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開始,侯景軍向背水列陣的梁軍逼近,雙方的陣型都很尋常:矩形的步陣在中間,左右兩翼是騎兵。


    梁軍騎兵較少,左右各有大約五百騎,共一千騎,這和侯景軍細作先前所報消息一致,而侯景軍左右翼騎兵略多,有明顯優勢。


    雙方軍陣,中軍對中軍,左翼對右翼,右翼對左翼,侯景軍軍陣前列為刀盾兵。


    雙方距離將近百步時,雙方弓箭手前出、拋射箭矢,侯景軍一側,又有刀盾兵走在長矛兵前,以作掩護。


    距離拉近到百步以內時,梁軍右翼後側,忽然有騎兵上馬。


    隨後,右翼軍陣裏許多士兵左右散開,露出一條條通道,騎兵策馬而出,簡單列隊後開始向前小跑。


    這突然冒出來的騎兵,讓侯景軍中諸將錯愕:梁軍不過一千騎兵,已經探得明明白白,如今分列在左右翼,怎麽現在又冒出來許多騎兵了?


    王偉在中軍,見梁軍右翼突然冒出來的騎兵,有些錯愕:奇、奇兵!原來奇兵就藏在陣中!


    然後覺得後背發涼:先前細作探得‘連弩’的消息,看來是假的,於是己方在軍陣前排出的是刀盾兵,根本擋不住騎兵衝擊。


    馬蹄聲起,梁軍右翼衝出的騎兵漸漸加速,斜著向對角的侯景軍右翼步陣衝去,雙方軍陣距離在百步左右,斜向距離會更長,足夠騎兵加速了。


    在外圍護著側翼的侯景軍右翼騎兵,沒來得及反應,右翼步陣倉促應對,前排刀盾兵後退、後排長矛兵前出。


    但進退失據,亂成一團,已經來不及結成牢固的長矛陣對敵。


    斜衝過來的梁軍騎兵,已經完成加速,一個個手握馬槊、高舉過肩,猛地撞入陣中。


    一片慘叫聲中,率領騎兵衝鋒的梁森,握著馬槊,接連刺死、撞翻當麵之敵,卻不停留,奮力策馬衝撞,為同袍殺出一跳血路。


    二丈長的馬槊,分量十足,但在他粗碩的雙臂揮舞下,於正前方劃出一個血腥的“扇麵”,連刺帶挑以及“蕩”,當麵無人可擋。


    左右相隨的騎兵,同樣握槊衝擊,侯景軍倉促間組成的長矛陣尚未成型,在突擊的梁軍騎兵麵前如同紙糊一般,不堪一擊。


    後續衝過來的騎兵,分成數撥,如同波浪一般,依次沿著前方擊破的缺口,奮力擠了進去。


    雖然戰馬未著甲,但騎兵們憑借越來越快的速度,依舊將侯景軍右翼外角斜著擊穿。


    仿佛一記悶棍,砸向敵人腦袋,對方雖然戴著兜鍪,卻依舊被砸得頭昏眼花。。


    梁軍左翼,護著步陣左翼的騎兵,等到了這一時刻:先出擊的騎兵負責敲悶棍,接下來,輪到他們捅刀子。


    主將李笠一聲令下,率領所部左翼五百騎兵策馬前進,漸漸加速,自左往右向已經被梁森斜著突破的侯景軍右翼衝去。


    與此同時,左翼梁軍陣中精銳,也快速步行前出。


    當麵的敵軍騎兵(右翼騎兵),已經被透陣而出的梁森所攔截,所以沒有騎兵能夠攔截李笠,無法攔截他和部下們的奮力疾馳。


    梁森帶三百騎兵突然‘冒出來’左衝,李笠帶五百騎兵右衝,此為騎兵的交叉衝擊戰術,交叉點,就是侯景軍的右翼步陣。


    百步距離,很快就到,速度已經起來的梁軍騎兵,撞入已經混亂的步陣中。


    帶著鐵麵的李笠,隻覺唿吸有些急促,緊握手中馬槊,將眼前障礙一一捅翻。


    他不是第一次身處戰場,卻是第一次策馬衝陣,苦練六年的本領,今日一一展現。


    雙手握槊,挑、刺、蕩,因為沒有拉韁繩,隻能雙腿控馬左突右衝,又憑腰力穩住上半身。


    胯下戰馬衝撞、踐踏著正麵敵人,巨大的衝力傳遞到身軀,沿著腰上傳。


    而手中揮舞的馬槊,斜刺、挑左右敵人,長杆如同費力杠杆,將巨大的阻力通過雙臂傳遞過來,沿著腰下送。


    兩股相互較勁的力量在腰間匯合,李笠憑借強健的腰力壓住,以腰為‘轉軸’及‘減震’,承受著下盤的顛簸,承受著上盤的‘旋轉’。


    長年訓練練出來的強健體魄及力量,給了李笠絕對的信心,操縱著二丈長的馬槊,如同巨蟒瘋狂喋血,冒著箭雨,在人群之中穿梭、翻騰。


    左右護衛的部曲,同樣躍馬挺槊,帶著後續騎兵,沿著撕裂的破口,強行擠入敵軍陣內。


    隨後,衝出梁軍軍陣的精銳趕了上來,沿著騎兵突出來的‘缺口’,衝入侯景軍右翼已經進一步混亂的軍陣。


    其他步兵隨後跟進,“擴大”侯景軍右翼“傷口”,致使對方整個步陣為之一撼。


    坐鎮中軍的蕭淵藻,舉目遠眺,見著李笠所部騎兵撞入敵陣,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


    意外之餘,又覺得理所當然。


    出征前,李笠特意向他展示了騎戰技藝,無論是左右馳射還是使馬槊,技藝都十分精湛。


    所以,才有了“添馬變騎兵”的破敵戰術:前日,有數百匹戰馬從建康調到句容,配給李笠的部曲。


    李笠的部曲之中,有三百餘人會騎馬作戰,所以隻要有馬,立刻就變成騎兵。


    這‘憑空’變出來的三百騎兵,今日藏在陣中,而‘一月新兵’還有所謂的‘連弩’,不過是迷惑之計。


    引誘敵人以刀盾兵在前,提防‘連弩’,卻沒想到,衝出來的竟然是騎兵。


    現在,見李笠及其部曲督梁森各率騎兵擊破叛軍右翼,蕭淵藻便讓人擂起戰鼓,激勵全軍將士奮勇殺敵。


    梁軍將士聽著鼓聲,看著敵陣之中、己方騎兵前端那威不可當的騎兵們,軍心大振,爆發出如潮的唿喊聲,奮力向當麵之敵衝去。


    兩陣相撞,侯景軍右翼被突破,連帶著中軍也跟著潰散,最後,左翼也崩了。


    侯景軍左翼,對應梁軍右翼、東冶材官營,替代李笠掌軍的黃姈,見狀讓人擂鼓,命令將士突進。


    她身著鎧甲、頭戴兜鍪,手按佩刀,看著眼前一個個雙腿發抖的新兵,兩眼閃過寒光,對身後一字排開的督戰隊高聲下令:


    “軍令如山,不進者斬!”


    “後退者斬!”


    “若本將退,斬!”


    尖銳刺耳的嗩呐聲中,以李笠部曲、鄱陽‘老兵’為領頭及殿後,東冶材官營新兵、老兵夾雜在一起,無論興奮也罷、恐懼也罷,都隨著大軍向前推進。


    黃姈看著遠處敵陣之中,那若隱若現的身影,擔心不已,但此時多想無用,唯一能做的,就是破敵。


    卻聽前方歡唿聲起,敵軍已經全麵潰散。


    如潮的歡唿聲中,大量侯景軍騎兵奮力追擊著梁森所部騎兵,眼見著越來越近,旁邊忽然有騎兵透陣而出。


    卻是鎧甲被血染紅的李笠,帶著二百騎兵衝來,他已分兵三百去擾亂敵陣,自己來幫梁森。


    但身後,也有不少敵騎追來。


    梁森所部騎兵在左,李笠所部騎兵在右,各自身後都有許多騎兵追擊,兩人隨後按照戰前擬定的戰術,開始相互配合。


    梁森率部自左向右斜跑,在前;李笠率部自右向左斜跑,在後。


    追擊梁森的敵騎,被側翼衝來的李笠衝得傷亡慘重,幾近潰散。


    追擊李笠的敵騎,被己方潰散同袍一擋,速度放慢、陣型鬆散,卻依舊緊追不舍。


    這時,李笠在左,追兵被消滅的梁森在右,然後兩人帶著各部騎兵開始轉向:李笠向右斜跑,梁森向左斜跑。


    此次,由梁森來側擊李笠身後追擊騎兵。


    追擊李笠的敵騎,被右側衝來的梁森攔腰截斷,因為承受不住側麵衝鋒,很快潰散。


    李笠率軍轉頭,攔截敵騎前端,與梁森協同,如同剪刀一樣將敵人絞殺殆盡。


    二戰時太平洋戰場,盟軍有空戰時的雙機戰術“薩奇剪”,專門對付性能優異敵機的咬尾追擊。


    李笠加以借鑒,命名為“鴛鴦剪”,和梁森配合,配合作戰。


    敢來追擊的敵騎,已經被兩人殲滅,李笠看著眼前開始潰散的敵軍,十分滿意,放慢步伐,讓胯下戰馬緩一緩。


    新兵中有細作,城中也有細作,他當然知道,所以‘一月新兵’參戰、偷偷帶著‘連弩’,這不過是李笠故意釋放的迷霧。


    讓敵軍認為東冶材官營都是羸兵,要靠‘連弩’殺敵。


    而官軍一路向東行進,細作探得明白:梁軍騎兵一直是千騎,不算多。


    即便忽然有更多的馬,也變不出騎兵來,因為會騎馬不代表會騎戰,所以,在侯景軍看來,西昌侯蕭淵藻所部兵馬,騎兵就是一千。


    而材官營的廢物新兵要靠‘連弩’殺敵,那麽,開戰時,對方會把刀盾兵排到前麵,防連弩。


    臨戰,敵軍看著梁軍左右兩翼各五百騎,更不會提防有第三支騎兵突然衝出來。


    然而,真的有。


    “還記得麽?”李笠大聲向梁森喊著,“六年前,六年前!”


    “記得!”


    梁森迴答,見李笠率兵緩緩小跑、加速,也率領所部騎兵前進,一左一右,向遠處正在重新集結的敵騎靠近。


    六年前,在敵騎麵前倉皇逃命的兩個少年,現在成了騎馬馳騁沙場的武將。


    手中馬槊、身上鎧甲、胯下戰馬,已為敵人鮮血染紅。


    從被追殺的獵物,變成實施追殺的獵人。


    現在,敵軍步兵已經潰散,但騎兵尚能一戰,所以絕不能讓其聚集,至少要將其趕走。


    數百敵騎已經聚攏,向著這邊衝來,李笠策馬加速,高聲歡唿:“來,殺個痛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世棟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米糕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米糕羊並收藏亂世棟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