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多雲間晴,在皇宮宿衛的李笠,帶著隨從巡視各處門禁,他看著眼前此起彼伏的宮殿,隻覺心曠神怡。
這個時代的宮殿建築風格,和明清的宮殿建築風格有所不同,他去過故宮,現在看南朝皇宮,隻覺南朝皇宮建築氣勢恢宏磅礴。
用一個詞形容,就是“大氣”。
相比之下,故宮建築雖然也很漂亮,相比之下,就有些“小家碧玉”的感覺。
李笠仔細研究過這個時代的建築技術,覺得大概是建築技術不同帶來的區別:這個時代的建築,還是以夯土建築為主。
要想建大殿,承重牆和隔牆就得厚,牆一厚,宮殿尺寸以及台基就得跟著擴大。
這個時代的宮殿建築都十分宏偉,就是因為夯土建築為了達到設計的結構強度,尺寸必須夠大。
李笠這幾日在宮裏到處轉悠,琢磨著若是以磚石建築來頂替夯土建築,皇宮的宮殿群必然會變得小巧、精美。
這樣一來,還真是顯得小家子氣。
但是住起來,還是小巧精致的宮殿舒適。
李笠在宮裏湊合著過了幾夜,總覺得白天看上去高大威猛的宮殿群,到了晚上就是鬼片現場,到處陰森森的。
行走其間,夜風一起,總覺得陰風陣陣,亭台樓閣間,仿佛有什麽東西飄來飄去。
甚至有“嚶嚶嚶”的抽泣聲。
這不是幻聽,李笠昨晚夜巡時就真的撞見了,不過那是個被同伴欺負的宮女,淩晨被趕起來,到宿舍外打水、燒水。
四周漆黑一片,宮女心中害怕卻不敢不出來幹活,加上委屈,躲在角落偷偷哭。
東南風吹過,帶來些許聲音,李笠循聲望去,望向東南方向的太極殿。
今日,文武百官上朝,皇帝及太後臨朝,商議國家大事?並進行一係列人事任命。
三日前?出了大事,首先是尚書省出事:錄尚書事的尋陽王?在尚書省接受官員拜賀時?忽然有兇徒作亂。
包括幾位輔政大臣在內的許多官員,死於非命。
聞訊趕來的禁軍將領侯安都等人?遇見逃出來的尋陽王、宜都王,得知有逆賊在宮中作亂?而二王得了太後旨意?要帶人平亂、護駕,便隨二王衝向皇宮。
結果一番廝殺之後,驚覺尋陽王、宜都王才是逆賊。
二王隨後死於亂軍之中,皇帝和太後有驚無險。
而奉命進宮穩定局麵的湘東王?因為本就身患重病?入宮後不久便病發暈厥。
次日淩晨不幸去世。
這就是整件事的公開說法,李笠不知道別人信不信,反正他是裝作信了。
尋陽王、宜都王作亂,死於亂軍之中,而入宮護駕的湘東王?勞累過度也死了。
幾位輔政大臣及一些官員遇害,皇宮禁軍將士多有傷亡?那些奮力保衛皇帝和太後而戰死的人當中,又有不少東宮故人。
這件事影響很大?直接改變了政局,並使得政局未來走向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中樞輔政班底全部完蛋?其中還包括最有威望的宗王?而皇帝兩個親叔叔造反失敗?為此喪生的官員、將領、兵卒有很多。
接下來,皇帝(太後)該怎麽辦?
朝廷該怎麽辦?
誰來填補輔政大臣的空缺?宗室之中,誰來做輔政藩王?
另一位皇叔麽?
尋陽王、宜都王剛迴京,就鬧出大事,再讓一位皇叔迴來輔政,皇帝和太後能放心麽?
然而,不選皇叔輔政,選哪個宗室?
輩分大的宗室不是沒有,但要輔政的話,資曆和威望差太遠,難以服眾。
皇帝叔叔一輩的宗室,人也很多,但同樣沒幾個資曆和威望過硬。
鄱陽王蕭嗣,資曆和威望倒是可以,本人就在京城,並在事變當日入宮護駕,立下功勞。
然而讓鄱陽王來輔政,皇叔們服氣麽?
鄱陽王的叔叔、弟弟眾多,是旁支宗室中,最為枝繁葉茂的一支,故鄱陽王曾輔政,就有皇叔不服。
衝突之後,兩敗俱傷,前後死了三位皇叔,而故鄱陽王也遇害。
現在若讓鄱陽王蕭嗣輔政,也不知哪天又出什麽大事。
與此同時,其他輔政大臣人選也是個問題。
先帝心腹,以及太後能用的東宮故人,此次事變傷亡慘重,其他故人不是沒有,但難堪大任,也無法服眾。
甚至連執掌宮禁後能讓太後放心的人都很少。
除此之外,又有一件事,讓太後頭疼不已:湘東王去世,湘東王妃請求太後做主,讓湘東王嫡孫蕭莊以世孫的身份繼承王位,而不是讓世子蕭方諸“兄終弟及”。
這個問題很棘手,因為蕭莊確實是湘東王嫡孫,而蕭方諸是庶子。
雖然世子蕭方諸繼湘東王位合情合理,但聯係到皇帝繼位的問題,就顯得矛盾:皇帝是以皇太孫的身份繼位,這就是父死子繼。
若太後拒絕湘東王妃的請求,那就是主張“兄終弟及”,如此,自己兒子算是怎麽迴事?
這問題該怎麽解決?是個麻煩。
不過,這些事情對於李笠而言,都無所謂,因為他不參與朝議,也不想趟渾水。
文武百官上朝,他在殿外巡視,自己並不覺得有什麽不妥。
該怎麽做,李笠已經和鄱陽王“勾兌”好了,如今大大小小的文武官員、宗室王侯都在渾水摸魚,他也在摸魚。
即便摸不到最大的魚,也一定會有收獲。
。。。。。。
下午,太後謝氏召見李笠,李笠因為連日不分晝夜值守,麵容有些憔悴。
謝太後亦是如此,這幾日都沒好好休息,不是不想休息,而是睡不著。
東宮故人、先帝心腹,都已經傷亡大半,她和兒子,能依靠的人驟然變少,無論是在朝中,還是在宮裏,能信任的人,已經不多了。
謝太後出身陳郡謝氏,但至親娘家人靠不,因為兄弟已經不在了,至於族人...
族人都被清貴要職架起,無實權,也不會掌兵,擔不起重任。
至於宗室,人倒是很多,環繞周圍,一個個虎視眈眈,也不知哪天,誰又來個突然發難,衝擊皇宮。
而近在咫尺的禁軍將領們心思莫測,謝太後就怕哪天又來個“誤會”。
時局不妙,皇帝真的成了孤家寡人,可以信賴的人都沒幾個,謝太後如坐針氈,知道自己再不采取措施,兒子就真的要完了。
“彭城公,令愛可有婚配?”謝太後明知故問,李笠迴答:“迴太後,小女平安尚未有婚配。”
“平安,我見過許多次,很好,很不錯。”
謝太後緩緩說著,看著李笠,心中忐忑不安。
她思來想去,覺得唯一能保住皇帝的人,恐怕就隻有李笠這頭猛虎,雖然有隱患,但權衡利弊,也隻能如此。
對方未必願意為了皇帝而赴湯蹈火,除非...
但是,一旦她說出口,而李笠拒絕,怎麽辦?
“彭城公,陛下也見過平安了,很喜歡。”
李笠麵無表情,沒吭聲,謝太後硬著頭皮開條件:“我也很喜歡平安,要為陛下,立平安為皇後。”
說完,下意識握緊雙手。
如果李笠拒絕,意味著拒絕為皇帝護駕,那麽她母子二人,麵對一群不懷好意的宗室、文武官員,已經沒有什麽自保能力了。
“太後,臣惶恐,臣鬥膽,請問太後,陛下知道這件事麽?”
李笠問,微微低頭,看著前方地麵。
謝太後趕緊說:“陛下見過平安的,很喜歡。”
“可自劉宋以來,未聞民女可為皇後,國朝亦是如此,數十年來,不要說皇子,就是宗室王侯,也未聞娶民女為妻者。”
李笠說話不緊不慢,聽在謝太後耳裏,如同漸漸炸響的天雷。
“臣出身微寒,雖然小女知書達理,但門第配不上士族,遑論皇族,陛下一時興起,要立小女為後,日後,如何麵對曆代先帝?”
謝太後覺得心跳加速,想要挽迴:“無妨,彭城公為國之棟梁,如何不能為國外戚?”
她之前就在猶豫,所以去年提了一聲之後,也看了李平安,但下不定決心,因為李家確實出身微寒,無門第可言。
但事到如今,已經顧不得這麽多了。
“陛下將來,會恨太後的,恨太後,為自己立了一個民女為後,而不是王謝高門女,亦或是甲族女郎,臣不忍如此,所以,還請太後深思。”
“李卿,可是要見我母子陷於水深火熱之中麽?”謝太後做最後的努力,把話挑明,麵上平靜,但心中驚慌不已。
李笠若不願意倒向皇帝,那就意味著,對方已經和什麽人達成了約定。
或許,是鄱陽王?
那,那....
“太後言重了,微臣並無此意。”李笠依舊微微低頭,“臣受先帝恩遇,無以為報,願赴湯蹈火。”
“太後若不放心,微臣,請讓犬子入宮,長伴陛下左右....”
“嗚嗚嗚...”謝太後忽然掩麵而泣,施展一個女人能夠施展的最大威力招數。
李笠見了,眼皮直跳:一言不合就哭...你還真的哭了!
他反應很快,立刻跪拜:“臣罪該萬死,臣死罪!請太後治罪!”
這個時代的宮殿建築風格,和明清的宮殿建築風格有所不同,他去過故宮,現在看南朝皇宮,隻覺南朝皇宮建築氣勢恢宏磅礴。
用一個詞形容,就是“大氣”。
相比之下,故宮建築雖然也很漂亮,相比之下,就有些“小家碧玉”的感覺。
李笠仔細研究過這個時代的建築技術,覺得大概是建築技術不同帶來的區別:這個時代的建築,還是以夯土建築為主。
要想建大殿,承重牆和隔牆就得厚,牆一厚,宮殿尺寸以及台基就得跟著擴大。
這個時代的宮殿建築都十分宏偉,就是因為夯土建築為了達到設計的結構強度,尺寸必須夠大。
李笠這幾日在宮裏到處轉悠,琢磨著若是以磚石建築來頂替夯土建築,皇宮的宮殿群必然會變得小巧、精美。
這樣一來,還真是顯得小家子氣。
但是住起來,還是小巧精致的宮殿舒適。
李笠在宮裏湊合著過了幾夜,總覺得白天看上去高大威猛的宮殿群,到了晚上就是鬼片現場,到處陰森森的。
行走其間,夜風一起,總覺得陰風陣陣,亭台樓閣間,仿佛有什麽東西飄來飄去。
甚至有“嚶嚶嚶”的抽泣聲。
這不是幻聽,李笠昨晚夜巡時就真的撞見了,不過那是個被同伴欺負的宮女,淩晨被趕起來,到宿舍外打水、燒水。
四周漆黑一片,宮女心中害怕卻不敢不出來幹活,加上委屈,躲在角落偷偷哭。
東南風吹過,帶來些許聲音,李笠循聲望去,望向東南方向的太極殿。
今日,文武百官上朝,皇帝及太後臨朝,商議國家大事?並進行一係列人事任命。
三日前?出了大事,首先是尚書省出事:錄尚書事的尋陽王?在尚書省接受官員拜賀時?忽然有兇徒作亂。
包括幾位輔政大臣在內的許多官員,死於非命。
聞訊趕來的禁軍將領侯安都等人?遇見逃出來的尋陽王、宜都王,得知有逆賊在宮中作亂?而二王得了太後旨意?要帶人平亂、護駕,便隨二王衝向皇宮。
結果一番廝殺之後,驚覺尋陽王、宜都王才是逆賊。
二王隨後死於亂軍之中,皇帝和太後有驚無險。
而奉命進宮穩定局麵的湘東王?因為本就身患重病?入宮後不久便病發暈厥。
次日淩晨不幸去世。
這就是整件事的公開說法,李笠不知道別人信不信,反正他是裝作信了。
尋陽王、宜都王作亂,死於亂軍之中,而入宮護駕的湘東王?勞累過度也死了。
幾位輔政大臣及一些官員遇害,皇宮禁軍將士多有傷亡?那些奮力保衛皇帝和太後而戰死的人當中,又有不少東宮故人。
這件事影響很大?直接改變了政局,並使得政局未來走向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中樞輔政班底全部完蛋?其中還包括最有威望的宗王?而皇帝兩個親叔叔造反失敗?為此喪生的官員、將領、兵卒有很多。
接下來,皇帝(太後)該怎麽辦?
朝廷該怎麽辦?
誰來填補輔政大臣的空缺?宗室之中,誰來做輔政藩王?
另一位皇叔麽?
尋陽王、宜都王剛迴京,就鬧出大事,再讓一位皇叔迴來輔政,皇帝和太後能放心麽?
然而,不選皇叔輔政,選哪個宗室?
輩分大的宗室不是沒有,但要輔政的話,資曆和威望差太遠,難以服眾。
皇帝叔叔一輩的宗室,人也很多,但同樣沒幾個資曆和威望過硬。
鄱陽王蕭嗣,資曆和威望倒是可以,本人就在京城,並在事變當日入宮護駕,立下功勞。
然而讓鄱陽王來輔政,皇叔們服氣麽?
鄱陽王的叔叔、弟弟眾多,是旁支宗室中,最為枝繁葉茂的一支,故鄱陽王曾輔政,就有皇叔不服。
衝突之後,兩敗俱傷,前後死了三位皇叔,而故鄱陽王也遇害。
現在若讓鄱陽王蕭嗣輔政,也不知哪天又出什麽大事。
與此同時,其他輔政大臣人選也是個問題。
先帝心腹,以及太後能用的東宮故人,此次事變傷亡慘重,其他故人不是沒有,但難堪大任,也無法服眾。
甚至連執掌宮禁後能讓太後放心的人都很少。
除此之外,又有一件事,讓太後頭疼不已:湘東王去世,湘東王妃請求太後做主,讓湘東王嫡孫蕭莊以世孫的身份繼承王位,而不是讓世子蕭方諸“兄終弟及”。
這個問題很棘手,因為蕭莊確實是湘東王嫡孫,而蕭方諸是庶子。
雖然世子蕭方諸繼湘東王位合情合理,但聯係到皇帝繼位的問題,就顯得矛盾:皇帝是以皇太孫的身份繼位,這就是父死子繼。
若太後拒絕湘東王妃的請求,那就是主張“兄終弟及”,如此,自己兒子算是怎麽迴事?
這問題該怎麽解決?是個麻煩。
不過,這些事情對於李笠而言,都無所謂,因為他不參與朝議,也不想趟渾水。
文武百官上朝,他在殿外巡視,自己並不覺得有什麽不妥。
該怎麽做,李笠已經和鄱陽王“勾兌”好了,如今大大小小的文武官員、宗室王侯都在渾水摸魚,他也在摸魚。
即便摸不到最大的魚,也一定會有收獲。
。。。。。。
下午,太後謝氏召見李笠,李笠因為連日不分晝夜值守,麵容有些憔悴。
謝太後亦是如此,這幾日都沒好好休息,不是不想休息,而是睡不著。
東宮故人、先帝心腹,都已經傷亡大半,她和兒子,能依靠的人驟然變少,無論是在朝中,還是在宮裏,能信任的人,已經不多了。
謝太後出身陳郡謝氏,但至親娘家人靠不,因為兄弟已經不在了,至於族人...
族人都被清貴要職架起,無實權,也不會掌兵,擔不起重任。
至於宗室,人倒是很多,環繞周圍,一個個虎視眈眈,也不知哪天,誰又來個突然發難,衝擊皇宮。
而近在咫尺的禁軍將領們心思莫測,謝太後就怕哪天又來個“誤會”。
時局不妙,皇帝真的成了孤家寡人,可以信賴的人都沒幾個,謝太後如坐針氈,知道自己再不采取措施,兒子就真的要完了。
“彭城公,令愛可有婚配?”謝太後明知故問,李笠迴答:“迴太後,小女平安尚未有婚配。”
“平安,我見過許多次,很好,很不錯。”
謝太後緩緩說著,看著李笠,心中忐忑不安。
她思來想去,覺得唯一能保住皇帝的人,恐怕就隻有李笠這頭猛虎,雖然有隱患,但權衡利弊,也隻能如此。
對方未必願意為了皇帝而赴湯蹈火,除非...
但是,一旦她說出口,而李笠拒絕,怎麽辦?
“彭城公,陛下也見過平安了,很喜歡。”
李笠麵無表情,沒吭聲,謝太後硬著頭皮開條件:“我也很喜歡平安,要為陛下,立平安為皇後。”
說完,下意識握緊雙手。
如果李笠拒絕,意味著拒絕為皇帝護駕,那麽她母子二人,麵對一群不懷好意的宗室、文武官員,已經沒有什麽自保能力了。
“太後,臣惶恐,臣鬥膽,請問太後,陛下知道這件事麽?”
李笠問,微微低頭,看著前方地麵。
謝太後趕緊說:“陛下見過平安的,很喜歡。”
“可自劉宋以來,未聞民女可為皇後,國朝亦是如此,數十年來,不要說皇子,就是宗室王侯,也未聞娶民女為妻者。”
李笠說話不緊不慢,聽在謝太後耳裏,如同漸漸炸響的天雷。
“臣出身微寒,雖然小女知書達理,但門第配不上士族,遑論皇族,陛下一時興起,要立小女為後,日後,如何麵對曆代先帝?”
謝太後覺得心跳加速,想要挽迴:“無妨,彭城公為國之棟梁,如何不能為國外戚?”
她之前就在猶豫,所以去年提了一聲之後,也看了李平安,但下不定決心,因為李家確實出身微寒,無門第可言。
但事到如今,已經顧不得這麽多了。
“陛下將來,會恨太後的,恨太後,為自己立了一個民女為後,而不是王謝高門女,亦或是甲族女郎,臣不忍如此,所以,還請太後深思。”
“李卿,可是要見我母子陷於水深火熱之中麽?”謝太後做最後的努力,把話挑明,麵上平靜,但心中驚慌不已。
李笠若不願意倒向皇帝,那就意味著,對方已經和什麽人達成了約定。
或許,是鄱陽王?
那,那....
“太後言重了,微臣並無此意。”李笠依舊微微低頭,“臣受先帝恩遇,無以為報,願赴湯蹈火。”
“太後若不放心,微臣,請讓犬子入宮,長伴陛下左右....”
“嗚嗚嗚...”謝太後忽然掩麵而泣,施展一個女人能夠施展的最大威力招數。
李笠見了,眼皮直跳:一言不合就哭...你還真的哭了!
他反應很快,立刻跪拜:“臣罪該萬死,臣死罪!請太後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