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師叔?
宋青書眉頭一皺,“隻有二師叔一個?我爹爹和太師父,還有各位師叔呢?”
小道童答道:“除了二師叔和六師叔,其他幾位都被祖師爺帶下山去啦。”
宋青書聞言恍然。
為緩解張無忌所中寒毒,最近一段時日張三豐和宋遠橋等人四處為他尋找靈丹妙藥,百年以上的野山參、成形首烏、雪山茯苓……等等,但凡打探到哪裏有類似的珍奇靈物,便下大力氣尋去。
隻是有些時候想要獲取此類珍物,單隻有錢財卻是決計不夠,少不得要賣一賣麵子。
莫說宋遠橋幾人,便是須得張三豐親自出麵的時候也不在少數,想來今日便是如此。
思及此,宋青書立刻放下手中碗筷,先是對麵露憂色的張無忌安撫了幾句,交代他不必等待自己,自可先行用飯,隨後便出得門來,跟傳信的小道童一起向後院趕去。
一路行來宋青書便知此前他所猜測的果然不錯,來襲者正是為了張三豐百歲壽宴那日被擒之人而來。
那被擒者一直被關押在紫霄宮後院,張鬆溪帶著張翠山和莫聲穀訊問過他幾次,無奈他嘴極嚴,不但拒不答話,問得多了還要拿無忌的傷勢出來冷嘲熱諷,張翠山幾次被他激得險些拔劍傷人。
然武當終究乃是名門正派,張三豐與七俠均不是道貌岸然心思歹毒之人,故而便是對這以陰毒掌法傷了張無忌的人,亦不曾擅動私刑使什麽嚴酷手段。
又見實在從他口中問不出什麽,便隻得將人關了,且等等看他背後之人會不會出手——
這人之所以表現得如此有恃無恐鎮定自若,若說他背後無人,不是堅信會有人來救自己脫困,便是莫聲穀也是不信的。
而今果然,來救他的人出現了!
宋青書進得關押那人的後院,便見俞蓮舟正與一高瘦漢子戰在一處。
殷梨亭抱劍守在一旁,見宋青書進來,便對他招了招手:“青書。”
宋青書依言走到他身邊,“六叔。”
“嗯。”殷梨亭麵色有些凝重,但聽得宋青書叫他,還是側首對他露出了一個軟和的笑容。
宋青書見他這樣便知那高瘦漢子應是不大好對付,細看場內,果然發現俞蓮舟行動間有些異樣,似是時刻小心不被那漢子掌法近身。
心中立時有了猜測,宋青書放輕聲音:“這來人……可是與那日被擒之人掌法出自同源?”
殷梨亭點點頭,“想來應該是了。否則二哥也不會如此行動。”
他來得比宋青書稍早,初至時恰見俞蓮舟與那漢子對了一掌,當時俞蓮舟臉色微變,隨後便抽劍出鞘,隻以劍法相搏,再未與對方近身纏鬥過。
“這玄冥神掌掌力極其陰毒霸道,此前二哥便在那被擒之人手上吃過虧,依師父之言,便是以二哥如今的內力修為,若被對方以掌力所傷,怕是也會身中寒毒。”
殷梨亭有些憂心,偏偏是在這個時候師父和師兄弟們都不在觀內。
這來人挑此時闖上山來,隻是巧合,還是根本就算準了這點?
正兀自思忖間,便聽得身邊宋青書一聲低喝:“六叔小心!”
話音未落,他已是一把將殷梨亭推了出去,同時“錚!”的一聲脆響,卻是宋青書以劍鞘抵住了一柄雪白長劍,將偷襲者擋在了麵前!
殷梨亭悚然一驚,竟是在宋青書發聲之前,全未注意到有人潛伏在院內,伺機準備出手偷襲。
宋青書單手按住劍柄,緩緩抽出佩劍,對麵那麵罩黑巾、看不清長相的偷襲者也不阻止,待見宋青書已執劍在手,便撤迴與他劍鞘相抵的長劍,揉身攻了上來。
宋青書卻並不與他多做糾纏,揮劍隨意擋開對方的攻勢,他喚了聲:
“六叔!”
殷梨亭會意,轉瞬便與他交換身位,代他擋在那人麵前。
宋青書旋身便衝向關押那被擒之人的房間,豈知尚未觸及房門,那兩扇木門已然被從內而外吹飛開來,隨即三人身影飛躍而出,其中兩人與那偷襲者做一樣打扮,麵罩黑巾看不清容貌,那被擒之人被其中一人扶在手裏,三人並不戀戰,出得門來便要躍上屋頂,遠遁而去。
宋青書自不可能令他們如願。
飛身上前,手中長劍一閃,宋青書已是輕而易舉攔下一人。
那人無奈之下迴身應戰,竟也不動用兵器,隻憑指力彈開宋青書劍尖,倒讓他輕咦一聲,有了幾分驚訝。
然另一人攜帶著那被擒之人眼看便要逃遠,宋青書再無留手,劍尖一挑,便削向對手指尖。
那人怪笑一聲,竟避也不避,手指迎劍而上!
“叮”的一聲脆響,宋青書劍尖被對方以雙指夾住,微一用力——
竟是應聲而斷!
宋青書麵色猛地一沉。
“大力金剛指?”
他冷聲問。
那人嘿然冷笑,卻不答話。
正待轉身追同伴而去,卻忽覺後頸一寒,他驟然擰身,險險避過宋青書劈來一劍。
未曾想到宋青書年紀輕輕,被人以指力捏斷佩劍後竟不遲疑退卻,反而逼身再上,他又是驚奇又是有些不耐,思慮間出手便不自覺加重了幾分,眼見雙指已是捏上對方臂膀,正待斷骨分筋……
便想著如今已是收力不及,不如索性就給對方個教訓也好。
卻隻見一團血霧猛地在空中爆開,隨即手上傳來一陣劇痛——
右手竟是有三根手指被連根削斷!
他呆了一呆,隨即一聲怒嘯,正要合身撲上……
“快撤!”
那本與殷梨亭纏鬥在一起的蒙麵人卻是一劍蕩開殷梨亭,飛身過來抓住他的手臂,徑直上了屋頂。
“可……”那人還想掙紮,卻聽蒙麵人教訓了一句:“你若想等張三豐迴來便去!”
這才老實了,任由蒙麵人帶著他縱身而去。
宋青書還想再追,卻是被殷梨亭與俞蓮舟聯手攔下。
“莫再追了,青書。”俞蓮舟對他搖了搖頭,“這幾人身手不凡來曆成謎,如今隻有我們三人,貿然追上若遭遇埋伏,恐得不償失。”
宋青書何嚐不明白這個道理?
隻是——
“最後與我交手那人,使的是大力金剛指。”
他冷聲道。
此言一出,俞蓮舟和殷梨亭均是一怔。
然而此時再想說什麽也是為時已晚,那幾人早已跑沒了蹤影,俞蓮舟歎息一聲,最後隻拍拍宋青書肩膀:
“此事……待得你太師父和三叔迴來,再說與他們聽吧。”
當日晚些時候,張三豐等人自山下迴返,俞蓮舟果然將白日所生之事一一稟明,待聽得那夥人中竟有一人使的是大力金剛指,又親眼看了宋青書被人以指力捏斷的佩劍,俞岱岩已是雙拳緊握。
張鬆溪想的卻是比他更多:
“若擄走無忌與當年以指力傷了三哥之人彼此相識,這倒也解釋得通——兩者所為皆是屠龍刀。然無論大力金剛指抑或玄冥神掌,俱都是極上乘的武功,如此高手聚集在一起,江湖上怎竟從未傳出半點消息?”
莫非他們不是江湖中人?
但若非江湖中人,又怎會消息如此靈通?
須知當年知道俞岱岩接觸過屠龍刀的,便隻有天鷹教而已,這幾人並非天鷹教中人,卻能在武當山下攔截俞岱岩,捏斷他四肢骨節,若非有莫大的能量,斷做不到如此。
眾人對視一眼,心底一個答案唿之欲出——
非是江湖中人,卻又消息靈通,能量巨大,且能招攬到如此高手……
除了元國朝廷,還能作何他想?
張鬆溪不由一聲長歎。
如今元國武林因屠龍刀一事已初現亂勢,若朝廷借此機會分化武林同道,又或趁機將水攪得更渾,以期瓦解武林人士抗元之勢,又有何解?
正悵惘間,便聽得張三豐道:
“遠橋,你帶蓮舟與青書……不,還是隻帶蓮舟一人罷,即刻啟程前往少林,將今日之事說與空聞方丈,問他是什麽意見。
鬆溪和黎亭走趟峨嵋,提醒滅絕師太小心朝廷動作。
岱岩、翠山和聲穀便留在武當,無忌的傷勢還需人看顧。”
說罷,他輕歎了口氣:
“如今……也隻能做到如此了。”
眾人皆知張三豐的安排已是眼下武當所能做到的最好,便齊聲應諾。
隻宋青書並不是很看好少林與峨嵋兩家的反應。
少林向來自掃門前雪,峨嵋掌門滅絕師太雖有俠性,卻終究性情古怪,又因謝遜一事與武當多少生了罅隙,也不知對武當的勸告能聽進多少……
果不其然,數日以後,宋遠橋與張鬆溪等人相繼迴返武當,帶迴的消息卻並不令人滿意。
尤其是宋遠橋那邊,少林聽了他們的傳話,竟說“既俞三俠非是我少林弟子所傷,便望武當日後莫要再提這樣的話”,若不是宋遠橋與俞蓮舟均是沉穩克製之性,怕是又要起一場衝突。
張三豐聞得如此結果,也隻能長歎一聲,多餘的話卻不再提。
如此春來秋往,轉眼又過兩年。
宋青書已到了可以下山行走的年紀。
宋青書眉頭一皺,“隻有二師叔一個?我爹爹和太師父,還有各位師叔呢?”
小道童答道:“除了二師叔和六師叔,其他幾位都被祖師爺帶下山去啦。”
宋青書聞言恍然。
為緩解張無忌所中寒毒,最近一段時日張三豐和宋遠橋等人四處為他尋找靈丹妙藥,百年以上的野山參、成形首烏、雪山茯苓……等等,但凡打探到哪裏有類似的珍奇靈物,便下大力氣尋去。
隻是有些時候想要獲取此類珍物,單隻有錢財卻是決計不夠,少不得要賣一賣麵子。
莫說宋遠橋幾人,便是須得張三豐親自出麵的時候也不在少數,想來今日便是如此。
思及此,宋青書立刻放下手中碗筷,先是對麵露憂色的張無忌安撫了幾句,交代他不必等待自己,自可先行用飯,隨後便出得門來,跟傳信的小道童一起向後院趕去。
一路行來宋青書便知此前他所猜測的果然不錯,來襲者正是為了張三豐百歲壽宴那日被擒之人而來。
那被擒者一直被關押在紫霄宮後院,張鬆溪帶著張翠山和莫聲穀訊問過他幾次,無奈他嘴極嚴,不但拒不答話,問得多了還要拿無忌的傷勢出來冷嘲熱諷,張翠山幾次被他激得險些拔劍傷人。
然武當終究乃是名門正派,張三豐與七俠均不是道貌岸然心思歹毒之人,故而便是對這以陰毒掌法傷了張無忌的人,亦不曾擅動私刑使什麽嚴酷手段。
又見實在從他口中問不出什麽,便隻得將人關了,且等等看他背後之人會不會出手——
這人之所以表現得如此有恃無恐鎮定自若,若說他背後無人,不是堅信會有人來救自己脫困,便是莫聲穀也是不信的。
而今果然,來救他的人出現了!
宋青書進得關押那人的後院,便見俞蓮舟正與一高瘦漢子戰在一處。
殷梨亭抱劍守在一旁,見宋青書進來,便對他招了招手:“青書。”
宋青書依言走到他身邊,“六叔。”
“嗯。”殷梨亭麵色有些凝重,但聽得宋青書叫他,還是側首對他露出了一個軟和的笑容。
宋青書見他這樣便知那高瘦漢子應是不大好對付,細看場內,果然發現俞蓮舟行動間有些異樣,似是時刻小心不被那漢子掌法近身。
心中立時有了猜測,宋青書放輕聲音:“這來人……可是與那日被擒之人掌法出自同源?”
殷梨亭點點頭,“想來應該是了。否則二哥也不會如此行動。”
他來得比宋青書稍早,初至時恰見俞蓮舟與那漢子對了一掌,當時俞蓮舟臉色微變,隨後便抽劍出鞘,隻以劍法相搏,再未與對方近身纏鬥過。
“這玄冥神掌掌力極其陰毒霸道,此前二哥便在那被擒之人手上吃過虧,依師父之言,便是以二哥如今的內力修為,若被對方以掌力所傷,怕是也會身中寒毒。”
殷梨亭有些憂心,偏偏是在這個時候師父和師兄弟們都不在觀內。
這來人挑此時闖上山來,隻是巧合,還是根本就算準了這點?
正兀自思忖間,便聽得身邊宋青書一聲低喝:“六叔小心!”
話音未落,他已是一把將殷梨亭推了出去,同時“錚!”的一聲脆響,卻是宋青書以劍鞘抵住了一柄雪白長劍,將偷襲者擋在了麵前!
殷梨亭悚然一驚,竟是在宋青書發聲之前,全未注意到有人潛伏在院內,伺機準備出手偷襲。
宋青書單手按住劍柄,緩緩抽出佩劍,對麵那麵罩黑巾、看不清長相的偷襲者也不阻止,待見宋青書已執劍在手,便撤迴與他劍鞘相抵的長劍,揉身攻了上來。
宋青書卻並不與他多做糾纏,揮劍隨意擋開對方的攻勢,他喚了聲:
“六叔!”
殷梨亭會意,轉瞬便與他交換身位,代他擋在那人麵前。
宋青書旋身便衝向關押那被擒之人的房間,豈知尚未觸及房門,那兩扇木門已然被從內而外吹飛開來,隨即三人身影飛躍而出,其中兩人與那偷襲者做一樣打扮,麵罩黑巾看不清容貌,那被擒之人被其中一人扶在手裏,三人並不戀戰,出得門來便要躍上屋頂,遠遁而去。
宋青書自不可能令他們如願。
飛身上前,手中長劍一閃,宋青書已是輕而易舉攔下一人。
那人無奈之下迴身應戰,竟也不動用兵器,隻憑指力彈開宋青書劍尖,倒讓他輕咦一聲,有了幾分驚訝。
然另一人攜帶著那被擒之人眼看便要逃遠,宋青書再無留手,劍尖一挑,便削向對手指尖。
那人怪笑一聲,竟避也不避,手指迎劍而上!
“叮”的一聲脆響,宋青書劍尖被對方以雙指夾住,微一用力——
竟是應聲而斷!
宋青書麵色猛地一沉。
“大力金剛指?”
他冷聲問。
那人嘿然冷笑,卻不答話。
正待轉身追同伴而去,卻忽覺後頸一寒,他驟然擰身,險險避過宋青書劈來一劍。
未曾想到宋青書年紀輕輕,被人以指力捏斷佩劍後竟不遲疑退卻,反而逼身再上,他又是驚奇又是有些不耐,思慮間出手便不自覺加重了幾分,眼見雙指已是捏上對方臂膀,正待斷骨分筋……
便想著如今已是收力不及,不如索性就給對方個教訓也好。
卻隻見一團血霧猛地在空中爆開,隨即手上傳來一陣劇痛——
右手竟是有三根手指被連根削斷!
他呆了一呆,隨即一聲怒嘯,正要合身撲上……
“快撤!”
那本與殷梨亭纏鬥在一起的蒙麵人卻是一劍蕩開殷梨亭,飛身過來抓住他的手臂,徑直上了屋頂。
“可……”那人還想掙紮,卻聽蒙麵人教訓了一句:“你若想等張三豐迴來便去!”
這才老實了,任由蒙麵人帶著他縱身而去。
宋青書還想再追,卻是被殷梨亭與俞蓮舟聯手攔下。
“莫再追了,青書。”俞蓮舟對他搖了搖頭,“這幾人身手不凡來曆成謎,如今隻有我們三人,貿然追上若遭遇埋伏,恐得不償失。”
宋青書何嚐不明白這個道理?
隻是——
“最後與我交手那人,使的是大力金剛指。”
他冷聲道。
此言一出,俞蓮舟和殷梨亭均是一怔。
然而此時再想說什麽也是為時已晚,那幾人早已跑沒了蹤影,俞蓮舟歎息一聲,最後隻拍拍宋青書肩膀:
“此事……待得你太師父和三叔迴來,再說與他們聽吧。”
當日晚些時候,張三豐等人自山下迴返,俞蓮舟果然將白日所生之事一一稟明,待聽得那夥人中竟有一人使的是大力金剛指,又親眼看了宋青書被人以指力捏斷的佩劍,俞岱岩已是雙拳緊握。
張鬆溪想的卻是比他更多:
“若擄走無忌與當年以指力傷了三哥之人彼此相識,這倒也解釋得通——兩者所為皆是屠龍刀。然無論大力金剛指抑或玄冥神掌,俱都是極上乘的武功,如此高手聚集在一起,江湖上怎竟從未傳出半點消息?”
莫非他們不是江湖中人?
但若非江湖中人,又怎會消息如此靈通?
須知當年知道俞岱岩接觸過屠龍刀的,便隻有天鷹教而已,這幾人並非天鷹教中人,卻能在武當山下攔截俞岱岩,捏斷他四肢骨節,若非有莫大的能量,斷做不到如此。
眾人對視一眼,心底一個答案唿之欲出——
非是江湖中人,卻又消息靈通,能量巨大,且能招攬到如此高手……
除了元國朝廷,還能作何他想?
張鬆溪不由一聲長歎。
如今元國武林因屠龍刀一事已初現亂勢,若朝廷借此機會分化武林同道,又或趁機將水攪得更渾,以期瓦解武林人士抗元之勢,又有何解?
正悵惘間,便聽得張三豐道:
“遠橋,你帶蓮舟與青書……不,還是隻帶蓮舟一人罷,即刻啟程前往少林,將今日之事說與空聞方丈,問他是什麽意見。
鬆溪和黎亭走趟峨嵋,提醒滅絕師太小心朝廷動作。
岱岩、翠山和聲穀便留在武當,無忌的傷勢還需人看顧。”
說罷,他輕歎了口氣:
“如今……也隻能做到如此了。”
眾人皆知張三豐的安排已是眼下武當所能做到的最好,便齊聲應諾。
隻宋青書並不是很看好少林與峨嵋兩家的反應。
少林向來自掃門前雪,峨嵋掌門滅絕師太雖有俠性,卻終究性情古怪,又因謝遜一事與武當多少生了罅隙,也不知對武當的勸告能聽進多少……
果不其然,數日以後,宋遠橋與張鬆溪等人相繼迴返武當,帶迴的消息卻並不令人滿意。
尤其是宋遠橋那邊,少林聽了他們的傳話,竟說“既俞三俠非是我少林弟子所傷,便望武當日後莫要再提這樣的話”,若不是宋遠橋與俞蓮舟均是沉穩克製之性,怕是又要起一場衝突。
張三豐聞得如此結果,也隻能長歎一聲,多餘的話卻不再提。
如此春來秋往,轉眼又過兩年。
宋青書已到了可以下山行走的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