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鵪鶉卵大小,甚至外表也有那麽點相似,帶有相似的斑點花紋,不過花紋呈棗紅色,看起來有點像是芸豆。


    兩粒!


    看著手中的這兩粒種子,朱宜鋒朝著麵前丁芸傑看去,用感歎的語氣說道。


    “當真是一粒種一粒金!”


    每粒價值白銀一兩!


    以重量記算的話,它的價格甚至不遜於黃金。


    但是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別說的是每粒種子花費一兩銀子,就是花費一兩金子也是值得,或許對於這個時代的人們來說,他們並不知道,這些種子意識著什麽,但是朱宜鋒卻很清楚,在未來的數十年間,這些種子可以帶來什麽樣的財富。


    “是太貴了點,花了13萬六千多兩銀子,弄迴了十三萬粒橡皮樹的種子,可花這麽錢也沒有辦法,畢竟這些種子需要深入亞馬遜河兩岸的雨林裏去采集,為了采集種子,甚至死了幾個向導……”


    丁芸傑顯得有些緊張,他隻是一個生意人,在過去的二十年間,一直於南洋做著小生意,而他之所以能夠成為漢督的代理商,前往南美去采集橡膠樹種子,原因非常簡單,他曾劃著小船深入南洋的雨林中,同那些獵頭族做生意。


    敢到普通人不敢到的地方,與不敢做生意的人做生意,就是因為這份膽色,他才會被選中前往南美收集橡膠樹種子。


    “我知道,在雨林裏采集這些種子,肯定也是九死一生!一粒種一兩銀,不貴……”


    注意到丁芸傑臉上的緊張,朱宜鋒便出言安慰道。


    “再說能深入雨林采集這麽多種子,確實不容易啊!可以說是大功一件。”


    確實不容易,在另一個時空中,在巴西人壟斷天然橡膠供應時,英國人想到種植天然橡膠,於是便在巴西秘密采集了七萬多粒野生橡膠的種子,偷運到利物浦,同樣也是頗費了一番功夫,而現在丁芸傑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在雨林中采集接近其兩倍種子,那些種子都是裝在裝滿鋸末的木桶裏,現在都被送到了北婆羅洲,那十三萬棵種子將在那裏被培育成樹苗,然後在北婆羅洲將會出現世界上第一個橡膠種植園,當然那塊種植園就在自己的土地上。


    作為北婆羅洲公司最大的股東,朱宜鋒在那裏擁有超過一萬平方公裏的土地,未來那裏的一部分將會成為熱帶種植園,種植各種經濟作物,咖啡、可可、橡膠等等各種各樣熱帶經濟作物將會給自己帶來極為豐厚的迴報。


    “一磅橡皮要一兩銀子,雖說我們現在進口的橡膠不多,主要是用作軍事,比如漢式步槍的密封圈,但是如果橡膠用在馬車的車輪上,不僅可以減少噪聲,而且還能夠令車輪的使用壽命更長,它可以應用在各個方麵……”


    橡膠用途自然極為廣泛,而且在未來其用途隻會越來越廣泛,隨著他的用途日廣,其價格也越來越昂貴。尤其是在汽車產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橡膠輪胎的產量也不斷攀升,隨之而來的便是對天然橡膠的需求量大增。天然橡膠從土著居民的玩物變成了必不可少的工業原料,人們甚至將它稱為“黑色黃金”。隨著天然橡膠身價的提升,采集橡膠樹的膠乳成為了一個獲利頗豐的行業。無數人帶著發財的夢想湧入三葉橡膠樹生長的亞馬遜叢林,試圖找到可以讓他們暴富的“黑色金礦”。


    與天然橡膠樹相比,人工種植的橡膠樹有著明顯的優點。它可以提供數量充足的橡膠,而通過這次采集繁育下來的橡膠樹將來逐漸繁衍成為成片的橡膠林,等到將來橡膠需求量增加的時候,自己的種植園將會和巴西的雨林一樣,可以提供足夠多的橡膠以滿足市場的需要。


    至於現在……盡管它的價格不菲,但是需求量並不大。人們還沒有意識到這個“黑色金礦”。


    “總之,這是值得的!按照我們最初的約定……”


    從一旁取出張早就準備好的支票,朱宜鋒看著丁芸傑說道。


    “這是五萬元的獎金!是你應得的迴報!”


    五萬元!


    也就是三萬三千多兩銀子,很多人幾輩子都掙不了這麽多銀子,麵對這筆錢,丁芸傑突然有一種衝動,迎著漢督的目光,他試探著說道。


    “漢督,不知道小人能不能把這筆銀子投到北婆羅洲?”


    “他是一個聰明人!”


    在丁芸傑離開之後,林治平有些感歎地說道。


    “北婆羅洲最大的地主就是主公,府中的要員有幾人不是那裏的地主,誰說那裏的地,現在都是幾百年的老林子,可大家又怎麽可能會讓那些地荒著?他現在花五萬兩銀子買了一萬五千畝地,不出幾年,那塊地至少能值二十幾萬兩,到時候,他可就賺大了……”


    “仲子,你太小瞧那塊地了!”


    朱宜鋒笑著反駁道


    “那些土地如果經營好的話一年的收入恐怕都不止那麽多,種稻?”


    搖了搖頭,想著府中有些人在那裏的投資,朱宜鋒感歎道。


    “呂宋稻一石才隻要05元,越南稻的價格高點,也不過06元,一年三熟……水稻在那地方,真的不值錢!”


    南洋的水稻實在太過便宜,即便是價格最高的暹羅米,每石也不一元,相比之下,國內的米價普遍在二元左右。就是因為進口米便宜,所以廣東、福建等地少人多之地,才不至於餓死人——米商大量南洋買米,以供應城市中的需要。


    甚至,現在為了維持廣州至少武昌的航線運營,航運公司也兼營米商——每個月從廣州運不少於1000噸大米於南京等地銷售,以獲取利潤維持航線。


    “習慣使然、習慣使然……”


    主公的話讓林治平連忙笑道,然後又試探著問道。


    “主公是準備在那裏種橡皮樹?”


    要是那樣的話,自己的地上是不是也應該種些橡皮樹?


    “現在橡膠的用途還沒有那麽多,需求沒有那麽大,一點點的慢慢來吧!現在那裏的種植園要種植一直短平快的東西,比如像菠蘿,這種水果在南洋一年可兩次收獲菠蘿,一畝地能收幾千斤,而且我們在那裏建了罐頭廠、製瓶廠,用菠蘿來生產罐頭,然後再將水果罐頭對外出口。當然,現在歐洲對水果罐頭的需求量並不大。所以更應該種植甘蔗,建製糖廠向歐洲、美洲出口白糖……”


    盡管對於熱帶種植園並不太了解,但是基於過去看過的書籍,朱宜鋒卻知道香料、甘蔗、橡膠號稱是“熱帶三寶”,第一樣經過幾百年的發展,早已經沒落了,而甘蔗以及蔗糖業不過隻是剛剛開始,橡膠局限於需求量亦未曾起步。所以朱宜鋒到時候可以給予一些意見。再給出這個意見之後他又自嘲道。


    “當然,要隻是圖個穩當不妨種水稻,有那裏的移民會越來越多,有人住總需要糧食……”


    糧食是可以通過貿易解決。


    什麽是殖民地式經營?就是在著名的大規模種植經濟作物,至於勞動密集型的水稻種植,完全可以由那些當地的土著人負責。作為殖民者的國人,應該種植利潤更高的經濟作物,而這也是在未來向移民提供60至100畝土地的原因,如果是種水稻他們一個人根本無法種植這麽多的土地,但是作為家庭農場種植經濟作物,卻恰到好處,不大也不小。正好適合一家人種植。


    “主公,臣當然聽您的,臣這就寫信過去,讓他們在那種甘蔗,不過……”


    看著主公,林治平笑問道。


    “要是大家都去種甘蔗的話,主公準備辦什麽呢?”


    “當然是辦糖廠了,要不然你們的甘蔗可不都得爛在地裏麵!”


    在林治平的詫異中,朱宜鋒直接岔開了話題。


    “英國那邊最近有什麽信嗎?”


    在這個時代亞洲與歐洲的通信需要幾個月的時間,至於早已發明了電報同樣也沒有延伸到亞洲,所有的通訊都需要依賴快速郵船。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下個星期就會有一艘郵船抵達香港,最遲下個月,信就會到……”


    林治平的話,讓朱宜峰不禁懷念起另一個時空中便捷的通訊係統了,在這個時代看起來最為迅速的電報已經被淘汰,電話、電子郵件以及其它種種即時聊天軟年。地球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地球村,而現在呢?


    一封信居然需要三個月的時間才能從英國運到中國,甚至這還是因為土耳其同意英國郵政從蘇伊士地區通過的原因——這是作為英法聯軍幫助土耳其的迴報,當然還包括蘇伊士運河的修建權。


    當然這一切都與中國沒有任何關係,如果可能的話,朱宜鋒現在更希望能夠修建一條蘇伊士鐵路,就像剛剛通車的巴拿馬地峽鐵路一般,畢竟無論是“兵艦牌香煙”亦或是“斯怕姆午餐肉”繞過好望角運輸實在是太過遙遠了。


    “也許,可以考慮一下……”


    但這個念頭也僅隻是一閃而過,畢竟鐵路在將來不可能與運河競爭。至於銷往克裏米亞的商品,本來就不是為了掙錢,而是為了“培育”市場。


    “希望英國那邊一切順利吧……”(未完待續。)m。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鐵血宏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語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語的命運並收藏鐵血宏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