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精彩無彈窗免費!李玉怎麽也想不到王老先生對養生茶那麽推崇,當天下午就帶著自己的墨寶來到了茶館,說是要送石山養生茶館。打開紙卷,幾個龍飛鳳舞的大字看得李玉心頭直跳。
看到尾部的遠山老人幾個字,李玉臉色又是一變。
“王老先生,之前多有怠慢,還請贖罪,您趕緊坐下,我請您喝茶。”
王老先生擺了擺手,“這是我喝茶的感受,希望能給你多招攬一些顧客,至於名號什麽的我多年前就不用了。”
話雖這麽說,但是李玉一點也不敢怠慢,王遠山出名的時候自己還沒出生呢,也就是自己老子以前經常念叨著遠山老人的字價值千金,自己才會記起來。雖然王遠山現在已經基本退隱,但是在書法界的地位還是無人可以超越。
李玉怎麽也想不到,自己剛開茶館就有幸得到遠山老人的墨寶,這可不是用錢能衡量的。當下李玉趕緊讓人去把字裝裱好,然後掛在茶館對門正中央。
有了遠山老人的字簡直要比花上幾十萬打廣告要有效果,遠山老人都說此茶隻應天上有,你覺得不好喝,你有遠山老人有權威?
遠山老人並沒有留下喝茶,但是臨走時問李玉要了幾兩配好的茶葉。李玉把熬茶要注意的事項告訴了王老先生,又叮囑他一定要熬著喝,王老先生離開時臉上樂開了花。對他來說一幅字隻不過是花上幾分鍾的時間而已,但是這茶葉可不是誰都能要來的。
王老先生之前看到熬茶的茶童一次隻是往鍋裏放一小撮,最多有一兩,就是這一兩熬出來的茶要賣完的話估計得十幾萬,說起來自己還是賺了。
幾位老人走後茶館幾乎沒人光顧,李玉也樂得自在,一杯接著一杯的喝茶。茶童看到隻覺得肉痛,這一杯下去就是一百塊,相當於自己半天的工資了。不過現在李玉是老板,誰也不會說什麽。
終於有人注意到石山養生茶館,來人似乎心情不太好,一直低著頭,也沒看到大鍋熬的茶。
李玉看了看來人,眉毛一挑。
“先生喝茶?”
“嗯。”
李玉讓人端過去一杯,放到了客人麵前。正在低頭思考的客人突然抬起了頭,盯著桌子上的茶杯。
“這茶好香,這是什麽茶?”
然而客人抬頭就看到正在熬茶的大鍋,嘴角忍不住抽了抽。本來想起身走人,抬頭看到了正對門的那幅字。
“此茶隻應天上有,遠山老人?老板,這可是遠山老人的真跡?”
李玉點了點頭,“剛送過來的。”
客人臉色變了變,“你的意思是遠山老人也來你茶館喝茶了?”
李玉再次點頭,不過客人還是有些懷疑,起身來到那幅字跟前,仔細觀察了幾分鍾。
“好字,果然是遠山老人的真跡!既然遠山老人都這麽推崇你的茶,那我倒要嚐嚐。”
客人輕抿了一口,突然瞪大了眼睛。
“你這茶…”
李玉笑了笑,沒有答話。客人一小口一小口地抿著杯裏的茶像是要鑒別茶的出處。
“茶是好茶,但是我沒品出來茶出自哪裏。”
李玉眉毛一挑,聽客人口氣好像對茶很有研究。
“這茶並不出奇,來自幾千裏之外的一個小縣城,主要原料是豬草茶,搭配了幾種中藥材,你嚐不出來很正常。”
客人眼神露出一絲光彩,“你是中醫?”
李玉搖了搖頭,“我不是,但是我有個朋友是,這茶就是他研製出來的。”
客人微笑著看了李玉一眼,“怪不得我喝著有一股淡淡的草藥味,你們用大鍋熬茶是因為茶草裏麵有重要吧?”
李玉點了點頭,“你怎麽知道?”
“我的父親生病一直在服用重要,我對藥草的味道比較敏感。”
李玉盯著客人看了幾秒,“不知道你父親是什麽病,我的朋友就是中醫,醫術很高超。”
客人笑了笑,“以後再說吧,我父親現在幾乎不能下床了,身體條件不允許他折騰。”
客人喝完茶就離開了,心情似乎好了很多。李玉看著客人的背影,陷入了沉思,這個人給他一種上位者的感覺。作為省一號公子,能讓李玉有上位者感覺的,那必然是更高層次的人物。
不過李玉顯然不關心這些,現在他隻想著把茶館的名聲打響。遠山老人的字似乎帶著一種無形的魔力,從茶館門口路過的人都忍不住要進來看字,喝茶。
原本有些冷清的茶館突然間熱鬧起來,人越來越多。不過茶館是一個雅人聚集的地方,大家都自覺地保持了安靜,安靜地品茶,偶爾從嘴裏蹦出好茶兩個字。
李玉甚至還沒有享受幾天清閑的日子,茶館突然就火了,讓李玉有些措手不及。原本寬敞的茶館現在看起來有些擁擠,幾乎坐滿了人。雖然一杯要一百塊,但是對於遍地土豪的京城來說完全不影響大家喝茶的熱情。
李玉不得不臨時招了三個人,兩個端茶,一個熬茶。現在茶館裏加上李玉已經有六個人,這樣的人員配置對於現在的茶館規模來說有些臃腫,但是除了李玉之外幾個人都很忙,忙得腳不沾地。
一時間所有來喝茶的客人都選擇性的忘記了茶館用大鍋熬茶的事實,甚至有人覺得大鍋熬茶很新奇,因為別的茶館都用開水泡茶。
生意火爆也給李玉帶來了煩惱,茶草居然不夠用了。原本李玉準備了一個星期的分量,但是他是在是想不到客人這麽喜歡喝養生茶,平均下來一人至少三杯,也就是說人均消費達到三百塊。
按照每天一百位客人來算,一天的收入就是三萬塊,一年就是一千多萬。要是每天有三百位客人的話,一天收入將近十萬。這麽算下來李玉有些吃驚,一個小小的茶館快要頂上半個分公司的收入,但是開茶館的成本要遠遠低於分公司的成本。
李玉覺得自己做出了一個明智的決定,雖然他也是公司的股東之一,但是自己親手經營的茶館給他帶來的成就感是任何事情不能相提並論的。
,精彩無彈窗免費!李玉怎麽也想不到王老先生對養生茶那麽推崇,當天下午就帶著自己的墨寶來到了茶館,說是要送石山養生茶館。打開紙卷,幾個龍飛鳳舞的大字看得李玉心頭直跳。
看到尾部的遠山老人幾個字,李玉臉色又是一變。
“王老先生,之前多有怠慢,還請贖罪,您趕緊坐下,我請您喝茶。”
王老先生擺了擺手,“這是我喝茶的感受,希望能給你多招攬一些顧客,至於名號什麽的我多年前就不用了。”
話雖這麽說,但是李玉一點也不敢怠慢,王遠山出名的時候自己還沒出生呢,也就是自己老子以前經常念叨著遠山老人的字價值千金,自己才會記起來。雖然王遠山現在已經基本退隱,但是在書法界的地位還是無人可以超越。
李玉怎麽也想不到,自己剛開茶館就有幸得到遠山老人的墨寶,這可不是用錢能衡量的。當下李玉趕緊讓人去把字裝裱好,然後掛在茶館對門正中央。
有了遠山老人的字簡直要比花上幾十萬打廣告要有效果,遠山老人都說此茶隻應天上有,你覺得不好喝,你有遠山老人有權威?
遠山老人並沒有留下喝茶,但是臨走時問李玉要了幾兩配好的茶葉。李玉把熬茶要注意的事項告訴了王老先生,又叮囑他一定要熬著喝,王老先生離開時臉上樂開了花。對他來說一幅字隻不過是花上幾分鍾的時間而已,但是這茶葉可不是誰都能要來的。
王老先生之前看到熬茶的茶童一次隻是往鍋裏放一小撮,最多有一兩,就是這一兩熬出來的茶要賣完的話估計得十幾萬,說起來自己還是賺了。
幾位老人走後茶館幾乎沒人光顧,李玉也樂得自在,一杯接著一杯的喝茶。茶童看到隻覺得肉痛,這一杯下去就是一百塊,相當於自己半天的工資了。不過現在李玉是老板,誰也不會說什麽。
終於有人注意到石山養生茶館,來人似乎心情不太好,一直低著頭,也沒看到大鍋熬的茶。
李玉看了看來人,眉毛一挑。
“先生喝茶?”
“嗯。”
李玉讓人端過去一杯,放到了客人麵前。正在低頭思考的客人突然抬起了頭,盯著桌子上的茶杯。
“這茶好香,這是什麽茶?”
然而客人抬頭就看到正在熬茶的大鍋,嘴角忍不住抽了抽。本來想起身走人,抬頭看到了正對門的那幅字。
“此茶隻應天上有,遠山老人?老板,這可是遠山老人的真跡?”
李玉點了點頭,“剛送過來的。”
客人臉色變了變,“你的意思是遠山老人也來你茶館喝茶了?”
李玉再次點頭,不過客人還是有些懷疑,起身來到那幅字跟前,仔細觀察了幾分鍾。
“好字,果然是遠山老人的真跡!既然遠山老人都這麽推崇你的茶,那我倒要嚐嚐。”
客人輕抿了一口,突然瞪大了眼睛。
“你這茶…”
李玉笑了笑,沒有答話。客人一小口一小口地抿著杯裏的茶像是要鑒別茶的出處。
“茶是好茶,但是我沒品出來茶出自哪裏。”
李玉眉毛一挑,聽客人口氣好像對茶很有研究。
“這茶並不出奇,來自幾千裏之外的一個小縣城,主要原料是豬草茶,搭配了幾種中藥材,你嚐不出來很正常。”
客人眼神露出一絲光彩,“你是中醫?”
李玉搖了搖頭,“我不是,但是我有個朋友是,這茶就是他研製出來的。”
客人微笑著看了李玉一眼,“怪不得我喝著有一股淡淡的草藥味,你們用大鍋熬茶是因為茶草裏麵有重要吧?”
李玉點了點頭,“你怎麽知道?”
“我的父親生病一直在服用重要,我對藥草的味道比較敏感。”
李玉盯著客人看了幾秒,“不知道你父親是什麽病,我的朋友就是中醫,醫術很高超。”
客人笑了笑,“以後再說吧,我父親現在幾乎不能下床了,身體條件不允許他折騰。”
客人喝完茶就離開了,心情似乎好了很多。李玉看著客人的背影,陷入了沉思,這個人給他一種上位者的感覺。作為省一號公子,能讓李玉有上位者感覺的,那必然是更高層次的人物。
不過李玉顯然不關心這些,現在他隻想著把茶館的名聲打響。遠山老人的字似乎帶著一種無形的魔力,從茶館門口路過的人都忍不住要進來看字,喝茶。
原本有些冷清的茶館突然間熱鬧起來,人越來越多。不過茶館是一個雅人聚集的地方,大家都自覺地保持了安靜,安靜地品茶,偶爾從嘴裏蹦出好茶兩個字。
李玉甚至還沒有享受幾天清閑的日子,茶館突然就火了,讓李玉有些措手不及。原本寬敞的茶館現在看起來有些擁擠,幾乎坐滿了人。雖然一杯要一百塊,但是對於遍地土豪的京城來說完全不影響大家喝茶的熱情。
李玉不得不臨時招了三個人,兩個端茶,一個熬茶。現在茶館裏加上李玉已經有六個人,這樣的人員配置對於現在的茶館規模來說有些臃腫,但是除了李玉之外幾個人都很忙,忙得腳不沾地。
一時間所有來喝茶的客人都選擇性的忘記了茶館用大鍋熬茶的事實,甚至有人覺得大鍋熬茶很新奇,因為別的茶館都用開水泡茶。
生意火爆也給李玉帶來了煩惱,茶草居然不夠用了。原本李玉準備了一個星期的分量,但是他是在是想不到客人這麽喜歡喝養生茶,平均下來一人至少三杯,也就是說人均消費達到三百塊。
按照每天一百位客人來算,一天的收入就是三萬塊,一年就是一千多萬。要是每天有三百位客人的話,一天收入將近十萬。這麽算下來李玉有些吃驚,一個小小的茶館快要頂上半個分公司的收入,但是開茶館的成本要遠遠低於分公司的成本。
李玉覺得自己做出了一個明智的決定,雖然他也是公司的股東之一,但是自己親手經營的茶館給他帶來的成就感是任何事情不能相提並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