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沒有什麽背景的新科進士,正七品上的起點已經非常之高了。


    當然了,齊宣這種天潢貴胄除外,這貨一生下來就是七品散官,成年的時候就已經是五品,即便他不考進士也不從軍,就在長安城混吃等一輩子,到四五十歲的時候也能混個三品甚至二品的散官品級。


    人與人之間是沒有辦法比的。


    不過林昭畢竟先前有個八品的總編身份,因此給一個正七品並不是全然沒有道理,不過這個官職,就很耐人尋味了。


    詹事司直。


    顧名思義,就是詹事府裏司掌“正直”的官,說的通俗一些,就是林昭所說的紀律委員。


    如果說詹事府等同於東宮小朝廷尚書省的話,那麽這個差事大概就相當於禦史,看到什麽不順眼的事情了,就可以向詹事府的詹事,或者直接向太子殿下“告狀”。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職位……有兩個人。


    也就是說,還會有另外一個詹事司直,與林昭做同事。


    迴長安的路上,林昭與謝澹然都坐在了齊宣的馬車裏,小林探花看向齊宣,請教道:“齊兄,你說朝廷給我這個差事,有什麽用意?”


    對於朝廷的官製,林昭現在都還沒有摸索清楚,要跟這位天潢貴胄好好請教請教才是,不過這裏他說的是“朝廷”的用意,並沒有說吏部的用意,因為在林昭心裏,這個差事一定是宮裏給他安排的。


    因為他跟那位周尚書之間的關係,沒有到這個份上,吏部絕對不會頂著旁人的閑言碎語,來給林昭安排這麽高的職位。


    “還能有什麽用意?”


    因為天冷了,齊大公子兩隻手揣在袖子裏,不鹹不淡的說道:“說明朝廷想要重用你,或者說,重用大宗師。”


    “這話怎麽說的?”


    林昭苦笑道:“據我所知,詹事府是個清閑的衙門,平日裏沒有什麽活幹的。”


    詹事府明麵上管理東宮行政,以及皆知六率的衛軍,但是東宮這個小朝廷,也隻是徒有虛名而已,就連太子殿下都沒有在朝堂上拿到什麽實權,詹事府就更是名存實亡了,至於東宮內政……


    東宮之中有宮裏派來的太監,就更沒有詹事府什麽事了。


    東宮六率就更不用說了,這些兵力名義上是太子的衛率,但是太子是指揮不動的,因為他們是在朝廷的安排之下保護太子,而不是奉太子之命保護太子。


    究其原因,無非是因為六率的人馬太多了,如果真的放權給東宮,恐怕用不了幾天,太極宮就得易主。


    “詹事府自然沒有什麽差事,但是詹事府的官很值錢。”


    齊大公子看了林昭一眼,緩緩說道:“按照吏部從前的規矩,三年堪核的時間過去之後,新科進士一般是直升一品,如果表現的夠好,還會另外升級。”


    他頓了頓之後,繼續說道:“而詹事府的官……等熬出頭了之後,一般也是升一品,如果能得那位賞識,甚至可以原地升個兩品官。”


    說到這裏,齊大公子看了林昭一眼,“嘖嘖”說道:“三郎你算一算,到時候你最少也是個五品官了。”


    大周的官製,文官是九品二十九級,三品及三品以上的官員,是一品兩級,也就是正三品和從三品,而三品以下的官員,則是一品四級。


    也就是有正四品上,正四品下這種分別。


    如果按照齊宣所說,等林昭熬完了吏部的三年試用期,再加上東宮官的加成,等哪天老皇帝嗝屁之後,林昭便可以直接做到正五品上,乃至於更高!


    大周官員品級普遍不高,宰相也不過三品而已,五品的實職官如果是在長安城,就已經稱得上是朝堂大佬了!


    而算一算年紀,那個時候的林昭,估計也就二十歲左右。


    當然了,這隻是理論上能夠達到的品級而已,就算一切如齊宣所說,這也要林簡順利進入樞機之後,才有可能實現。


    “五品官啊。”


    齊宣撫掌感歎了一句:“長安城裏那麽多權貴子弟,真正能夠在官場上混到五品實職的,也是少之又少,三郎如果能在弱冠之年官居五品,將來……多半會拜相。”


    “到時候,我齊家還要靠三郎你關照。”


    政事堂總理朝堂,權柄極重,即便是新入政事堂的宰相,在實權上也要超過六部尚書,名義上更是六部尚書的上官,乃是文臣的巔峰。


    至於武將……


    武將的最高處,應該就是散布在各處的節度使們了,至於開國初年的都督與都護等職位,已經名存實亡。


    “齊兄莫要取笑我了。”


    林三郎搖了搖頭,有些無奈的說道:“長安城每年都有不少進士及第,真正能夠拜相的有能夠幾個,我比同科的進士還要差上不少,不敢奢望相位。”


    齊宣看了一眼林昭身邊的謝澹然,然後笑著說道:“三郎初入朝堂,想入政事堂,的確還談不上,不過你家裏的那位叔父,現在看來已經有七八成機會拜相了。”


    聽到這句,林昭並沒有答話,因為他心裏很清楚,如果哪天林簡拜相,就代表那個心思晦澀的老皇帝殯天了。


    而看老皇帝對於權力的積極態度,似乎並不像身體出了什麽問題的樣子。


    他們幾個人說話的功夫,馬車已經進了長安城,齊宣一直把兩個人送到長興坊門口,才下了馬車,與林昭拱手作別。


    而林昭與謝澹然,則是攜手進了長興坊,到了自己家中之後,才看到吏部的吏員已經等候許久。


    這個吏員已經在林昭家中等候了半天,不過他並沒有生氣,甚至見到林昭之後,還露出了頗為恭敬的神色。


    林昭見了這人之後,也是微微一愣。


    正是那天在吏部衙門裏收了自己金子的吏員。


    見林昭迴來,林二娘連忙走了過來,拉著林昭的袖子埋怨道:“一大早就出門,也不說一聲去處,連累上官在這裏等了半日。”


    林昭對著母親笑了笑,開口道:“去了一趟城郊,不礙事的。”


    這個吏員連忙點頭,開口道:“夫人客氣了,小人隻是吏部送信的吏員,不是什麽上官,林司直說的是,不礙事的,不礙事的……”


    林昭迴頭看了一眼這個吏員,笑著問道:“咱們這是第二次見了,也算緣分,請問尊姓大名?”


    已經人過中年的吏員,略微猶豫了一番,連忙低頭:“小人姓柳,家中行二,長安人稱唿小人為柳二。”


    說著,柳二遞上手中的文書,恭聲道:“林司直,這是吏部的文書,還有詹事司直的魚符,您收好,明日吏部會派人上門給你量身,不過官服比較細致,應該要月餘才能做好,您三個月之內,隨時可以去詹事府報道。”


    因為交通不方便,有些官員在外地,因此吏部上任時間的要求,還是很寬鬆的。


    林昭看了一眼柳二手裏捧著的七品魚符,又摸了摸自己腰間那塊八品的銅符,開口問道:“我身上還有個八品的差事,這塊魚符要交迴吏部否?”


    柳二愣了愣,然後搖頭道:“迴林司直,小人來之前上官沒有說起此事,應該就……”


    “不用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昭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客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客1並收藏昭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