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未上場的葉世一終於獲得首發上場的機會,在德國杯第三輪淘汰賽對陣博德伯恩,隻不過葉世一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場上的隊友,竟然有一半是替補球員,而和自己搭檔鋒線的竟然是剛剛從預備隊升上來青年球員,隻比葉世一大一歲的施耐德g。
從賽前公布的首發陣容來看,所有人都預感到了多特蒙德已經放棄德國杯,畢竟半替補陣容,一看就知道他們沒有將心思放到德國杯上,很多主力球員甚至沒有來博德伯恩。
博德伯恩知道自己將要麵對一個怎麽樣的對手,那是一個常年在甲級聯賽征戰,偶爾能與拜仁慕尼黑扳手腕的強敵,於是安排全部主力傾巢出動,雖然博德伯恩在德乙的成績不盡人意,但德國杯是他們唯一可以鹹魚翻身的機會,更何況隊內可是有一位德乙射手王,好好發揮說不定能贏。
這個在博德伯恩的射手王因為在德乙擁有非常出色的表現,甚至吸引了很多德甲俱樂部的注意,這其中就包括多特蒙德,盡管隊內已經有了四位前鋒做輪換,但好東西誰會嫌多呢,要是下個賽季要征戰更高強度的比賽,現在就要開始軍備競賽了。
半替補對陣全主力,即便是一支德甲球隊對陣德乙球隊,不少解說或者評論員都是看好博德伯恩的能晉級,德國杯這類型的比賽可是最容易爆冷的,德甲球隊在這翻車並不意外。
雖然有戰略性放棄的意味,但阿德裏安並不會因為這是一場無關緊要的比賽而敷衍了事,研究工作還是要做,賽前準備還是要做,小套路的部署依然要做。至於場上的球員而言,他們大部分也都知道,教練選擇這時候將他們放出來比賽,一是不想主力球員將分散注意力浪費在這種小杯賽上,二是想練兵,調整他們這些替補球員的狀態,聯賽還有那麽長,萬一發生什麽人員變動可以上位呢,夢想還是要有的。
其他替補隊員都是老油子了,俱樂部怎麽安排他們一清二楚,從主教練的安排就可以窺探一二,然而葉世一卻並不明白其中的貓膩,他隻知道自己獲得了一個出場的機會,他要打出更好的表現征服阿德裏安,他要獲得更多的出場機會......
第一次代表一線隊上場的施耐德是非常傳統的德國球員,更符合葉世一對德國人的印象:專注,認真,他在場上任勞任怨,服從教練的命令。施耐德的特點就是高,有點腳下技術活,但特點就是轉身不夠靈活,速度也一般般,但射門水平比較猛,在訓練賽的時候,葉世一可是被施耐德的一記四十米開外的遠射給驚到了。
施耐德是那種優點很明顯,缺點也很明顯的前鋒,他可以利用身高優勢在前場做個無敵的支點,但卻很難融入到阿德裏安的快速反擊體係當中,這種沒有速度優勢隻能當支點的前鋒很吃中場的控製力,要不是不想讓吉爾斯他們休息,阿德裏安壓根就不會從預備隊將施耐德安排上來,因為以他的技術特點,並不適合多特蒙德現在的戰術體係。
葉世一和施耐德組成一高一快的鋒線組合,442的陣容體係可以完美地利用中場人數優勢控製住局麵,開場僅僅六分鍾,施耐德竟然在禁區內接到隊友傳球,差點頭球破門。第十一分鍾,葉世一在禁區外拿球,苦練遠射的他在禁區外來了一腳遠射,可惜沒有兜出弧線,與球門的邊角擦過。
一開場,多特蒙德就展現了身為德甲球隊的壓製力,即便是半替補陣容也展現出讓人不敢小覷的實力,中場兇狠的拚搶讓博德伯恩顯得非常狼狽,他們做夢都想不到,即便是派出半替補陣容的多特蒙德,卻依然展現出如此強悍的控製力,兩隊的對抗性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
阿德裏安悠然坐在教練席上,他非常明白甲級球隊和乙級球隊之間差距在哪,就在於球員之間的對抗性,以及環境當中的強度,就像上學的時候,尖子班和普通班之間的差別。其實在戰術方麵,腦子沒問題的教練基本都會安排,最大的差別可能是臨場指揮,博德伯恩的主教練是個老帥了,論臨陣指揮的比賽經驗,阿德裏安確實不如他,但球員實力之間的差距,不是靠老帥一個教練就能改變的。
因為分隔了博德伯恩的中場,他們的德乙射手王完全沒有射門的機會,迴去接一次球立刻有人貼上來,稍有不慎便被多特蒙德反搶迴去,如此大的實力差距,他可能需要好好考慮一下要不要征戰德甲了。
第二十一分鍾,多特蒙德獲得一個在禁區外的任意球機會,而葉世一也終於爭取到了一個主罰任意球的機會,他放好球定了定神,目光在人牆縫與球門之間來迴穿插,他窺到對方門將的站位,計算著距離,計算著最好的射門軌跡,他是該踢一個弧線繞過人牆,還是踢一個落葉嚇死人牆......
“嗶——”
1:0!足球從起跳的球員頭上微微掠過,人牆當中的球員一定能感到頭頂仿佛飛過了一把刀,足球在空中就像坐了一趟急速向下的過山車,完全被地心引力吸引,在門前急劇下墜,即便門將做出撲救也還是慢了一拍,在倒地之前就眼睜睜看著足球落入了球網。
這次葉世一沒有做出過激的慶祝動作,而是非常淡然地高舉雙臂做出飛翔狀,反而是隊友非常興奮地跳上他的背後慶祝。這樣進球葉世一在訓練時進了很多次了,可就是沒有機會在比賽時用出來,畢竟平時罰任意球也輪不到他,今天沒人和自己搶,進了反而沒什麽大不了的,基操勿6,給多點機會我能進更多這樣的球。
博德伯恩的老帥畢竟還是老帥,不僅執教經驗豐富,還非常有魄力,這才被打入第一個進球,便馬上做出大規模調整,更是在第二十七分鍾就做出了第一個換人。據說,這位老帥非常喜歡在比賽中途換人,每場比賽不用光三次換人名額就不舒服,而且交換上的球員風格相差非常大,即便是對等位置的替換。兩個換人的球員風格迥異,讓人摸不著頭腦,用他的說法就是想用不同的方式打出“奇效”,可從博德伯恩征戰德乙的成績來看,效果不是太好。
做出換人調整的博德伯恩並沒有過多改變,反而被多特蒙德壓得更慘,中場相當於完全喪失了控製力,隻能通過攔截或者搶斷之類的支撐一下控球率。直到上半場結束,多特蒙德一共貢獻了十二次射門,射正五次,而且有九次是遠射,而博德伯恩則隻有可憐兮兮的兩次射門。
在中場休息的時候,上半場絕對的壓製力讓多特蒙德的球員們以為這場比賽的勝利已經是囊中之物,即便是葉世一也將這場比賽的勝利當成了唾手可得,如果阿德裏安沒有走進更衣室談話,估計有人想用運動飲料代替香檳了。
球員們沒有發現異樣那是因為他們身在局中察覺不出,但在場邊的阿德裏安可是看得一清二楚,確實,多特蒙德在上半場時間發揮出了非常大的壓製力,從射門次數就可以看出雙方簡直不在同一水平,但多特蒙德的射門大多數都是遠射,就連鋒線上最靠近球門的葉世一和施耐德都隻能用遠射當破門手段,這說明了什麽?
博德伯恩在門前築成了一道鋼鐵防線,他們非常明白和多特蒙德的差距在哪,硬碰硬根本不可能贏,多特蒙德憑借著在德甲橫行多年,尤其是現任能和拜仁慕尼黑掰手腕的德甲球隊之一,其頂級聯賽的對抗強度自然不能和德乙相比,無論是球員的對抗性還是對比賽的閱讀能力,博德伯恩都無法與“大黃蜂”抗衡。
可是,當博德伯恩在家門隘口築起一座長城之時,情況就不一樣了。在大巴麵前人人平等,這話聽說過嗎。
下半場,無論是葉世一還是施耐德,都無法再能威脅博德伯恩的球門,兩個人迷失在人肉鐵牆當中,更何況多特蒙德的戰術風格並不是以控球滲透為主,他們是以打快速傳切的分割反擊流為主,像博德伯恩這樣收縮防線,削弱多特蒙德打反擊的戰略縱深,完全正中下懷。
博德伯恩的老帥聽到多特蒙德用半替補陣營征戰這輪德國杯之時,他還歡唿雀躍地打算和多特蒙德打對攻,直到被進了一球後才幡然醒悟,果然兩隊的差距,並不是我上主力和你上替補就能彌補的,於是嚐試亡羊補牢,拿出對付強隊一貫的低姿態。今年,博德伯恩的成績還是不太好,能升級的概率已經非常低,但老帥還是想帶球隊走遠一點,走的更遠一點,多與強隊交手,打多一點賽事給俱樂部增多點收入,這是他能為家鄉球隊做的最好的付出了。。。
從賽前公布的首發陣容來看,所有人都預感到了多特蒙德已經放棄德國杯,畢竟半替補陣容,一看就知道他們沒有將心思放到德國杯上,很多主力球員甚至沒有來博德伯恩。
博德伯恩知道自己將要麵對一個怎麽樣的對手,那是一個常年在甲級聯賽征戰,偶爾能與拜仁慕尼黑扳手腕的強敵,於是安排全部主力傾巢出動,雖然博德伯恩在德乙的成績不盡人意,但德國杯是他們唯一可以鹹魚翻身的機會,更何況隊內可是有一位德乙射手王,好好發揮說不定能贏。
這個在博德伯恩的射手王因為在德乙擁有非常出色的表現,甚至吸引了很多德甲俱樂部的注意,這其中就包括多特蒙德,盡管隊內已經有了四位前鋒做輪換,但好東西誰會嫌多呢,要是下個賽季要征戰更高強度的比賽,現在就要開始軍備競賽了。
半替補對陣全主力,即便是一支德甲球隊對陣德乙球隊,不少解說或者評論員都是看好博德伯恩的能晉級,德國杯這類型的比賽可是最容易爆冷的,德甲球隊在這翻車並不意外。
雖然有戰略性放棄的意味,但阿德裏安並不會因為這是一場無關緊要的比賽而敷衍了事,研究工作還是要做,賽前準備還是要做,小套路的部署依然要做。至於場上的球員而言,他們大部分也都知道,教練選擇這時候將他們放出來比賽,一是不想主力球員將分散注意力浪費在這種小杯賽上,二是想練兵,調整他們這些替補球員的狀態,聯賽還有那麽長,萬一發生什麽人員變動可以上位呢,夢想還是要有的。
其他替補隊員都是老油子了,俱樂部怎麽安排他們一清二楚,從主教練的安排就可以窺探一二,然而葉世一卻並不明白其中的貓膩,他隻知道自己獲得了一個出場的機會,他要打出更好的表現征服阿德裏安,他要獲得更多的出場機會......
第一次代表一線隊上場的施耐德是非常傳統的德國球員,更符合葉世一對德國人的印象:專注,認真,他在場上任勞任怨,服從教練的命令。施耐德的特點就是高,有點腳下技術活,但特點就是轉身不夠靈活,速度也一般般,但射門水平比較猛,在訓練賽的時候,葉世一可是被施耐德的一記四十米開外的遠射給驚到了。
施耐德是那種優點很明顯,缺點也很明顯的前鋒,他可以利用身高優勢在前場做個無敵的支點,但卻很難融入到阿德裏安的快速反擊體係當中,這種沒有速度優勢隻能當支點的前鋒很吃中場的控製力,要不是不想讓吉爾斯他們休息,阿德裏安壓根就不會從預備隊將施耐德安排上來,因為以他的技術特點,並不適合多特蒙德現在的戰術體係。
葉世一和施耐德組成一高一快的鋒線組合,442的陣容體係可以完美地利用中場人數優勢控製住局麵,開場僅僅六分鍾,施耐德竟然在禁區內接到隊友傳球,差點頭球破門。第十一分鍾,葉世一在禁區外拿球,苦練遠射的他在禁區外來了一腳遠射,可惜沒有兜出弧線,與球門的邊角擦過。
一開場,多特蒙德就展現了身為德甲球隊的壓製力,即便是半替補陣容也展現出讓人不敢小覷的實力,中場兇狠的拚搶讓博德伯恩顯得非常狼狽,他們做夢都想不到,即便是派出半替補陣容的多特蒙德,卻依然展現出如此強悍的控製力,兩隊的對抗性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
阿德裏安悠然坐在教練席上,他非常明白甲級球隊和乙級球隊之間差距在哪,就在於球員之間的對抗性,以及環境當中的強度,就像上學的時候,尖子班和普通班之間的差別。其實在戰術方麵,腦子沒問題的教練基本都會安排,最大的差別可能是臨場指揮,博德伯恩的主教練是個老帥了,論臨陣指揮的比賽經驗,阿德裏安確實不如他,但球員實力之間的差距,不是靠老帥一個教練就能改變的。
因為分隔了博德伯恩的中場,他們的德乙射手王完全沒有射門的機會,迴去接一次球立刻有人貼上來,稍有不慎便被多特蒙德反搶迴去,如此大的實力差距,他可能需要好好考慮一下要不要征戰德甲了。
第二十一分鍾,多特蒙德獲得一個在禁區外的任意球機會,而葉世一也終於爭取到了一個主罰任意球的機會,他放好球定了定神,目光在人牆縫與球門之間來迴穿插,他窺到對方門將的站位,計算著距離,計算著最好的射門軌跡,他是該踢一個弧線繞過人牆,還是踢一個落葉嚇死人牆......
“嗶——”
1:0!足球從起跳的球員頭上微微掠過,人牆當中的球員一定能感到頭頂仿佛飛過了一把刀,足球在空中就像坐了一趟急速向下的過山車,完全被地心引力吸引,在門前急劇下墜,即便門將做出撲救也還是慢了一拍,在倒地之前就眼睜睜看著足球落入了球網。
這次葉世一沒有做出過激的慶祝動作,而是非常淡然地高舉雙臂做出飛翔狀,反而是隊友非常興奮地跳上他的背後慶祝。這樣進球葉世一在訓練時進了很多次了,可就是沒有機會在比賽時用出來,畢竟平時罰任意球也輪不到他,今天沒人和自己搶,進了反而沒什麽大不了的,基操勿6,給多點機會我能進更多這樣的球。
博德伯恩的老帥畢竟還是老帥,不僅執教經驗豐富,還非常有魄力,這才被打入第一個進球,便馬上做出大規模調整,更是在第二十七分鍾就做出了第一個換人。據說,這位老帥非常喜歡在比賽中途換人,每場比賽不用光三次換人名額就不舒服,而且交換上的球員風格相差非常大,即便是對等位置的替換。兩個換人的球員風格迥異,讓人摸不著頭腦,用他的說法就是想用不同的方式打出“奇效”,可從博德伯恩征戰德乙的成績來看,效果不是太好。
做出換人調整的博德伯恩並沒有過多改變,反而被多特蒙德壓得更慘,中場相當於完全喪失了控製力,隻能通過攔截或者搶斷之類的支撐一下控球率。直到上半場結束,多特蒙德一共貢獻了十二次射門,射正五次,而且有九次是遠射,而博德伯恩則隻有可憐兮兮的兩次射門。
在中場休息的時候,上半場絕對的壓製力讓多特蒙德的球員們以為這場比賽的勝利已經是囊中之物,即便是葉世一也將這場比賽的勝利當成了唾手可得,如果阿德裏安沒有走進更衣室談話,估計有人想用運動飲料代替香檳了。
球員們沒有發現異樣那是因為他們身在局中察覺不出,但在場邊的阿德裏安可是看得一清二楚,確實,多特蒙德在上半場時間發揮出了非常大的壓製力,從射門次數就可以看出雙方簡直不在同一水平,但多特蒙德的射門大多數都是遠射,就連鋒線上最靠近球門的葉世一和施耐德都隻能用遠射當破門手段,這說明了什麽?
博德伯恩在門前築成了一道鋼鐵防線,他們非常明白和多特蒙德的差距在哪,硬碰硬根本不可能贏,多特蒙德憑借著在德甲橫行多年,尤其是現任能和拜仁慕尼黑掰手腕的德甲球隊之一,其頂級聯賽的對抗強度自然不能和德乙相比,無論是球員的對抗性還是對比賽的閱讀能力,博德伯恩都無法與“大黃蜂”抗衡。
可是,當博德伯恩在家門隘口築起一座長城之時,情況就不一樣了。在大巴麵前人人平等,這話聽說過嗎。
下半場,無論是葉世一還是施耐德,都無法再能威脅博德伯恩的球門,兩個人迷失在人肉鐵牆當中,更何況多特蒙德的戰術風格並不是以控球滲透為主,他們是以打快速傳切的分割反擊流為主,像博德伯恩這樣收縮防線,削弱多特蒙德打反擊的戰略縱深,完全正中下懷。
博德伯恩的老帥聽到多特蒙德用半替補陣營征戰這輪德國杯之時,他還歡唿雀躍地打算和多特蒙德打對攻,直到被進了一球後才幡然醒悟,果然兩隊的差距,並不是我上主力和你上替補就能彌補的,於是嚐試亡羊補牢,拿出對付強隊一貫的低姿態。今年,博德伯恩的成績還是不太好,能升級的概率已經非常低,但老帥還是想帶球隊走遠一點,走的更遠一點,多與強隊交手,打多一點賽事給俱樂部增多點收入,這是他能為家鄉球隊做的最好的付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