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您的每一個訂閱、推薦、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新書不易,還請大家多多支持,拜謝!《鐵血宏圖》小說群:150536833,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


    終於,


    在遭受了十幾個小時的磨難之後,徐靈芸完成了一個最艱巨的任務——為丈夫生下了他的孩子,孩子呱呱落地,居然還是個男孩!


    盡管痛得死去的活來的,但是徐靈芸的心下無比安慰。她知道自己做到了,為相公生下了一個兒子,相公的將來後繼有人了!


    “靈芸,你辛苦了……”


    得知孩子生下來的朱宜鋒更是喜歡的很,一下朝就跑來看孩子,抱到懷裏不肯撒手。看著懷中尚未睜開眼睛的孩子,他的心情卻是異常的激動。


    這是我的兒子!


    我有兒子了!


    看著被相公抱在懷裏的孩子,徐靈芸的心裏蕩漾著初為人母的幸福。這孩子才剛剛出生,眼睛還沒睜開,看不清楚是什麽模樣,不過臉蛋到是粉嫩的可愛!


    “老爺,你說,咱們的孩子該叫什麽名字。”


    就在這時,徐靈芸的聲音又從耳邊傳來,那聲音中帶著一點點初為人母的喜悅。而這一聲“老爺”也名副其實了——今天朱家的大少爺出世了!既然有了小少爺,那他朱宜鋒自然也就成“老爺”了。


    名字……在提及名字的時候,朱宜鋒立即想到府中流傳了兩年的“傳聞”——自己是建文之後,準確的來說是“建庶人”之後,甚至就連同那位二叔,也在香港多次這麽宣稱,那麽這名字還真的按建文世係的輩份那麽取?


    難道,就這樣“認祖歸宗”嗎?


    很快,沉浸於初為人父的喜悅中的朱宜鋒便被人“哄”了出來,盡管如此,他的臉上依然帶著興奮之色,剛出一出府,駱秉章、張亮基等人便圍了上過來。


    “恭喜漢督喜得貴子……”


    “恭喜漢督後繼有人……”


    在那一片恭喜聲中,朱宜鋒的神情中依然帶著喜色,他整個人依然沉浸於那初為人父的歡快之中,而更多卻是發自內心的喜愉。


    常久以來,朱宜鋒最擔心的事情就是自己會不會後繼無人,但是徐靈芸的懷孕卻改變了一切,而現在,兒子出世了!


    又怎麽能不高興,可另一方麵,朱宜鋒卻發現自己麵臨著一個問題——是否“認祖歸宗”,在那一陣道喜聲中,張亮基先何其它的同僚們一樣為少主賀。然後就迫不及待地提醒朱宜鋒,要以此為契機,建章立製。


    “何謂建章立製?”


    朱宜鋒有些心不在焉地問道。


    而張亮基的這番話,更是讓駱秉章立即大感危機感,同時意識到自己同張亮基的差距來,這張石卿也太會趁縫插針了吧!不過盡管如此,駱秉章同樣意識到,這是一個機會!一個督府自立之機。


    實際上府中雖說沒有“建章立製”,可是卻早已“建法立製”,那督府的設置,官職的職責諸如此此類的改良,可以說皆不外“建章立製”,現在張亮基之所以會提及此事,所指的卻不是讓漢督立下規矩,事實上,督府的規矩早已頒布,而且還在不斷的完善之中,所謂的完善,就是借鑒西洋加以完善。


    但對於督府來說,最迫切的問題,卻不是立下規矩,以建立萬世基業,而是與另一群人徹底劃清界線,這正是張亮基所想。


    此時此刻,心知這個機會不容錯過的張亮基,先仔細整理了一下衣冠,那是一身明式的正一品的官袍,這實際上也是督府的規矩現在的督府,準確的來說,是漢督,雖無皇帝之名,至少這督府的結構上卻早就有了皇帝之實了。


    他後退開數步,再度向朱宜鋒拱手。


    “所謂建章立製,乃是定立一國之祖規。最宜建於創業之初,百法未成。漢高祖初入關中,感秦法之苛,與百姓約法三章。方盡收天下之民心,立前後兩漢四百年之基。”


    看了漢督一眼,張亮基朗聲啟奏道。


    “而主公雄踞湖廣已久,三省更是百廢俱興,王霸之相漸露。他日受封於發匪,實是不得已而為之,我漢軍先敗洋夷於廣東,十萬精銳,試問天下何人能敵,今時主公又喜得子嗣,龍興之氣日顯。天下萬民,無不仰望主公,滿夷奴使、發匪虜虐之百姓更是翹首以盼王師。若主公仍一意向發匪者稱臣,豈不令天下士民心冷?如今公子出世,正是主公立製之時……”


    高!


    真是高!


    即便是駱秉章,這會也不得不佩服起張亮基的見細縫插針,他那裏是在說什麽“建章立製”,分明是在告訴漢督,現在是時候三分天下了。


    現在他最基本的意思卻表達得非常清楚。那就是,過去之所以“裝孫子”,是因為實力不濟,現在可與過去不同了,漢軍實力之強,遠超世人想象,就連那洋夷也不是漢軍的對手。


    過去的稱臣是“韜光養晦”,但是現在不行了,你朱宜鋒也是有兒子的人了。你將來必然會建立一個新朝代,你的兒子必定是將來的皇帝,不能再像現在這樣,隻存著眼前的利益了,當然,一句話,現在不能再稱臣!


    那怕就是那聽封不聽調的臣,也不能再稱了。即便是他漢督想稱臣,這天下士民也是萬萬不能接受的,即然如此,那便順應天時,稱王稱帝吧!


    “左參軍,眼下還未至正月。”


    沒等朱宜鋒想起來該如何迴答張亮基的話,一旁的胡林翼便笑著提醒道。而他的心裏卻是泛起一陣五味來,這話怎麽能讓他張亮基搶了先!


    “是啊,張相。如此大的事情,怎麽可能三兩句話就定下來!”


    盡管平素與張亮基可謂是亦步亦趨的,現在也了笑嗬嗬地說道。


    至於駱秉章更是於一旁說道。


    “確實,如此重要之事,斷不可貿然從事,以臣之見,此事雖是迫在眉睫,可亦不能操之過急!”


    有駱秉章這位重量級的人物,其餘在場眾文武,也覺得他今天的提議有點兒不合時宜。紛紛開口附和。


    “臣以為,此事不急在一時!”


    “廣積糧,緩稱王,此乃高祖皇帝所納之國策,亦是主公所用之策。張相,實在是操之過急了些!”


    眾人的反對並未讓張亮基心惱,他隻是微微一笑,再次鞠躬道。


    “主公,臣方才所言,句句肺腑,請主公三思!”


    “石卿,你的心思,本督焉能不知……”


    沉吟片刻,朱宜鋒看著眾人微微一道。


    “今日為本督之事,諸位一直於此守候,各位心情焉能不知,本督代犬子逢海謝諸位叔伯看護之心!”


    就在幾分鍾前,他還為兒子的姓名擔心,但是現在麵對張亮基的話,他知道有些事情必須要解決,這“認祖歸宗”,不單單隻是“主祖”,更重要的恐怕還是對人心的一種安撫。


    果然,正像朱宜鋒料想的那樣,在眾人聽到公子的名字為“逢海”時,所有人的眼前無不是一亮,在他們的心底,早就把明朝皇族的輩份琢磨了個爛,一聽到這兩字,豈能不知道這正是循著明朝皇族太子家的輩份起的名字。


    “恭喜主公!賀喜主公,”


    在那一陣陣的賀喜聲中,朱宜鋒隻是保持著微笑,他的心底還略帶著些許疑慮,此時,他並不知道,自己這麽做是對還是錯,但他知道,至少在說出兒子的名字時,所有的人似乎都放心了。


    至少現在這麽做是對的,能夠安撫民心!


    但是將來呢?難道自己真的是為了“反清複明”?


    為了重建明朝?不,是重建明帝國?


    這一瞬間,相比於其它人麵上的喜色,朱宜鋒心底卻禁不住湧出一陣疑惑,以至於他甚至開始懷疑起自己的選擇了。


    這個選擇到底是對還是錯?


    在歡喜之後,當人們慢慢散去的時候,朱宜鋒便一個人置身於這督府之中,他緩步走在督府的花園之中,那電燈的燈光顯得分外的明亮,但是他的心思卻顯得有些浮燥,即有初人父的喜悅,同時還有一種無奈,似乎自己總是在妥協著。


    就像現在,對於這名字的妥協一般。


    但是這種妥協是有益的,對於府中的官員們來說,“朱逢海”這個看似簡單的名字,實際代表著一個希望,一個他們成為明朝開國元勳的希望,有時候,人的心思真的很難理解,僅僅隻是一個名字?隻是所謂的“皇明血脈”,就那麽的重要嗎?


    為何自己一開始沒有反對這種流言?不也是因為利益嗎?甚至在收複廣東之後,還有洪門大佬來求見自己這個“皇明之後”。


    歸根到底,一切都是為了利益!


    心底沉思著,在這並不大的花園之中踱著步子,朱宜鋒將腦海中浮現的念頭甩出去,就在這時,賃著那路燈的光亮,可以看到空中似乎有些許米粒大雪花紛落下來,那雪花落在臉上,讓他感覺到一陣冰涼。


    下雪了……


    這雪紛紛揚揚的下了下來,朱宜鋒伸出來,用手掌感悟著那雪花的溫度,凝思良久之後又是一笑。


    “有什麽大不了的,不就是名義了嗎……”


    唇角微揚著,朱宜鋒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兒。


    “這隻是一個名義罷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鐵血宏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語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語的命運並收藏鐵血宏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