多少都是知道的。
逍遙侯和鎮邊將軍掉了十多萬大軍趕赴邊關,陛下曾有數日沒上早朝,是由太後主持朝政,當時朝中人心惶惶,每個人都隱隱感覺遠昭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現在事情過去了,忽韃跳出來說這樣一番話意味著什麽?
在朝為官的都不是傻子,腦筋稍微拐那麽一個彎就能想明白背後的曲折,看太後的眼神不由得變了。
難怪陛下和逍遙侯對太後的態度遠不如從前,若太後真做了對不起遠昭的事,的確是受不起陛下和逍遙侯的孝心的。
眾人各懷心思,太後繃著臉瞪著忽韃,恨不得咬碎一口牙。
好! 真是好極了!
胡人果然是些蠻夷子,自己沒本事戰敗以後,竟還要擺她一道!
太後氣得手抖,楚淩昭平淡不驚的看向忽韃,舉杯代太後謝過他的賀禮。
忽韃目的達到,很豪氣的喝了一罈子酒,喝完砸了酒罈,朗聲笑起,像是在笑遠昭皇室的勾心鬥角實則不堪一擊,又像是在笑這些時日偽裝的一番祥和。
他和楚淩昭都明白,這場戰事隻是暫時停歇,再過幾年,將會有一場生死存亡的大戰。
忽韃之後,是朝中的幾位重臣獻禮,禮物中規中矩,隻是人為的添了一些好的寓意。
太後看了一會兒便覺得乏了,揉了揉眉心,剛要開口說走,楚淩昭忽的開口:“母後,您還沒吃長壽麵呢。”
是了,哪怕是帝王家做壽,這碗長壽麵也是必不可少的。
太後聞言端正坐好,宮人高唿上長壽麵,片刻後一個宮婢端著紅木托盤,低垂著頭快步從殿門外走進來,她的步子很碎,但邁得很急,沒一會兒便上了禦前,將托盤高舉過頭頂。
為了保證長壽麵的口感,禦廚在旁邊偏殿搭了灶台煮著沸水,隻等宮人傳喚,好立刻下麵撈出讓人送來。
麵是熱騰騰的,上麵飄著蔥花,應是上好烏骨雞小火慢燉煨出來的湯,香氣撲鼻。
“祝太後福壽綿延,萬壽無疆!”
宮婢柔柔的說,帶著一絲膽怯,楚淩昭抬手端起那碗麵,旁邊的宮人奉上玉箸。
宮婢放下托盤低著頭小心翼翼的退下,不知是有風吹進殿中還是如何,眾人都聞到那長壽麵的香氣,腦海裏浮現出鮮嫩爽滑又勁道的麵條。
那碗麵一定很好吃吧?
眾人不由得想,蘇梨卻在聞到那香味的第一時間抬手掩住口鼻,同時幫陸湛捂住。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