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十一加更不斷,雙倍月票,大大們手裏的月票,到時候還請投給鐵血。拜謝!您的每一個訂閱、推薦、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新書不易,還請大家多多支持,拜謝!鐵血宏圖小說群:150536833,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


    “嘟”


    隨著那一聲汽笛,一艘火輪船緩緩的靠近了武昌的碼頭,船上的乘客便紛紛下船。在那些人群中,一位五十幾歲頭戴帽子的老者,在下船卻是又一次迴頭看了一眼身後的火輪船,於唇間長歎道。


    “當真是日行千裏!”


    這種感歎,人們似乎見怪不怪了。自從這火輪船出現於湖廣,不知多少人驚歎於其速度之快,盡管火輪船曾於湖南引得一場民亂,以至於上百人因焚燒官船,而為官府所殺。但現在火輪船卻因其方便而倍受歡迎。


    “再待三日吧!”


    因為三天後才有去長沙的火輪船,老人便在唇邊這般嘀咕著,因為輪船隻泊於江邊的火輪碼頭,待老人上了堤壩之後,朝著遠處看去時,可以看到武昌城牆下方外城的幾根高聳的煙囪,那煙囪噴吐著濃煙。


    “蒸汽機!”


    老人於心底這般暗自嘀咕著的時候,隻見一個剃著光頭的漢子拉著輛雙輪車卻跑到了他的麵前。


    “老爺,要坐車不?”


    瞧著這人拉的小車,再瞧著漆成黃色的車身後麵的鐵輪,老人立即說道。


    “這便是黃包車?”


    “老爺,您坐過?”


    坐,他倒是沒坐在過,可在九江他卻看過報紙,知道這黃包車是時下武昌剛時興起來的車子,要想雇車子,卻祇有小車,是用人拉的,就是目下的黃包車。之所以如此,那是因為武昌出台督令,直接廢除了轎子。而為了令轎夫不至因廢轎而生計無著,同時亦方便百姓出行,督府令工廠製造洋式馬車時,又製造了數百輛黃包車,租予轎夫使用。這黃包車現在倒也成了武昌的一景,以至於就連報紙上亦能看到有關黃包車的消息。


    “老爺,二裏地隻要五文錢,你老坐不?”


    坐上這人力車,老人便給出了一個地址,那車夫接著車子便跑了起來,雖說跑得不算快,但卻也遠勝過轎子,甚至在老人看來,幾乎不遜於馬車。外箍牛皮的車輪在行車時發出的聲音並不大,雖說速度不慢,但車座處卻感覺不到多少顛簸,隻是偶爾的微微晃蕩著,做起來倒是比之轎上還要舒服一些。


    “這人力車倒也便捷!”


    不過隻是兩袋煙的功夫,便從碼頭來到友人家前老人,在附車費的時候忍不住感歎著。甚至臨了又特意查看了一下,這車身為何微微搖晃,原本是那車坐懸固於弧形鐵板上,與那洋式的馬車倒有幾分相似。


    “看來這人力車倒需頗費些心思才行”


    “可是良圖?”


    剛從學堂迴到家的鄒漢勳看著於家門前俯身查看人力車的老人,在覺得有些麵熟之時,又覺有些詫異,便試探著問了道。


    “叔績!”


    身後的喊聲,讓魏源忙起身迴頭,衝著鄒漢勳說道。


    “叔績不會怪我冒然來訪吧!”


    “怎麽會,怎麽會,隻是,隻是未曾想到,居然能與此見到良圖!”


    鄒漢勳的語氣倒是顯得有些尷尬,畢竟眼前這位可是朝廷命官,而他以朝廷的眼光來看,卻是已經投逆了。


    去年春天,在自己赴完禮部試,公車報罷後,曾繞道江蘇拜訪魏源,當時他正知江蘇高郵州,在隨後的近一年間,兩人互出所著相參證,與魏共撰堯典釋天一卷,又為古書微一書繪“唐虞天象“、“璿璣內外“、“玉衡三建“諸圖。


    今年初夏,鄒漢勳返迴了湖南,待到漢督控以湖南後,受其邀於入文山義熟任教,這見到老友來訪,想到老友的身份,自然會覺得尷尬。


    覺察到老友臉上的異色,魏源卻是笑道。


    “叔績,可是覺得你我身份有異?實話不瞞叔績,現在我亦是一介草民,叔績又何需顧慮?”


    “良圖,這是為何?”


    話剛出口,鄒漢勳才意識到豈有在門外待客之道,連忙請其進屋,待兩人進屋後,立即吩咐家仆上茶,然後兩人便於客廳中聊了起來,待聽老友因得罪欽差大臣琦善、楊以增等,以沒有繞道遞送軍報而為其奏劾革職,進而辭官返鄉時。鄒漢勳立即憤聲說道。


    “這清廷之中,盡是滿朝奸佞,如此又焉能不滅!”


    憤憤不平的鄒漢勳更是接著對老友說道。


    “良圖,你切莫與那等奸佞一般見識,這清廷既是奸佞當朝,連良圖這樣的當世之賢亦無法容得,不妨入以督府,就小弟所知,漢督對您一直頗為欣賞,你所著的海國圖誌更是於其書房之中,時時翻閱,甚至漢軍能有今日之勢,以漢督之言,亦得益於良圖書中所言!若是漢督知道兄到了武昌,勢必會倒履相迎!”


    鄒漢勳的話讓魏源不禁一愣,看著為自己的遭遇而激憤非常的故友這般勸說自己,魏源不禁一陣啞然,當然更出乎他意料的卻是於武昌,自己所受的推崇。


    為何會來武昌?


    其實在高郵辭官之後,麵臨著江航為粵匪所斷的現實,返鄉不得的他本欲往杭州,可最後他還是冒險返鄉,說是返鄉,其實更重要的是他想看看這武昌,瞧瞧這所謂的“漢逆”。


    即便是遠在高郵,魏源亦聽很多人說“漢逆盡以他魏源所鑒行事”,甚至如琦善者之所以不容他,亦與此有一定的關係。


    “漢逆於武昌,師夷之長技以製華,實是可恨至極,此事非漢奸而不為”


    想到朝廷對武昌的評價,甚至將其用西洋火器、機器比若“漢奸”,於魏源看來又是何等之可笑,朝中諸人不思解決之道,反言道“漢奸方用以洋器”,如此又焉能平以賊亂?


    “良圖,今日督府大辦工廠以為示範,並倡以民間私人設立廠局,繅絲、紡紗、自行製造與銷售輪船等,使國家富強,恰如兄之主張凡有益民用者,皆可於此造之可以說兄之主張今日盡由漢督推行於湖廣,他日漢督得已天下,必將良圖之策推行天下,若是良圖能留下輔以漢督,豈不正是一展兄腹中之才?”


    其實作為義熟中數學教授的鄒漢勳,顯然是想得太多了,朱宜鋒對於海國圖誌一書的推崇,一方麵固然是因此書是晚清睜眼看世界第一書,而更重要的是為自己“求知於世界”尋找一個合適的理由。


    實際上對於這本書中的很多觀點,朱宜鋒同樣持以否定,比如其提出的“一曰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內河一曰調客兵不如練土兵,調水師不如練水勇”,既不為其所接受,當然在這個時代的中國能夠提出“善師四夷者,能製四夷不善師外夷者,外夷製之”,把學習西方的“長技”提高到關係國家民族安危的大事來認識,已經領先於這個時代數十年了,亦正因如此,朱宜鋒才會對其極為推崇。而這種推崇於武昌又是人所共知之事。


    而在鄒漢勳看來,魏源這等當世賢才於清廷為官卻倍受打壓,甚至因而罷官,相比於武昌這邊的推崇,他自然會因一時激憤而為督府邀請起魏源,此時他顯然忘記對於督府他亦是存有些許微詞,甚至這也是他無意為官的原因,而他之所以於留於武昌,完全是因為數學上的愛好,一方麵於此可向那些少年傳習數學,另一方麵亦可同洋人探討數學。


    當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他的胞弟鄒漢章亦於漢軍中任職,盡管其是當年於黃州被俘之人,但現在卻頗得漢督信任,在這種情況下鄒漢勳自然沒有太多的選擇,更何況現在他已經意識到自己的身份中國人的身份!正是那還有些模糊的意識,使得他明白自己應該做出什麽樣的選擇。


    而此時他遊說魏源,一方麵固然是為老友不值,希望老友能留於武昌一展所學。另一方麵卻是因為他希望魏源之才能為督府所用,從而幫助督府於奪取天下,畢竟相比於竊居江寧的粵匪,督府這邊更符合他們對朝廷的定位,至多也就是“師法西洋稍過”罷了。


    麵對老友的邀請,盡管對於漢督盡以海國圖誌治國的舉動頗為激動,但魏源依然還是搖搖頭說道。


    “叔績,非是為兄自憐,實在是為兄年逾六旬,數十年遭遇諸多坎坷,且以世亂多故,早已無意宦海了,隻想就此常伴佛燈”


    不待魏源把話說完,鄒漢勳卻打斷他的話說道。


    “那老兄又豈忍心就些埋沒平生所學?”


    趁著魏源詫異之餘,鄒漢勳又繼續說道。


    “老兄無意宦海亦無不可,若不然,你便於我留於這武昌,做以教書先生,將平生所學授於他人,總好過埋沒鄉間吧!”


    雖說鄒漢勳的話魏源頗為意動,但他還是顯得有些猶豫,而鄒漢勳卻繼續遊說道。


    “而且這校中有頗多洋人,老兄亦可與其探討這夷之長處,若不然,老兄你便於此留下幾日,不知兄以為如何?”


    麵對如此這般熱情的邀請,魏源那裏還有再拒絕的理由,而且他的心底對於歐洲同樣亦存在諸多疑問,現在倒也可於此一解心中之惑,自然也就不再拒絕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鐵血宏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語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語的命運並收藏鐵血宏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