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水北岸,行軍中的楚軍,得外圍斥候告警,知道大量敵騎出現,便將隨行車輛連成一個個車陣,相互靠在一起。
當齊軍軍騎兵湧來時,楚兵聚集在一個個車陣中,做好了戰鬥準備。
有輕騎靠近車陣,卻被射出的箭矢逼退,這些輕騎卻沒走遠,繞著車陣外圍轉來轉去。
抵達的齊軍騎兵越來越多,不一會,齊軍主帥、鹹陽王斛律光也趕到了,策馬停留在一個土丘上,用千裏鏡看著眼前戒備森嚴的楚軍車陣。
這支楚軍,以步兵為主,騎兵不過千,兵力看上去大概有五六千。
各車陣完好,靠在一起,暫時沒有破綻,強攻的話...
他環顧四周,隻見己方騎兵越來越多,明顯多於這支被圍的楚軍。
雖然圍住的不是楚軍騎兵主力,但吃掉這幾千人,也能震動河南,讓那些如影隨形的敵軍,愈發焦躁起來。
斛律光很快做了決定,讓各部兵馬分頭行動。
一部分在楚軍車陣外圍輪流遊蕩,迫使對方一直結陣,無法行軍。
其他人,向外圍散開,要在數十裏範圍內展開搜索。
他判斷這支有數千步兵的車隊是個誘餌,一旦己方在此逗留過久,敵軍騎兵就會圍過來。
因為之前斥候就偵察到這支軍隊的行軍路線,可以說是直來直往:從西麵濟陰方向,沿著濟水一路向西。
隨行有大量馬車,看上去是在運輸糧草,是個規模不小的運糧隊。
但是,斥候們根據車轍的深淺程度,以及沿途並未有明顯米粒、穀殼、草葉灑落的情況來判斷,認為這是誘餌:
車上未必載著大量糧草,之所以看上去車隊浩浩蕩蕩,無非是為了吸引他們來攻。
斛律光得了斥候們的匯報,思考後,也得出同樣判斷:這是敵軍故意放出來的誘餌,引他們上鉤。
己方兵馬入了河南以後,基本上搜刮不到太多糧食,所以得知有“楚軍運糧隊”接近,必然忍不住要去攻。
如此一來,就中了對方的計,這支隊伍沿著濟水向西走,周圍肯定有騎兵尾隨。
一旦齊軍為了奪糧而強攻車隊,很容被尾隨而至的楚軍騎兵襲擊,或者“咬住”,再也甩不開。
相互算計,真是煞費苦心。
斛律光之前做了布置,故意讓楚軍發現自己兵馬的蹤跡,本來是想要引對方奮力追擊,然後落入自己設下的伏擊圈。
結果,對方很謹慎,不肯窮追不舍,現在反倒派出一個誘餌,大張旗鼓的來引他上鉤。
斛律光看著遠處的楚軍車陣,笑著搖搖頭。
他麾下騎兵眾多,基本是一人雙馬,所以,即便楚軍如此設計,他也有自信,連餌帶人,一起解決了。
眼下著這車隊,既然被圍,那就死定了。
你們想走?沒門!
他隻需要派少量騎兵在外圍轉悠,就能盯死這支隊伍,五六千人,等於是將死之人,什麽也做不了。
其他楚軍若來,麵對己方大量騎兵,下場隻有一個。
斛律光想著想著,很快想到了黎陽。
蘭陵王高長恭,率軍駐紮黎陽山,和黎陽守軍互為犄角,要拖住來犯楚軍,守住鄴城南麵門戶。
畢竟,黎陽距離鄴城不過百裏而已。
而斛律光率軍進入河南,就是要尋找河南楚軍破綻,殲滅幾支兵馬,搞得河南雞飛狗跳,迫使北犯的楚軍南撤。
現在,他不知黎陽那裏戰況如何,如今在河南,和大量楚軍周旋了十幾日,也該有戰績了。
否則,再這麽拖下去,可不妙。
楚國國主,是大名鼎鼎的李笠,斛律光可不認為對方沉默了五年後忽然揮師北侵,是臨時決定。
此人親自率軍出征,可不會那麽容易善罷甘休,黎陽那邊,未必能撐太久。
畢竟,對方有神秘的大威力兵器,十餘年前就以此攻入鄴城,現在,更不會被黎陽阻擋太久。
想到鄴城,斛律光就想到了女婿、皇帝高緯。
高緯成日裏尋歡作樂,不理政務,朝政為和士開等佞臣把持。
若黎陽失守,楚軍逼近鄴城,這幫佞臣搞不好會攛掇皇帝跑去晉陽,讓別人來守鄴城。
真要是這樣,就麻煩了:大敵當前,皇帝卻丟下京城跑了,此舉必然導致鄴城軍民人心惶惶。
不過,高緯任用的大臣之中,尚書仆射唐邕倒是有真才實幹,能文能武,所以斛律光出征前,勸得皇帝以唐邕來主持鄴城防務。
所以,黎陽那裏,應該還能撐一陣子吧?
斛律光琢磨著戰局,不知不覺入了神,不知何故,心中有些不安。
他越發覺得,自己該迴去,而不是在河南耗下去。
不知過了多久,隨從低聲提醒:“大王,敵陣有動靜!”
斛律光聞言,用千裏鏡一看,卻見楚軍車陣裏,已經搭起了一個架子。
架子還在搭建中,目前大概有兩丈高,仿佛是修建井欄(可以容納大量弓箭手居高臨下射擊的高層建築)
斛律光看了一會,覺得有些不妙:楚軍似乎早有準備,架子搭得很快。
若是為了讓弓箭手居高臨下放箭,這就有些多餘,更可能是作為望樓。
他有從楚軍那裏繳獲的千裏鏡,對方自然不會缺這玩意。
這裏地勢平坦,楚兵在高台上居高臨下,用千裏鏡可以將方圓數裏甚至十餘裏的動靜看清楚。
那麽...
斛律光想到細作探來的軍情:河南各地堡壘,距離在數裏左右,相互間能以望樓上的千裏鏡佐以燈光、圖案傳遞消息。
所以,眼前楚軍車陣裏升起來的高架,怕不是用來向周圍傳遞消息。
他們等在這裏守株待兔,一舉一動,會被眼前楚軍以高台望樓向四周傳遞,譬如在布上寫大字,然後掛起來。
外圍楚軍斥候用千裏鏡看望樓上懸掛的布,就能將這裏周圍的情況弄清楚。
若如此,趕來的楚軍,就能從容應對,而他們,很容易被對方包圍。
“撤,傳令,撤退。”斛律光很快做出了決定,取消此次“圍獵”。
他率兵進入河南,冒著極大風險和楚軍周旋,眼見著“獵犬們”越來越多,靠得越來越近,可不能自大。
實在不行,寧可撤退。
。。。。。。
清晨,濟水畔車陣,吹了一夜風的楚軍將士們,等來了援軍。
連夜趕路的李昕,帶著疲憊的部下們趕到這裏,依舊撲了個空,覺得頗為無奈:敵軍狡猾,竟然沒有上鉤。
一路上過來,有斥候在外圍遊弋,防止齊軍伏擊,所以這些斥候已經和濟水畔友軍聯係上。
李昕一個多時辰之前,就知道濟水畔的友軍安然無恙,而敵軍昨日就已經開溜了。
他下了馬,和友軍主帥、行軍都督樊毅交談起來。
臉上滿是鬱悶的樊毅歎道:“確實是主力,但他們很狡猾,看破我軍意圖,沒有逗留太久,就撤圍往西走了。”
“不是真的往西,他們繞個圈,後來往北走了。”李昕說道,這是“堡壘望樓通信網”傳來的消息。
看樣子,對手不打算在河南逗留了。
“他們要走?莫非聽到什麽風聲?”樊毅有些好奇,北伐軍在除夕之夜攻破黎陽的消息,他收到了,不過軍中大部分將士都不知道這個好消息。
李昕不確定,說出自己的看法:“可能是,或許是覺得不對勁,不想在河南逗留。”
好不容易引來的大魚,剛要咬鉤,卻突然跑了,事已至此,抱怨無用。
他看著眼前車陣,有些遺憾:若敵軍昨日強攻,就好了。
李昕知道敵軍主力在引他尾隨,然後引入包圍圈,所以,和友軍一道設了個圈套,反過來引誘對方上鉤。
行軍都督樊毅,率步兵“押送”大量“糧車”,沿著濟水往西走,扮做運糧隊。
車上裝載著大量箭矢、兵器,以及少部分糧草,所以就是個誘餌,讓敵軍以為是運糧隊,於是來攻。
而李昕則根據樊毅的行程,和另一位行軍都督各自率兵在外圍悄悄跟著,一旦發現敵軍圍住樊毅所部兵馬,對方就等於是上鉤了。
樊毅軍中,有架設高台的器械,隻要搭起高大的望台,就能將四周情形看得一清二楚。
然後將敵情“張榜懸掛”,數裏外的友軍斥候,憑借千裏鏡就能得知圍困樊毅軍之敵人的大概情況。
於是,來個內外夾擊,即便無法殲滅敵軍,也能讓其遭受較大傷亡。
但是,敵人狡猾又謹慎,來了,卻走了。
沒辦法,齊軍兵力眾多,都是騎兵,至少一人一馬,移動速度快,作戰能力強,想戰就戰,想走就走,本身就是極難對付的敵人。
他們在大平原地區,拚盡全力和對方鬥智鬥勇,沒有“打虎不成反受其害”,已經是不錯的結果。
李昕和部下,在車陣休息了大概一個時辰,有斥候趕來,帶來最新敵情:
據北麵許多堡壘望樓匯報,有大股齊軍騎兵往北而去。
敵軍已經過了黃墟,看樣子,是要渡河北返。
黃墟在開封東北大概百餘裏位置,距離黃河邊很近,看來,齊軍是不打算在河南逗留,要返迴河北。
如今是正月十四,風雪大作,依舊天寒地凍,所以黃河河麵依舊凍結,齊軍不需要船隻,就能在任意一處河段,輕易踏冰渡河北上。
“還是讓他們跑了。”樊毅有些鬱悶,無數將士忙碌了十餘日,還是沒能把這支強勁的齊軍騎兵主力留在河南。
但李昕卻不發愁:“想走?沒門!”
當齊軍軍騎兵湧來時,楚兵聚集在一個個車陣中,做好了戰鬥準備。
有輕騎靠近車陣,卻被射出的箭矢逼退,這些輕騎卻沒走遠,繞著車陣外圍轉來轉去。
抵達的齊軍騎兵越來越多,不一會,齊軍主帥、鹹陽王斛律光也趕到了,策馬停留在一個土丘上,用千裏鏡看著眼前戒備森嚴的楚軍車陣。
這支楚軍,以步兵為主,騎兵不過千,兵力看上去大概有五六千。
各車陣完好,靠在一起,暫時沒有破綻,強攻的話...
他環顧四周,隻見己方騎兵越來越多,明顯多於這支被圍的楚軍。
雖然圍住的不是楚軍騎兵主力,但吃掉這幾千人,也能震動河南,讓那些如影隨形的敵軍,愈發焦躁起來。
斛律光很快做了決定,讓各部兵馬分頭行動。
一部分在楚軍車陣外圍輪流遊蕩,迫使對方一直結陣,無法行軍。
其他人,向外圍散開,要在數十裏範圍內展開搜索。
他判斷這支有數千步兵的車隊是個誘餌,一旦己方在此逗留過久,敵軍騎兵就會圍過來。
因為之前斥候就偵察到這支軍隊的行軍路線,可以說是直來直往:從西麵濟陰方向,沿著濟水一路向西。
隨行有大量馬車,看上去是在運輸糧草,是個規模不小的運糧隊。
但是,斥候們根據車轍的深淺程度,以及沿途並未有明顯米粒、穀殼、草葉灑落的情況來判斷,認為這是誘餌:
車上未必載著大量糧草,之所以看上去車隊浩浩蕩蕩,無非是為了吸引他們來攻。
斛律光得了斥候們的匯報,思考後,也得出同樣判斷:這是敵軍故意放出來的誘餌,引他們上鉤。
己方兵馬入了河南以後,基本上搜刮不到太多糧食,所以得知有“楚軍運糧隊”接近,必然忍不住要去攻。
如此一來,就中了對方的計,這支隊伍沿著濟水向西走,周圍肯定有騎兵尾隨。
一旦齊軍為了奪糧而強攻車隊,很容被尾隨而至的楚軍騎兵襲擊,或者“咬住”,再也甩不開。
相互算計,真是煞費苦心。
斛律光之前做了布置,故意讓楚軍發現自己兵馬的蹤跡,本來是想要引對方奮力追擊,然後落入自己設下的伏擊圈。
結果,對方很謹慎,不肯窮追不舍,現在反倒派出一個誘餌,大張旗鼓的來引他上鉤。
斛律光看著遠處的楚軍車陣,笑著搖搖頭。
他麾下騎兵眾多,基本是一人雙馬,所以,即便楚軍如此設計,他也有自信,連餌帶人,一起解決了。
眼下著這車隊,既然被圍,那就死定了。
你們想走?沒門!
他隻需要派少量騎兵在外圍轉悠,就能盯死這支隊伍,五六千人,等於是將死之人,什麽也做不了。
其他楚軍若來,麵對己方大量騎兵,下場隻有一個。
斛律光想著想著,很快想到了黎陽。
蘭陵王高長恭,率軍駐紮黎陽山,和黎陽守軍互為犄角,要拖住來犯楚軍,守住鄴城南麵門戶。
畢竟,黎陽距離鄴城不過百裏而已。
而斛律光率軍進入河南,就是要尋找河南楚軍破綻,殲滅幾支兵馬,搞得河南雞飛狗跳,迫使北犯的楚軍南撤。
現在,他不知黎陽那裏戰況如何,如今在河南,和大量楚軍周旋了十幾日,也該有戰績了。
否則,再這麽拖下去,可不妙。
楚國國主,是大名鼎鼎的李笠,斛律光可不認為對方沉默了五年後忽然揮師北侵,是臨時決定。
此人親自率軍出征,可不會那麽容易善罷甘休,黎陽那邊,未必能撐太久。
畢竟,對方有神秘的大威力兵器,十餘年前就以此攻入鄴城,現在,更不會被黎陽阻擋太久。
想到鄴城,斛律光就想到了女婿、皇帝高緯。
高緯成日裏尋歡作樂,不理政務,朝政為和士開等佞臣把持。
若黎陽失守,楚軍逼近鄴城,這幫佞臣搞不好會攛掇皇帝跑去晉陽,讓別人來守鄴城。
真要是這樣,就麻煩了:大敵當前,皇帝卻丟下京城跑了,此舉必然導致鄴城軍民人心惶惶。
不過,高緯任用的大臣之中,尚書仆射唐邕倒是有真才實幹,能文能武,所以斛律光出征前,勸得皇帝以唐邕來主持鄴城防務。
所以,黎陽那裏,應該還能撐一陣子吧?
斛律光琢磨著戰局,不知不覺入了神,不知何故,心中有些不安。
他越發覺得,自己該迴去,而不是在河南耗下去。
不知過了多久,隨從低聲提醒:“大王,敵陣有動靜!”
斛律光聞言,用千裏鏡一看,卻見楚軍車陣裏,已經搭起了一個架子。
架子還在搭建中,目前大概有兩丈高,仿佛是修建井欄(可以容納大量弓箭手居高臨下射擊的高層建築)
斛律光看了一會,覺得有些不妙:楚軍似乎早有準備,架子搭得很快。
若是為了讓弓箭手居高臨下放箭,這就有些多餘,更可能是作為望樓。
他有從楚軍那裏繳獲的千裏鏡,對方自然不會缺這玩意。
這裏地勢平坦,楚兵在高台上居高臨下,用千裏鏡可以將方圓數裏甚至十餘裏的動靜看清楚。
那麽...
斛律光想到細作探來的軍情:河南各地堡壘,距離在數裏左右,相互間能以望樓上的千裏鏡佐以燈光、圖案傳遞消息。
所以,眼前楚軍車陣裏升起來的高架,怕不是用來向周圍傳遞消息。
他們等在這裏守株待兔,一舉一動,會被眼前楚軍以高台望樓向四周傳遞,譬如在布上寫大字,然後掛起來。
外圍楚軍斥候用千裏鏡看望樓上懸掛的布,就能將這裏周圍的情況弄清楚。
若如此,趕來的楚軍,就能從容應對,而他們,很容易被對方包圍。
“撤,傳令,撤退。”斛律光很快做出了決定,取消此次“圍獵”。
他率兵進入河南,冒著極大風險和楚軍周旋,眼見著“獵犬們”越來越多,靠得越來越近,可不能自大。
實在不行,寧可撤退。
。。。。。。
清晨,濟水畔車陣,吹了一夜風的楚軍將士們,等來了援軍。
連夜趕路的李昕,帶著疲憊的部下們趕到這裏,依舊撲了個空,覺得頗為無奈:敵軍狡猾,竟然沒有上鉤。
一路上過來,有斥候在外圍遊弋,防止齊軍伏擊,所以這些斥候已經和濟水畔友軍聯係上。
李昕一個多時辰之前,就知道濟水畔的友軍安然無恙,而敵軍昨日就已經開溜了。
他下了馬,和友軍主帥、行軍都督樊毅交談起來。
臉上滿是鬱悶的樊毅歎道:“確實是主力,但他們很狡猾,看破我軍意圖,沒有逗留太久,就撤圍往西走了。”
“不是真的往西,他們繞個圈,後來往北走了。”李昕說道,這是“堡壘望樓通信網”傳來的消息。
看樣子,對手不打算在河南逗留了。
“他們要走?莫非聽到什麽風聲?”樊毅有些好奇,北伐軍在除夕之夜攻破黎陽的消息,他收到了,不過軍中大部分將士都不知道這個好消息。
李昕不確定,說出自己的看法:“可能是,或許是覺得不對勁,不想在河南逗留。”
好不容易引來的大魚,剛要咬鉤,卻突然跑了,事已至此,抱怨無用。
他看著眼前車陣,有些遺憾:若敵軍昨日強攻,就好了。
李昕知道敵軍主力在引他尾隨,然後引入包圍圈,所以,和友軍一道設了個圈套,反過來引誘對方上鉤。
行軍都督樊毅,率步兵“押送”大量“糧車”,沿著濟水往西走,扮做運糧隊。
車上裝載著大量箭矢、兵器,以及少部分糧草,所以就是個誘餌,讓敵軍以為是運糧隊,於是來攻。
而李昕則根據樊毅的行程,和另一位行軍都督各自率兵在外圍悄悄跟著,一旦發現敵軍圍住樊毅所部兵馬,對方就等於是上鉤了。
樊毅軍中,有架設高台的器械,隻要搭起高大的望台,就能將四周情形看得一清二楚。
然後將敵情“張榜懸掛”,數裏外的友軍斥候,憑借千裏鏡就能得知圍困樊毅軍之敵人的大概情況。
於是,來個內外夾擊,即便無法殲滅敵軍,也能讓其遭受較大傷亡。
但是,敵人狡猾又謹慎,來了,卻走了。
沒辦法,齊軍兵力眾多,都是騎兵,至少一人一馬,移動速度快,作戰能力強,想戰就戰,想走就走,本身就是極難對付的敵人。
他們在大平原地區,拚盡全力和對方鬥智鬥勇,沒有“打虎不成反受其害”,已經是不錯的結果。
李昕和部下,在車陣休息了大概一個時辰,有斥候趕來,帶來最新敵情:
據北麵許多堡壘望樓匯報,有大股齊軍騎兵往北而去。
敵軍已經過了黃墟,看樣子,是要渡河北返。
黃墟在開封東北大概百餘裏位置,距離黃河邊很近,看來,齊軍是不打算在河南逗留,要返迴河北。
如今是正月十四,風雪大作,依舊天寒地凍,所以黃河河麵依舊凍結,齊軍不需要船隻,就能在任意一處河段,輕易踏冰渡河北上。
“還是讓他們跑了。”樊毅有些鬱悶,無數將士忙碌了十餘日,還是沒能把這支強勁的齊軍騎兵主力留在河南。
但李昕卻不發愁:“想走?沒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