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7 部分
珠簾不卷夜來霜之沅沅曲 作者:紫心紗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見皇後隻穿著瑛珠錦便服,斜靠在窗下的金絲榻上,雙目無神,麵色蒼白,竟是病得不輕。
皇後見杜沅沅進來,忙支起半個身子,示意一旁的晴繡安坐、敬茶,又微微氣喘道:“妹妹迴來,我本該去看看的。隻是,生就這麽一副病懨懨的身子。”杜沅沅急忙上前,扶皇後靠到榻上,“姐姐別這樣說,可折殺妹妹了。原本是妹妹該來探望姐姐的。姐姐這是怎麽了,怎會病得如此厲害?”皇後微微歎息,麵上卻強撐著笑容,“不過是感了風寒,害妹妹擔心了。”
杜沅沅幫皇後理了理身上的秋桃綾夾被,道:“聽說姐姐這病也有了一段時日了,太醫院的太醫難道都是白做的麽,怎麽這麽不頂事,還讓姐姐受這樣的苦!”轉向一旁的晴繡,“太醫開了什麽方子,拿來給本宮看看。”皇後忽然咳嗽了幾聲,晴繡看了一眼皇後,麵露遲疑之色。
杜沅沅不動聲色,端過榻旁小幾上的茶盞,輕吹了幾口,正想遞給皇後,忽聽皇後道:“罷了,罷了,妹妹也不要怪他們,我這身子,早些年都是給掏空了的。如今這樣,不過是積年的舊疾,一場風寒又引出來了。”杜沅沅歎氣,“姐姐對人就是太寬容了。對了,妹妹帶了些血參和首烏,都是皇上早些時候賞的,妹妹也用不著,就給了姐姐補身吧。”
皇後用帕子掩了口,似是要咳嗽,又強行忍住,良久才道:“妹妹有心了。”杜沅沅站起身來,“妹妹就不打擾了。姐姐好生休息,等妹妹一得了空,就來和姐姐閑話。”
杜沅沅一進懷玉宮,便見沈毓等在殿內,不覺詫異道:“你怎麽來了?”沈毓道:“我是來複命的。”杜沅沅更是奇怪,“我讓碧痕傳話給你,不過是盞茶的功夫,你怎會查得如此之快?”
沈毓微微一笑,“我迴太醫院後,隨口和當值的太醫聊了幾句,便聽說了皇後染了風寒,臥病在床之事。後來,我有事到藥房去,發現伺藥太監正為皇後配藥,我便多看了幾眼。卻無意間發現,伺藥太監所配的並非調理風寒之藥,似乎是散結化淤類的。原本我並未放在心上,但接到了你的傳話後,我才想了起來。”
“散結化淤?”杜沅沅疑惑問道,沈毓點頭,“以那幾味藥推斷,皇後得的應是多思多慮,倦怠疲乏,胸悶不舒一類的病症,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肝氣鬱結。”
皇後得的原來是“肝氣鬱結”。杜沅沅心中卻更加奇怪,這種病症本屬平常。但是,看皇後的表現,卻有兩點令人不解。其一便是遮遮掩掩。她剛剛去了
鳳儀宮,故意要晴繡拿出方子來看,就是想知道皇後臥病是怎麽迴事,但顯然皇後並不想旁人知道她真正的病因,借著咳嗽掩飾了過去。其二便是久病不愈。“肝氣鬱結”本是平常小病,稍加調理即可痊愈。除非是有什麽放不下的事一直鬱結於胸,無法排遣。
究竟是什麽事,使得皇後鬱結於心,不支病倒,甚至拖延至今都無法放下。杜沅沅不覺陷入了沉思。
v告密v
林錦兒匆匆忙忙進了鳳儀宮,神情急迫,眉目間卻又隱隱藏著絲莫名的興奮。要不是被她身前微微隆起的肚子所限,她怕是要奔跑起來。
皇後正靠在榻上閉目養神。聽到腳步聲,微微睜開眼來,見林錦兒的情形,不悅道:“畢竟是有身孕的人了,這般著慌,也不怕失了身份。”林錦兒並不答話,急急走至皇後身畔,耳語了幾句。皇後低低地“咦”了一聲,向殿內侍立的宮女和太監揮了揮手,眾人領命退了出去。
皇後這才問道:“他要親自見本宮?”林錦兒點了點頭,“他一迴了宮,便偷偷來找臣妾,說有重要的事稟報,一定要麵見娘娘。”皇後坐起身來,眉宇間頗有些躊躇。
林錦兒似是打定了主意,對皇後道:“娘娘,臣妾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皇後點點頭,示意她說下去。林錦兒道:“咱們費了許多心思,才選中他作為安插在元貴妃身邊的眼線,自然是看中了他的小心謹慎。咱們將他的家人控製在手中,也是為了令他能夠安心替咱們辦事。因此,他的能力與忠心,娘娘不用懷疑。”
林錦兒說著捧起小幾上的茶盞,呈給皇後,見皇後一副屏息聆聽的樣子,知道是把她的話聽進去了,便繼續道:“咱們一直對元貴妃頗多注意,也發現了她的諸多奇異之處,與她那位兄長杜子玨的奇怪情形,對宮中藏書閣內笛羌典籍的過多涉獵。原本這些無從查起,但恰巧皇上恩旨貴妃省親,給了咱們一個大大的機會。元貴妃省親前,臣妾依娘娘的意思,偷偷找了他出來,提點了幾句,他是聰明人,自然是明白的。此次,他剛迴宮,竟一改往日的謹慎,徑直來找臣妾,還提出要麵見娘娘,臣妾想,一定是查到了結果。”
“你覺得本宮該親自見他?”皇後問道,“是,臣妾覺得,娘娘不妨就見他一麵,相信他一定不會令咱們失望。”林錦兒肯定答道。皇後又沉吟了一刻,才點頭道:“好,你去安排他來見本宮吧。”
一個身穿墨灰袍子的男子趕著一輛深篷馬車穿州過縣,一路向西而去。越
走越是人煙稀少,地曠蒼涼。
墨灰袍子的男子眼角瞥了一眼身後的馬車,微微鬆了口氣,前麵,便是祁山關了。而出了祁山關,再過十數裏,便到了笛羌國的地界。他的這趟行程總算是完成了大半。
馬車內歪坐著一名黑衣女子,麵龐姣好清秀,神色木然,但眼底卻帶著幾分不甘心的神色。這女子正是阿蕪。
那夜她被杜子玨偷偷塞入這輛馬車,便一直沉睡。直到三日後,她清醒過來,才明白杜子玨是為了保護杜沅沅,要將她偷偷送迴笛羌國。
她恨、她怨、她不甘心。但是,那夜她昏迷中,杜子玨對她說的話還響在她的耳邊,“你我同樣處境,將心比心,你定會了解我的苦處與不得已。我隻有送你迴去,迴到屬於你的地方,忘了這一切,忘了這裏。”她的心便奇跡般地平靜了下來,她了解杜子玨,正如杜子玨了解他一般。他們兩個,不過是因愛失意的一對可憐人罷了。
阿蕪掀開一角車簾,目光所及,一片黃沙漫漫。她明白,已到了大齊與笛羌國的邊境。再走上一程,她便要離開大齊的土地,迴到她自己的地方。幾年前,為了給父王報仇,她義無反顧地來到了大齊。但沒想到的是,她竟然遇上今生最大的劫數,一份她付出了全部卻得不到任何迴報的愛情。
阿蕪想笑,卻又止不住心痛如絞。離開了大齊的土地,他與她也許再也無法相見。難道,她真的就這樣放下?真的就這樣離開?而這樣的離開,這樣的結果,無論是對他,還是對她,真的是一種救贖?
眼前晃動的依舊是那個水般清潤的麵孔,阿蕪突然下定了決心。她掀開簾子看了一刻,竟然輕輕支起身子,從馬車一側的小窗翻了出去。落下後,就地滾了兩滾。頭也未迴,向來路奔去。
趕車的墨袍男子一無所覺,依舊趕著馬車,不緊不慢地向塞外駛去。
杜沅沅坐在懷玉宮後院的水榭內,俯視著榭下的一汪碧水,手中輕搖著一柄玳瑁合歡團扇,看起來一派輕閑愜意。但此時的她卻絲毫沒有閑適的心情,反而是處於緊張的思慮之中。她的腦中正反複想著皇後這場蹊蹺的病。
碧痕端著茶盞進了水榭,見杜沅沅看著榭下的流水不語,以為她是倦了,便道:“娘娘還是迴去歇歇吧。”杜沅沅聞聲抬起頭來,想要微笑,卻歎息了一聲。碧痕多少明白一些她的心思,心直口快道:“一迴到這宮裏,娘娘定然是不省心的。”
杜沅沅無奈搖搖頭,甩了甩手中團扇,
似是拋掉這些不快,向碧痕道:“咱們不說這些,你拿了什麽好東西給我?”碧痕笑道:“娘娘又開玩笑,哪裏有什麽好東西,不過是給娘娘送盞茶來。”說著,端過一隻芙蓉茶盅。
杜沅沅見到那隻茶盅,微微一愣,卻是她在尚書府中南玉館內使的那隻。碧痕見她盯著茶盅出神,便道:“這隻茶盅是娘娘的兄長杜大人叮囑奴婢帶進宮來的,他說娘娘日常總用這隻,定是喜歡得緊,不如就送了娘娘吧。”
杜沅沅伸手將那隻茶盅接過,心底卻禁不住連聲歎息。她之所以常用這隻芙蓉茶盅,無關喜好,隻是習慣罷了。但杜子玨連這些細枝末節都注意到了,足見對她的體貼和關切。
她握著那隻芙蓉茶盅,目光定定地注視在茶盅上。這隻茶盅,盅底鴨青,愈向上愈做粉紅,到了杯沿,全部呈芙蓉色。整盅光潔優美,柔瓷細潤,就如同它原來的主人,水潤清華,卓爾不群。記得她臨迴宮的前一日,杜子玨走進南玉館來,望見窗下愁眉不展的她,便遞來了這隻芙蓉茶盅,還說了句,“你不要如此費神,一切就交給我吧。”
杜沅沅忽然驚跳了一下,對於皇後的這場病,她有了一個大膽的推斷。就是那日,杜子玨告訴了她夜探‘蝙蝠’巢穴之事。憑著他獲得的那些線索,他們當時曾推斷皇後與‘蝙蝠’首領必定有著關聯。那麽,皇後的生病是否是因為‘蝙蝠’總舵被平,首領下落不明呢?依時間而推,不無可能。若果真如此,她或許可以利用這一點,逼皇後現行。
想到這,杜沅沅的心豁然開朗了起來,悠然對碧痕道:“咱們好久沒嚐到劉旺師傅的點心了。你到禦膳房去一趟,就說本宮讓他晚膳送幾樣點心過來。”
晚膳時分,劉旺帶著兩個拎著提盒的小太監進了懷玉宮。向杜沅沅行過禮後,把提盒內的點心一樣一樣地擺了出來。什麽水晶糕、黃金豆卷、如意餅,新鮮生嫩,香氣撲鼻,看得出,的確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杜沅沅不由點頭微笑,命侍立一旁的碧痕打賞。碧痕捧過一個萬字荷包,裝了幾隻銀錁子,遞到劉旺的手裏。劉旺自然是眉開眼笑,連聲謝恩。
劉旺帶著荷包迴了禦膳房,第二日便將荷包掛在腰間,大搖大擺地出了宮,向尚書府去了。
西天邊抖落下最後一縷晚霞,暮色深深淺淺地籠罩在禁宮大大小小的殿閣上。宮中還未掌燈,四下裏是一片昏黑之色。
從懷玉宮的後角門裏閃出一個穿著棕綠色袍子的身影,看那服色,是
個小太監。那小太監極快地左右打量了一下,頭也不迴地向前疾走,看那方向,是禦花園。
過了大約多半個時辰,剛剛的那小太監竟出現在流碧湖畔。其實,從懷玉宮到流碧湖隻不過是短短的一段路途,沿著禁宮內城壁角的甬路即可到達,這小太監竟是繞了好大的一個圈子。
小太監在流碧湖畔的樹叢裏等了一刻,似是查看是否有人跟蹤。見四周無人,才放下心來,徑直向鳳儀宮去了。
今日的鳳儀宮有些奇怪,守門的太監和宮女不知到哪裏去了。隻有晴繡一人立在門前,不時遠眺,似在等待著什麽。當那小太監出現在她的視線內,晴繡鬆了口氣,急忙招了招手,領著小太監急急進了鳳儀宮。
二人一前一後走向正殿,並未撞見半個人影。那小太監因緊張而繃直的身體略微放鬆下來。殿內剛剛燃起的燭火稀疏地打在他的麵上,可以看出,這小太監並不年輕,至少是個三十餘歲的中年人了。
皇後和林錦兒神態安然地坐在殿內,一副若無其事的模樣,但一聽到殿外傳來的腳步聲,二人不由得對視了一眼,目中露出期待的神色。
小太監走進殿來,立刻跪了下去,說出的第一句話竟是,“奴才請娘娘開恩。”皇後微微一笑,“這是做什麽?還是起來說話吧。”小太監跪地不動,依舊道:“奴才的家人隻不過是鄉野陋民,不敢勞娘娘費神,娘娘還是放他們返鄉,過平靜日子吧。今後,娘娘有何差遣,隻要吩咐奴才便是。”
皇後的麵上已有了不耐的神色,眼角瞥了林錦兒一眼。林錦兒心領神會,急忙向小太監道:“你怎麽糊塗了,隻要你把查探到的情形向娘娘說上一遍,你家人的事,還用得著說麽?”那小太監知道求也無用,歎了口氣,站起身來,躬身道:“奴才的確查探到了一些東西。”
小太監進了殿後,晴繡便關了殿門,小心守在門邊。今夜,皇後已將宮內的一應人等遠遠地支了開去,就是為了見她剛剛領進去的那個人。殿內的語聲不時傳入她的耳中,但因聲音壓得很低,她並沒有聽清說的是什麽。
過了一刻,殿門吱呀一響,那小太監走了出來。晴繡心知已經談完,便將小太監送出了宮門。見那小太監走遠,她才返身走迴。一進入正殿,她便呆住了。
晴繡十三歲時即被采選史選入宮中。入宮後,便被指派到了鳳儀宮伺候皇後。算起來,她跟在皇後身邊已經有六年。放眼皇後身邊,除了死在千液苑的岫煙,就數她晴繡跟著皇
後的時間最長。
六年的時光,雖不算很長,但了解一個人的性情,卻已足夠。在她的記憶裏,皇後一直是一個喜怒不形於色的人。就算是當年被端和太後和麗妃欺辱得沒有還手的餘地,表麵上還是一副波瀾不興的樣子。但是,今夜的皇後,完全變了。
她進殿之時,淳婉儀站在一側,而皇後正在殿內來迴走著,一邊走,一邊搓著手。二人的麵上都是驚駭莫名的神色,但那神色中卻又夾雜著說不出的狂喜。她還聽到,皇後口中不斷重複道:“天啊!天啊!竟然會是這樣。”
晴繡當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麽,隻得手足無措地站在一側。卻見淳婉儀對她吩咐道:“你先下去,有事娘娘會喚你。”晴繡知道有些事是不能讓自己知道的,便垂首退了出去。
皇後根本沒有注意這一切,她已經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她的心如海中翻卷的驚濤駭浪,震驚的、狂喜的、憤恨的,種種種種夾雜在一起。她的腦中全是剛剛那太監的話,“杜庭儒和杜子玨父子私通笛羌國,密謀篡位。”
靜靜站在一側的林錦兒心中也是起伏不定。但是,她心中更多的卻是興奮。老天終於給了她這樣絕佳的機會。篡位
皇後見杜沅沅進來,忙支起半個身子,示意一旁的晴繡安坐、敬茶,又微微氣喘道:“妹妹迴來,我本該去看看的。隻是,生就這麽一副病懨懨的身子。”杜沅沅急忙上前,扶皇後靠到榻上,“姐姐別這樣說,可折殺妹妹了。原本是妹妹該來探望姐姐的。姐姐這是怎麽了,怎會病得如此厲害?”皇後微微歎息,麵上卻強撐著笑容,“不過是感了風寒,害妹妹擔心了。”
杜沅沅幫皇後理了理身上的秋桃綾夾被,道:“聽說姐姐這病也有了一段時日了,太醫院的太醫難道都是白做的麽,怎麽這麽不頂事,還讓姐姐受這樣的苦!”轉向一旁的晴繡,“太醫開了什麽方子,拿來給本宮看看。”皇後忽然咳嗽了幾聲,晴繡看了一眼皇後,麵露遲疑之色。
杜沅沅不動聲色,端過榻旁小幾上的茶盞,輕吹了幾口,正想遞給皇後,忽聽皇後道:“罷了,罷了,妹妹也不要怪他們,我這身子,早些年都是給掏空了的。如今這樣,不過是積年的舊疾,一場風寒又引出來了。”杜沅沅歎氣,“姐姐對人就是太寬容了。對了,妹妹帶了些血參和首烏,都是皇上早些時候賞的,妹妹也用不著,就給了姐姐補身吧。”
皇後用帕子掩了口,似是要咳嗽,又強行忍住,良久才道:“妹妹有心了。”杜沅沅站起身來,“妹妹就不打擾了。姐姐好生休息,等妹妹一得了空,就來和姐姐閑話。”
杜沅沅一進懷玉宮,便見沈毓等在殿內,不覺詫異道:“你怎麽來了?”沈毓道:“我是來複命的。”杜沅沅更是奇怪,“我讓碧痕傳話給你,不過是盞茶的功夫,你怎會查得如此之快?”
沈毓微微一笑,“我迴太醫院後,隨口和當值的太醫聊了幾句,便聽說了皇後染了風寒,臥病在床之事。後來,我有事到藥房去,發現伺藥太監正為皇後配藥,我便多看了幾眼。卻無意間發現,伺藥太監所配的並非調理風寒之藥,似乎是散結化淤類的。原本我並未放在心上,但接到了你的傳話後,我才想了起來。”
“散結化淤?”杜沅沅疑惑問道,沈毓點頭,“以那幾味藥推斷,皇後得的應是多思多慮,倦怠疲乏,胸悶不舒一類的病症,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肝氣鬱結。”
皇後得的原來是“肝氣鬱結”。杜沅沅心中卻更加奇怪,這種病症本屬平常。但是,看皇後的表現,卻有兩點令人不解。其一便是遮遮掩掩。她剛剛去了
鳳儀宮,故意要晴繡拿出方子來看,就是想知道皇後臥病是怎麽迴事,但顯然皇後並不想旁人知道她真正的病因,借著咳嗽掩飾了過去。其二便是久病不愈。“肝氣鬱結”本是平常小病,稍加調理即可痊愈。除非是有什麽放不下的事一直鬱結於胸,無法排遣。
究竟是什麽事,使得皇後鬱結於心,不支病倒,甚至拖延至今都無法放下。杜沅沅不覺陷入了沉思。
v告密v
林錦兒匆匆忙忙進了鳳儀宮,神情急迫,眉目間卻又隱隱藏著絲莫名的興奮。要不是被她身前微微隆起的肚子所限,她怕是要奔跑起來。
皇後正靠在榻上閉目養神。聽到腳步聲,微微睜開眼來,見林錦兒的情形,不悅道:“畢竟是有身孕的人了,這般著慌,也不怕失了身份。”林錦兒並不答話,急急走至皇後身畔,耳語了幾句。皇後低低地“咦”了一聲,向殿內侍立的宮女和太監揮了揮手,眾人領命退了出去。
皇後這才問道:“他要親自見本宮?”林錦兒點了點頭,“他一迴了宮,便偷偷來找臣妾,說有重要的事稟報,一定要麵見娘娘。”皇後坐起身來,眉宇間頗有些躊躇。
林錦兒似是打定了主意,對皇後道:“娘娘,臣妾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皇後點點頭,示意她說下去。林錦兒道:“咱們費了許多心思,才選中他作為安插在元貴妃身邊的眼線,自然是看中了他的小心謹慎。咱們將他的家人控製在手中,也是為了令他能夠安心替咱們辦事。因此,他的能力與忠心,娘娘不用懷疑。”
林錦兒說著捧起小幾上的茶盞,呈給皇後,見皇後一副屏息聆聽的樣子,知道是把她的話聽進去了,便繼續道:“咱們一直對元貴妃頗多注意,也發現了她的諸多奇異之處,與她那位兄長杜子玨的奇怪情形,對宮中藏書閣內笛羌典籍的過多涉獵。原本這些無從查起,但恰巧皇上恩旨貴妃省親,給了咱們一個大大的機會。元貴妃省親前,臣妾依娘娘的意思,偷偷找了他出來,提點了幾句,他是聰明人,自然是明白的。此次,他剛迴宮,竟一改往日的謹慎,徑直來找臣妾,還提出要麵見娘娘,臣妾想,一定是查到了結果。”
“你覺得本宮該親自見他?”皇後問道,“是,臣妾覺得,娘娘不妨就見他一麵,相信他一定不會令咱們失望。”林錦兒肯定答道。皇後又沉吟了一刻,才點頭道:“好,你去安排他來見本宮吧。”
一個身穿墨灰袍子的男子趕著一輛深篷馬車穿州過縣,一路向西而去。越
走越是人煙稀少,地曠蒼涼。
墨灰袍子的男子眼角瞥了一眼身後的馬車,微微鬆了口氣,前麵,便是祁山關了。而出了祁山關,再過十數裏,便到了笛羌國的地界。他的這趟行程總算是完成了大半。
馬車內歪坐著一名黑衣女子,麵龐姣好清秀,神色木然,但眼底卻帶著幾分不甘心的神色。這女子正是阿蕪。
那夜她被杜子玨偷偷塞入這輛馬車,便一直沉睡。直到三日後,她清醒過來,才明白杜子玨是為了保護杜沅沅,要將她偷偷送迴笛羌國。
她恨、她怨、她不甘心。但是,那夜她昏迷中,杜子玨對她說的話還響在她的耳邊,“你我同樣處境,將心比心,你定會了解我的苦處與不得已。我隻有送你迴去,迴到屬於你的地方,忘了這一切,忘了這裏。”她的心便奇跡般地平靜了下來,她了解杜子玨,正如杜子玨了解他一般。他們兩個,不過是因愛失意的一對可憐人罷了。
阿蕪掀開一角車簾,目光所及,一片黃沙漫漫。她明白,已到了大齊與笛羌國的邊境。再走上一程,她便要離開大齊的土地,迴到她自己的地方。幾年前,為了給父王報仇,她義無反顧地來到了大齊。但沒想到的是,她竟然遇上今生最大的劫數,一份她付出了全部卻得不到任何迴報的愛情。
阿蕪想笑,卻又止不住心痛如絞。離開了大齊的土地,他與她也許再也無法相見。難道,她真的就這樣放下?真的就這樣離開?而這樣的離開,這樣的結果,無論是對他,還是對她,真的是一種救贖?
眼前晃動的依舊是那個水般清潤的麵孔,阿蕪突然下定了決心。她掀開簾子看了一刻,竟然輕輕支起身子,從馬車一側的小窗翻了出去。落下後,就地滾了兩滾。頭也未迴,向來路奔去。
趕車的墨袍男子一無所覺,依舊趕著馬車,不緊不慢地向塞外駛去。
杜沅沅坐在懷玉宮後院的水榭內,俯視著榭下的一汪碧水,手中輕搖著一柄玳瑁合歡團扇,看起來一派輕閑愜意。但此時的她卻絲毫沒有閑適的心情,反而是處於緊張的思慮之中。她的腦中正反複想著皇後這場蹊蹺的病。
碧痕端著茶盞進了水榭,見杜沅沅看著榭下的流水不語,以為她是倦了,便道:“娘娘還是迴去歇歇吧。”杜沅沅聞聲抬起頭來,想要微笑,卻歎息了一聲。碧痕多少明白一些她的心思,心直口快道:“一迴到這宮裏,娘娘定然是不省心的。”
杜沅沅無奈搖搖頭,甩了甩手中團扇,
似是拋掉這些不快,向碧痕道:“咱們不說這些,你拿了什麽好東西給我?”碧痕笑道:“娘娘又開玩笑,哪裏有什麽好東西,不過是給娘娘送盞茶來。”說著,端過一隻芙蓉茶盅。
杜沅沅見到那隻茶盅,微微一愣,卻是她在尚書府中南玉館內使的那隻。碧痕見她盯著茶盅出神,便道:“這隻茶盅是娘娘的兄長杜大人叮囑奴婢帶進宮來的,他說娘娘日常總用這隻,定是喜歡得緊,不如就送了娘娘吧。”
杜沅沅伸手將那隻茶盅接過,心底卻禁不住連聲歎息。她之所以常用這隻芙蓉茶盅,無關喜好,隻是習慣罷了。但杜子玨連這些細枝末節都注意到了,足見對她的體貼和關切。
她握著那隻芙蓉茶盅,目光定定地注視在茶盅上。這隻茶盅,盅底鴨青,愈向上愈做粉紅,到了杯沿,全部呈芙蓉色。整盅光潔優美,柔瓷細潤,就如同它原來的主人,水潤清華,卓爾不群。記得她臨迴宮的前一日,杜子玨走進南玉館來,望見窗下愁眉不展的她,便遞來了這隻芙蓉茶盅,還說了句,“你不要如此費神,一切就交給我吧。”
杜沅沅忽然驚跳了一下,對於皇後的這場病,她有了一個大膽的推斷。就是那日,杜子玨告訴了她夜探‘蝙蝠’巢穴之事。憑著他獲得的那些線索,他們當時曾推斷皇後與‘蝙蝠’首領必定有著關聯。那麽,皇後的生病是否是因為‘蝙蝠’總舵被平,首領下落不明呢?依時間而推,不無可能。若果真如此,她或許可以利用這一點,逼皇後現行。
想到這,杜沅沅的心豁然開朗了起來,悠然對碧痕道:“咱們好久沒嚐到劉旺師傅的點心了。你到禦膳房去一趟,就說本宮讓他晚膳送幾樣點心過來。”
晚膳時分,劉旺帶著兩個拎著提盒的小太監進了懷玉宮。向杜沅沅行過禮後,把提盒內的點心一樣一樣地擺了出來。什麽水晶糕、黃金豆卷、如意餅,新鮮生嫩,香氣撲鼻,看得出,的確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杜沅沅不由點頭微笑,命侍立一旁的碧痕打賞。碧痕捧過一個萬字荷包,裝了幾隻銀錁子,遞到劉旺的手裏。劉旺自然是眉開眼笑,連聲謝恩。
劉旺帶著荷包迴了禦膳房,第二日便將荷包掛在腰間,大搖大擺地出了宮,向尚書府去了。
西天邊抖落下最後一縷晚霞,暮色深深淺淺地籠罩在禁宮大大小小的殿閣上。宮中還未掌燈,四下裏是一片昏黑之色。
從懷玉宮的後角門裏閃出一個穿著棕綠色袍子的身影,看那服色,是
個小太監。那小太監極快地左右打量了一下,頭也不迴地向前疾走,看那方向,是禦花園。
過了大約多半個時辰,剛剛的那小太監竟出現在流碧湖畔。其實,從懷玉宮到流碧湖隻不過是短短的一段路途,沿著禁宮內城壁角的甬路即可到達,這小太監竟是繞了好大的一個圈子。
小太監在流碧湖畔的樹叢裏等了一刻,似是查看是否有人跟蹤。見四周無人,才放下心來,徑直向鳳儀宮去了。
今日的鳳儀宮有些奇怪,守門的太監和宮女不知到哪裏去了。隻有晴繡一人立在門前,不時遠眺,似在等待著什麽。當那小太監出現在她的視線內,晴繡鬆了口氣,急忙招了招手,領著小太監急急進了鳳儀宮。
二人一前一後走向正殿,並未撞見半個人影。那小太監因緊張而繃直的身體略微放鬆下來。殿內剛剛燃起的燭火稀疏地打在他的麵上,可以看出,這小太監並不年輕,至少是個三十餘歲的中年人了。
皇後和林錦兒神態安然地坐在殿內,一副若無其事的模樣,但一聽到殿外傳來的腳步聲,二人不由得對視了一眼,目中露出期待的神色。
小太監走進殿來,立刻跪了下去,說出的第一句話竟是,“奴才請娘娘開恩。”皇後微微一笑,“這是做什麽?還是起來說話吧。”小太監跪地不動,依舊道:“奴才的家人隻不過是鄉野陋民,不敢勞娘娘費神,娘娘還是放他們返鄉,過平靜日子吧。今後,娘娘有何差遣,隻要吩咐奴才便是。”
皇後的麵上已有了不耐的神色,眼角瞥了林錦兒一眼。林錦兒心領神會,急忙向小太監道:“你怎麽糊塗了,隻要你把查探到的情形向娘娘說上一遍,你家人的事,還用得著說麽?”那小太監知道求也無用,歎了口氣,站起身來,躬身道:“奴才的確查探到了一些東西。”
小太監進了殿後,晴繡便關了殿門,小心守在門邊。今夜,皇後已將宮內的一應人等遠遠地支了開去,就是為了見她剛剛領進去的那個人。殿內的語聲不時傳入她的耳中,但因聲音壓得很低,她並沒有聽清說的是什麽。
過了一刻,殿門吱呀一響,那小太監走了出來。晴繡心知已經談完,便將小太監送出了宮門。見那小太監走遠,她才返身走迴。一進入正殿,她便呆住了。
晴繡十三歲時即被采選史選入宮中。入宮後,便被指派到了鳳儀宮伺候皇後。算起來,她跟在皇後身邊已經有六年。放眼皇後身邊,除了死在千液苑的岫煙,就數她晴繡跟著皇
後的時間最長。
六年的時光,雖不算很長,但了解一個人的性情,卻已足夠。在她的記憶裏,皇後一直是一個喜怒不形於色的人。就算是當年被端和太後和麗妃欺辱得沒有還手的餘地,表麵上還是一副波瀾不興的樣子。但是,今夜的皇後,完全變了。
她進殿之時,淳婉儀站在一側,而皇後正在殿內來迴走著,一邊走,一邊搓著手。二人的麵上都是驚駭莫名的神色,但那神色中卻又夾雜著說不出的狂喜。她還聽到,皇後口中不斷重複道:“天啊!天啊!竟然會是這樣。”
晴繡當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麽,隻得手足無措地站在一側。卻見淳婉儀對她吩咐道:“你先下去,有事娘娘會喚你。”晴繡知道有些事是不能讓自己知道的,便垂首退了出去。
皇後根本沒有注意這一切,她已經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她的心如海中翻卷的驚濤駭浪,震驚的、狂喜的、憤恨的,種種種種夾雜在一起。她的腦中全是剛剛那太監的話,“杜庭儒和杜子玨父子私通笛羌國,密謀篡位。”
靜靜站在一側的林錦兒心中也是起伏不定。但是,她心中更多的卻是興奮。老天終於給了她這樣絕佳的機會。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