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晴間多雲,寒山之上(南麵),簡陋的州廨內三樓觀測台(觀景台)上,李笠正用望遠鏡觀察南麵曠野動靜。
這是一個‘高倍望遠鏡’,所以架在三腳架上,可以把數裏之外一個人的手臂動作看得清清楚楚。
南麵曠野裏,距離寒山南塞越五六裏外,一條長龍橫貫東西,那是大量青壯正在挖掘溝渠。
溝渠看上去是一條直線,但實際上是一條弧線,一條繞過寒山堰南端的弧線。
這條溝渠的東段最後會延伸到哪裏,不得而知,但溝渠的西段要連接何處,李笠能猜得出來:連到‘彭城水庫’庫區。
水庫這個詞,如今沒人用,所以李笠便改稱“彭城湖”。
這條溝渠隻要夠深,就能把‘彭城湖’的水排出來,加上泗水北岸正在挖掘的另一條溝渠,一南一北,能把‘彭城湖’的水排幹。
水沒了,彭城‘滄海變桑田’,寒山堰也變成一道土牆,洶湧而來的齊國大軍,可以把彭城和寒山淹沒。
屆時,說不得我因為突圍失敗被活捉,帶到鄴城遊街,屆時城裏怕不是萬人空巷...
李笠如是想,耳邊傳來動靜。
那是金屬撞擊的聲音,李笠轉頭一看,卻是張鋌拿著一把洛陽鏟仔細琢磨。
李笠離開望遠鏡,坐在一旁,喝著茶,問:“這玩意好用吧?往地上一鑽,就能提出許多土來。”
張鋌放下尚且沾著一些泥的洛陽鏟,由衷讚歎:“確實方便,日後做地基勘察,可是事半功倍。”
“不用日後,在樂安勘察銅礦脈時,就用上這玩意了,真是趁手。”
“君侯,為何此物名為洛陽鏟?”
李笠含糊其辭:“此事說來話長,也不知從何說起。”
得益於風靡一時的盜墓小說,李笠知道了名為‘洛陽鏟’的一種鑽探工具,雖然他不打算做什麽‘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將”,但不妨礙他使用這種工具進行‘地質勘探’。
張鋌抵達寒山後,到處轉了幾圈,提出一個很嚴峻的問題:寒山堰有一個巨大的破綻,簡單而致命。
那就是敵軍可以調集勞力,在南北兩岸合適地區挖掘溝渠,直接把堰壩蓄的水排入下遊河段,如此一來,就能讓寒山堰的蓄水功能失效。
對此,李笠已有準備,他可不會把自己和團隊的性命,寄托在一個拍腦袋想出來、卻沒有實地考察的奇謀上。
“首先,你看看寒山和周邊一連串小山丘的走勢。”李笠用手沾水,在案上畫示意圖。
“泗水在這裏是自西向東流,為一條橫線,寒山及一係列山丘,如同褶皺,是南北走向,為豎線。”
“這說明什麽?說明寒山地區的泗水兩岸,可能有地勢上的褶皺區,為南北走向,表麵上不明顯,但土壤之下可能就如同一道石垣,而泗水從這褶皺的缺口處往東流淌。”
“當然,這是猜想,必須有實證。”
“從年初到現在,我們已經把寒山堰南北兩岸的地質,大概摸了個底,這地方,地下碎石層、岩石層不是很深,雖然能挖溝渠,但想把溝渠挖深,可不容易。”
李笠拿來輿圖,講解起自己的布置。
“這片地區的地形決定了,他們若要挖溝渠繞過寒山堰給湖區放水,挖的溝渠不能淺,必然會觸及土層之下的碎石層甚至岩層,這可不好挖,就如同在石壁上開鑿棧道。”
“雖然可以用火燒水激的辦法,但要完成一條足夠深的排水渠,耗時不會短,就算勉強挖成了,隻要湖區水位下降些許,溝渠底部就高於水麵,再也排不了水。”
“我們在南北二塞外圍挖的魚塘,其實並不算深,而他們...”
李笠喝了一杯茶,繼續說:“而他們,調集大量人力物力,滿懷信心的開挖溝渠,先得克服地勢,土方量不會少。”
“挖到碎石層後,工程進度會很慢,更別說挖到岩石層該怎麽辦。”
“挖個一年多,或許可以完成,但想在一兩個月完工,那是不可能的,你看這大半個月來,對方連試探性進攻都沒有,而我們也不用急。”
張鋌明白了:“君侯妙算,下官佩服。”
“不要這麽誇,不好,你們不要以為我是算無遺策的神仙,覺得有疑問就要說出來。”
“像這次就不錯,萬一有些事情我沒想到,你們又以為我想到了,那破綻不就留下了?”
如今已入冬,齊國大軍已經抵達寒山堰南北二塞,雖然雙方還未交戰,但彭城攻防戰已經開始。
齊軍的首選方案是挖溝渠排水,排幹“彭城湖”,讓寒山堰直接失效。
而駐防彭城的武祥,派出船隻四處偵查,發現齊軍已經在獲水、泗水上遊打造戰船,看來對方也在做水戰的準備。
根據斥候們的偵察得知,齊軍已分兵,一部分留在寒山‘堵’著寒山梁軍,其他兵馬則往東麵而去,看來是要攻打呂梁、下邳,斷寒山梁軍的退路。
齊軍沒有一上來就猛攻,說明禦駕親征的齊帝高洋腦子很清醒,如同一個殺豬的屠夫,在動手前先做好各類準備。
對方在做準備,李笠這邊則早已做好了準備,就等著硬碰硬的交鋒。
李笠對自己在攻防戰中獲勝,有絕對信心,對方挖溝渠排水,短時間內一定不會成功,因為這個時期的徐州(彭城)地區,土壤層相對較薄。
而土壤之下,石頭不少。
證據之一,是彭城泗水河段底部石頭很多,或者可以說,這是“石質河底”,以至於彭城泗水河段有三處激流,是為“三洪”。
這三洪為“秦梁洪”、“徐州洪”、“呂梁洪”,都是因為河道狹窄、河底有石梁,導致河水湍急。
其中,秦梁洪據說是當年秦始皇在泗水打撈九鼎中的一鼎,把大量河底石塊撈上來、堆積岸邊所成。
《史記》對此段曆史有明確記載,張鋌信手拈來:“周有九鼎,象征天下九州,周赧王時,秦昭王取九鼎,其中一鼎飛入泗水。”
“始皇過彭城,使千人沒水求之,弗得。”
李笠點頭:“對,由此可見,此時的彭城周邊地質情況,土層相對較薄,不像後來...”
“後來?”張鋌聽出李笠的言外之意,但他想不通“後來”是“後”到哪個時候。
李笠驚覺自己差點說漏嘴,趕緊含糊其詞:“滄海桑田,數百年來泥土積累,彭城周邊土層,可不比秦漢時要厚?”
這個後來,當然是‘很久以後’,那一世,他到微山湖旅遊(微山湖在徐州以北,南端距離徐州不算遠),看介紹時知道了一些地理知識。
大概是兩宋之際,黃河下遊改道,奪淮入海(入黃海),而改道後的黃河,也奪了泗水河道,從徐州(彭城)經過。
七百餘年後,到了清朝中期,黃河返迴故道,入渤海,泗水故道因為長期的泥沙淤積,也隨之消失。
這期間,徐州變成了黃泛區,七百年來每次發大水後泥沙反複淤積,將徐州地勢慢慢‘墊高’,土壤層越來越厚。
而黃河奪淮入海,使得徐州北麵、泗水故河道上,因為反複淤塞、衝積,出現了一連串湖泊。
這些湖泊為京杭大運河的一部分,慢慢變大,然後連接在一起,就是後來著名的微山湖。
微山湖大概成形於明朝後期,所以,這個時代並沒有微山湖,其位置上是泗水河道,以及沿途的一些小型湖泊水澤。
正是因為沒有黃河改道後長期的大量泥沙淤積,此時彭城周邊地勢相對較低,寒山周邊地區的土壤層也相對較薄。
齊軍想要挖深溝排水,就要‘啃’碎石層,再深一些,就是堅硬的岩石層。
在沒有工程機械的時代,要‘啃’碎石層可不容易,耗時耗力,岩石層就更難了。
所以,齊軍在寒山周邊地區挖深溝把‘彭城湖’排幹,受限於地形和地質,短時間內很難做到。
寒山堰所謂的破綻,隻是看起來像是破綻而已。
當然,若不拘泥於在寒山附近挖渠排水,這一構思還是可以實現的,但需要經過大量勘察,摸清地勢和地質,選定最佳施工線路。
勘察可能需要一兩年,施工可能也要至少一年,齊帝禦駕親征,哪來那麽多時間慢慢做這件事?
李笠之前把彭城灌成湖,也是參考了微山湖形成曆史,既然如今彭城周邊地形較後世要低,那麽把彭城周邊變成湖區,有何不可?
太陽西沉,李笠看著窗外夕陽餘暉,笑道:“他們以為我們有破綻,可是,他們自己,破綻也不少。”
張鋌知道李笠說的是什麽,看著窗外,也笑起來:“是呀,他們既然不來攻,我們,就逼他們來攻。”
若把‘彭城湖’看做一個圓,圓心為彭城,圓邊為湖畔及附近城池、要地。
從圓心出發的梁軍兵馬,乘坐船隻可以抵達圓邊上任何一處位置,若投入騎兵在岸上移動作戰,這個圓的半徑會更大。
此即為李笠所說“內線作戰”的優勢,那麽,處於‘外線作戰’態勢的齊軍,要把整個‘圓邊’防住,得動用多少兵力呢?
不防的話,那破綻可就少不了。
這是一個‘高倍望遠鏡’,所以架在三腳架上,可以把數裏之外一個人的手臂動作看得清清楚楚。
南麵曠野裏,距離寒山南塞越五六裏外,一條長龍橫貫東西,那是大量青壯正在挖掘溝渠。
溝渠看上去是一條直線,但實際上是一條弧線,一條繞過寒山堰南端的弧線。
這條溝渠的東段最後會延伸到哪裏,不得而知,但溝渠的西段要連接何處,李笠能猜得出來:連到‘彭城水庫’庫區。
水庫這個詞,如今沒人用,所以李笠便改稱“彭城湖”。
這條溝渠隻要夠深,就能把‘彭城湖’的水排出來,加上泗水北岸正在挖掘的另一條溝渠,一南一北,能把‘彭城湖’的水排幹。
水沒了,彭城‘滄海變桑田’,寒山堰也變成一道土牆,洶湧而來的齊國大軍,可以把彭城和寒山淹沒。
屆時,說不得我因為突圍失敗被活捉,帶到鄴城遊街,屆時城裏怕不是萬人空巷...
李笠如是想,耳邊傳來動靜。
那是金屬撞擊的聲音,李笠轉頭一看,卻是張鋌拿著一把洛陽鏟仔細琢磨。
李笠離開望遠鏡,坐在一旁,喝著茶,問:“這玩意好用吧?往地上一鑽,就能提出許多土來。”
張鋌放下尚且沾著一些泥的洛陽鏟,由衷讚歎:“確實方便,日後做地基勘察,可是事半功倍。”
“不用日後,在樂安勘察銅礦脈時,就用上這玩意了,真是趁手。”
“君侯,為何此物名為洛陽鏟?”
李笠含糊其辭:“此事說來話長,也不知從何說起。”
得益於風靡一時的盜墓小說,李笠知道了名為‘洛陽鏟’的一種鑽探工具,雖然他不打算做什麽‘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將”,但不妨礙他使用這種工具進行‘地質勘探’。
張鋌抵達寒山後,到處轉了幾圈,提出一個很嚴峻的問題:寒山堰有一個巨大的破綻,簡單而致命。
那就是敵軍可以調集勞力,在南北兩岸合適地區挖掘溝渠,直接把堰壩蓄的水排入下遊河段,如此一來,就能讓寒山堰的蓄水功能失效。
對此,李笠已有準備,他可不會把自己和團隊的性命,寄托在一個拍腦袋想出來、卻沒有實地考察的奇謀上。
“首先,你看看寒山和周邊一連串小山丘的走勢。”李笠用手沾水,在案上畫示意圖。
“泗水在這裏是自西向東流,為一條橫線,寒山及一係列山丘,如同褶皺,是南北走向,為豎線。”
“這說明什麽?說明寒山地區的泗水兩岸,可能有地勢上的褶皺區,為南北走向,表麵上不明顯,但土壤之下可能就如同一道石垣,而泗水從這褶皺的缺口處往東流淌。”
“當然,這是猜想,必須有實證。”
“從年初到現在,我們已經把寒山堰南北兩岸的地質,大概摸了個底,這地方,地下碎石層、岩石層不是很深,雖然能挖溝渠,但想把溝渠挖深,可不容易。”
李笠拿來輿圖,講解起自己的布置。
“這片地區的地形決定了,他們若要挖溝渠繞過寒山堰給湖區放水,挖的溝渠不能淺,必然會觸及土層之下的碎石層甚至岩層,這可不好挖,就如同在石壁上開鑿棧道。”
“雖然可以用火燒水激的辦法,但要完成一條足夠深的排水渠,耗時不會短,就算勉強挖成了,隻要湖區水位下降些許,溝渠底部就高於水麵,再也排不了水。”
“我們在南北二塞外圍挖的魚塘,其實並不算深,而他們...”
李笠喝了一杯茶,繼續說:“而他們,調集大量人力物力,滿懷信心的開挖溝渠,先得克服地勢,土方量不會少。”
“挖到碎石層後,工程進度會很慢,更別說挖到岩石層該怎麽辦。”
“挖個一年多,或許可以完成,但想在一兩個月完工,那是不可能的,你看這大半個月來,對方連試探性進攻都沒有,而我們也不用急。”
張鋌明白了:“君侯妙算,下官佩服。”
“不要這麽誇,不好,你們不要以為我是算無遺策的神仙,覺得有疑問就要說出來。”
“像這次就不錯,萬一有些事情我沒想到,你們又以為我想到了,那破綻不就留下了?”
如今已入冬,齊國大軍已經抵達寒山堰南北二塞,雖然雙方還未交戰,但彭城攻防戰已經開始。
齊軍的首選方案是挖溝渠排水,排幹“彭城湖”,讓寒山堰直接失效。
而駐防彭城的武祥,派出船隻四處偵查,發現齊軍已經在獲水、泗水上遊打造戰船,看來對方也在做水戰的準備。
根據斥候們的偵察得知,齊軍已分兵,一部分留在寒山‘堵’著寒山梁軍,其他兵馬則往東麵而去,看來是要攻打呂梁、下邳,斷寒山梁軍的退路。
齊軍沒有一上來就猛攻,說明禦駕親征的齊帝高洋腦子很清醒,如同一個殺豬的屠夫,在動手前先做好各類準備。
對方在做準備,李笠這邊則早已做好了準備,就等著硬碰硬的交鋒。
李笠對自己在攻防戰中獲勝,有絕對信心,對方挖溝渠排水,短時間內一定不會成功,因為這個時期的徐州(彭城)地區,土壤層相對較薄。
而土壤之下,石頭不少。
證據之一,是彭城泗水河段底部石頭很多,或者可以說,這是“石質河底”,以至於彭城泗水河段有三處激流,是為“三洪”。
這三洪為“秦梁洪”、“徐州洪”、“呂梁洪”,都是因為河道狹窄、河底有石梁,導致河水湍急。
其中,秦梁洪據說是當年秦始皇在泗水打撈九鼎中的一鼎,把大量河底石塊撈上來、堆積岸邊所成。
《史記》對此段曆史有明確記載,張鋌信手拈來:“周有九鼎,象征天下九州,周赧王時,秦昭王取九鼎,其中一鼎飛入泗水。”
“始皇過彭城,使千人沒水求之,弗得。”
李笠點頭:“對,由此可見,此時的彭城周邊地質情況,土層相對較薄,不像後來...”
“後來?”張鋌聽出李笠的言外之意,但他想不通“後來”是“後”到哪個時候。
李笠驚覺自己差點說漏嘴,趕緊含糊其詞:“滄海桑田,數百年來泥土積累,彭城周邊土層,可不比秦漢時要厚?”
這個後來,當然是‘很久以後’,那一世,他到微山湖旅遊(微山湖在徐州以北,南端距離徐州不算遠),看介紹時知道了一些地理知識。
大概是兩宋之際,黃河下遊改道,奪淮入海(入黃海),而改道後的黃河,也奪了泗水河道,從徐州(彭城)經過。
七百餘年後,到了清朝中期,黃河返迴故道,入渤海,泗水故道因為長期的泥沙淤積,也隨之消失。
這期間,徐州變成了黃泛區,七百年來每次發大水後泥沙反複淤積,將徐州地勢慢慢‘墊高’,土壤層越來越厚。
而黃河奪淮入海,使得徐州北麵、泗水故河道上,因為反複淤塞、衝積,出現了一連串湖泊。
這些湖泊為京杭大運河的一部分,慢慢變大,然後連接在一起,就是後來著名的微山湖。
微山湖大概成形於明朝後期,所以,這個時代並沒有微山湖,其位置上是泗水河道,以及沿途的一些小型湖泊水澤。
正是因為沒有黃河改道後長期的大量泥沙淤積,此時彭城周邊地勢相對較低,寒山周邊地區的土壤層也相對較薄。
齊軍想要挖深溝排水,就要‘啃’碎石層,再深一些,就是堅硬的岩石層。
在沒有工程機械的時代,要‘啃’碎石層可不容易,耗時耗力,岩石層就更難了。
所以,齊軍在寒山周邊地區挖深溝把‘彭城湖’排幹,受限於地形和地質,短時間內很難做到。
寒山堰所謂的破綻,隻是看起來像是破綻而已。
當然,若不拘泥於在寒山附近挖渠排水,這一構思還是可以實現的,但需要經過大量勘察,摸清地勢和地質,選定最佳施工線路。
勘察可能需要一兩年,施工可能也要至少一年,齊帝禦駕親征,哪來那麽多時間慢慢做這件事?
李笠之前把彭城灌成湖,也是參考了微山湖形成曆史,既然如今彭城周邊地形較後世要低,那麽把彭城周邊變成湖區,有何不可?
太陽西沉,李笠看著窗外夕陽餘暉,笑道:“他們以為我們有破綻,可是,他們自己,破綻也不少。”
張鋌知道李笠說的是什麽,看著窗外,也笑起來:“是呀,他們既然不來攻,我們,就逼他們來攻。”
若把‘彭城湖’看做一個圓,圓心為彭城,圓邊為湖畔及附近城池、要地。
從圓心出發的梁軍兵馬,乘坐船隻可以抵達圓邊上任何一處位置,若投入騎兵在岸上移動作戰,這個圓的半徑會更大。
此即為李笠所說“內線作戰”的優勢,那麽,處於‘外線作戰’態勢的齊軍,要把整個‘圓邊’防住,得動用多少兵力呢?
不防的話,那破綻可就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