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延陵,王偉和主將郭元建接見趕迴來的覘候,覘候從梁軍營中己方細作那裏獲得一個重要消息:
駐紮句容的梁軍,其材官營帶著名為“連弩”的武器。
王偉聽完笑起來:“連弩,原來如此,怪不得他敢帶著操練不過月餘的新兵打仗。”
“連弩?”郭元建有些疑惑,他沒見過什麽名為“連弩”的弩,甚至連聽都沒聽說過。
王偉解釋:“據說那是蜀漢丞相、諸葛孔明所製快弩,又稱‘諸葛連弩’,可齊射數箭,一旦大量弩兵以其攢射,殺傷極強,隻是未見實物,不知結構如何。”
“王公的意思?”
“李笠既然隻讓新兵練弩,且隨軍偷偷帶了許多連弩,想來就是打算交戰時,突然拿出來用,想以此把我軍打得措手不及。”
王偉說到這裏,笑起來:“練了一個月的新兵,當然打不了仗,不過,站在陣中以連弩射擊,倒是能殺傷不少士兵,這李笠有意思。”
郭元建問:“他還擅長攻城,所以,侯王才想要將其生擒,為己所用?”
“正是,這樣的人才可不多得,能招攬當然要招攬。”王偉說完,問那覘候:“他有沒有說,那兩個鄱陽人,交談時說的是什麽話。”
“他說了,那兩個鄱陽人說的是鄱陽話,以為旁人聽不懂,結果他聽得懂,正好在旁邊喂馬,就全聽了去。”
王偉沉吟著:“鄱陽話...你先退下吧。”
覘候離開後,王偉對郭元建說:“若那兩人用建康話交談,必然是故意說給旁人聽的,那麽,這消息要反著聽。”
“不過,李笠是鄱陽人,帶來督軍的部曲,是其鄱陽同鄉,他們以為新兵聽不懂鄱陽話,就用鄱陽話交談,那麽,這消息就很可信了。”
“王公,既如此,待得交戰時,我軍要如何防這連弩?”
郭元建問,王偉足智多謀,仿佛天下沒有什麽不知道的事,所以侯王十分倚重,他們這些將領,也對王偉佩服得很。
“容易,列陣推進時,以刀盾兵在前即可,連弩再厲害,也不過是一種弩,雖然能連發數矢,但威力想來也就那樣。”
“若真是無法抵擋的神兵利器,當年諸葛武侯早就滅了曹魏、孫吳了。”
王偉說著說著,感慨起來:“連弩,我也隻是在典籍中見過,卻不知那李笠是如何製作出來的。”
郭元建笑道:“無妨,等我軍大獲全勝,抓了李笠,又得連弩實物,王公可仔細問問。”
說到此次隨軍出征的梁國材官將軍李笠,王偉不忘交代:“此人擅長器械、攻城術,居然能速下壽陽、鍾離,還能製作飛天器械。”
“若能為大王效力,那麽接下來的攻城戰,就好打許多。”
“明白,我盡可能留他性命。”郭元建說起即將打的仗,十分輕鬆。
他們分兵攻打三吳,建康城裏的皇帝果然坐不住了,派西昌侯蕭淵明率軍東進,抵達句容。
細作探得明白,這支軍隊兵力近萬,接下來,很可能要攻打延陵。
所以,不久之後,郭元建就要率軍和蕭淵藻決一勝負,這一仗,他有絕對信心打贏。
至於能否活捉那材官將軍李笠,郭元建不敢說十成把握,不過王偉親自來督戰,就是為了這個李笠,可見侯王有多重視這個人。
“王公,我就擔心活捉了他,卻無法讓他給侯王效力呀。”
“無妨,你們隻管把他帶到我麵前。”王偉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表情,“我隻需三言兩語,必能說得他心銳誠服,為大王效命。”
見郭元建有些疑惑,王偉解釋:“這蕭氏自立國以來,一向壓製寒人武將,那李笠如此賣命,必然是想著以軍功晉升,我隻需告訴他現實,他自然就明白了。”
王偉對梁國的製度有些了解,發現一個很可笑的事實:梁國朝廷壓製武人,設了重重障礙,避免寒人以軍功提升地位,乃至躋身士族。
這個製度,王偉琢磨過,介紹起來:“梁國的將軍號,不入官製,自成體係,經三次革新,如今分為三十四班,班多為貴...”
“一到七班,為流外軍號,等同流外官,是專門給寒人武將設置的。”
“八班以上,等同流內官,有二百三十個將軍號。”
郭元建聽到這裏,驚歎:“二百三十個將軍號?蕭氏這是要鼓勵軍功吧?”
“哈哈哈,你也這麽認為?”王偉笑起來,笑容有些冷:‘這就是蕭老翁的高明之處,可惜,瞞不過有心人。’
“將軍號,有重號、雜號將軍之稱,梁國的將軍號,三十班起,才是重號將軍,共三十五個。”
“那麽,七班到二十九班這流內雜號,有一百九十五個將軍號,就是故意多設,糊弄人的。”
“你想想,走台階上高樓,高低不變的前提下,台階多了,跨步是不是就多了?”
郭元建點點頭,王偉又說:“梁國的士族子弟入仕,起家將軍號,最低都是十三班,而寒人呢?”
“他們要從底下的流外將軍號開始,不斷立軍功,才能一級級向上爬,要升到流內十三班的將軍號,之間隔了一百三十多個台階。”
“你看,這些人,要立多少次軍功,立多大的軍功,才能轉班轉到十三班軍號的位置?他們有這個命來博麽?”
“這還不算,門第更高的士族子弟,起家的將軍號更高,譬如二十三班的寧遠將軍。”
“寧遠將軍,這軍號怎麽這麽熟悉?”郭元建喃喃著,王偉提示:“采石守將,寧遠將軍王質。”
“喔,是他,那個不管采石防務,直接逃跑的廢物?”
“對,然而他是琅琊王氏子弟,所以將軍號不能低,一上來就是二十三班的軍號,如何,武德充沛吧?”
“是,是...”郭元建笑起來,差點笑岔氣,“武德充沛,真是武德充沛呀!”
王偉也笑起來,笑容裏帶著憤世嫉俗,帶著不甘。
“蕭老翁把軍號設置這麽多,看上去是鼓勵軍功,其實就是增加台階,要斷了寒人以軍功改變門第的念想,士族一直是士族,寒族,就永遠是寒族!”
“哪怕寒人再能打,也得慢慢爬這軍號台階,兩百多個台階,一輩子都爬不到重號將軍的位置,別想把門第升上去!”
“門第升不上去,他們的兒子,起家將軍號,還得從台階底部開始,重新爬一遍!”
“那些士族子弟呢?起家軍號,最低也能在台階的中段,哈哈,這就是蕭氏的武德,寒人上戰場賣命,除非有權貴提攜,否則一輩子也別想出頭!”
“他們把寒族武人死死壓住,壓了幾十年,將帥凋零,事到如今,能帶兵打硬仗的良將沒幾個,還有臉給蕭老翁諡號‘武’?”
王偉說著說著,臉上滿是譏諷。
“等你們把李笠帶到我麵前,我就讓他數一數,軍號班位,到底有多少層台階。”
“讓他想一想,這一輩子要立多大的軍功,立多少次軍功,才能爬上去。”
“然後,他兒子,還得重來一遍!”
“為何會如此?因為在蕭氏眼中,他這種出身連寒人都算不上的人,子子孫孫,世世代代,都是賤種,都是被世家高門子弟踩在腳下的草芥!”
“看看,看看蕭氏立國四十餘載,到現在,有幾個良將?沒有幾個,因為許多將帥種子,已經在走台階的時候,累死了。”
王偉說著說著,有些激動。
上品無寒士,下品無士族,當官看門第、閥閱,一個人若出身微寒,那麽即便此人再有才華,也很難有機會當官。
對此,王偉不服,對於那些占據高位的廢物,永遠都不服。
憑什麽那些廢物一般的人,明明沒什麽才學,既無文韜,也無武略,卻靠著家世好,輕輕鬆鬆做官,舒舒服服過日子。
朝廷在洛陽時是這樣,後來遷到鄴城,還是這樣,那些世家高門子弟,占據高位、屍位素餐,而許多有才學的寒人,卻隻能當個吏。
所以出身寒族的王偉不服,隻要有機會,就一定要證明自己的能力,證明自己絲毫不比那些世家子弟差。
無論自己的府主是什麽人,要做什麽事,隻要願意聽他的,他就要出謀劃策。
南朝的王謝高門,王偉早已聞名,所以,就想等到破城之後,看看這些天生貴種們,匍匐在侯王麵前叩拜、一臉諂媚的模樣。
而那些出身高貴的名門閨秀,一個個都得給侯王以及將領們做暖床的奴婢。
郭元建聽王偉解釋梁國的軍號製度,大概明白對方要如何勸降李笠。
李笠出身不好,如此拚命表現,大概是想著憑借軍功向上爬。
隻要王偉讓對方意識到,這不過是一場夢,那麽,夢醒後的年輕人,會向現實屈服的。
在壓製寒人武將的蕭氏那裏,立功再多,也不過是啃骨頭的狗。
而在侯王這裏,立功就有賞,功勞越大,獎賞就越多,可以做吃肉的狼。
駐紮句容的梁軍,其材官營帶著名為“連弩”的武器。
王偉聽完笑起來:“連弩,原來如此,怪不得他敢帶著操練不過月餘的新兵打仗。”
“連弩?”郭元建有些疑惑,他沒見過什麽名為“連弩”的弩,甚至連聽都沒聽說過。
王偉解釋:“據說那是蜀漢丞相、諸葛孔明所製快弩,又稱‘諸葛連弩’,可齊射數箭,一旦大量弩兵以其攢射,殺傷極強,隻是未見實物,不知結構如何。”
“王公的意思?”
“李笠既然隻讓新兵練弩,且隨軍偷偷帶了許多連弩,想來就是打算交戰時,突然拿出來用,想以此把我軍打得措手不及。”
王偉說到這裏,笑起來:“練了一個月的新兵,當然打不了仗,不過,站在陣中以連弩射擊,倒是能殺傷不少士兵,這李笠有意思。”
郭元建問:“他還擅長攻城,所以,侯王才想要將其生擒,為己所用?”
“正是,這樣的人才可不多得,能招攬當然要招攬。”王偉說完,問那覘候:“他有沒有說,那兩個鄱陽人,交談時說的是什麽話。”
“他說了,那兩個鄱陽人說的是鄱陽話,以為旁人聽不懂,結果他聽得懂,正好在旁邊喂馬,就全聽了去。”
王偉沉吟著:“鄱陽話...你先退下吧。”
覘候離開後,王偉對郭元建說:“若那兩人用建康話交談,必然是故意說給旁人聽的,那麽,這消息要反著聽。”
“不過,李笠是鄱陽人,帶來督軍的部曲,是其鄱陽同鄉,他們以為新兵聽不懂鄱陽話,就用鄱陽話交談,那麽,這消息就很可信了。”
“王公,既如此,待得交戰時,我軍要如何防這連弩?”
郭元建問,王偉足智多謀,仿佛天下沒有什麽不知道的事,所以侯王十分倚重,他們這些將領,也對王偉佩服得很。
“容易,列陣推進時,以刀盾兵在前即可,連弩再厲害,也不過是一種弩,雖然能連發數矢,但威力想來也就那樣。”
“若真是無法抵擋的神兵利器,當年諸葛武侯早就滅了曹魏、孫吳了。”
王偉說著說著,感慨起來:“連弩,我也隻是在典籍中見過,卻不知那李笠是如何製作出來的。”
郭元建笑道:“無妨,等我軍大獲全勝,抓了李笠,又得連弩實物,王公可仔細問問。”
說到此次隨軍出征的梁國材官將軍李笠,王偉不忘交代:“此人擅長器械、攻城術,居然能速下壽陽、鍾離,還能製作飛天器械。”
“若能為大王效力,那麽接下來的攻城戰,就好打許多。”
“明白,我盡可能留他性命。”郭元建說起即將打的仗,十分輕鬆。
他們分兵攻打三吳,建康城裏的皇帝果然坐不住了,派西昌侯蕭淵明率軍東進,抵達句容。
細作探得明白,這支軍隊兵力近萬,接下來,很可能要攻打延陵。
所以,不久之後,郭元建就要率軍和蕭淵藻決一勝負,這一仗,他有絕對信心打贏。
至於能否活捉那材官將軍李笠,郭元建不敢說十成把握,不過王偉親自來督戰,就是為了這個李笠,可見侯王有多重視這個人。
“王公,我就擔心活捉了他,卻無法讓他給侯王效力呀。”
“無妨,你們隻管把他帶到我麵前。”王偉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表情,“我隻需三言兩語,必能說得他心銳誠服,為大王效命。”
見郭元建有些疑惑,王偉解釋:“這蕭氏自立國以來,一向壓製寒人武將,那李笠如此賣命,必然是想著以軍功晉升,我隻需告訴他現實,他自然就明白了。”
王偉對梁國的製度有些了解,發現一個很可笑的事實:梁國朝廷壓製武人,設了重重障礙,避免寒人以軍功提升地位,乃至躋身士族。
這個製度,王偉琢磨過,介紹起來:“梁國的將軍號,不入官製,自成體係,經三次革新,如今分為三十四班,班多為貴...”
“一到七班,為流外軍號,等同流外官,是專門給寒人武將設置的。”
“八班以上,等同流內官,有二百三十個將軍號。”
郭元建聽到這裏,驚歎:“二百三十個將軍號?蕭氏這是要鼓勵軍功吧?”
“哈哈哈,你也這麽認為?”王偉笑起來,笑容有些冷:‘這就是蕭老翁的高明之處,可惜,瞞不過有心人。’
“將軍號,有重號、雜號將軍之稱,梁國的將軍號,三十班起,才是重號將軍,共三十五個。”
“那麽,七班到二十九班這流內雜號,有一百九十五個將軍號,就是故意多設,糊弄人的。”
“你想想,走台階上高樓,高低不變的前提下,台階多了,跨步是不是就多了?”
郭元建點點頭,王偉又說:“梁國的士族子弟入仕,起家將軍號,最低都是十三班,而寒人呢?”
“他們要從底下的流外將軍號開始,不斷立軍功,才能一級級向上爬,要升到流內十三班的將軍號,之間隔了一百三十多個台階。”
“你看,這些人,要立多少次軍功,立多大的軍功,才能轉班轉到十三班軍號的位置?他們有這個命來博麽?”
“這還不算,門第更高的士族子弟,起家的將軍號更高,譬如二十三班的寧遠將軍。”
“寧遠將軍,這軍號怎麽這麽熟悉?”郭元建喃喃著,王偉提示:“采石守將,寧遠將軍王質。”
“喔,是他,那個不管采石防務,直接逃跑的廢物?”
“對,然而他是琅琊王氏子弟,所以將軍號不能低,一上來就是二十三班的軍號,如何,武德充沛吧?”
“是,是...”郭元建笑起來,差點笑岔氣,“武德充沛,真是武德充沛呀!”
王偉也笑起來,笑容裏帶著憤世嫉俗,帶著不甘。
“蕭老翁把軍號設置這麽多,看上去是鼓勵軍功,其實就是增加台階,要斷了寒人以軍功改變門第的念想,士族一直是士族,寒族,就永遠是寒族!”
“哪怕寒人再能打,也得慢慢爬這軍號台階,兩百多個台階,一輩子都爬不到重號將軍的位置,別想把門第升上去!”
“門第升不上去,他們的兒子,起家將軍號,還得從台階底部開始,重新爬一遍!”
“那些士族子弟呢?起家軍號,最低也能在台階的中段,哈哈,這就是蕭氏的武德,寒人上戰場賣命,除非有權貴提攜,否則一輩子也別想出頭!”
“他們把寒族武人死死壓住,壓了幾十年,將帥凋零,事到如今,能帶兵打硬仗的良將沒幾個,還有臉給蕭老翁諡號‘武’?”
王偉說著說著,臉上滿是譏諷。
“等你們把李笠帶到我麵前,我就讓他數一數,軍號班位,到底有多少層台階。”
“讓他想一想,這一輩子要立多大的軍功,立多少次軍功,才能爬上去。”
“然後,他兒子,還得重來一遍!”
“為何會如此?因為在蕭氏眼中,他這種出身連寒人都算不上的人,子子孫孫,世世代代,都是賤種,都是被世家高門子弟踩在腳下的草芥!”
“看看,看看蕭氏立國四十餘載,到現在,有幾個良將?沒有幾個,因為許多將帥種子,已經在走台階的時候,累死了。”
王偉說著說著,有些激動。
上品無寒士,下品無士族,當官看門第、閥閱,一個人若出身微寒,那麽即便此人再有才華,也很難有機會當官。
對此,王偉不服,對於那些占據高位的廢物,永遠都不服。
憑什麽那些廢物一般的人,明明沒什麽才學,既無文韜,也無武略,卻靠著家世好,輕輕鬆鬆做官,舒舒服服過日子。
朝廷在洛陽時是這樣,後來遷到鄴城,還是這樣,那些世家高門子弟,占據高位、屍位素餐,而許多有才學的寒人,卻隻能當個吏。
所以出身寒族的王偉不服,隻要有機會,就一定要證明自己的能力,證明自己絲毫不比那些世家子弟差。
無論自己的府主是什麽人,要做什麽事,隻要願意聽他的,他就要出謀劃策。
南朝的王謝高門,王偉早已聞名,所以,就想等到破城之後,看看這些天生貴種們,匍匐在侯王麵前叩拜、一臉諂媚的模樣。
而那些出身高貴的名門閨秀,一個個都得給侯王以及將領們做暖床的奴婢。
郭元建聽王偉解釋梁國的軍號製度,大概明白對方要如何勸降李笠。
李笠出身不好,如此拚命表現,大概是想著憑借軍功向上爬。
隻要王偉讓對方意識到,這不過是一場夢,那麽,夢醒後的年輕人,會向現實屈服的。
在壓製寒人武將的蕭氏那裏,立功再多,也不過是啃骨頭的狗。
而在侯王這裏,立功就有賞,功勞越大,獎賞就越多,可以做吃肉的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