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渙帶著受傷的兒子陸淵迴到怒江,也是下令原地征召民兵協助守城,修築城防,設置陷阱,拚死抵擋華國軍隊。
陸淵對於目前形勢相當清楚,也知道父親身上壓力之大。
尤其為了保護自己,甘願頂著罵名放棄圖門郡,很想以自己的力量協助父親,可惜下不了床,這種狀況更難迴到戰場領兵殺敵。
國內各處軍情共享,知道華國軍隊步步緊逼,後麵就是皇城,已經退無可退。
這次若是放棄怒江,就算逃迴皇城,肯定被軍法處置。
就好像許宴一樣,隻能在這裏堅守到最後一刻。
唯一期望便是司馬法盡快擊退唐牛大軍,迅速增援,扭轉局勢。
陸渙也知道現在情勢,自己不能後退,考慮到兒子的安全,便與他商量:“淵兒,如今大敵當前,怒江郡兵兇戰危。為父退無可退,隻能命人將你送迴皇城。待會便安排馬車,你盡快離開。”
陸淵卻道:“孩兒身為統兵大將,如今敵軍壓境,豈能撤迴皇城?”
陸渙急道:“你身負重傷,無力再戰。留在此處過於危險,為父需要領兵作戰,不能時刻守在身邊,若是出了意外,叫為父如何是好?又不是懼敵逃脫,隻是迴去養傷,你已經奮力作戰,太後也會諒解!”
陸淵拚死作戰才會受傷至此,這個時候迴去,太後、小皇帝當然t恤,不會有任何問題。隻要陸渙留在這裏抵擋華國軍隊,其他不是問題。
陸淵卻道:“孩兒受命拒敵,即便不能上戰場,也不遠狼狽逃迴朝廷之中。何況父親在此死戰,孩兒豈能獨自離開?願留城內陪同父親,生死與共!”
陸渙沒有辦法說服陸淵,這個孩子脾氣強得很,認定的事情很難改變。
既然陸淵不肯走,陸渙說服不了,幹脆同意將他留下。畢竟陸淵留在後方上不了戰場,危險性不大。就算城破被俘,以華國對待俘虜的方式,處死他的可能性較低。像陸淵這種頂尖級武將,絕對是對方拉攏的首要目標。
怒江城破,密梁將會麵臨華國軍隊三麵包圍之勢,再無反轉可能。到那時候,陸淵投降對方也是情有可原。
想到這兒,不再堅持送他離開,稍微囑咐幾句,讓他靜心修養,不必擔心戰事。
怒江城內備戰完畢,華國軍隊終於攻來。
東、南兩處邊境關卡分別遭到宓元生、梁騰軍隊和周亞軍隊的進攻。
關卡守軍得到命令,拚盡全力進行反抗,通過陷阱、守城器械作戰,拖延幾日之後終於戰敗,被華國軍隊殺入關內。
關卡被破,當地守軍抵擋不住,陸續投降。
華國軍隊攻占關卡,長驅直入。
沿途縣城守軍得到命令,奮力抵抗。
由於實力懸殊,終歸擋不住強大的華國軍隊,沿途不斷被攻破,不少縣城聞風而降。
怒江郡內看不到任何好消息,傳過來的盡是哪處縣城又被攻破,哪處縣城官員主動向華國軍隊投降。
陸渙壓力巨大,著手布置怒江郡幾個交通要道,派重兵守衛。
宓元生、梁騰軍隊在怒江郡內與周亞軍隊順利會師,兩路大軍合二為一實力更強,繼續向怒江郡城推進。
怒江都尉梁棗奉命守衛熊嶺關,得知宓元生、周亞部隊合流,大軍殺向自己這邊,頓時慌亂。
雖然陸渙給他五萬大軍,看起來很多,其實都是最近緊急征召的新兵,無一例外盡是老弱,而且沒有受過任何軍事訓練,做苦力都嫌沒有力氣,完完全全的烏合之眾。
自己得到的命令是死守熊嶺關,不得後退一步,死死拖住華國軍隊腳步。
梁棗根本不覺得自己有那能耐,可以將宓元生、梁騰以及周亞軍隊拖住。
對方都是名將,麾下全是精銳,士氣驚人,軍糧充足。自己不過一個小小郡城都尉,手下五萬烏合之眾,糧草還緊巴巴的,沒辦法喂飽他們。
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借著關卡防禦怕也抵擋不住。
因此召集身邊親信商議,對他們說道:“如今華國統一之勢無可阻擋,我等何必為了梁國拚命?我欲開關投降,爾等以為如何?”
身邊親信紛紛迴答:“我等以都尉馬首是瞻!”
見眾人同意,梁棗鬆一口氣。
當宓元生、梁騰及周亞大軍抵達,趕緊打開關卡大門,親自帶領麾下將士出迎,當麵表示投降之意。
宓元生大喜,接受梁棗投降,將他留在身邊聽用,順勢接管熊嶺關。
東方疏找到梁棗,打聽阮姝兄弟之事。
這一路,隻要攻克一處關卡,他便主動向該處將領打探。
一路上沒有得到任何有用消息,畢竟阮姝的兄弟隻是低階士卒,人海茫茫,想找到他很不容易。甚至對方可能早就戰死沙場,被當作無名屍體埋葬也未可知。
幸運的是梁棗確實認識阮姝兄弟,也知道對方正在東邊雙羊關,在怒江長吏蔣貴手下當差。
原來蔣貴跟梁棗關係不錯,平日裏稱兄道弟,經常來往。
陸渙安排各處關卡守衛,雙羊關那邊人手不足,所以陸渙將自己和兒子陸淵手下一部分人分過去,協助防禦。
正好有個名叫阮彪,來自武清郡的被調到蔣貴手下,除了名字和來曆,樣貌什麽的也跟阮姝描述的親兄弟相似。
東方疏立刻將此事告知阮姝,得知親兄弟可能還活著,阮姝大喜,央求東方疏替她帶迴阮彪。
東方疏便讓梁棗幫忙,既然他跟雙羊關守將蔣貴關係不錯,希望全力協助。
梁棗既然投降華國,自然不會拒絕。
當下寫信,飛鴿傳書勸說雙羊關守將蔣貴投降。
蔣貴接到飛鴿傳書,得知熊嶺關已經被華國軍隊占領,可以直達怒江郡城。一方麵梁棗跟他確實關係很好,他來信勸降,蔣貴很難拒絕;另一方麵,既然華國軍隊占據熊嶺關,自己這邊無足輕重,也沒必要堅持。
因此迴信同意投降。
宓元生便讓東方疏帶著梁棗,趕往雙羊關接收降兵,自己這邊繼續前進,向怒江城展開攻勢。
東方疏來到雙羊關,蔣貴果然出城獻降。得知東方疏在找阮彪,便將人帶來與阮姝相見。
姐弟二人見麵之後認出對方,都很喜悅。
阮姝將最近發生的事情詳細說了,讓阮彪盡快迴家,並讓他告知父親,從此沒有阮家老六,隻有東方家的阮姝。
阮彪對於家中發生這樣的事情很是感慨,一方麵對父親的做法很是生氣,另一方麵,看到六姐跟東方疏俊男美女很是相配,也很尊重她的決定。
陸渙在怒江城內,本以為熊嶺關或者雙羊關能夠抵擋華國軍隊一些時間,拖上幾日。
誰料軍情告急,熊嶺關守將、怒江郡都尉梁棗麵對華國大軍直接開城獻降,甚至勸說雙羊關守將蔣貴一起開關。如今華國軍隊占據兩個重要關卡,已經毫無阻擋,正麵進軍。
沒有辦法,陸渙趕緊備戰,等待華國軍隊到來。
宓元生軍隊如期而至,先向城內喊話勸降,要求陸渙開啟城門,迎接華國軍隊接管。
陸渙自然不應,直接下令亂箭逼退喊話的華國將領。
見對方做出迴應,宓元生當即下令強攻城池。
華國軍隊向怒江城展開猛烈攻勢,與陸渙激戰數日。
陸渙使出渾身解數,領導當地民兵拚死抵抗,初時還能勉強擋住華國軍隊,可是隨著對方猛攻不斷,梁國守軍傷亡數量不斷攀升,軍心士氣一降再降。
在這種狀況下,民兵又沒辦法吃飽,如此高強度的戰爭之下,自然心生怨言。
經過數日攻防,怒江城內生亂。
一些不願繼續為陸渙賣命的民兵將領,還有部分怒江郡官員見梁棗、蔣貴投降之後得到重用,於是合計之後,由內部發起叛亂,趁著大戰結束,陸渙迴營休息之際突然闖入主帥營帳,將陸渙五花大綁,到城門喊話投降。
事發突然,陸渙根本反應不及,他手下那些將領也沒反應過來,等到陸渙被抓,想要救援卻被無數民兵圍住。
宓元生帶兵上前,接受投降。
城內民兵開啟大門,迎接華國軍隊入駐,將陸渙親手交到宓元生手中。
陸渙部下將領見大勢已去,也都放棄抵抗,向華國軍隊投降。
陸淵得到消息,聽說城內叛亂,父親被擒,慌張之下拖著重傷身軀,想要過去救人。
在這種狀況下,別說打敗華國將領,遇到一群小兵都扛不住,稍微動作大一點就扯動傷口,無法用力。結果被華國士兵擒獲,同樣送到宓元生麵前。
陸渙見兒子帶傷來救自己,也被對方擒獲。雖然本身無意投降,擔心他們對陸淵不利,隻能以投降為前提,要求對方放過陸淵,並且給予陸淵最好的醫療待遇。
宓元生大喜,要求陸渙勸降陸淵,他便請來寧澤大弟子,曾經的南成國師辛鐵山為陸淵治療傷勢。
在父親勸說下,陸淵也知道三麵大軍圍攻,司馬法再厲害也守不住密梁,於是同意投降,以保全陸家。
陸淵對於目前形勢相當清楚,也知道父親身上壓力之大。
尤其為了保護自己,甘願頂著罵名放棄圖門郡,很想以自己的力量協助父親,可惜下不了床,這種狀況更難迴到戰場領兵殺敵。
國內各處軍情共享,知道華國軍隊步步緊逼,後麵就是皇城,已經退無可退。
這次若是放棄怒江,就算逃迴皇城,肯定被軍法處置。
就好像許宴一樣,隻能在這裏堅守到最後一刻。
唯一期望便是司馬法盡快擊退唐牛大軍,迅速增援,扭轉局勢。
陸渙也知道現在情勢,自己不能後退,考慮到兒子的安全,便與他商量:“淵兒,如今大敵當前,怒江郡兵兇戰危。為父退無可退,隻能命人將你送迴皇城。待會便安排馬車,你盡快離開。”
陸淵卻道:“孩兒身為統兵大將,如今敵軍壓境,豈能撤迴皇城?”
陸渙急道:“你身負重傷,無力再戰。留在此處過於危險,為父需要領兵作戰,不能時刻守在身邊,若是出了意外,叫為父如何是好?又不是懼敵逃脫,隻是迴去養傷,你已經奮力作戰,太後也會諒解!”
陸淵拚死作戰才會受傷至此,這個時候迴去,太後、小皇帝當然t恤,不會有任何問題。隻要陸渙留在這裏抵擋華國軍隊,其他不是問題。
陸淵卻道:“孩兒受命拒敵,即便不能上戰場,也不遠狼狽逃迴朝廷之中。何況父親在此死戰,孩兒豈能獨自離開?願留城內陪同父親,生死與共!”
陸渙沒有辦法說服陸淵,這個孩子脾氣強得很,認定的事情很難改變。
既然陸淵不肯走,陸渙說服不了,幹脆同意將他留下。畢竟陸淵留在後方上不了戰場,危險性不大。就算城破被俘,以華國對待俘虜的方式,處死他的可能性較低。像陸淵這種頂尖級武將,絕對是對方拉攏的首要目標。
怒江城破,密梁將會麵臨華國軍隊三麵包圍之勢,再無反轉可能。到那時候,陸淵投降對方也是情有可原。
想到這兒,不再堅持送他離開,稍微囑咐幾句,讓他靜心修養,不必擔心戰事。
怒江城內備戰完畢,華國軍隊終於攻來。
東、南兩處邊境關卡分別遭到宓元生、梁騰軍隊和周亞軍隊的進攻。
關卡守軍得到命令,拚盡全力進行反抗,通過陷阱、守城器械作戰,拖延幾日之後終於戰敗,被華國軍隊殺入關內。
關卡被破,當地守軍抵擋不住,陸續投降。
華國軍隊攻占關卡,長驅直入。
沿途縣城守軍得到命令,奮力抵抗。
由於實力懸殊,終歸擋不住強大的華國軍隊,沿途不斷被攻破,不少縣城聞風而降。
怒江郡內看不到任何好消息,傳過來的盡是哪處縣城又被攻破,哪處縣城官員主動向華國軍隊投降。
陸渙壓力巨大,著手布置怒江郡幾個交通要道,派重兵守衛。
宓元生、梁騰軍隊在怒江郡內與周亞軍隊順利會師,兩路大軍合二為一實力更強,繼續向怒江郡城推進。
怒江都尉梁棗奉命守衛熊嶺關,得知宓元生、周亞部隊合流,大軍殺向自己這邊,頓時慌亂。
雖然陸渙給他五萬大軍,看起來很多,其實都是最近緊急征召的新兵,無一例外盡是老弱,而且沒有受過任何軍事訓練,做苦力都嫌沒有力氣,完完全全的烏合之眾。
自己得到的命令是死守熊嶺關,不得後退一步,死死拖住華國軍隊腳步。
梁棗根本不覺得自己有那能耐,可以將宓元生、梁騰以及周亞軍隊拖住。
對方都是名將,麾下全是精銳,士氣驚人,軍糧充足。自己不過一個小小郡城都尉,手下五萬烏合之眾,糧草還緊巴巴的,沒辦法喂飽他們。
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借著關卡防禦怕也抵擋不住。
因此召集身邊親信商議,對他們說道:“如今華國統一之勢無可阻擋,我等何必為了梁國拚命?我欲開關投降,爾等以為如何?”
身邊親信紛紛迴答:“我等以都尉馬首是瞻!”
見眾人同意,梁棗鬆一口氣。
當宓元生、梁騰及周亞大軍抵達,趕緊打開關卡大門,親自帶領麾下將士出迎,當麵表示投降之意。
宓元生大喜,接受梁棗投降,將他留在身邊聽用,順勢接管熊嶺關。
東方疏找到梁棗,打聽阮姝兄弟之事。
這一路,隻要攻克一處關卡,他便主動向該處將領打探。
一路上沒有得到任何有用消息,畢竟阮姝的兄弟隻是低階士卒,人海茫茫,想找到他很不容易。甚至對方可能早就戰死沙場,被當作無名屍體埋葬也未可知。
幸運的是梁棗確實認識阮姝兄弟,也知道對方正在東邊雙羊關,在怒江長吏蔣貴手下當差。
原來蔣貴跟梁棗關係不錯,平日裏稱兄道弟,經常來往。
陸渙安排各處關卡守衛,雙羊關那邊人手不足,所以陸渙將自己和兒子陸淵手下一部分人分過去,協助防禦。
正好有個名叫阮彪,來自武清郡的被調到蔣貴手下,除了名字和來曆,樣貌什麽的也跟阮姝描述的親兄弟相似。
東方疏立刻將此事告知阮姝,得知親兄弟可能還活著,阮姝大喜,央求東方疏替她帶迴阮彪。
東方疏便讓梁棗幫忙,既然他跟雙羊關守將蔣貴關係不錯,希望全力協助。
梁棗既然投降華國,自然不會拒絕。
當下寫信,飛鴿傳書勸說雙羊關守將蔣貴投降。
蔣貴接到飛鴿傳書,得知熊嶺關已經被華國軍隊占領,可以直達怒江郡城。一方麵梁棗跟他確實關係很好,他來信勸降,蔣貴很難拒絕;另一方麵,既然華國軍隊占據熊嶺關,自己這邊無足輕重,也沒必要堅持。
因此迴信同意投降。
宓元生便讓東方疏帶著梁棗,趕往雙羊關接收降兵,自己這邊繼續前進,向怒江城展開攻勢。
東方疏來到雙羊關,蔣貴果然出城獻降。得知東方疏在找阮彪,便將人帶來與阮姝相見。
姐弟二人見麵之後認出對方,都很喜悅。
阮姝將最近發生的事情詳細說了,讓阮彪盡快迴家,並讓他告知父親,從此沒有阮家老六,隻有東方家的阮姝。
阮彪對於家中發生這樣的事情很是感慨,一方麵對父親的做法很是生氣,另一方麵,看到六姐跟東方疏俊男美女很是相配,也很尊重她的決定。
陸渙在怒江城內,本以為熊嶺關或者雙羊關能夠抵擋華國軍隊一些時間,拖上幾日。
誰料軍情告急,熊嶺關守將、怒江郡都尉梁棗麵對華國大軍直接開城獻降,甚至勸說雙羊關守將蔣貴一起開關。如今華國軍隊占據兩個重要關卡,已經毫無阻擋,正麵進軍。
沒有辦法,陸渙趕緊備戰,等待華國軍隊到來。
宓元生軍隊如期而至,先向城內喊話勸降,要求陸渙開啟城門,迎接華國軍隊接管。
陸渙自然不應,直接下令亂箭逼退喊話的華國將領。
見對方做出迴應,宓元生當即下令強攻城池。
華國軍隊向怒江城展開猛烈攻勢,與陸渙激戰數日。
陸渙使出渾身解數,領導當地民兵拚死抵抗,初時還能勉強擋住華國軍隊,可是隨著對方猛攻不斷,梁國守軍傷亡數量不斷攀升,軍心士氣一降再降。
在這種狀況下,民兵又沒辦法吃飽,如此高強度的戰爭之下,自然心生怨言。
經過數日攻防,怒江城內生亂。
一些不願繼續為陸渙賣命的民兵將領,還有部分怒江郡官員見梁棗、蔣貴投降之後得到重用,於是合計之後,由內部發起叛亂,趁著大戰結束,陸渙迴營休息之際突然闖入主帥營帳,將陸渙五花大綁,到城門喊話投降。
事發突然,陸渙根本反應不及,他手下那些將領也沒反應過來,等到陸渙被抓,想要救援卻被無數民兵圍住。
宓元生帶兵上前,接受投降。
城內民兵開啟大門,迎接華國軍隊入駐,將陸渙親手交到宓元生手中。
陸渙部下將領見大勢已去,也都放棄抵抗,向華國軍隊投降。
陸淵得到消息,聽說城內叛亂,父親被擒,慌張之下拖著重傷身軀,想要過去救人。
在這種狀況下,別說打敗華國將領,遇到一群小兵都扛不住,稍微動作大一點就扯動傷口,無法用力。結果被華國士兵擒獲,同樣送到宓元生麵前。
陸渙見兒子帶傷來救自己,也被對方擒獲。雖然本身無意投降,擔心他們對陸淵不利,隻能以投降為前提,要求對方放過陸淵,並且給予陸淵最好的醫療待遇。
宓元生大喜,要求陸渙勸降陸淵,他便請來寧澤大弟子,曾經的南成國師辛鐵山為陸淵治療傷勢。
在父親勸說下,陸淵也知道三麵大軍圍攻,司馬法再厲害也守不住密梁,於是同意投降,以保全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