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嗶——”


    隨著主裁判的一聲哨響,比賽下半場正式開始,雙方易邊再戰,由梅鹿高中隊的魏小威率先開球。剛一開球,梅鹿高中隊就迫不急地展開陣型。陣型的攻擊意圖很明顯,大有勢要拉開架勢幹一架的陣勢。想想也的確,在落後一球的情況下,不能再擺出一副死守防線等待機會的打法了,必須要主動出擊尋找機會,如果這種時候還要堅持防守龜縮在已方半場,那是真的別想贏了。


    完全如中場休息所想的一樣,梅鹿高中隊才在下半場剛開始就已經擺出一副迫切想進攻的樣子。當然,秋城高中隊是不會如此輕易讓梅鹿高中隊得逞,秋城高中隊的前場球員葉世一、吳泉、和曹維時不時在中線附近,深入到到梅鹿高中隊的半場騷擾一下,阻撓一下他們的組織進攻的節奏。


    雖然三人是深入敵營騷擾,肯定會麵臨敵眾我寡的局麵,但是他們還是挺聰明的,利用三人配合的區域配合阻擋了梅鹿高中隊的持球區域,雖然一時搶不到球,但延緩他們進攻節奏的目的達到了。


    雖然在葉世一三人的頻繁騷擾下,梅鹿高中隊的中場還真組織不起來攻勢,但是人家梅鹿高中隊的球員們還是有一點腳底功夫的,球員之間腳下配合流暢,三人的騷擾衝擊並沒有大範圍地打亂梅鹿高中隊的陣型,反而在越來越流暢的傳球調配下,梅鹿高中隊居然初露攻擊的端倪。


    果然是433的進攻方式。雷東目不轉睛地盯著梅鹿高中隊的靶場,坐在教練席上一臉嚴肅,其實他在上半場的時候,就隱約察覺到了梅鹿高中隊的進攻有433的影子,都是在邊路突破尋求破門機會。


    可同樣是433的陣型,梅鹿高中隊的具體打法卻與羅文五中隊的不一樣,羅文五中隊的進攻隻是其中一種,也是最為常見的進攻方式:邊路突破。他們依賴的是邊鋒在邊路或者肋部突破防線,最後在禁區附近下底傳中,將球交給其他攻擊手破門,從而達到威脅球門的目的。


    隻不過,這種攻擊方式對鋒線球員的要求很高,需要具備一定的個人實力,估計也就羅文五中隊才能打得出來。


    還有另一種就是,利用中鋒在對方防線上拉扯出空間,然後邊路球員在肋部利用中鋒拉扯出的空間突破威脅球門,然後借由配合,從多個角度形成攻門之勢,這種攻擊方式容易讓門將混淆視聽,因為他不知道哪一個才是最後射門的那個人,從而影響門將判斷,加大破門幾率。


    這種攻擊方式的好處就是破門率高,而且對球員的個人實力要求也不高,而與之相對的,也很考驗隊友之間的默契,同時投入攻擊的球員也相應會增多。


    這兩種進攻方式都有可能,畢竟鋒線上的靈活應變就是這套陣容的特點。至於選擇哪種攻擊方式,可以從鋒線球員的特點上就可以看出來。


    經過上半場的觀察,雷東心裏還是對梅鹿高中對的鋒線實力沒底。兩支以常規防守為主,進攻隻靠反擊的隊伍湊在一起,幾乎碰撞不出大火花,這樣根本就探不了底,也就魏小威的發揮還算亮眼,是一個值得注意一下的實力,其他的,根本就不知道實力的底線在哪裏。


    就因為梅鹿高中隊鋒線上稍微疲軟的表現,所以雷東心裏一直沒底,想想,這裏可是省半決賽,梅鹿高中隊的鋒線要是這水平,那他們是怎麽在區預賽上殺出重圍的?


    排除實際實力原因,雷東隻能懷疑,或許隻是梅鹿高中隊還未進入狀態,要是突然進入狀態,說不定會突然打己方一個措手不及,這是雷東不願意看到的。獅子都總有醒的時候,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隻是雷東不明白的是,這隻睡著的貓咪,究竟是獅子,還是一隻隻是脖子披了毛毯的貓?


    因此,雷東不敢冒險,隻能提醒場上的球員們集中精神,保持隊形,用常規方法針對,在他的想法裏,隻要卡死魏小威這個接應點,邊路兩個前鋒就很容易陷入單打獨鬥的局麵,這樣就會讓梅鹿高中隊的進攻大打折扣。


    理論上是這樣,可實際又會是怎樣呢?隻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果不其然,在第49分鍾,梅鹿高中隊的一名中場球員抓住了秋城高中隊的一個邊路的防守漏洞,直接一個斜傳找到了在邊路伺機已久的隊友。他如眾人想象般,先是與和前來接應的魏小威來了一個撞牆配合,突破了秋城高中隊的肋部區域,斜插直奔秋城高中隊的禁區而去。


    由於馬毅的盯人失誤,才讓魏小威有了策應隊友的機會,但能及時亡羊補牢就還為時不晚。馬毅當即判斷魏小威的威脅指數減小,這個拿球的邊路球員才是最大威脅,立刻放棄了對魏小威的盯防任務,準備去幫防線補位。


    臨走前,馬毅還特地指了一下魏小威,示意周圍的隊友迴去幫他看住魏小威,可惜周圍的隊友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帶球的邊鋒身上,沒看見馬毅的指示。


    梅鹿高中隊的邊鋒已經將球帶到點球處,馬毅不得已緊急出腳滑鏟。情況緊急,他也不管自己會不會吃牌了。而梅鹿高中隊的邊鋒似乎也是心急了,看到馬毅朝自己倒身衝來,幾乎是下意識地拔腿射門,忘了還有摔倒拿點球這樣的操作。


    馮布的反應還是很快的,球是低平球,剛好是朝著兩名中衛關門的空隙射過來,看來這梅鹿高中隊的前鋒也不是憨憨,知道找空隙射門,而且射的還挺準的,瞄著小小的空隙就能射門,能抓住這一瞬間的破綻,或許還真的會進。


    隻可惜兩名中衛露出的空隙,就真的是防守破綻嗎?


    在防守中,有一種撲救方法是需要最後一道防線的中衛和門將之間合作撲救,非常考驗默契。


    在中衛與門將之間,存在著一種微妙的協調關係,例如,在雙方一同麵對射門的時候,中衛的站位一定不能擋住門將的視線,否則會延緩門將的判斷和反應時間;再有,中衛在明知可能阻止不了對方射門的情況下,一定不能輕易出腳,否則,可能會導致足球變線,本來門將能撲到的球,要是被中衛硬生生“助攻”了一波,這就得不償失了。


    麵對危機時刻,後防和門將必須團結一致,保持思維上的高度統一。在例如,中衛在必要時刻的站位,出了要阻擋射門,還要給門將留出一定的空隙,這空隙的作用,除了給門將提供觀察視野,還都給是門將可撲救範圍,屬於門將非常有信心接到的那種範圍。所以中衛防守射門的時候,都會故意留出一點縫隙引誘前鋒往那個範圍射門,就是想讓門將更容易做出撲救,降低球門威脅。


    隻是這種防守要求很苛刻,需要後防與門將合為一體,保持思想的高度統一。這是防線之間的相互默契,是需要日積月累的默契才能做到如此滴水不漏,還有對隊友的絕對信任,才會做出如此膽大的決策。


    不過萬事無絕對,在球場上,什麽事都會發生,一切方法都隻是降低危險而已,不能都說百分百安全的。


    可別的不說,這樣的防守戰術對以防守見長的秋城高中隊來說,小菜一碟那是騙人,但擋下一個簡單的射門,還是可以放心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綠茵神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雙紅薈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雙紅薈萃並收藏綠茵神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