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沉默著,今天已經說得夠多了,若非王傑真的如後世評價的那樣,心胸寬廣,誌向遠大,夠砍我腦袋一百次的。
王傑垂頭喪氣地靠著椅背,沉默地看著曠野。
野草就像站在地皮下麵,隨時等待雨水唿喚的士兵一般,一聲令下,立刻就鑽了出來,雖然才下了三四天,地麵已經出現了一層碧綠的細絨毛毯,那些已經發黃的樹葉,此刻也跟放進染缸染過一般,碧綠青翠,生機盎然。
“返迴,返迴!”王傑忽然揮手發令。
“王爺爺,馬上就要到我家的稻田了,你不看看嗎?韓城也在河邊,你可以派人過來學習,效法我家,種水稻比種玉米產量高,更好吃。”
他翻翻眼皮看了我一眼:“國將不國,你還有心說稻田!”
我笑了一下:“不是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嗎?”
他惱火地指了指我:“你真有氣死人的本事,說吧,為何攛掇我種水稻?”
“我就是想讓你感受一下,農家對社會的貢獻到底有多大,哼,對百姓來說,一百個儒學大師,不及一個農學大師,若是天下的儒者,都變成農者,白蓮教不誅而滅。”我當然知道自己說得是謬論,儒學被推廣,就是因為它能“教化萬民”,是封建帝王手中的有力武器,在穩定人心方麵的作用不可忽視,但餓肚子的老百姓實在忍無可忍時,也難免會鋌而走險,比如當下,白蓮教已經有燎原之勢。
果然,王傑臉色不渝,抬手指了指我,又頹然放下:“說吧,你今天就一次性把作踐儒學的話都說完,以後,再在我麵前叨叨,看我怎麽收拾你。”
我看看他:“你還別說,我對儒學的怨念,的確非常深,對農民來說,儒學不如農學,對工匠來說,儒學不如墨家,國與國之間的交往,縱橫家顯然比儒家更擅長,還有醫者、法家,沒有他們,我們將要麵臨怎樣的生活,王爺爺比我清楚。
所以,國家需要的官員,就該是各有所長,各顯其能,如今,隻有儒家高高在上,法家、縱橫家、兵家要麽低人一等,要麽根本就消失於人世。知道為何每個朝代都是由衰微到極盛,然後再衰落,周而複始不?都是因為官員的知識結構不合理,統治者隻知道遵從古訓,沒有與時俱進的原因。”
“與時俱進?”
“嗯哼!”
王傑狠狠瞪我一眼:“你這迴,可是大錯特錯。太宗皇帝道‘凡事莫貴於務實。’世宗也說:‘本朝龍興關外,統一天下,所依靠的,惟有‘實行’與‘武略’耳。我族並不崇尚虛文粉飾,而采取的舉措,都符合古來聖帝明王之經驗,並無稍有不及之處。由此可知,實行勝於虛文也。’這是不是你說的與時俱進?若不與時俱進,他們也不會認可儒學,從而有了科舉,有了滿漢同朝的大清。”
“可是如今國力虛空,白蓮教猖獗,聖上怎麽一味‘法祖’,而無新措?”
“你竟然敢說祖宗之法不妥當?”王傑已經被我雷得外焦裏嫩,見怪不怪,隻是感慨,而不激動。
我一撇嘴:“祖宗之法就那麽妥當嗎?為何聖祖改了太宗的法令,世宗又改了聖祖的法令?而高宗,不也改了世宗的很多做法?康乾盛世,榮昌百年,若是一味法祖,他們還不和蒙元一般,早就返迴白山黑水的極寒之地了?”
對於我的大膽直言,王傑雖然早有領教,這段話也還是讓他吃驚不小,他四下看了看,護衛人員都在五十步之外,根本聽不見我們說什麽。
“小子,你不要命了?”
“王爺爺,你一心讓我去京城,就我這口無遮攔的性子,遲早是個死。既然如此,還不如現在就死,早死早托生,省得還得千裏奔波,連個全屍都落不到。”
王傑真被我氣著了,但今天我怪話連篇,他大概也習慣了,隻有氣無力地用手指點了點,就仰頭靠著座椅後背,閉上眼睛。
“王爺爺,你肯定覺得,聖祖十分英明睿智,對吧?”
“嗯哼!”
“世宗天天把聖祖掛在嘴邊,口口聲聲按照聖祖的指導在做事,他的祖宗成法改了沒?沒有少改,對不對?士紳一體納糧、改土歸流,都是世宗朝完成的,若沒有世宗的勵精圖治,如何有高宗即位時的國庫充盈?高宗皇帝一心做十全老人,可他給今上留下的,是怎樣一個爛攤子?官員貪腐奢靡,國庫空空蕩蕩,百姓民不聊生,白蓮教如荒原野火,此起彼伏,眼看大清都到了生死存亡之境地,聖上卻一味口頭喊整飭,雷聲大雨點小,沒有什麽動作,這是為何?”
王傑忽然拍著腦門,痛苦不已地道:“都是我的錯,都是我的錯,是我沒有輔佐好皇上啊——”
看他痛苦的樣子,我又於心不忍,就一遍幫他順氣,一邊安慰道:“不能怪王爺爺你,你已經做得夠好了。皇上需要良臣輔佐,不止一個,而是一批。”
我的心情也十分鬱悶,明清兩代,閉關鎖國,不僅使得社會沒法進步,知識分子的眼光,也受到很大的局限,我原本穿越過來,是想振興家族,卻沒想到被王傑感動,如今竟然不顧自身安危,關心起國家大事來。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我本是無意間吟誦出聲,沒想到王傑的眼睛卻忽然睜開,十分尖銳地瞪著我:“沒想到你還是個才子,為何不打算讀書進學?”
換做一般人,早就被他盯得亂了方寸,我卻坦然地迎著他的目光:“我不想現在就死!”
王傑垂頭喪氣地靠著椅背,沉默地看著曠野。
野草就像站在地皮下麵,隨時等待雨水唿喚的士兵一般,一聲令下,立刻就鑽了出來,雖然才下了三四天,地麵已經出現了一層碧綠的細絨毛毯,那些已經發黃的樹葉,此刻也跟放進染缸染過一般,碧綠青翠,生機盎然。
“返迴,返迴!”王傑忽然揮手發令。
“王爺爺,馬上就要到我家的稻田了,你不看看嗎?韓城也在河邊,你可以派人過來學習,效法我家,種水稻比種玉米產量高,更好吃。”
他翻翻眼皮看了我一眼:“國將不國,你還有心說稻田!”
我笑了一下:“不是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嗎?”
他惱火地指了指我:“你真有氣死人的本事,說吧,為何攛掇我種水稻?”
“我就是想讓你感受一下,農家對社會的貢獻到底有多大,哼,對百姓來說,一百個儒學大師,不及一個農學大師,若是天下的儒者,都變成農者,白蓮教不誅而滅。”我當然知道自己說得是謬論,儒學被推廣,就是因為它能“教化萬民”,是封建帝王手中的有力武器,在穩定人心方麵的作用不可忽視,但餓肚子的老百姓實在忍無可忍時,也難免會鋌而走險,比如當下,白蓮教已經有燎原之勢。
果然,王傑臉色不渝,抬手指了指我,又頹然放下:“說吧,你今天就一次性把作踐儒學的話都說完,以後,再在我麵前叨叨,看我怎麽收拾你。”
我看看他:“你還別說,我對儒學的怨念,的確非常深,對農民來說,儒學不如農學,對工匠來說,儒學不如墨家,國與國之間的交往,縱橫家顯然比儒家更擅長,還有醫者、法家,沒有他們,我們將要麵臨怎樣的生活,王爺爺比我清楚。
所以,國家需要的官員,就該是各有所長,各顯其能,如今,隻有儒家高高在上,法家、縱橫家、兵家要麽低人一等,要麽根本就消失於人世。知道為何每個朝代都是由衰微到極盛,然後再衰落,周而複始不?都是因為官員的知識結構不合理,統治者隻知道遵從古訓,沒有與時俱進的原因。”
“與時俱進?”
“嗯哼!”
王傑狠狠瞪我一眼:“你這迴,可是大錯特錯。太宗皇帝道‘凡事莫貴於務實。’世宗也說:‘本朝龍興關外,統一天下,所依靠的,惟有‘實行’與‘武略’耳。我族並不崇尚虛文粉飾,而采取的舉措,都符合古來聖帝明王之經驗,並無稍有不及之處。由此可知,實行勝於虛文也。’這是不是你說的與時俱進?若不與時俱進,他們也不會認可儒學,從而有了科舉,有了滿漢同朝的大清。”
“可是如今國力虛空,白蓮教猖獗,聖上怎麽一味‘法祖’,而無新措?”
“你竟然敢說祖宗之法不妥當?”王傑已經被我雷得外焦裏嫩,見怪不怪,隻是感慨,而不激動。
我一撇嘴:“祖宗之法就那麽妥當嗎?為何聖祖改了太宗的法令,世宗又改了聖祖的法令?而高宗,不也改了世宗的很多做法?康乾盛世,榮昌百年,若是一味法祖,他們還不和蒙元一般,早就返迴白山黑水的極寒之地了?”
對於我的大膽直言,王傑雖然早有領教,這段話也還是讓他吃驚不小,他四下看了看,護衛人員都在五十步之外,根本聽不見我們說什麽。
“小子,你不要命了?”
“王爺爺,你一心讓我去京城,就我這口無遮攔的性子,遲早是個死。既然如此,還不如現在就死,早死早托生,省得還得千裏奔波,連個全屍都落不到。”
王傑真被我氣著了,但今天我怪話連篇,他大概也習慣了,隻有氣無力地用手指點了點,就仰頭靠著座椅後背,閉上眼睛。
“王爺爺,你肯定覺得,聖祖十分英明睿智,對吧?”
“嗯哼!”
“世宗天天把聖祖掛在嘴邊,口口聲聲按照聖祖的指導在做事,他的祖宗成法改了沒?沒有少改,對不對?士紳一體納糧、改土歸流,都是世宗朝完成的,若沒有世宗的勵精圖治,如何有高宗即位時的國庫充盈?高宗皇帝一心做十全老人,可他給今上留下的,是怎樣一個爛攤子?官員貪腐奢靡,國庫空空蕩蕩,百姓民不聊生,白蓮教如荒原野火,此起彼伏,眼看大清都到了生死存亡之境地,聖上卻一味口頭喊整飭,雷聲大雨點小,沒有什麽動作,這是為何?”
王傑忽然拍著腦門,痛苦不已地道:“都是我的錯,都是我的錯,是我沒有輔佐好皇上啊——”
看他痛苦的樣子,我又於心不忍,就一遍幫他順氣,一邊安慰道:“不能怪王爺爺你,你已經做得夠好了。皇上需要良臣輔佐,不止一個,而是一批。”
我的心情也十分鬱悶,明清兩代,閉關鎖國,不僅使得社會沒法進步,知識分子的眼光,也受到很大的局限,我原本穿越過來,是想振興家族,卻沒想到被王傑感動,如今竟然不顧自身安危,關心起國家大事來。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我本是無意間吟誦出聲,沒想到王傑的眼睛卻忽然睜開,十分尖銳地瞪著我:“沒想到你還是個才子,為何不打算讀書進學?”
換做一般人,早就被他盯得亂了方寸,我卻坦然地迎著他的目光:“我不想現在就死!”