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貞觀四年。
春。
二月。
李世民派遣鴻臚卿唐儉、將軍安修仁去撫慰頡利可汗,令李靖率兵接應。
初八。
李靖揣摩到李世民這樣做的真實意圖,與李績相互謀劃道:“頡利雖敗,但其兵力尚多,實力依舊還很強大,如果任其逃往漠北,依附於薛延陀等部,恐怕會死灰複燃。現在唐儉已經到了東突厥營地,頡利可汗定懈而不備,如果挑選精銳騎兵一萬人,帶著二十天的糧草從白道襲擊東突厥,可以不戰而生擒頡利。”
定襄道行軍副總管張公瑾認為:“聖上已下詔接受他們投降,大唐使者就在對方營帳,怎麽能進攻呢?”李靖說:“當年韓信就是靠偷襲打敗齊國的。至於唐儉正好裏應外合。”
知道曆史的方煦,當然讚成李靖的意見。況且李靖和李勣兩位大佬都決定的事情,區區張公瑾,也無效。
於是令李勣統帥大軍,自己親率精騎萬名,連夜出發,行軍到陰山,遇上了東突厥一千多營帳,全部俘獲,命令他們隨唐軍,與大唐天軍引路。而這時,頡利見到大唐使臣——唐儉,十分高興,內心稍稍安定,放鬆了戒備。
李靖命蘇定方帶領二百騎兵做為前鋒,趁大霧悄然前行,距離東突厥頡利可汗牙帳隻有七裏時,東突厥兵才發現。蘇定方長驅直入衝進了頡利的可汗牙帳,東突厥軍不知濃霧裏有多少唐軍,陣腳大亂。如同驚弓之鳥的頡利可汗慌忙騎馬逃走,東突厥軍也四散而逃。唐儉也及時脫身而迴。李靖大軍趕到。殺敵萬餘人,俘虜十幾萬,繳獲牛羊數十萬頭,前隋義成公主也死於亂軍之中。
頡利可汗率萬餘人想北過大漠,在磧口受李勣所阻,不能北逃,其手下眾多部將率眾投降。
倉皇中欲由雲中向西逃竄,意圖投奔吐穀渾國王慕容伏允或高昌國王麴文泰。在半路上,卻迎頭撞上了李道宗的大同軍。一番激戰後,唐將張寶相將頡利可汗擒獲。
至此,東突厥平定。
捷報迅速傳迴長安。
自隋朝以來,東突厥是西北的強國。李靖等滅了東突厥,不僅解除了唐朝西北邊境的禍患,而且也洗刷了李淵和李世民向東突厥屈尊的恥辱。
太上皇李淵得治消息後,欣喜萬分,他把李世民和老臣勳貴、諸王、王妃、公主等召至淩煙閣,設宴慶祝。他一時興起,還親自彈起了琵琶,李世民起舞,眾人也接連起身舉杯祝賀,一直延續到深夜。
大唐將東突厥領地劃入自己的版圖,在其上設置了順州、裕州、化州、長州、定襄、雲中等都督府。疆域由此擴大至陰山以北600裏,勢力範圍達到貝加爾湖。
頡利被俘押解到長安後,李世民沒有殺他,還封為歸義王、右衛大將軍(虛銜而已,讓他在長安度過餘生。突利可汗隨後歸降,被封為北平郡王。東突厥的名將或首領包括執失思力、阿史那社爾、阿史那思摩以及契苾何力等悉數歸降,都受到重用。
頡利被俘時,降唐的突厥群眾多達10餘萬人。李世民采用中書令溫彥博的建議:“全其部落,順其土俗,以實空虛之地。”將這部分突厥人安置在東起幽州,西至靈州之間。在原先突利可汗統治地區設置順州、祐州、化州、長州四個都督府。分頡利可汗所屬為六個州,左部設定襄都督府,右部置雲中都督府。任命突利為順州都督。投唐的突厥酋長,都被授予將軍或中郎將之職,五品以上官員多達百餘人,幾乎占朝中同級官員總數的一半。突厥人遷居京城長安的將近1萬戶。
薛延陀的真珠可汗夷男也上表表示歸順。
至於此後在北方大草原上,一家獨大的薛延陀,向李世民紮刺,又是另一段故事。
m。
貞觀四年。
春。
二月。
李世民派遣鴻臚卿唐儉、將軍安修仁去撫慰頡利可汗,令李靖率兵接應。
初八。
李靖揣摩到李世民這樣做的真實意圖,與李績相互謀劃道:“頡利雖敗,但其兵力尚多,實力依舊還很強大,如果任其逃往漠北,依附於薛延陀等部,恐怕會死灰複燃。現在唐儉已經到了東突厥營地,頡利可汗定懈而不備,如果挑選精銳騎兵一萬人,帶著二十天的糧草從白道襲擊東突厥,可以不戰而生擒頡利。”
定襄道行軍副總管張公瑾認為:“聖上已下詔接受他們投降,大唐使者就在對方營帳,怎麽能進攻呢?”李靖說:“當年韓信就是靠偷襲打敗齊國的。至於唐儉正好裏應外合。”
知道曆史的方煦,當然讚成李靖的意見。況且李靖和李勣兩位大佬都決定的事情,區區張公瑾,也無效。
於是令李勣統帥大軍,自己親率精騎萬名,連夜出發,行軍到陰山,遇上了東突厥一千多營帳,全部俘獲,命令他們隨唐軍,與大唐天軍引路。而這時,頡利見到大唐使臣——唐儉,十分高興,內心稍稍安定,放鬆了戒備。
李靖命蘇定方帶領二百騎兵做為前鋒,趁大霧悄然前行,距離東突厥頡利可汗牙帳隻有七裏時,東突厥兵才發現。蘇定方長驅直入衝進了頡利的可汗牙帳,東突厥軍不知濃霧裏有多少唐軍,陣腳大亂。如同驚弓之鳥的頡利可汗慌忙騎馬逃走,東突厥軍也四散而逃。唐儉也及時脫身而迴。李靖大軍趕到。殺敵萬餘人,俘虜十幾萬,繳獲牛羊數十萬頭,前隋義成公主也死於亂軍之中。
頡利可汗率萬餘人想北過大漠,在磧口受李勣所阻,不能北逃,其手下眾多部將率眾投降。
倉皇中欲由雲中向西逃竄,意圖投奔吐穀渾國王慕容伏允或高昌國王麴文泰。在半路上,卻迎頭撞上了李道宗的大同軍。一番激戰後,唐將張寶相將頡利可汗擒獲。
至此,東突厥平定。
捷報迅速傳迴長安。
自隋朝以來,東突厥是西北的強國。李靖等滅了東突厥,不僅解除了唐朝西北邊境的禍患,而且也洗刷了李淵和李世民向東突厥屈尊的恥辱。
太上皇李淵得治消息後,欣喜萬分,他把李世民和老臣勳貴、諸王、王妃、公主等召至淩煙閣,設宴慶祝。他一時興起,還親自彈起了琵琶,李世民起舞,眾人也接連起身舉杯祝賀,一直延續到深夜。
大唐將東突厥領地劃入自己的版圖,在其上設置了順州、裕州、化州、長州、定襄、雲中等都督府。疆域由此擴大至陰山以北600裏,勢力範圍達到貝加爾湖。
頡利被俘押解到長安後,李世民沒有殺他,還封為歸義王、右衛大將軍(虛銜而已,讓他在長安度過餘生。突利可汗隨後歸降,被封為北平郡王。東突厥的名將或首領包括執失思力、阿史那社爾、阿史那思摩以及契苾何力等悉數歸降,都受到重用。
頡利被俘時,降唐的突厥群眾多達10餘萬人。李世民采用中書令溫彥博的建議:“全其部落,順其土俗,以實空虛之地。”將這部分突厥人安置在東起幽州,西至靈州之間。在原先突利可汗統治地區設置順州、祐州、化州、長州四個都督府。分頡利可汗所屬為六個州,左部設定襄都督府,右部置雲中都督府。任命突利為順州都督。投唐的突厥酋長,都被授予將軍或中郎將之職,五品以上官員多達百餘人,幾乎占朝中同級官員總數的一半。突厥人遷居京城長安的將近1萬戶。
薛延陀的真珠可汗夷男也上表表示歸順。
至於此後在北方大草原上,一家獨大的薛延陀,向李世民紮刺,又是另一段故事。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