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現在,長安城各衙門的編製,仍然沒有齊備。
比如說,戶部至今空懸尚書位置,禮部也隻有一個郎中,缺了三個郎中的位置。
因此,這些長安官員站到太極宮裏之後,就可以看到,此時的大朝會,比起先帝朝的大朝會,多少有些顯得“人丁稀薄”。
而林昭進入大殿之後,先是在左右看了看。
他是文官進士出身,理論上來說應該站在左側,但是現在他又是節度使的武職,也應該站在武官的右側。
正在林昭猶豫不決的時候,太極宮裏的百官們,都已經按照各自的站位站好,其中王甫與齊師道,都站在右側第一排。
林昭不再猶豫,兩隻手攏在袖子裏,默默走向右側第一排空缺的那個位置上,站在了齊師道的右邊。
而在林昭的身後,站著新任禁軍大將軍李煦。
等三位節度使站定,禦階上的周振,咳嗽了一聲,再一次高聲宣唱。
“肅靜。”
太極宮裏頓時寂靜無聲。
這個時候,兩個紫衣太監,攙扶著天子,來到了太極宮裏。
大太監深唿吸了一口氣,繼續說道:“聖人駕到。”
文武百官,頓時齊刷刷跪在地上,對著帝座上的天子,山唿萬歲。
天子在兩個宦官的攙扶下,終於坐在了帝座上,他環顧下首跪了一群的文武百官,最終把目光放在了左邊第一排三個節度使身上。
天子盯著他們看了許久,一直到旁邊的周振小聲咳嗽了一聲,皇帝陛下才如夢初醒,緩緩開口:“諸卿——平身罷。”
文武百官,挨個站了起來。
天子收迴目光,掃視了百官一眼,然後緩緩說道:“今番,是康賊作逆以來,大周第一次大朝會,此次朝會之後,大周便恢複以往,一掃衰頹。”
說到這裏,天子頓了頓,又看向三個節度使,緩緩說道:“大周能夠再複乾坤社稷,除了天下百姓人心所向之外,就是三位節度使一路戡亂平叛,功莫大焉。”
三個人,立刻上前,再一次跪在地上,低頭致謝。
“臣等分所當為,不敢居功。”
“快起身罷。”
天子臉上擠出一個笑容,開口道:“若非三位愛卿,朕此時應該尚在西川,朕還有長安,以及關中父老,都應該謝過三位。”
說著,天子看向周振,開口道:“來,去給三位節度使搬一把椅子來,讓他們坐著與會。”
周振連忙點頭,不一會兒就辦了三把椅子過來,放在了三位節度使身後。
三個人對視了一眼,還是慢慢坐了下來。
這個時代的君臣規矩,更像是另一個世界的大唐,見皇帝不必時時刻刻跪著,也就大朝會的時候跪一跪,平日裏如果是政事堂的宰相找皇帝談事,大概率都是坐著跟皇帝說話。
除了宰相之外,一些年紀大的老臣上朝,皇帝也會給他們安排椅子,因此在大殿上坐下,並不是太過逾越規矩。
三個人都坐下之後,皇帝再一次看向文武百官,沉聲道:“諸位臣工,國朝至今二百餘年,除卻跟隨太祖皇帝開天辟地的幾位開國功臣之外,未有臣子立過如此大功。”
“賞功罰過,是我大周二百年來的規矩,三位節度使功莫大焉,諸卿以為當如何封賞?”
這句話,就是正兒八經的場麵話了。
現在隻要是在太極宮裏的人,所有人都知道,這三個節度使要受封王爵。
當然了,封異姓王是違祖製的事情,所以這件事,不應該由皇帝提出來,而是應該由臣子提出。
皇帝這句話一出,一個禮部的官員便出班奏陳,他跪在地上,對著皇帝叩首道:“陛下,三位節度使扶大廈之將傾,功勞甚重,臣以為應當加封郡王……”
這人出班之後,又有人出列,跪在地上。
“臣以為應當受封國公,世襲罔替!”
一時間,眾說紛紜。
但是沒有一個人提及親王爵。
皇帝陛下不置可否,最終把目光放在了曹鬆身上。
按照他們之前定下來的“劇本”,這個時候應當曹鬆站出來,力主封王。
因為誰站出來說這個話,都少不了會被天下讀書人謾罵,而皇帝剛好看曹鬆不太順眼,就把這個挨罵的活,丟到了他的頭上。
曹相站在原地,沉默許久,最終才默默歎了口氣,出班跪在地上,對著天子叩首道:“陛下,老臣以為,三位節度使功勞莫大,與重新開辟朝廷無異,這種潑天功勞,應當……”
老頭深唿吸了一口氣,咬牙道:“應當封王!”
帝座上的天子麵無表情。
林昭與王甫眼觀鼻,鼻觀心,也都沒有說話。
隻有齊大將軍,張了張口想說些什麽,但是最終還是沒有能夠說出口。
天子思索了一番,然後緩緩說道:“曹相所言,甚合朕意,既然如此,便給三位節度使封王。”
他看向禮部,開口道:“禮部盡快議出章程,給三位節度使授王爵,封地,製備文書。”
聽到這句話,林昭與王甫,都低著頭,微不可查的皺了皺眉頭。
本來,他們今天來是準備直接被封王的,畢竟朝廷的王號都已經給他們想好了,但是現在看起來,這位皇帝陛下還是抹不開臉麵,不想在大朝會上給三個人封王。
按照皇帝的意思,是過幾天禮部製備文書之後,政事堂下發聖旨,各自頒發給三個人,算是私下裏封王。
不過這件事也無傷大雅,隻是麵子上的問題而已。
三個人很有默契的同時跪下,對著天子叩首道:“臣…萬不敢受此重封。”
諸夏子孫,向來有“謙虛”的好習慣,哪怕是請你出來當皇帝,也要三請三讓,告訴別人是你們請爺出來當皇帝的,不是爺自己想幹的,才算流程結束。
如今,朝廷要給三個人封王,三個人自然也要象征性的推拒一下。
帝座上的天子,看向三個人,麵露笑容:“三位愛卿就莫要推拒了,非是爾等,朕現在還不能返迴皇廷,如今北方的突厥契丹人都不安分,康賊逃往吐蕃還不曾伏法,朝廷還有很多事情倚仗三位。”
“三位安心受封就是。”
三個人這才對著皇帝低頭,領旨謝恩。
三個人謝恩之後,皇帝正要繼續說話,發表一些感言,三個節度使當中的平盧節度使林昭,突然從自己的位置上站了起來,對著帝座上的天子拱手道:“陛下…臣有本奏。”
天子想說的話被林昭打斷,不過他並沒有生氣,隻是對林昭點了點頭,微笑道:“林卿有什麽事,但說無妨。”
林昭沒有猶豫,從袖子裏取出一本奏書,雙手捧在麵前。
“陛下,臣有一樁埋藏了近三十年的冤屈,要向陛下傾訴!”
比如說,戶部至今空懸尚書位置,禮部也隻有一個郎中,缺了三個郎中的位置。
因此,這些長安官員站到太極宮裏之後,就可以看到,此時的大朝會,比起先帝朝的大朝會,多少有些顯得“人丁稀薄”。
而林昭進入大殿之後,先是在左右看了看。
他是文官進士出身,理論上來說應該站在左側,但是現在他又是節度使的武職,也應該站在武官的右側。
正在林昭猶豫不決的時候,太極宮裏的百官們,都已經按照各自的站位站好,其中王甫與齊師道,都站在右側第一排。
林昭不再猶豫,兩隻手攏在袖子裏,默默走向右側第一排空缺的那個位置上,站在了齊師道的右邊。
而在林昭的身後,站著新任禁軍大將軍李煦。
等三位節度使站定,禦階上的周振,咳嗽了一聲,再一次高聲宣唱。
“肅靜。”
太極宮裏頓時寂靜無聲。
這個時候,兩個紫衣太監,攙扶著天子,來到了太極宮裏。
大太監深唿吸了一口氣,繼續說道:“聖人駕到。”
文武百官,頓時齊刷刷跪在地上,對著帝座上的天子,山唿萬歲。
天子在兩個宦官的攙扶下,終於坐在了帝座上,他環顧下首跪了一群的文武百官,最終把目光放在了左邊第一排三個節度使身上。
天子盯著他們看了許久,一直到旁邊的周振小聲咳嗽了一聲,皇帝陛下才如夢初醒,緩緩開口:“諸卿——平身罷。”
文武百官,挨個站了起來。
天子收迴目光,掃視了百官一眼,然後緩緩說道:“今番,是康賊作逆以來,大周第一次大朝會,此次朝會之後,大周便恢複以往,一掃衰頹。”
說到這裏,天子頓了頓,又看向三個節度使,緩緩說道:“大周能夠再複乾坤社稷,除了天下百姓人心所向之外,就是三位節度使一路戡亂平叛,功莫大焉。”
三個人,立刻上前,再一次跪在地上,低頭致謝。
“臣等分所當為,不敢居功。”
“快起身罷。”
天子臉上擠出一個笑容,開口道:“若非三位愛卿,朕此時應該尚在西川,朕還有長安,以及關中父老,都應該謝過三位。”
說著,天子看向周振,開口道:“來,去給三位節度使搬一把椅子來,讓他們坐著與會。”
周振連忙點頭,不一會兒就辦了三把椅子過來,放在了三位節度使身後。
三個人對視了一眼,還是慢慢坐了下來。
這個時代的君臣規矩,更像是另一個世界的大唐,見皇帝不必時時刻刻跪著,也就大朝會的時候跪一跪,平日裏如果是政事堂的宰相找皇帝談事,大概率都是坐著跟皇帝說話。
除了宰相之外,一些年紀大的老臣上朝,皇帝也會給他們安排椅子,因此在大殿上坐下,並不是太過逾越規矩。
三個人都坐下之後,皇帝再一次看向文武百官,沉聲道:“諸位臣工,國朝至今二百餘年,除卻跟隨太祖皇帝開天辟地的幾位開國功臣之外,未有臣子立過如此大功。”
“賞功罰過,是我大周二百年來的規矩,三位節度使功莫大焉,諸卿以為當如何封賞?”
這句話,就是正兒八經的場麵話了。
現在隻要是在太極宮裏的人,所有人都知道,這三個節度使要受封王爵。
當然了,封異姓王是違祖製的事情,所以這件事,不應該由皇帝提出來,而是應該由臣子提出。
皇帝這句話一出,一個禮部的官員便出班奏陳,他跪在地上,對著皇帝叩首道:“陛下,三位節度使扶大廈之將傾,功勞甚重,臣以為應當加封郡王……”
這人出班之後,又有人出列,跪在地上。
“臣以為應當受封國公,世襲罔替!”
一時間,眾說紛紜。
但是沒有一個人提及親王爵。
皇帝陛下不置可否,最終把目光放在了曹鬆身上。
按照他們之前定下來的“劇本”,這個時候應當曹鬆站出來,力主封王。
因為誰站出來說這個話,都少不了會被天下讀書人謾罵,而皇帝剛好看曹鬆不太順眼,就把這個挨罵的活,丟到了他的頭上。
曹相站在原地,沉默許久,最終才默默歎了口氣,出班跪在地上,對著天子叩首道:“陛下,老臣以為,三位節度使功勞莫大,與重新開辟朝廷無異,這種潑天功勞,應當……”
老頭深唿吸了一口氣,咬牙道:“應當封王!”
帝座上的天子麵無表情。
林昭與王甫眼觀鼻,鼻觀心,也都沒有說話。
隻有齊大將軍,張了張口想說些什麽,但是最終還是沒有能夠說出口。
天子思索了一番,然後緩緩說道:“曹相所言,甚合朕意,既然如此,便給三位節度使封王。”
他看向禮部,開口道:“禮部盡快議出章程,給三位節度使授王爵,封地,製備文書。”
聽到這句話,林昭與王甫,都低著頭,微不可查的皺了皺眉頭。
本來,他們今天來是準備直接被封王的,畢竟朝廷的王號都已經給他們想好了,但是現在看起來,這位皇帝陛下還是抹不開臉麵,不想在大朝會上給三個人封王。
按照皇帝的意思,是過幾天禮部製備文書之後,政事堂下發聖旨,各自頒發給三個人,算是私下裏封王。
不過這件事也無傷大雅,隻是麵子上的問題而已。
三個人很有默契的同時跪下,對著天子叩首道:“臣…萬不敢受此重封。”
諸夏子孫,向來有“謙虛”的好習慣,哪怕是請你出來當皇帝,也要三請三讓,告訴別人是你們請爺出來當皇帝的,不是爺自己想幹的,才算流程結束。
如今,朝廷要給三個人封王,三個人自然也要象征性的推拒一下。
帝座上的天子,看向三個人,麵露笑容:“三位愛卿就莫要推拒了,非是爾等,朕現在還不能返迴皇廷,如今北方的突厥契丹人都不安分,康賊逃往吐蕃還不曾伏法,朝廷還有很多事情倚仗三位。”
“三位安心受封就是。”
三個人這才對著皇帝低頭,領旨謝恩。
三個人謝恩之後,皇帝正要繼續說話,發表一些感言,三個節度使當中的平盧節度使林昭,突然從自己的位置上站了起來,對著帝座上的天子拱手道:“陛下…臣有本奏。”
天子想說的話被林昭打斷,不過他並沒有生氣,隻是對林昭點了點頭,微笑道:“林卿有什麽事,但說無妨。”
林昭沒有猶豫,從袖子裏取出一本奏書,雙手捧在麵前。
“陛下,臣有一樁埋藏了近三十年的冤屈,要向陛下傾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